第255章 突降圣旨(1 / 1)
这乔度露出一脸的坏笑说道:“殿下!其实这任逍遥若是留在桂州的话,反而是个麻烦。他来到了郢都,正好可以一网打尽,反倒是好事啊!”
康王还是有些不解的问道:“此话怎讲?”
“殿下,您想啊!一但事成,为了不留后患。那太子及其家眷肯定都是不能留的,是吧?”
“这是自然!”
“殿下,太子一党的主要人物,虽然大都就在郢都。可还有两个重要人物却远在南方啊!”
康王一听,忙道:“这个我知道。不就是太子的岳丈平南将军、苍梧镇守使屠炯吗?另一个你便是指的这任逍遥吧?”
“是的!至于那屠炯,我们之前便商议有对策。待事成之后,只需您下诏将其召回,无论是解职、还是杀掉,那都是您一句话的事。这屠炯虽然打仗带兵在行,可毕竟就一介武夫而已。只要告诉他,他女儿还活着,让其回来述职,他必然上当。可那任逍遥就不一样了,这个人狡猾多智。而屠炯北归,必然经过桂州。一但那任逍遥感觉出其中的蹊跷,阻止其返京,再想着要为家人复仇。那很可能与屠炯一道起兵对抗殿下啊!”
康王有些不屑的说道:“那又怎样?苍梧镇与桂州又能有多少兵马?而且他们总不能不防备南中吧!最多也就能抽出两万多兵马来,难道这就能对抗朝庭的大军?”
乔度忙道:“若只是那屠炯起兵,倒也不惧!但有了这任逍遥可就不同啦!据属下所知,他不但与思、应二州牵扯颇深,而且与那长沙的成王也有往来。一但此人联合起这些地方一起造返,那可是会牵动整个大虞的西南啊!而且一但内乱开启,那北宁岂会错失此等良机?到时,只怕是殿下的江山不稳啊!”
看着乔度说到此处,已是伏地哀劝的样子。康王也连忙起身上前将其扶起。
“先生一席话,真是提壶灌顶啊!先生快快请起!”
那乔度起身后方才说道:“所以属下才说,让任逍遥进京是对咱们最为有利的。届时,将其一网打尽之后,独剩那屠炯。他与成王、应、思二州都无甚往来,就算他识破我们的计策,也难以掀起多大的浪来!”
康王听罢,哈哈一笑道:“有先生这样大智之人助我,何愁大业不定!待本王即位之后,你便是监正司的司正!仇虎便是禁军统领!”
二人一听,都纷纷施礼,先行向康王道谢!
看着桂州日渐繁荣,任逍遥也是心情很好。而姬曲那边经营的货场物流,也慢慢的走上了正轨。不仅桂州、长沙的货栈都已成形,从事运输的车队也开始随着业务量的增大而在扩大规模。
当然,这些事就靠姬曲和李菲儿肯定已是忙不过来了。于是在任逍遥的指点下,让他做董事长掌握大方向便可,下边很多具体的事情都可以交给其余的人来办。于是姬曲又把在榕县的陆蓉给请了过来,让她帮着做货栈的日常管理。
最初陆蓉也不太愿意,毕竟她从未经过商。可是在这个时代,她一个女人去学堂教书,还是有诸多不便的。不过从商的女子倒是并不稀奇。于是在李菲儿的劝说之下,她最终还是同意了。
而那徐六也辞去了捕头之职,让姬曲给拉来管理运输车队。
这样一来,他和李菲儿也就没那么忙了。任逍遥都不由的笑道:“榕县的这点人才,都让你给挖完了。看来,你还是喜欢做甩手掌柜啊!”
姬曲却玩皮的笑道:“我这不是为了能多些时间来练功吗?”
几人正说笑着,可这时圣旨却突然到了。
接完旨后,任逍遥也是大感意外。虽然上次进京时,皇帝倒是说过,让他来接任郢都府尹之职,可当时说的是年底。没想到这么快!而且还限令他二十天内到任。
任逍遥总感觉这里边可能会有啥事,于是随后他便去找东方慕白询问。
东方慕白是年后不久回到的桂州,得知他回来之后,任逍遥得空时,便与他聊天纵谈天下事。本也想请他出山,可也只是简单的提过一嘴。但他能看出,东方慕白似乎并无此意,因而也没再提过此事。
“哟!任兄来啦!今日这么得空啊!”
任逍遥忙道:“东方兄,我今日前来一是有事想请教。二来,也算是先和你提前道个别!”
“道别?哈哈!看来任兄是要高升了吧?”
其实,对于皇帝很可能要将他调任郢都的事,他谁也没说过。毕竟这种事也没定下来,谁知道最后会怎样呢。可没想到他这一句道别,竟然那东方慕白便猜中了一半。
“唉!东方兄说笑了,其实事情是这样的……!”
当听任逍遥将从年初进京皇帝给他说的话,到如今又突然提前大半年急调其进京的事情说完之后,东方慕白并没有立即说什么。
过了一会,他才反问道:“那任兄你自己是怎么看这事的呢?”
任逍遥叹了一口气道:“不瞒东方兄,其实由于我姐姐嫁给了太子。所以,在所有人看来,包括皇帝那里,都已把我当成了太子一党的人了。如今皇帝身体不好,朝政几乎都由太子在打理。或许这是皇帝已在为太子今后即位作打算吧!急着把我调回去,就是为了加强太子在朝中的人脉。我想,应该是这样吧!”
东方慕白笑道:“你说的没错,皇帝的心里当是这么想的。可我觉的,只怕有人却另人打算啊!”
“有人?什么?你是指康王那边?”
“是的!你想想,太子与康王之争,那是世人皆知的事。如今的情形太看,太子随时都有可能上位了。康王那边的人,他们能不急吗?一但太子登基,他们好的话,能像当年的成王一样,到地方养老。差的话,那可就难说了。”
任逍遥急着问道:“你是说康王他们会有所行动?难道他们还敢造反不成?”
东方慕白摇了摇头道:“这个,我可就不得而知了。我又不是神仙,啥都知道。但以康王的性格来看,他们是绝不会坐以待毙的。至于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措施,这可就无从知晓了!”
任逍遥听罢,也不由的叹道:“一直都不想卷入这些朝堂纷争之中,东躲西藏的。可最终还是逃不掉啊!真是天意弄人啊!”
“在这件事上,我也无法给兄台出什么主意。恐怕还是得兄台自己多加小心啊!”
任逍遥忙一施礼:“多谢东方兄提醒,我会注意的。”
“希望这次的皇位传接,能顺利的过渡吧!如出现大的波澜,于国于民,可都不是什么好事!不过康王一党是定会有所行动的,就看他们行动的力度会怎样了。但愿能像当年成王争诸失败后那般平稳吧!”
任逍遥站起身来:“多谢东方兄!你我虽认识时间不长,但却为知己。只是这次皇上急召,我必须得按时赶去。而且这边也还有诸多事务需要交接。若是走时不得空闲,不能再来与东方兄道别,还请兄台见凉!只是日后便难得有机会与兄台畅聊了。”
“呵呵!你我还可书信往来嘛。再说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嘛!”
“东方兄说的是!那我就先告辞了!”
任逍遥转身刚走到门口,忽然又转身问道:“东方兄!你刚才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倒是十分贴切,不知出自何处啊?”
“哦!你说这句啊!这是出自楚元帝送付长龄任大楚首任西域都护时所说过一句话。应该是记载于大楚西域行记里边的。”
“哦!原来如此。这两句倒真是妙!好啊!东方兄请留步!”
离开了东方慕白,任逍遥心里也不由的犯起嘀咕,这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若我记得不错的话,应该是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诗啊!怎么会是出自七八百年前楚元帝呢?这事啊,有空时还真得查一查,看看是凑巧了,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
回去之后,他便开始安排着手将手里边的事交接给州府里的其他官员。至于周琦,那不用说,他是肯定不会留下来做这个他本就不想做的司法参军的。定是会同他一同返京。
现在除了手头上的事情要交接出去,以便吏部后来派的知府可顺利接手以外,他最担心的便是姬曲了。
按姬曲的性子,肯定想跟着他一同回郢都。可现在他的货栈才刚刚走上正轨,如果就此放弃,不但可惜。而且交给别人,他也不放心。更重要的,正如东方慕白所言。这次回郢都,很可能会面临着一场变故。谁也说不清这里边究竟会发生什么,有多大的风险。
他自然也是不想让姬曲这个局外人卷进来,而且以他燕国皇长子的身份,若是不小心牵扯进来。那也有诸多不利之处。而是打算待郢都的局势明朗、稳定之后,再让他回来。现在还是让他留在桂州为好。
于是便找来姬曲单独与他闲聊。
姬曲一听,果然便闹着要同他一起回去。说这货栈他不要了便是,至于可能会亏掉的钱,他可以慢慢攒起来还给师父。毕竟这里边主要的投资都是任逍遥出的。
于是任逍遥便劝道:“其实师父还真不是在意这些投入的钱。你想想啊,这个货栈的建立,是为什么啊?不但是方便了各地的商贸,而且也是当初为师对榕县百姓的承诺啊!你想想,当初师父鼓励他们多种植水果,我会想办法运出去帮他们卖掉,这样能让榕县百姓除了种粮和蚕桑以外,还能多一个致富的路径。可现在我调走了,货栈也不搞了。那岂不是失信于民吗?所以,让你留下,继续搞好货栈。其实是让你替师父我,实现对百姓们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