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移住皇陵(1 / 1)

加入書籤

唐滨上车之后一施礼:“太后,臣正有事准备找机会向您禀报呢!”

胡太后微微一笑道:“是啊!不知上次托唐相之事可有眉目了?”

“正是!我差可靠之人,暗中查访,今已查实了。”

胡太后有些激动的急着问道:“结果如何?”

唐滨略微迟疑了一下后压低了声音问道:“太后是否是猜测这任逍遥就是当年失踪的大皇子?”

胡太后也是一愣,她并没有给唐滨说别的什么,而唐滨竟有此猜测,莫非他真的查出什么了?而想了想,唐滨乃是三朝老臣,也是先帝最信任之人。如今朝中她可倚重的,恐怕也只有他了。

于是这才说道:“不瞒唐相,本宫确有此疑虑。而如此重要之事,他人我也不放心,虽知如今这样的事也是风险极大,可也只有拜托唐相了。”

唐滨一听,连忙在车就便伏地行礼:“太后!臣受先帝之遇之恩,臣纵是粉身碎骨也难相报。太后尽可放心,若真是如此,臣定当全力护其周全。”

胡太后连忙扶起他来:“唐相快快请起,有什么话坐下来说。”

回坐之后,唐滨这才说道:“臣已查明,任逍遥并非是任恭夫妇亲生的。”

胡太后一听,心中不由的一动,随即问道:“真的吗?那他是……?”

“当年,差不多也就是当初太后与先帝在伏牛山一带遇刺之时,灵云门的掌门丹灵子也正好从秦巴山返回。从路线来看,他若走近道。也当会路过伏牛山一带。可当他回到灵云观时,却带回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然而婴孩太小,观中却无法照顾,便将其送养给了五峰山下清溪镇的任恭夫妇收养。而任恭夫妇头年刚得一女,尚无儿子,也就欣然接纳。之后,此事他们对两个孩子都没有说,而且也是待任逍遥如同己出。后来又拜入在灵云门方宪的门下学艺,这便是任逍遥真正的身世。”

胡太后一听,有些激动的轻言道:“那就是了!没错,肯定是了!”

“太后如何能肯定他便是大皇子呢?”唐滨问道。

胡太后定了定神这才说道:“从时间上来看,正好是对上的。而且据当年夏荀所说,他派人将峯儿带着前往一农户避难,可后来先帝与他们返回寻找之时,那户人家及所派之人都已被歹人所杀害。而这些歹人又被他人所杀,峯儿也就没了踪影。可那户人家及护卫都是让歹人用刀杀死的,而这几个歹人却是让武功极为高强之人用掌力震碎了心脉内脏而亡。这样的身手,恐怕也只有丹灵子这样的宗师方才有啊!”

唐滨一听,点点头道:“或许当时丹灵子正是走近道返回,路过伏牛山。天色已晚,又恰逢天降大雨,他也是想找一人家避雨借宿。那知正好遇见此事,便出手击杀了那些歹人。而看见这孩子,他还以为是这户人家的。见其父母皆亡,便将其带回了灵云门。这样确也合情合理,不过万一这仅是巧合呢?当时这婴儿他是从别处拾来的呢?而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猜测啊!如果是巧合而我们误解了呢?毕竟此事在如今的形势之下,我们也不可能去向丹灵子亲自询问吧!”

胡太后忙道:“我所说的并非仅是据此的猜测。而是当初峯儿刚出生时,我便将祖传的一块玉佩挂在了他的脖子上,而任逍遥受伤之际,我看见他带着的那块玉佩,正是当年我亲手给他戴上的!再加上你查访的结果来看,他定是峯儿没错了!”

唐滨一听,不由的问道:“太后见过任逍遥?他还受了伤?”

“他还伤的不轻,不过现在已无大碍了。如今我正将他藏在后边的装行礼的车上,准备将他先带到皇陵去。远离这京中的是非之地,方才安全一些,然后再作打算。”

唐滨惊道:“原来如此!这么看来,那这个任逍遥便真是大皇子了。可如今康王已登基为帝,若是让其知晓了此事,只怕……。!”

胡太后忙道:“所以,此事还请唐相千万保密。本来受太子之事牵连,如今他们正四处寻找他,欲除之而后快。若是知晓了他的真实身份,只怕更是不会放过他。”

唐滨忙道:“请太后放心,老臣纵是肝脑涂地也不会泄露此事,也定会想法护其周全。不知他自己是否知道此事?”

“此事他尚不知情,我看现在还是不告诉他为好。”

“也是,如今形势危机。他知道了,反而对其不利。太后此去皇陵,还请多多保重。老臣不便久留,以免让人生疑,还请告退了。”

胡皇后忙道:“有劳唐相了!到了那边自有梁、洪二位公公照应,唐相不必担心。有什么需要,我自会派人与唐相联络的!”

目送着唐滨返回之后,胡太后放下帘子。几辆马车缓缓的起程,朝着皇陵而去。

早已在皇陵的梁公公与洪公公听说胡太后自请前来皇陵为先帝守陵,心中也是百感交集。早早的便在两里之外迎候着。

看见太后的车仗来了,两人也是连忙迎上前去。

行礼之后,胡太后忙问道:“皇陵这边的情况如何啊?”

“太后,皇陵这边有两队禁军驻守,领头的一名都卫是夏统领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当为可靠。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随着我俩来到皇陵,跟着便又来了几个杂役,而这几人之前从未在这里干过。多半是他们派来盯住我俩的。”

胡太后一听,没想到他们竟然在这里也派了耳目来,虽然不是针对自己的,但恐怕任逍遥在这里也不便久留。

想到这里,她忙道:“那本宫的居所不让外人进来可以吗?”

梁公公忙道:“那自然是行的。不过我看太后带的人不多,这些人够服侍了吗?要不要我调几个可靠的人来?”

胡太后摇了摇头道:“不必了。有他们就够了,有些事稍后咱们再说吧!”

“是!”

随后二人领着他们进了皇陵。给胡太后安排的院子是一处独立的别院,里外一共三进,也还比较宽敞。而且也已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太后!您对这还满意吗?”洪公公问道。

“嗯!很好!那你们都住那儿呢?”

“回太后,老奴的梁公公都住在西边的厢房。”

胡太后一听:“厢房?本宫知道,那是祭祀之时,随行的随从们住的地方。你们都是跟随先帝多年的老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能住那种地方呢?”

“太后,其实老奴也无所谓啦,只要太后能住得稍好一些,老奴也就心安了。”

“这样吧!我这院子还挺大人,而我带的人又不多。你和梁公公都一同般到我这院里来住吧!你们都是本宫和先帝信任之人,本宫也需要你们多多照应。”

洪公公与梁公公一听,忙道:“多谢太后眷顾,那老奴便听从太后之命。”

当看着杂役们将东西都抬进小院后,太后便让他们都退了出去。随后又让随行的人员将藏着任逍遥的那只箱子抬到后院后,并让他们关闭了院门,这才打开柜子,让任逍遥出来。

“怎么样?闷了这么久了,还好吗?”

任逍遥忙一施礼:“我没事,都留了气口的。让娘娘费心啦!”

胡太后笑道:“现在我可不再是什么娘娘啦!”

“哦!多谢太后!”

“好啦,也别多礼。你先休息一会吧,一会我会让洪公公与梁公公过来。有些事,我们得一起商议一下。”

“是!”

没一会,梁、洪二人也带着自己的随身物品过来了。安顿好之后,由紫烟领着他们来到后院。

“太后!二位公公来啦!”

“请他们进来吧!”

随着房门打开,二人进到房里一见,只里除了胡太后之外,竟然任逍遥也在这里。

“任大人?”二人都意外的看着他不由的惊呼道。

胡太后一笑道:“二位公公,坐下来说吧!紫烟,你去外边盯着,别让任何人靠近后院!”

“是!”

二人看着任逍遥不解的朝太后问道:“太后,任大人怎么也在这儿啊?”

胡太后便将事情的经过给他们说了一遍,二人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不过梁公公却说道:“为了盯住我和洪公公,他们还是在这皇陵里安插了几个耳目。虽然太后的这处别院他们不敢随意前来查探,但老奴还是担心若时日一久,难免会被他们发现。所以皇陵对任大人来说,也并不安全啊!”

胡太后说道:“是啊!听你们说过这里的情况,本宫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本宫也本是借机带任大人出宫,然后再找一安全之处安置,也并未打算让任大人在皇陵久留。只是想让他身体再恢复恢复,便另寻他处的。”

梁公公点头道:“原来如此,只是如今全国都在通缉任大人他们,要找个安全的地方还真不太好找啊!”

任逍遥却道:“其实已是给太后添了太多麻烦了。待我伤再好一些,我便离开,天下之大,岂能没我容身之处。大不了我暂时离开虞国也无不可!”

任逍遥甚至想过去投靠韩莹,可又想着自己的身份,若真是去了。只怕会给她带来麻烦。但也不想给他们再添麻烦,而且他还想先去寻周琦和姐姐。然后再去找父母。

这时洪公公忙道:“老奴倒是有一去处,不知可否?”

胡太后忙道:“洪公公但说无妨。”

“在老奴的老家阳县,老奴尚有一处宅子。那是祖上传下来的。自老奴当年进了宫,跟随先帝之后,家兄也去了楚州,这宅子便一直空着。只是由一位远房的表亲帮着照看着。阳县位于随州西边,背靠大山,比偏僻。任大人可以老奴侄子之名前往居住。那表亲也没见过我的侄子,所以外人不会知晓。任大人可暂去那里安顿,应该是比较安全的,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任大人会去老奴的老家吧!”

梁公公一听,也道:“这倒是个好主意。虽然他们到处画影图形在缉拿,可这画像与本人差距还是很大的。再说那种偏远小县,就是官府对这些事也不会怎么上心的。所以应该是安全的。我看可以!”

太后看着任逍遥道:“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待你再休养月余,伤也好的差不多了。再送你到阳县去,你看如何?”

任逍遥想了想,自己现在也无处可去。也不能一直躲在这里。而他也是想,待风声没那么紧了,再去寻周琦与姐姐。

于是便点头道:“那就让大家费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