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离别(1 / 1)

加入書籤

辰州南部的一处大山里,有一巨大的溶洞。这里虽然人迹罕至,可在洞门口却有着数名身着黑衣,手持钢刀的人在把守。

原来,这是便是江湖上那个神密的赤焰门的总坛所在。

洞内一处形似大殿的地方,两旁的石柱上燃着火盆。大殿正前方十几阶的台阶上,放着一把宽大的椅子。台阶下边,七八个同样身着黑衣的蒙面人站在那里交头接耳的。

“门主突然把我们都招回来,这是有啥大事吧?”

“不知道啊!咱们这左右护法,四大长老都到了。副门主,你知道这是为啥不?”

那身形有些修长的副门主摇了摇头道:“门主只是让我召集大家,但具体什么事,我也不清楚啊!”

正说着,忽然听得上方略有风声带过。这些都是武功高强之人,连忙一回头。只见台阶上方那张椅子之上,已端坐着一名身着黑衣,戴着青铜面具之人。

众人连忙一起施礼:“属下参见门主!”

这时便听那人说道:“都到齐了吧!”这声音有些怪异,不知是故意为之,还是因为他的面具的原因。

那副门主忙上前一步:“启禀门主,左右护法、四大长老都已到了!”

台上之人看了看道:“今日召你们回来,是有一重要之事需你们去办。不久前,郢都突发变故。皇帝老儿已死,原来的康王即位。因受此事牵连,如今有一人下落不明。而新皇帝正四处搜捕此人,并要除之而后快。所以,我现在让你们也去寻找此人。”

众人都不明原因的相互看了看,那副门主问道:“不是门主让我们所寻之人是谁啊?找到后又当如何呢?”

“此人乃是郢都府尹、灵云门弟子任逍遥。你们找到此人后,不必声张,也不必惊动他。只需要立即回报,并在暗中保护他即可!不过此事你们还需注意,只得暗中进行,切不可暴露了你们的行踪。更不可让他人知晓,也包括任逍遥本人!明白了吗?”

虽然任务倒是交待明白了,但原因却并没有说。不过这些人似乎都早已习惯了,他们竟然没人多问,而全部行礼回答道:“属下明白!一定照门主吩咐去办!”

“那好!事不宜迟,你们分头行事吧!”

皇陵胡太后的房间里,紫烟站在太后身前。胡太后起身拉着她的手,又伸手理了理她的发髻柔声道:“紫烟,你跟着我也有十来年了吧!”

“太后,奴婢跟随太后已十三年有余了。”

胡太后有些不高兴的道:“怎么又奴婢、奴婢的!本宫可从来没有拿你当宫女看待啊!今后可不许再这么自称了!”

紫烟忙道:“太后待我如母亲一般,紫烟无以为报。太后要紫烟做什么,紫烟定当全力而为,只是想着要离开太后,紫烟心中不舍!”

胡太后轻叹一声道:“本宫其实也舍不得你啊!可如今这事也只有你去,我才放心。洪公公、梁公公他们都被人盯着,行动不便。这事也只有交给你了!”

紫烟听到这里忽然跪下,眼含泪水的说道:“只是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见到太后了!”

“孩子,快起来!”将她扶起来后,胡皇后说道:“任公子重伤初愈,身边也必须有个能保护他的人。你跟随梁公公习武多年,武艺高强。今后,你二人以主仆相称,行事也方便些。而且有你在他身边我也放心些。日后你待他,便如同待我一般,你可能做到?”

虽不知太后对这位任逍遥如此看重,但紫烟还是毫不迟疑的回答道:“请太后放心,今后紫烟一定视任公子为主人,绝不会辜负太后所托!”

胡太后从头上取下了一枝白玉发簪来说道:“我也没啥送你的,这枝发簪是先帝所赠之物,本宫已戴了十来年了。今天就把它送给你吧!”

紫烟也知道,这支发簪乃是太后心爱之物,几乎每天都戴在头上的。连忙道:“太后,这太贵重了,紫烟只怕承受不起啊!”

“傻孩子,有啥承受不起的。”怕她再推辞,胡太后便直接给她戴在了头上,看了看后,又微笑着说道:“嗯!真好看!好啦,你先下去收拾一下吧。明日一早,便出发!”

“是!紫烟告退。”

刚退出门口,便看见梁公公与与洪公公都候在外边。梁公公上前对她说道:“太后都已给你交待清楚啦?”

“师父,太后都交待过了!”

梁公公上前轻轻的拍了拍她的肩膀道:“我这一生只收了你这么一个徒弟,不过你并没有让我失望。但也不可松懈,今后有空闲之日,还是得勤加练习。他日你的成就定能超过我的!好啦,你去吧!太后还召我们有事呢!”

“是!师父放心吧!”

二人来到太后屋里,胡太后问道:“都安排好了吗?”

梁公公忙道:“都安排好了,明日太后以祭祀先帝为由。我们都会跟随左右,而那些耳目也必然会跟来大殿。到时,顾都卫会以护卫安全为由,将祭祀大殿封锁,这样他们也就都出不去。而皇陵侧门的守卫,他会暂时抽调,留出空缺来。马匹会藏在东北边的树林里。”

洪公公也说道:“老奴也已将书信和信物都交给任大人。另外,也尊照太后吩咐,给他送了五千两银票。不过任大人只要了两千两。”

胡太后听后笑道:“他只要了两千两?”

“是的!任大人说,现在太后的供给朝庭也是给的不多。而皇陵这边清苦,不比宫中。还是多留些给娘娘开销。两千两足够了!”

“也罢,就随他吧!那就有劳二位公公了!”

二人连忙施礼:“太后言重啦!如今先帝驾鹤西去,承蒙太后收留我们,我们已是感激不尽了!”

次日一早,任逍遥与紫烟都已收拾停当,就等着太后她们去大殿祭祀之时,将人引开,他们便可离开了。

看着气色已基本恢复如常的任逍遥,胡太后心里真是万般不舍。她真想上去好好抱抱他,这可是她亲生的儿子啊!可是理智也让她不能,也不敢如此。

看着胡太后,任逍遥却忽然跪下朝她一施礼:“太后大恩,逍遥铭记在心!”说罢,便朝她磕了一个头。一旁的紫烟也跟着他下跪磕头。

胡皇后忙上前扶起他俩,心中也是百感交集。之前她见过任逍遥数次,可从来都没行跪拜之礼,没想到今天他却如行此大礼。其实胡太后心里也知道,以前他不行大礼,那是他不惧权贵,而今日行此大礼,是出对自己对他的救命之恩和厚待。说明他是一个重情义的人。

“好啦!你俩都快起来吧!我们马上就要去大殿了,你们也准备好。那边钟声一响,你们就马上离开!”

“太后!保重!”

随后二人又朝洪、梁二人施礼之后,便从转身从小院的后门离去。

看着他两离开了,胡太后这才对洪、梁二位说道:“咱们走吧!”

当皇陵祭祀大殿的钟声第二次响起之时,任逍遥与紫烟二人已骑上快马朝北而行了。

阳县位于随州西边,背靠大山。也是随州辖下最偏远的一个小县。由于这里地处偏僻,不但消息相对闭塞,而且不处在重要的道路当口。也非什么战略要地,所以虞国与北宁当年几次在随州的战争,都没怎么影响到这里,因而这里倒是成了一些当时逃难之人的最佳避难之所。也是一座如同世外桃园一般的小县城。

任逍遥二人为了不被发现,也是专挑小道而行,虽然绕一些。但也还算安全。一路平安无事的终于到了阳县。

只见这阳县虽地处中原,但却也比那榕县大不了多少。城门口也没有什么专门的盘查,从进进出出的人来看,似乎人口倒是比榕县更多。

二人牵马进得城来,只见城里虽谈不上什么繁华,但也不算很冷清。

按照洪公公给的地址,二人也很快的便找到了洪公公所说的那座老宅。

这座宅子位于一条巷子靠里的位置,而那深灰色的大门上却是上着锁。上前一看,只见这锁虽然有些陈旧,但却并未生锈,可见也当是有人经常使用的。

在巷子对面的一户人家的大门是虚掩着的,按洪公公所说,那位替他看房的远亲就住在老宅的对面。

将马缰绳交给紫烟后,任逍遥来到这家人门前轻叩门环:“有人在家吗?”

没一会,那大门打开了。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妇人开门见着任逍遥和跟在他身后的紫烟不由的问道:“你找谁啊?”

“请问您是程婶吗?”

那老妇听罢点点头道:“我是啊!你们是……?”

“哦!程婶您好,我是洪捷的侄子,我叫洪山。是我叔父让我来的。”说着,任逍遥从怀里掏出洪公公的书信,和信封中装着的一张丝制手帕递经了程婶。

这程婶并不识字,可她却识得这块手帕。她拿起来看了看道:“对!这是洪捷的!”

随即便转身喊道:“老头子,家里来客人啦!”

跟着便拉开门道:“快进来,快进来!”

紫烟也忙将马匹栓在门外,跟着任逍遥一同进了程婶的小院里。这里,程婶的丈夫也从里屋听到喊声走了出来。

看着眼前这两个陌生的一男一女,程伯不由的问道:“他们是…。。?”

程婶满面笑容的说道:“这是洪家老大的儿子,洪山。这个姑娘是……!”

任逍遥正打算说这是他的表妹,那知紫烟却抢着说道:“程婶,我是公子的丫环,我叫柳紫烟!”

“哦!柳紫烟,这名字好!你看看,这大户人家的丫环都这么漂亮!”

程婶说着,又把信交给丈夫道:“你看看,这是洪捷来的信。看看都说了些什么。”

“好!我来看信,你快让他们坐啊!再倒点水来!”程伯也忙着吩咐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