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母子相认(1 / 1)
次日一早,二人便赶往了清阳观。来到观前,却见那信使早已恭候在了观门之外。
“公子来的挺早啊!请随我来吧!”
跟着信使来到观后一厢房内,信使忙道:“两位来的这么早,想必还未进食吧。我这便去让人给二位送来。”
任逍遥也知道,他们来的早,想必太后尚未到达。于也是连忙点头道:“那就有劳啦!”
两人吃了东西,又等了许久,已是巳三刻了。信使这才前来有请道:“任公子,太后已经到了,请随我来吧。”
任逍遥与紫烟二人刚要起身,那信使便忙朝紫烟说道:“紫烟姑娘,太后懿旨今日之事事关重大。还请紫烟姑娘在此等候,待事毕之后,太后自会召见的。”
紫烟自是识趣之人,也不多言,便又复坐回去。
而任逍遥则跟着信使穿过旁边一拱门,来到一小院内。领着他进了一厢房内,任逍遥一看,除了太后以外,竟然还有唐相也在这里。
虽然有些意外,但他还是上前行礼问候。
落座之后,太后慈详的看着他久久不语。弄得任逍遥倒是有些不知所措。
一旁的唐滨见状忙道:“逍遥啊!你可知这次冒险将你请来,所谓何事啊?”
任逍遥摇了摇头道:“不知啊!”
唐滨接着说道:“那你可知,如今成王、屠炯起兵,已于湘水之畔与朝庭大军交战。首战,朝庭兵马大败,损失兵马近万。如今皇帝又增调两万兵马前去平叛,现在德县与湘水一线,成王兵马相峙。”
任逍遥听罢想了想道:“此事我来之前确有所耳闻,但还不知其细节。”
随后他想了想道:“这朝庭领兵者是谁?当不会是魏老将军吧!”
唐滨扭头看了看一旁的太后随后扭头问道:“你怎知不是魏将军?”
任逍遥笑道:“若要平叛,当速战速决。以防北宁趁虚而入。而对方即已屯兵湘水,那便当立即出奇兵取德县。据德县后,便分兵攻取辰州,以断其翼。然后再回头合击,破湘水防线。如今首战已败,再待后援而至。成王一方的领兵者乃是久经阵战的屠炯。想来他必已看到德县这个漏洞。当已是重兵布防。此时再攻德县,已然失了先机,没多大意义了!”
唐滨听罢,不由的哈哈一笑道:“当年能以数千残兵坚守淮州。并献策先帝,破宁军,解了淮州之围。如今一眼便看破湘水之对局。看来你在兵事上之造诣不下于大将军闻双啊!”
任逍遥听罢,忙道:“唐相过誉啦。在下也不过是信口胡言而已。难道今日唤我前来就是为了此事吗?”
唐滨摇了摇头道:“与此事有着极大的关联,但又并非全为此事。”
“那还有何事?”
唐滨并未回答,而是转头看了看一旁的太后。
太后缓缓的说道:“我先给你说一个故事吧!这个故事发生于顺德十七年的初夏。那时本宫还是嘉王王妃,先帝也还是嘉王。那一年……!”
听着太后将那段皇家密闻说出来之时,特别是当听太后说到她在临别时,给世子将祖传的半块勾陈玉佩戴在世子的脖子上之时,任逍遥也不由的心中一惊。并下意识的伸手摸了摸自己打小便戴在脖子上的那块看起来有些奇怪的玉佩。
这时太后接着说道:“出于各种原因的考虑,顺德帝便将此事给押了下去,并下旨不许外传。且对外宣称嘉王世子因难产而夭折。虽然这么多年,无论是顺德帝,还是先帝,都曾暗中一进秘密查访,但却都一无所获。直到去年郢都之乱时,本宫在宫里救了一个人,才发现他竟然戴着当年我亲手给世子戴上的那块玉佩。本宫…。。!”
说到这里,太后也不禁有些言语哽咽。她停了一会,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后,才接着说道:“当时我也不敢完全确定。所以便拜托唐相派人前去密查。经过查证后方可证实,这个人,便是当年失踪的先皇嫡子,当初的嘉王世子。”
听到这里,任逍遥当然清楚,太后说的这是他啊!但这事也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也太突然了。一时之间坐在那里竟说不出话来。
而此时的太后已是泪流满面,她看着任逍遥,有些哽咽的说道:“其实任恭夫妇是你的养父养母。你的真实身份便是先皇唯一的嫡子,你的本名应该叫做林峯!”
任逍遥听到这里,当然一时之间也是难以接受现实的。他也惊得自言自语道:“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这时的唐滨却轻声喊道:“有请任夫人!”
任逍遥一惊,随着他抬头一看。只见母亲刘氏缓缓的从门外走了进来。
他连忙起身上前:“娘!您怎么在这里?您和爹不是都被发配到了南海郡了吗?”
刘氏也看着他,并伸手轻轻的抚摸着他的脸,眼眶湿润的说道:“你瘦了!是唐相安排人秘密将我接来的。你爹不方便来,以免让人发现。所以只有娘一人来了。”
看着母亲,又看了看一旁那同亲眼中充满了关切之情的慈安太后,任逍遥这才向刘氏问道:“娘!太后所言是真的吗?我不是您亲生的吗?”
刘氏轻轻的点了点头道:“是的!你是当年丹灵子道长从伏牛山救回来的。当时你太小了,观中无法抚养。这才由你师父和师伯,将你送到我家中,由我和你爹收养了你。”
虽然早就感到太后和唐相不可能拿这么大事的开玩笑,但一时他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可如今从母亲口中得到证实,任逍遥一下子也呆在了那里。
刘氏却拉着他缓缓来到太后跟前一施礼:“民妇参见太后!”说着便要施礼。
太后也连忙起身将她扶起,并说道:“夫人不必如此。是本宫应当感谢你们才是啊!是你们夫妇将峯儿抚养长大,并且将他教导的这么好。本宫不仅亏欠峯儿的,也亏欠与你们啊!千万不必多礼。”
刘氏转过身来,拉着任逍遥道:“这才是你的亲生母亲。还不快上前行礼啊!”
任逍遥看着眼前那眼神中充满着期待、愧疚、又充满了母性慈爱的太后,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
而旁人也都没有催促他,毕竟这样的身世大转变,也是一时有些难以接受的。
任逍遥呆了许久,又看了看刘氏。刘氏也朝他微笑着点了点。他又犹豫了一会,这才朝太后双膝跪地,喊了一声:“娘!”
太后一听,激动得泪水一下子便流了出来。并连忙上前将他扶起。
身旁的刘氏忙道:“逍遥,你应该喊母后!”
太后忙道:“不用!叫娘好!叫娘亲切。我就喜欢他这样叫!”
说罢,又拉着任逍遥朝刘氏说道:“孩子,这也是你的娘!养育之恩更不能忘!”
任逍遥伸出双臂,与太后和刘氏拥抱在一起。母子三人虽谈不上抱头痛哭,但也都泪流满面。
三人坐下又嘘寒问暖的闲聊了一会后,才发现唐滨从屋外进来了。至于他何时出去的,三人都并未注意。
一见三人的表情,唐滨也知事情已然化解,定是母子相认了。于是他忙上前施礼:“恭喜太后、恭喜殿下、今日母子相认,实乃我大虞之幸。纵是先帝泉下有知,也当会感到欣慰的。”
太后忙道:“说起来我们母子能够相认重聚,此事还真是有劳唐相从中帮忙啦!”
“这是做臣的本份嘛,太后言重啦!”
说罢,唐滨便正色道:“我这里刚刚接到了前方传来的最新军报!”
刚刚还沉浸在母子重聚喜悦中的太后,又一下子让唐滨给拉回到了如今大虞已是风雨飘摇的现实里。这也是选择今日母子相认的重要原因之一。
众人都没说话,而是听唐滨说道:“费路所率的朝庭大军一部在德县失利后,又增调兵马进行强攻。然而,其粮道为成王军所袭。现在也只得暂停攻城,双方陷入了僵持。在湘水一线,已经有些着急的费路,也进行了一次进攻。但还是以失败告终。这次交战双方各有损失,虽然损失都不算很大,但那费路也不敢轻兴妄动了。然而,更为严重的是,北宁突发两路大军来袭。一路约四万人已兵临随州鸡鸣关下。另一路的北宁军,已占领淮水渡口。并派出约一万余人渡河扎营。虽然其兵力现在尚未完全暴露,但估计至少当有八万左右。淮州镇守使李梁担心这是这是敌军诱敌之计,并未派出兵马去抢夺渡口。而是令各部据城坚守,等待朝庭援军。如果再加上东莱国的近两万人马的话,那么敌军在淮州一线,至少也有十万兵马压境。”
任逍遥听到这里忙道:“那朝庭此时应该立即遣使与成王屠炯谈和啊!然后方能立即抽调大军北援。否则会有亡国之忧的。想那成王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与屠炯起兵的,至少从民心与自身唇亡齿寒的角度考虑,只要朝庭提出的条件不是太苛刻,也当是会同意的。”
唐滨一笑道:“殿下说的是!”
他殿下、殿下的,叫的任逍遥挺不习惯的。不过此时也不好在这些称呼上去反驳,而浪费时间。
只听唐滨接着说道:“朝庭确实已派出使者。只不过他所派的使者不是去与成王等人谈和,而是去的北宁!向北宁求和去了!”
“什么?北宁!”任逍遥听罢不由的大吃一惊:“此时去北宁有何用?身为一国之君,他不想法平息内乱,拒敌保国。而是选择在此时去北宁求和,怎会有什么好结果?除了割地赔款,签个城下之盟,还能有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