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为难(1 / 1)
唐滨忙起身施礼道:“殿下说的是!确实如此。虽然我等目前尚不知朝庭派人去与北宁谈和的具条件是什么,但大致也当如此。可臣等担心的是,即便暂时割地赔款达成一时之和。可内乱之中,军力国力消耗过大之时,北宁可随时再找借口复来啊!此并非是长久计啊!”
任逍遥听罢也有些愤愤的说道:“今日五城,明日十城,然后得一夕之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样的做法根本于事无补,反而会将双方的差距越拉越大的!”
任逍遥的这一引用,乃是出自《战国策。齐策》之中的一段话。而由于这个时空里,一位横空出世的楚元帝改变了历史。以至《战国策》虽有一些,但这篇产生于战国后期的齐策却并未问世。因为在这篇文章本应诞生之时,而在这个时空里的楚元帝已经一统天下,早就建立大楚帝国了。
所以唐滨听完任逍遥的话之后先是一愣。虽并不明白这出处,可也能理会他这话里的意思,并且战国前期这类似的事情也不少。于是他也未深究,而是忙道:“殿下所言甚是有理。可以说,如今我大虞已是危机四伏。随时都可能会有亡国之危!”
说着他突然向任逍遥跪下伏地道:“老臣替先帝、替大虞万千子民、替这大虞的百年基业,恳请殿下出面,挽狂澜于即倒、拯万民于水火、保宗庙社稷之永固!”
任逍遥一听,虽然十分意外,但还是赶快上前扶起唐滨道:“唐相何出此言啊!在下无权无势,甚至现在还是那皇帝的通缉逃犯。即便是有心为国、为民做些什么。只怕也是有心而无力啊!”
唐滨忙道:“殿下!如今在那皇位上之人,正如成王等的征讨檄文中所言,乃是逼父、杀兄而来。本就得位不正,如今又逼流充王,残害两位年幼的皇弟。可说是更是德不配位。现面对外敌入侵,不思保国御敌,而是为保个人权欲,竟致卖国之境地。更是失去民心和朝中忠义之仕之心。成王虽素有威望,然其已退出朝野任治地方二十余年,威望并不足矣震摄整个大虞与朝堂。即便是其取胜而即位,我大虞依旧会是朝堂不稳,各方势力难免会趁机而起。以至容易动摇国本。唯今之计,只有殿下出面,方能今天下信服,令群臣追随。重拾我大虞江山,平内乱,驱外患!”
“我?”任逍遥听罢不由的摇头道:“唐相,您也太看得起我啦!我那有那本事啊!我现在就是自身都难保之人。而您也是已被逼得告老还乡,我们那有这能力啊!”
唐滨却十分坚定说道:“臣知这翻并不会一帆风顺,也会面临诸多险阻。但支持你的,可并不止老臣与太后二人啊!”
任逍遥不由的扭头看了看太后,而太后见他为难的表情,也说道:“峯儿!娘当年没有保护好你,已是亏欠之极。如今无论你做何选择,有什么样的想法与决定。娘都不逼你,都任你自己所选。并且娘都绝对的支持你!”
任逍遥也知道太后这说的都是真心话,其实他在虞国生活这二十几年。怎么说也是有些感情的。更重要的是,他也将虞国与诸国的制度进行过比较。虽然都是封建皇权制,但相较而言,虞国的制度是更好,也更有利于国家和百姓的。所以,面临现在这样的危局,他也还是希望虞国能够扭转局势,安然渡过的。
可想想自己现在的处境,他又觉得毫无把握,甚至几乎就是不可能办到的事。就以他这一说不清、道不明的皇子。再加上一个都离开了皇宫的太后,再有一位告老还乡没了官职的前任丞相。能够做什么呢?
这时,却见唐滨走到一则,用手在架上的花瓶上一转。只见侧面那堵墙,竟然随着一阵轻微的机关响动之声缓缓的打开了。
随着那道暗门一打来,便见墙后站着的一群人,都纷纷从里边走了出来。
唐滨朝他们一施礼:“方才的话你们可曾听到?老夫所言不虚吧!”
众人先是朝太后与唐滨一施礼道:“臣等都听到了,事情的原委也都已知晓。”
唐滨点点头道:“那现在呢?”
随着唐滨一问,那些人竟然一个一个的朝任逍遥跪下道:“臣柱国将军闻双!”
“臣吏部尚书候之杰!”
“臣兵部尚书乐随!”
“臣太常寺卿、宗族族长林盛!”
“老臣平北将军魏昕!”
“臣户部右侍郎常在宽!”
“臣工部左侍郎秦舒!”
“臣梅州司法参军夏荀!”
“臣监正司提典陈桓!”
“臣御史大夫张孝才!”
随着这十人报完名号后,异口同声的说道:“臣等恳请殿下救我大虞于危难之中,臣等愿誓死追随殿下重振我大虞。”
这些人里,有的任逍遥认识。有的或许见过,但并不熟悉。还有的根本没见过面。
看着他们这样,他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愣了一会,才连忙上前请众人起身后说道:“大家快快起来!我……我……!”任逍遥竟然一时不知应该如何是好了。
见任逍遥一脸为难的样子,唐滨忙道:“殿下!你乃是先帝唯一的嫡子,又是皇长子。于理、于法,这大虞的江山都该是你的。而方才老臣也说过了,无论是现那暂时窃居皇位的康王,还是长沙起兵的成王。他们都不足以真正的安定大虞。只有殿下您的身份,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且您的才智我们大家都看到了的,也远超那康王。虽然经验上或比成王稍逊,但不用多久,便能超越之。还有就是请殿下放心,支持您的,并不仅仅是这些朝中官员。只要将您的身份公告天下。臣相信,我大虞的百姓,和大部份的官员,都会站到您这边的。所以,也只有您,才能将我大虞的这场危机化解。”
“可是我……!”
任逍遥扭头看了看刘氏与母后。刘氏自然是对这等国家大事知之甚少。而太后也理解他现在的难处。于是起身道:“娘方才说过。无论你作何决定,娘都支持你。当然,今日之事对你来说,也确实太过突然。我也希望大家不要逼之过急。不如让他自己好好想想如何?”
唐滨也凑到一旁和众臣商议了一会道:“这样吧!如今形势危机。但我等也当遵从殿下之意愿。那就请殿下及诸位都在这清阳观里住上一日。也好让殿下沉下心来好好的想一想。最后无论殿下做何选择,我等如太后一般。都会遵从殿下之所选!”
唐滨领着众臣退了出去,并让人安顿他们。而屋里便只留下了他们母子三人。
而刘氏陪着他们说了会话之后,也起身离去了。毕竟他们母子刚刚相认,想说,要说的话必然很多。
看着任逍遥俊俏的脸庞,太后不禁喊叹道:“和你父皇年青的时候,还真是有几分相似啊!”
“是吗?”
太后点了点头又正色道:“峯儿,你可是有何担心和犹豫之处?如有的话,你尽可向为娘道来。不管你是怎样决定,娘都不怪你,而且也定会支持你的。”
任逍遥沉思好一会,太后也没打扰他,而是静静的坐在一旁陪着他。
过了许久,任逍遥才抬起头说道:“娘!其实我也知道,这事并不容易。甚至很难。但我担心和犹豫的真不是这些。而怕……!”
“这些你都不怕,你还怕什么?”
“娘!其实我一直就喜欢山水田园,喜欢逍遥自在。不喜欢太过约束。可若是我一但走上了这条路,今后以我这身份和身上的血脉之故,只怕以后很多的事都就会身不由己啦!虽然很多人都贪念皇权富贵。但我却并不喜欢这些。所以,我担心的是一但踏出了这一步,恐怕今后一辈子都无法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或许就会像先帝那样,一辈子在皇宫里,整天平衡着朝中各种势力,与朝臣们勾心斗角。为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所烦心。这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太后听罢,不由的轻叹道:“是啊!都是娘和先帝对不起你,当初没能保护好你。若是按理来说,我应当鼓励,规劝你,你流着先帝的血,乃大虞皇家正统。当以江山社稷,万千子民为重。但娘并不想这样逼你。毕竟你打小生长的环境不同,心性也都因此而不同。所以,娘还是就像方才对你,和对众臣所承诺的一样。如果你不愿担此大任,娘绝不逼你。也不会让允许任何人强迫你。娘其实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你能快快乐乐、平平安安的!”
听着太后平静,而又和颜悦色的说出这翻话来。任逍遥也听得出,其实她心里是希望任逍遥能担此大任。但出于心中亏欠,又不想以其身份相逼。而是尊重他自己的选择。可以说,在太后的心中也同样是有些矛盾和煎熬的。
“娘!我想一个人静一静,好好的想一想行吗?还有,紫烟也随我来了。她也好久没见您了,也十分挂念您。您去看看她吧!”
太后十分善解人意的起身道:“好吧!你先自己好好的考虑考虑吧。我去和紫烟那丫头说说话。”
此时早已过了午饭的时间。但任逍遥却关在房里,送来的饭食他也没吃。几乎整整一个下午,他都独自关在房中。
直到已是快掌灯时,他才拉开房门。只见紫烟却是一直守候在门外,已经不知道守了多久了。
“公子!您……您饿了吗?天色都这么晚了,中午送的饭你也没吃。”
任逍遥看着她笑道:“是啊!我还真饿了。这样吧,你去把唐相,还有我娘,两个娘啊!都一起请来吧。我们一起吃饭,另外我还有些事想和他们谈谈。”
“好的!我这便去。”紫烟刚一转身,又回过身来道:“公子,任夫人已经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