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长沙之行(1 / 1)
却听太后说道:“成王虽然近十余年已没多少往来,但当年他与先帝争储之时,本宫对他还是有些了解的。成王此人也并非是心狠手辣之人,做人做事还是比较有条理,守底线之人。而且仅是让峯儿前去,又怎能证明他的身份呢?所以,只有本宫一同前往方能使其信服。现在的局势瞬息万变,我们没时间再寻两全之策了。我看,此事就此定了吧!”
听太后说完,众人虽然心中担忧,但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虽然没有表示赞同,但也没再反对。
唐滨知道再劝也没用,于是便道:“即如此,那就请夏大人陪殿下与太后同往长沙,老臣会在府中再精选十几名好手陪你们同去。”
那夏荀本就是先帝的禁军统领,而且当年也是他亲眼看着世子这么失踪的。而此事也一直是他心中的一块心病。所以接到唐滨的密信,便立即快马加鞭跑了回来。
夏荀听罢忙起身施礼道:“臣当以性命护太后与殿下周全!”
林逍遥看了看众臣道:“还有几事需要提前安排一下。首先是大将军与唐相都需居中调度,而我们派往江县之兵,也需一个即有威望,又有能力的人前去率领。我看此事恐怕只有魏老将军最为合适了。”
魏昕听罢,忙起身施礼:“老臣领命!定不负殿下所托!”
林逍遥接着说道:“我们这边的事,或许还可暂不让那林嶷察觉。但大军调动之事,只怕瞒不了太久。陈提典,你可有什么办法尽量让这事不那么快的就让他们知道?”
陈桓想了想道:“殿下,臣虽在民情属。而这些事都是由内情属所管,但那内情属负责监视国内军情、武将的二典提典倒是与我乃同门。或许臣能将其拉拢过来!”
“那就好,这事就交给你去办。虽然最终肯定是瞒不住的,但我们只需要能在两路大军汇集江县之前,消息尽量不泄露出去或是晚泄露,便算完成任务!”
“殿下放心,臣那同门,也算是忠心大虞的。有殿下的威名及皇室正统的影响力,臣料想他当是能分清是非的!”
林逍遥想了想道:“其他的,暂时就没什么了。这里就得请唐相与闻大将军应变处置了。我明天便与太后与夏大人赶往长沙去。其余的几位大人先赶回郢都,以免让那林嶷有所察觉。并且千万注意保密!”
“臣等尊命!”
长沙的成王府内,成王林渊正与林巡、永定候等人在议事。
“前方伪帝虽然增加了兵力,但其实相较而言,我们的差距实际上还是在缩小的。再加上屠将军已看穿了他们的意图,如今世子亲自率军坐阵德县。敌军也是久攻不下,不久前屠宏又袭击了他们的粮道,使得敌军攻势也有所减弱。现在看来,我们前线也算是基本稳固了下来,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
永定候说罢,林巡也道:“是啊!现在咱们做为后援,在长沙的兵马也已过万。估计再有两三个月,应当能达接近两万人左右。再加上屠将军在湘水的两万多、屠宏在桃山堡的五千人,以及世子在德县的一万人。咱们的总兵力便能接近六万人。若是定安王再能加入的话,那咱们便可超过六万人。再在前线打几场胜仗,说不定我们就能转守为攻了!”
成王也有些高兴的说道:“是啊!眼下的形势倒还是不错。不过本王看来,这主要还是屠将军指挥有方,而敌军那个费路却是个无能的庸材所致。正如屠将军所言,若是伪帝一开始便起用魏昕那样的名将,只怕形势未必会是今天这样了。”
正在众人谈论之时,长陵候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
一见他风风火火的样子,成王忙上前问道:“长陵候,你不是去前线给屠将军送粮草去了吗?看你这样子,怎么?粮草出什么事了吗?”
长陵候忙道:“粮草倒是没出事,只是前方刚刚接到的紧急军报。”
一听是紧急军报,众人都有些紧张的看着他。难不成打什么败仗了?
却听长陵候说道:“刚刚收到的急报,说是北宁大军兵分两路南下。一路直逼随州,一路已攻占了淮水渡口。同时东莱也派出了一些兵马协助!随州与淮州都已告急!”
众人一听,都有些意外,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而已。
众人都看着成王问道:“王爷,咱们应该怎么办呢?与伪帝的战争现在还处在相持的状态,只怕一时之间还难分胜负。但若是北宁一但攻破了淮州、随州。不仅伪帝一方难以抵挡,我们只怕最终也会被北宁给吃掉啊!”
成王忙道:“我等都是林氏子孙。我大虞立国百年,此时我看对我们威胁最大的,除了伪帝之外,还有北宁。而这二者之间非得做一个选择的话,本王认为,还是北宁。所以本王认为,当下的情形来看,我们应该尽快遣使与伪帝一方谈和。这样,他们才能抽出兵力去抵御北宁的入侵。甚至如果他信得过,我们也可派出部份兵力经豫章增援淮州。郢都他们是肯定对我们不放心的。至于后事嘛,都可待击退北宁大军后,咱们再打、再和皆可!”
林巡听罢,也附合道:“成王说的有理。一但北宁趁我内斗而入,导致我大虞亡国,我等皆是大虞的罪人。虽然我等皆因不得已而起兵对抗伪帝暴君,但若是虞国都不在了。我们的起兵又还有何意义呢?”
看着大伙都没什么意见,正在商量着派谁去和伪帝那边谈判之时,门外有人来通报道:“王爷!外边有人求见。”
成王一听,不由的问道:“是什么人啊?”
“来人自称任逍遥。”
“任逍遥?”成王听罢也是一愣。
永定候听罢却忙道:“这任逍遥可是前任的桂谁知府,后任郢都府尹的那个任逍遥吗?”
成王点点头道:“应该是他。本王与其也算有些交情。此人虽然年青,却颇有才华。从其就任桂州县令到知府这一年多便可看出,这么短的时间内,便平匪患、收应思二州。其后桂州也是治理的井井有条,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林巡也忙道:“这位任大人,我虽未曾谋面,但也多有耳闻。他也是在郢康之乱时,受那伪帝迫害而流亡在外的。如今突然来访,难道是听闻我等起兵,前来投奔的?”
众人一听,也都纷纷认为应当是这样的。而且任逍遥之名,他们多少也听闻过。特别是在桂州的一年多所做之事,他们这些周边的地方大员,自是更加清楚。
成王连忙道:“遣使之事待会再议,让我们先会会这任逍遥再说。”
随后便忙让人将其请进来。成王也是领着众人来到厅外相迎。
只见除了任逍遥以外,他身后还跟着一女子。只是这女子头戴面纱,也看不清长像。也不知是其家眷还是什么。而旁边还有一人,虽然身着布衣,但却身形魁梧,腰悬利剑。看样子似乎是个护卫之类的。只是此人斗笠低垂,也看不清面容。倒像是江湖上的侠客一般。
成王也知道任逍遥是灵云门的人,就像上次见那周琦便是江湖侠客般的作风。所以对此也并不感到奇怪。
他忙上前拱手道:“任大人!许久未见!别来无恙啊!”
任逍遥也连忙一施礼:“成王可好?这几位想必都是林氏公候吧?”
成王听一听,不由的笑道:“看来逍遥兄弟对此间之事应已是早有所了解了吧!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众人一一介绍之后,引着他们进了大厅,分宾主落坐,奉上茶水之后。成王这才问道:“本王听闻,郢都事发之后,任大人一直便没了消息。而那伪帝却一直对你追杀不断,本王也是十分担心啊!如今一见,任大人身康体健,本王也就放心了。不知任大人突然前来长沙,可为何事啊?”
任逍遥却笑了笑道:“王爷,你也别大人、大人的啦!我现在不过一介草民,还是让朝庭所通缉的要犯。听闻王爷与屠将军起兵抗暴,如今我前来投奔,不是王爷可否敢收留啊”
成王听罢也笑道:“那我就叫你任兄弟吧!你这可是说笑啦!那伪帝对你的通缉算什么?在我们眼中根本就是无效的,那是对忠良的迫害。再说我们现在都起兵了,在那伪帝眼中,我们何尝又不是反贼呢?任兄弟,你想要加入我们,共同对抗那伪帝暴君,我们可是求之不得呢!”
听到这里,任逍遥起身施礼道:“那就先谢过王爷了!”
成王哈哈大笑道:“有逍遥兄弟这样的大才相助,我们可说是如虎添翼啊!对了,在你来之前,我们正谈论一事。如今任兄弟来了,那我们也想听听任兄弟的意思如何。”
接着便把北宁南侵,准备派人去与伪这和谈一事告诉了任逍遥。
那知他说完之后,任逍遥却道:“王爷!我看你们不必派人去谈和了!”
成王也是一愣,看了看众人后,随即问道:“这又是为何啊?虽然我们与那伪帝已势成水火,但北宁南侵,更是灭国之祸。我等不仅是林氏子孙,也是大虞之人。无论怎么说,还当是家国为上啊!相比之除暴君,复社稷来说,保全我大虞江山子民,还是更为重要和急迫啊!”
任逍遥听罢也起身施礼道:“在下感佩王爷与公候们之大义。只是在下说不必派人去谈和,是因为那伪帝已派出使者谈和了!”
“什么?他们已派人来谈和了?什么时候能到?”
任逍遥摇了摇头道:“不是来这里和你们谈和,而是已经遣使去了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