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誓师出征(1 / 1)

加入書籤

最后一点,便是立即派人前往闽中,请求朝庭尽快派兵围剿海匪。为还夷州清平,为死难的百姓报仇。

夷州来的人,首先是直接到了闽中府。毕竟夷县本也属于闽中管辖。陈涣也是以礼接待这些各部族与百姓派来的几名代表。

并且告诉他们,现在朝庭对张庆这伙海匪十分重视,并且专门派了郢王前来督办剿匪事宜。如今朝庭正在大举兴建战船,训练水师。不日,便将会大举渡海,清剿海匪。还请大家再稍等一等,给朝庭一些准备的时间。

一听朝庭派了这么重要的人物来闽中,想来这清剿海匪也是认真的。不过他们还是希望能够见一见郢王这位钦差大臣。

陈府尹自然也是不好阻拦,更带着他们来见郢王。

林逍遥听他们说了现在夷州的遭遇之后,也是好言安抚。并告诉他们,现在水师正在加紧训练与筹备中,很快便能渡海作战。同时,为了防止张庆再对他们下手,也给他们出了个主意。

让他们把组建的自卫军主力,都集中到离夷县近、或是比较富庶,又交通方便的村寨里集中防守,不能太分散。而那些离夷县较远,且又地处山区的。只需留下少量人员便可。另外他还把庞明也叫来,让他安排一个人,随这些人一起回去。主要是负责与夷县之间的联络。一来,如果张庆再出动,让他们发现了,就可及时的通知这些部族。以便让他们或加强防守,或转移人员、财物。二则,当朝庭水师攻夷州时,也可以联络上他们,对海匪进行内外夹击。

在林逍遥的督促之下,水师船只的建造十分顺利。到五月下旬,便已提前完成了计划中的建造任务。同时,由于姬曲那边船厂的开工帮忙,比原计划还多建造出了六艘护卫船。这六艘护卫船便又可多投送近两千人的兵力了。

考虑到夷州的百姓时时都面临着张庆海匪的威胁与欺压,又在请教了许多当地有航海经验的人,他们都认为。在六月中上旬至少有七八天都是风浪较小的晴好天气。而且也比较顺风,船只的航行速度也能较快一些。于是林逍遥便决定于六月初六正式出兵征讨。

为了能完全的剿灭海匪,特别是不让张庆这个匪首逃掉。林逍遥还特别制定了,专门针对张庆的斩首计划。为此,提前十天,他便派遣了庞明、周琦以及监正司两名身手较好的都统,一起悄悄的潜入夷县。目的,就是在水师大军压境时,海匪及城中必然慌乱。那时,他们再寻机对张庆下手。如果能抓到活的,那便更好。同时,也让他们当以自身安全为主,任务是第二位。毕竟身处匪窝里,要完成这样的任务还是有难度的。而且一再告戒他们,你们的命,远比那张庆的命更重要。

至于军事上他也作了周密的布属。水师的三个师,将分别从夷县的北边、正面、以及西南面发起登陆。然后三面朝着夷县合围,力争不放一名匪徒逃走。同时,让派去的人到时候联络上各部族,让他们的自卫军从东面,将所有夷县逃往山区的道路全都封死,不放一人逃进山里。以免后期再进山清剿十分麻烦,而且这些逃窜的海匪还会祸害当地百姓。

每个方向都配有两艘驱逐船、四艘护卫船以及征调来的十艘民船。其中正面还有两艘海巡营的中型战船。这些船只可一次性运送一万五千人渡海。而这些船只在登陆成功以后,各自留下两艘护卫船在海上巡逻,以防止有海匪从海上逃走。其中正面加上海巡营的战船,一共有四艘。都是用以封锁海路用的。

其余船只在登陆成功以后,便立即返航,将余下的水师官兵以最快的速度再接运过去。同时,也会动用一些稍大点的小型快船协助运输。因为不仅是另一半的官兵,还需要将后继的粮草也运过去。

由于从闽中到夷县附近的海路有四百多里,按船只的航行速度,至少也需要五至六个时辰。因此、后继的兵力怎么也得一天以后方能到达。

其实林逍遥倒并非是担心这一万五千名已训练数月,且装备精良的水师官兵不是海匪的对手。并且能够参与第一波次登陆作战的,那都是从平时的训练表现中的优者挑选出来的。同时,是他也想借此机会来检验一下水师的远程调度和投送能力,同时,也能让没能参与第一波次登陆的官兵得到更多的海上实战经验。

考虑到紫烟有些晕船,而且她一个女孩到了这满载的战船上也不方便。于是便劝说她留在家中。同样,姬曲也是一直闹着要跟他一起去打海匪,也是在林逍遥一再劝说之下,才与李菲儿留了下来。

至于东方慕白,一则他并不晕船,而且还需要他有时帮着出出主意。他也主动要跟着,想多了解一下海战的特点,林逍遥这才同意让他一起出征。

六月初六的这天清晨,天气十分晴好。一艘艘战船上的旗帜在微风中轻轻的摆动着。

码头上,排列着一艘艘崭新的战船,战船甲板上整齐的站着一排排威风凛凛的水师官兵。码头上,另一半的水师官兵也是站列整齐的为首先出征的战友们送行。

陈府尹及闽中的主要官员也来到码头为即将出征的水师送行。

林逍遥一身软甲的站在一艘驱逐船的三层顶端。他朝着众官兵大声的说道:“将士们!我们现在还不算真正的水师,那什么时候才算呢?就是今日打败了海匪之后才是!”

“荡平海匪!荡平海匪!荡平海匪!”水师官兵都不由的齐声高喊着,这整齐的呼喊声是震天动地的,也听着让人热血沸腾!

就连码头上的陈府尹等官员,以及远处围观的百姓,都能感觉到。这次水师出征必胜。

林逍遥摆了摆手,现场安静下来之后,他又接着说道:“将士们,目前我们编制里的许多职位都是临时的,这是为什么呢?毕竟我们都成立集训大半年了!想必大家都知道,在我大虞,甚至是别国的军队中。想要晋升,那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资历、能力、和军功!可是我们不一样!无论你半年多以前是农民、做工的、渔民、还是柴夫、那怕你之前便是卫军。但在水师里,都是新人!所以,现在这里不讲什么资历。只看你的能力,和军功!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那这次战斗之后,你是伍长、什长、队长、甚至是舰长、营校、司马等职,那主要都看你的表现了!”

这翻话下来,让那些官兵们更是摩拳擦掌的。都想着能多立军功,或许此战之后,便能当上一个什长甚至是队长什么。而不用像在别的军营,要想当长个队长,没个两三年,几乎没可能。

看着无论是官兵的斗志,还是情绪,都给点燃了。林逍遥也不再多说,而是直接下令:“起锚!解缆!”

随着粗壮的铁链搅动,码头上的水手松开系住战船的缆绳。巨大的船身缓缓的离开码头。船上的官兵水手,一面控制着战船离港,扬帆、数十艘战船、民船纷纷从码头及附近的港湾处朝着远处的大海缓缓驶去。这壮观的场面,那怕是就天天住在港口附近人的,也从未见过。

船队到了远海,便渐渐的分为三个船队,并朝着各自的目的地驶去。中路的船队是由林逍遥亲自坐镇。领队的是海巡营的营校董谦。北面船队是由原闽中卫三师的军师将军李再兴领队。而南面船队则是由三师的司马卫冠与欧阳义领队。

欧阳义本在众多的越族子弟中便有些威望,再加上他熟水性,又曾出过海。训练时也刻苦、认真,表现突出。很快便从队长提升为了营校。当然,林逍遥之前便在军中说过。由于水师是新成立的,现在所有的职位都暂时的。在此战之后,才会根据官兵的表现,最后确定下来。

所以,欧阳义与其他官兵一样,也是充满了斗志。希望在这一战中,多立功勋。不敢奢求能升多高的军阶,但至少他也希望能将他营校这个前边的暂代二字给却掉!

此时最着急的,便是张庆派来闽中的探子了。眼睁睁的看着朝庭这大规模的船队离港出海了,可他们却没有办法去报信。

这是因为自六月初六至六月初九前这三天,闽中及附近各县、渔村的所有船只都不得出海,一经发现,便会以海匪细作论处。同时海上还有许多小的快船、沙船在沿海地区巡逻。他们想报信,可却根本没有办法出去。要到别的州府去,倒是可以找到船。但那时,只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海那边的张庆这大半年也没闲着,除了一边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同时还吸纳了一些因其名头而前来投奔的小股海盗。到了六月,张庆手下已有近一万两千人。他把这一万两千人分为了四部份,其中两千五百人驻扎在夷县东北的镇上。另有两千五百人在西南的镇上。这样便可从两侧拱卫夷县。同时与夷县形成犄角之势,即可防范周边部族的袭扰,又可以防备朝庭的进攻。

余下的七千人,有四千驻扎在夷县城。还有三千,也让他效仿林逍遥,给编成了水师。驻防在夷县港。

张庆的这三千人的水师,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像样的战船,大都是一些中小型的福船、快船。但是这些人里,半数以上都是些常年在海上讨生活的海盗。其水性和对海洋的熟悉程度还是挺高的。甚至其单兵与小团队的实际战斗力不亚于以前的海巡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