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悟空放权,李靖遭罪(1 / 1)
太白金星循声望去,只见那“齐天大圣府”原本冷清的云台,此刻已被仙女们用藤蔓、鲜花、彩带装点得花团锦簇,活脱脱一个天上乐园。
孙悟空正坐在中央,头戴紫金冠歪斜着,脚翘在案上,一手拎酒坛,一手打着拍子,金箍棒随意地靠在身旁,仿佛那是什么装饰品。
太白金星看着这一幕,忍不住摇头,心中竟生出几分羡慕:“唉……还是那猴子会当官啊。”
“巡个天,能巡出一桌酒席;管个闲事,能管出一场宴会。哪像我,整天跑腿传话,玉帝一有麻烦就喊‘金星何在’?真是……劳碌命,劳碌命啊。”
他整了整衣冠,清了清嗓子,正要上前传旨,却听孙悟空已远远看见他,笑着招手:“太白老倌儿!来得正好!快进来喝一杯!这可是老孙刚得的仙酿,味道不错!”
太白金星苦笑摇头,只得硬着头皮上前。
他知道,玉帝那句“睁一眼闭一眼”的旨意,恐怕……又要被这猴子当成耳旁风了。
毕竟一个能一边吃水煮鱼,一边写文书叫板王母的猴子,怎么可能真的“闭眼”?
太白金星传完玉帝那句“睁一眼闭一眼”的旨意,正欲驾云离去,却见孙悟空盘腿坐在云台之上,一手支着下巴,金睛半眯,脸上写满了“无语”二字。
“老倌儿。”孙悟空慢悠悠开口,语气里满是荒谬,“你家玉帝是这个意思?我勤勤恳恳,抓了妖物,写了文书,为民除害,反倒有错了?
非得我整天摆烂,吃喝玩乐,装聋作哑,才合他心意?”
太白金星苦笑,捋了捋白须,心想:你这猴子若真能安分摆烂,老夫烧高香还来不及!
他嘴上却只能打圆场:“大圣明鉴,玉帝也是……怕您太过操劳,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天庭嘛,有些事……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您说是不是?”
孙悟空冷笑一声,站起身来,金箍棒往肩上一扛:“行!既然玉帝老倌儿喜欢‘浑水’,那老孙就成全他!”
第二天一早,南天门外。
天兵天将们列队整齐,金甲耀日,旌旗猎猎,就等着那位“齐天大圣”驾到,开始新一天的“巡天大业”。
可等了半个时辰,连仙鹤都晒蔫了,还不见孙悟空的影子。
正当众将疑惑时,哪吒三头六臂的法相腾云而至,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一脸“奉旨办差”的严肃。
“都愣着干什么?”哪吒中气十足地吼道,“大圣有令——今后由本三太子代为巡天!尔等听我号令,不得有误!”
众天将面面相觑,李靖更是脸色一沉,心中怒火翻腾。
“代为巡天?”他在心里冷笑,“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也敢骑到老夫头上指手画脚?当年他闹海时,老夫提着他耳朵教训的场面,这小子是忘了?”
可他不敢发作。
如今哪吒是“巡天副帅”,他是“副将”,名分上已是上下级。
更糟的是,他当初因为得罪孙悟空一事,被玉帝打入天牢,若非孙悟空捞他出来,至今还在蹲大狱。
如今能重返天庭,全靠儿子的面子——这层“父子+上下级”的关系,让他如芒在背,动辄得咎。
“托塔天王!”哪吒一眼就盯上了他,故意拉长声调,“今日南天门至兜率宫一线,由你带队巡查!若有疏漏,军法从事!”
李靖咬牙抱拳:“……遵令。”
哪吒嘴角勾起一丝冷笑,心中快意无比:“老东西,当年你关我、打我、不认我!如今风水轮流转,你得乖乖听我调遣!”
接下来的日子,成了李靖的噩梦。
哪吒逮住一切机会“公报私仇”:
李靖巡查归来稍晚片刻,哪吒便当众训斥:“托塔天王,莫非家中美眷太暖,忘了天规森严?”
李靖提出巡防建议,哪吒嗤笑:“老将军年纪大了,脑子不清,还是少操心为妙。”
甚至李靖的宝塔若放出一丝霞光,哪吒都要阴阳怪气:“哟,塔里是不是又关了什么‘妖物’?要不要本帅帮你检查检查?”
当初孙悟空抢走托塔天王李靖的宝塔后,将其重新祭练了一番,变成了他的法宝。
如今李靖能托着它巡天,全因那猴子“大发慈悲”,说是“借”给他用,以维持天王体面。
可李靖心里清楚——这塔,随时能被孙悟空一个念头召走。
更让他憋屈的是——哪吒也能用这塔。
所以李靖哪怕再恨哪吒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也不敢用塔收他。
他若动手,塔不听令是小事,万一孙悟空察觉“宝塔有异动”,一个念头过来,直接收回——那他李靖就真成了个“光杆天王”,连最后一点威严都保不住了。
而哪吒自然深知此中关节。
他见李靖托塔时那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模样,心中冷笑更甚:“老东西,当年你用这塔压我、困我、不认我!如今你连动都不敢动我一下,还得靠我‘儿子’的名分,才能勉强用它巡天!”
李靖气得五脏六肺都要移位,可他不能反抗。反抗就是“不服管教”,轻则降职,重则重回天牢。
他堂堂托塔天王,三军统帅,竟被亲生儿子当众羞辱,还得赔笑应承,心中憋屈得几乎要吐血。
久而久之,这位以“军纪严明、勤勉尽责”著称的托塔天王,竟也开始偷懒了。
他发现一个“真理”:他越是勤快,哪吒就越有理由找他麻烦;他越是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哪吒反而越不好下手。
于是他开始“合理”地“因私误公”。
“三太子。”某日清晨,李靖一脸“为难”地抱拳,“拙荆近日身子不适,小女又有些心神不宁,老夫得回家照看一二,今日巡查……”
哪吒正想发作,可一想到母亲殷夫人和妹妹李贞英确实与李靖感情深厚,若自己硬拦,反倒显得不孝不悌,坏了自己在母亲心中的形象。
他只得冷哼一声:“速去速回!莫要耽误正事!”
李靖心中冷笑,表面恭敬:“谢三太子体谅。”
从此,托塔天王“回家探亲”的次数越来越多。
有时是妻子“头疼”,有时是女儿“做噩梦”,有时干脆说“家中仙鹤走丢了,得去找”。
天兵们心照不宣,暗地里偷笑:昔日雷厉风行的托塔天王,如今竟也学会了“装病”“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