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天道不予?我偏要做那执器之人!(1 / 1)

加入書籤

刺骨的寒风与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中,林夜发现自己正站在一座破败的山神庙外。

天色昏暗,破庙里却隐约传来交谈声。

下一刻,一行小字,在风雪中悄然浮现。

大夏历,光绪九年。

龙虎山。

林夜眸光一凝。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他人的因果幻象了。

但还从未有过现在这样逼真。

完全是沉浸式地代入进去了。

这应该是系统升级后的效果。

直播间里,无数弹幕浮动。

“什么情况?”

“又给我干哪来了?”

“林神直播间的惯例了,到关键节点,总会触发一些故事模式,看就完了!”

“光绪九年?”

“这他妈直接干到清朝去了,算算时间,好像是一百五十多年前?”

风雪中,一行身着藏青色道袍,背负桃木剑的道人踏雪而来。

为首的老道人鹤发童颜,面容清癯,正是上一代龙虎山天师,张静清。

“天师,庙内的妖人已尽数肃清。”

一名弟子上前,躬身禀报,声音里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

张静清点了点头,迈步走进破庙。

庙内,横七竖八地躺着数十具尸体,血腥味与腐朽的香火味混杂在一起,令人作呕。

这些尸体大多是些妇孺,她们的死状凄惨,显然在死前遭受了非人的折磨。

就在张静清准备转身离去时,一阵微弱得几乎听不见的啼哭声,从角落的尸堆中,若有若无地传了出来。

他眉头一皱,循声走去。

拨开一具早已冰冷的妇人尸身,张静清看到了一个襁褓。

襁褓中的婴儿,瘦弱得像只刚出生的狸猫,小脸冻得发紫。

最触目惊心的,是他的左肩。

那里没有皮肤,而是一块畸形的,仿佛被什么东西硬生生撕咬掉一块的血肉窟窿。

伤口早已溃烂流脓,甚至有细小的蛆虫在其中蠕动。

可就是这样一个仿佛下一秒就会断气的孩子,却依旧顽强地睁着一双黑亮的眼睛,发出病恹恹的啼哭。

“天师,不可!”身后的弟子脸色大变,连忙劝阻。

“此乃人魈!是那些妖人以孕妇之身,饲养邪祟所诞下的不祥之物!”

“天生残缺,命不过三,即便侥幸活下来,也注定是个祸患,留不得啊!”

张静清沉默地看着襁褓中那个与自己对视的婴孩,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里,没有半分邪祟的戾气,只有最纯粹的,对生的渴望。

良久,他叹了口气,伸手将那冰冷的襁褓抱入怀中,用自己宽大的道袍,为他挡住刺骨的寒风。

“他既为人,便有活下去的道理。”

“从今往后,便叫你张玄陵吧。”

……

风雪停歇,转眼已是十二年后。

屋外,是连绵不绝的瓢泼大雨,豆大的雨点狠狠砸在青瓦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三清殿内,烛火摇曳。

年仅十二岁的张玄陵,跪在三清神像前,瘦弱的身体因为痛苦和寒冷而微微颤抖。

他终究还是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人魈。

一个半人半邪的东西。

从出生起,就被断绝了修行之路。

一旦修行,体内的邪祟血脉便会复苏,将他彻底吞噬,化作一头只知杀戮,为祸人间的真正妖魔。

并且大多数人魈,也活不过3岁。

但他活到了12岁。

这些年来,张玄陵被张静清压着,每隔半年,就要被他“传度”一次。

但张玄陵体内却没有丝毫灵力。

起初他以为是自己资质愚笨。

现在才惊醒,师傅张静清是在给他传度命元。

这十二年里,张静清从而立之年,几乎衰老到白发苍苍,就是在给他强行续命的结果。

少年的眼中,没有泪水,只有一片死寂的,不甘的倔强。

他手中紧紧攥着一片锋利的青花瓷片。

在摇曳的烛光下,他猛地咬紧牙关,将那瓷片,狠狠刺入自己左肩那块丑陋畸形的血肉之中!

“呲啦——”

瓷片划过血肉,带起一串血珠。

剧痛如潮水般涌来,张玄陵疼得浑身痉挛,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的衣衫,但他没有发出一声痛哼。

他只是沉默地,一刀,又一刀地,用那片碎瓷,剜着自己与生俱来的“原罪”。

他要将这块不属于自己的血肉,这道将他与常人隔绝开来的天堑,亲手剔除!

当张静清闻讯赶来时,看到少年倒在血泊之中,左肩血肉模糊,深可见骨。

他面色惨白如纸,嘴唇被自己咬得没有一丝血色,眼看就要虚脱过去。

“玄陵!你这是做什么!”

张静清又惊又怒。

张玄陵却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推开了师父的手。

他抬起头,那双因失血而显得有些涣散的眸子,死死地盯着高高在上的三清神像,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绝。

“师父……”

“您曾教我,《道德经》有云: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少年顿了顿,嘴角竟勾起一抹惨然而疯狂的笑意。

“可您何尝不是违逆了祖师真言……”

张静清面色微动。

“你……你知道了?”

张玄陵点了点头,眼中的倔强燃起炽烈的火焰。

“可我不服。”

“我偏要做那执器之人!”

数日后,张玄陵开始了闭关。

走进这座意味着不破便要死在其中的夕死堂时。

张玄陵给张静和连磕了九个响头。

“师傅,弟子一心求道,志闭死关,如果能侥幸出关,届时再报师傅大恩!”

张静和面色不忍,却终究叹息一声,挥了挥手。

……

不知过了多久。

当张玄陵再次推开闭关的石门,看到久违的阳光。

他成功了。

他以无上的毅力与天赋,于九死一生之中,最终创出“万象大观”。

勘破自身法理,解构血肉魂魄,最终在无相之境中,重塑了一具真正算是人的完美道躯。

他终于,拥有了修行的资格。

他赢了。

可当他走出后山,回到那座熟悉又陌生的天师府时,才发现,自己似乎也输得一败涂地。

庭院里,一个白发苍苍,满脸皱纹,老得快要走不动路的老道士,正拄着拐杖,眯着眼晒太阳。

看到张玄陵,老道士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

“这位小道长,面生得很呐,是新来的弟子吗?”

张玄陵的脚步,猛地顿住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嘴唇动了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记得他。

自己闭关之时,他还是个跟在自己身后,扎着冲天辫,整天哭着鼻子要糖吃的……

小师弟。

沧海桑田,不过一瞬。

他战胜了与生俱来的宿命,却没能跑赢无情流逝的时光。

张玄陵看了一眼老者身旁的三清像。

正中的牌位上,赫然写着三个字——

张静清。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张玄陵顿感悲从中来。

眼中落下热泪,跪倒在地,在老者疑惑的目光中。

再次磕了九个响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