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150童年记忆猫耳朵(1 / 1)

加入書籤

卢大明、谢宝馨事先接到了张锦轩的电话,知道他来干嘛,有没有生气不清楚,一如既往的热情接待他们。

售卖区与制作区之间有个小办公室,卢大明夫妻俩把张锦轩、晶晶请进来,给他们倒茶喝,拿糕点吃。

“小张,晶晶,尝尝我们铺子里的糕点。”

“谢谢大明叔,谢谢谢阿姨。”

道了声谢,张锦轩、晶晶不约而同地拿起雪花酥开始品尝,这种糕点是卢祥糕点铺里的明星点心,非常美味,深受野生厨房员工们喜爱,每次必买,每次买回去都是第一时间吃光的,手慢无。

白色外壳层层起酥,酥得掉渣,有点吃老式月饼那种感觉,咬一口,酥皮碎屑落如雪。

里面是复合馅料,奶乎乎的像吃奶酪,夹杂着蔓越莓干,酸酸甜甜的,总体甜度恰当好处,不腻。用晶晶的话讲,能连炫好几块。

“真是百吃不厌啊。”张锦轩把手里接住的酥皮吃干净,赞不绝口道。

晶晶逗乐道:“就是皮掉的太心疼了。”

“哈哈。”

卢大明、谢宝馨纷纷笑了起来。

谢宝馨说道:“你们爱吃就多吃点,铺子里别的不多,雪花酥多的是,保准管够儿。”

张锦轩问道:“谢阿姨,雪花酥卖的不错吧?”

谢宝馨佯装生气道:“好你个小张,来我们铺子里挖人就算了,现在还想打听商业机密,存心让我们铺子关门是不是?”

“谢阿姨,京城里糕点铺多如牛毛,老字号比比皆是,卢祥糕点铺开了这么多年,生意稳定,靠的是品质、口味和口碑,这是硬实力,多一家野生厨房影响不了卢祥。”张锦轩吹捧道。

卢大明莞尔失笑:“小张你太会说话了,新店打算做中式糕点还是西点?”

“混着来,哪种卖的好就做哪种。”

卢大明不吝指点道:“我们铺子里,雪花酥、乌梅酥、椰子酥、燕麦格子酥、苹果酥、栗子酥、核桃排,这几种中式糕点卖的很好。卖得好的糕点有几个特点,一是甜度适当,如果太甜,要加其他东西中和一下,比如这个苹果酥,小张你尝尝。”

张锦轩拿起一块苹果酥咬了一口,细细品味着说道:“偏湿软的面壳,馅料甜度偏高,但带着青苹果那种淡淡的酸味,酸甜口,解腻,果肉的颗粒感明显,口感很棒,我明白大明叔的意思了。”

“第二个特点,酸甜口的比较受欢迎,但和甜度一样,不能太酸……”

卢大明林林总总讲了七八个特点,都是经验之谈,对未来野生厨房面点部的品类规划相当有启发,能少走一些弯路,同时也坚定了张锦轩挖人的想法。

卢祥糕点铺的面点师对馅料口味有十分明确和清晰的认识,制作工艺成熟,贴合市场主流口味,用起来比较省心。

聊了会儿生意经,卢大明忽然对张锦轩说道:“小张,你做鲤鱼焙面那期《野生厨房》我看了,果然被你闷了,你是红案白案都精通啊,今儿来也来了,露一手吧?”

张锦轩干笑道:“不要了吧大明叔,我白案功夫不太行。”

“白案懂一点点是吧?”卢大明打趣道。

“真就只懂一点点。”

“你做拉面能拉到九扣,我觉着肯定还有余力,这个水平已经不低了。今儿来我这,谦虚没用,咱俩交流交流,切磋切磋,赢了我一切好说,不露一手,我让你白跑一趟。”卢大明特来劲地撩拨张锦轩。

张锦轩又好笑又无语:“大明叔,你这儿不是摆明了欺负人嘛,你做白案多少年,我做白案才几年啊,怎么可能赢得了你?”

晶晶插话道:“大明叔,我们叫你叔,你是长辈耶,不能太欺负年轻后辈哦。不行,我叫林奶奶来评评理。”

谢宝馨看热闹不嫌事大,作势掏手机:“我给妈打电话……”

“瞎捣什么乱。”卢大明白了自家傻媳妇儿一眼,妥协道:“这样吧,小张你露一手,赢了我让你挑三人,输了给你一个面点师和中级工。”

张锦轩啪地拍手,“妥,做什么我来定。”

“必须是常见面点。”

“没问题。”

“做什么?”

“猫耳朵。”

听到这话,晶晶、谢宝馨、卢大明一脸意外的神情,他们还以为张锦轩会挑战高难度糕点呢,没想到竟然要做猫耳朵?

猫耳朵是一种国民小零食,全国各地都有卖,口味更是五花八门,很多人小时候都吃过,可以说是童年味道之一。

“轩哥,这个是不是有点简单了?”晶晶挤眉弄眼。

“简单?”

卢大明不以为然道:“猫耳朵的做法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对白案、刀功、火候油温都有一定的要求,综合性较高,口味多变,小张出题挺刁钻啊。”

张锦轩笑道:“不是我出题刁钻,是我会做的面点不多,搜肠刮肚就想到这个小零食。大明叔要是觉得太简单了,可以换其他的。”

“你还会做什么?”

“千层油糕、面果、苏州船点都行。”

卢大明:“……”

谢宝馨说道:“千层油糕我们铺子里也有做。”

卢大明没好气道:“小张说的千层油糕应该是淮扬菜里的六十四层千层油糕,和咱们铺子里做的不是一回事。面果是高端面点,苏州船点更偏门。好个一点点,小张你又拿话闷我,今儿要是不认真对待,十有八九阴沟里翻船。行,就做猫耳朵。跟我来吧。”

张锦轩和晶晶换上厨师服,戴上帽子和口罩,跟着卢大明、谢宝馨走进糕点制作区。

人超多,二三十个的样子,有打面的,分面的,开酥整形的,负责烤炉的,包装的,等等,分工细化,专业度很高。手艺成熟的面点师就有好几个,张锦轩看得眼热不已。

“小张,做什么口味的?”

“复合口味,就常见的奶香、咸味和五香味吧。”

这里也是个坑,有些人加盐加五香粉都加不对,做出来严重影响卖相。

即便口味没翻车,外观也不行。

“小白,拿点奶粉、红糖和五香粉过来。”

叫小白的三十来岁面点师应了声,好奇地问道:“卢总,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我和小张交流一下猫耳朵的做法。”

“猫耳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