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后手之较量!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1 / 1)

加入書籤

刑部大牢沉重铁门虽关锁的很死,但萧珩被缉拿归案的消息依然如野火燎原,瞬间席卷了整座天启城。

“什么?夫君……被打入天牢了?”

燕王府内,新婚燕尔的燕王妃骤闻噩耗,顿时眼前一黑,脚下踉跄,险些栽倒。

昨夜洞房花烛的柔情蜜意还在指尖缠绵,转眼间却如坠万丈冰窟,寒心刺骨。

她死死攥紧袖口,葱指因用力而泛白,红唇微微颤抖,晶莹的泪珠已在明澈的眼眸中凝聚,几乎要夺眶而出。

虞姬眼疾手快地扶住了这位新王妃。她虽也担忧心忡忡,但跟随萧珩多年,自然了解自家这位公子的秉性——从不打无把握之战,否则,定早逃得远远的。

故而,这位虞美人脸上呈现出来的,是在萧珩身边磨砺出的沉着冷静。

她看着刘婉宁方寸大乱的模样,柔声坚定地安慰道:“夫人且宽心吧!公子是何等人物?若他真不愿,便是天王老子也休想动他分毫。今日束手,必有深意!公子的安排,何曾出过错?”

虞姬的语气中充满了对萧珩近乎盲目的信任,这份笃定宛如磐石,稍稍安抚了刘婉宁六神无主的心绪。

“虞姑娘,夫君被抓,是不是因为宁王被杀一事?”

刘婉宁唇角颤抖。

纸包不住火,何况宁王遇害如此重大之事,岂能瞒得住?

起先得知此事,刘婉宁还不怎么在意。因为她的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萧珩身上。

可是现在前后一联系,她便完全明白过来了。

难怪夫君一早就说他要离家三五日,让她别担心。

可这是被打入天牢啊,叫她如何不担心?

她几乎不敢想象夫君此刻在牢中可能遭遇的折辱,更不敢去想那“满门抄斩”四字冰冷的含义。

想到他为自己一怒斩杀宁王,才招致这牢狱之灾,心中更是愧疚如绞,酸涩与绝望几乎要将她淹没。

虽有虞姬的安慰,但她此时心中仍然只剩下铺天盖地的恐慌。天,塌了。

“公子确实杀了宁王,但那是宁王死有余辜,夫人真的不必在意。”

虞姬再三强调萧珩一定相安无事。

“陛下登基至今已有十八载,多少藩王被削了兵权,甚至还丢了性命。夫君如今递上这么一个把柄,陛下又岂会放过他。虞姑娘,我知道你是武道修行者,求求你,救出夫君,带他逃出大虞。对!只要去往大胤,女帝姬明月一会护得夫君周全的。”

刘婉宁泪眼婆娑。她不再奢望什么了,她只求萧珩能够活下来。

这便是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夫人这是关心则乱啊。夫人请仔细想想,公子他可是武道天罡八境的修为。他若不愿意,谁能带走他?就凭王德顺?便是千军万马也难奈他何!可公子偏偏束手就擒,这足以说明公子已经安排好了后手。”

虞姬无奈,只能耐心解释道。

“武道天罡八境……”

刘婉宁深吸一口冷气。对于自家夫君的修为,她还真忽略了。

不过很快也释然了。

十八年前,夫君就已经结庐成丹,如今过去十八年,踏入武道八境也是水到渠成,确实没必要大惊小怪。

只是……

武道天罡八境虽强,但陛下真铁了心要斩夫君,夫君也难以招架啊。

除非!

夫君造反。

但这后果……就要赌上她刘氏所有族人的人头了。

以夫君的性子,绝对不会牵连镇国公府的。

对了。

虞姑娘说夫君有后手?

刘婉宁稍微冷静下来,询问道:“虞姑娘可知夫君的后手到底是什么?和我说说,我心里也有个准数。”

就在主仆二人心绪起伏之际,一道爽朗清越的笑声由假山后传来。

“哈哈哈!弟妹不必忧惧,小师弟的后手,当然便是我这个大师兄了!”

一袭白衣胜雪的身影飘然而至。

来人正是逍遥剑派首徒、萧珩的大师兄,白衣吹雪。

他负手而立,长衫微拂,身上带着不染尘埃的凛冽剑意,也夹杂着浓郁的酒气。

言语间有着超然物外的自信与傲然——那是一种站在武道巅峰、视天下如棋局的底气。

“妾身见过吹雪公子。”

刘婉宁强忍悲戚,盈盈一福,带着最后一丝希冀急问,“公子有办法救我夫君?”

白衣吹雪面色稍稍一滞。被刘婉宁对江湖的无知噎了一下。

他略显尴尬地摸了摸鼻梁,笑道:“咳咳,弟妹啊,你对江湖各大宗门势力了解多少?”

刘婉宁不明其意,略作思索,回道:“妾身所知有限,江湖门派中……妾身只知道【御火宗】以及【御剑宗】,对了,还有【流云宗】。”

白衣吹雪扯了扯嘴角,忐忑问道:“那弟妹可有听说过逍遥剑派?”

“未曾。”

刘婉宁摇头。

白衣吹雪:……

人生头一遭,堂堂逍遥剑派首徒,竟被华丽丽地无视了!

这种滋味,着实酸爽……

不过这当然不能怪刘婉宁。

整个逍遥剑派,上至师尊,下至弟子,一共也就十人。而且大部分人常年都不在宗门里,多为闲云野鹤,远不像其他大派弟子成千上万,显赫于世俗。

刘婉宁深居闺阁,对这隐世剑派自是无从知晓。

江湖十大宗门,自然是给逍遥派提鞋都不配,可世人却不知啊。

真要怪,也只能怪甩手掌柜的师父——无名剑仙。

这位掌门人不止是低调,更是没有责任心,收了徒,丢一本剑谱过去就不管了。

三五年也难以见得一面。

至于门派发展?

呵呵……

一切随缘。

挂在师尊嘴边的口号便是——天地任逍遥,管他个屁。

“……咳咳,弟妹竟不知我逍遥剑派?也罢,情有可原。你只需记住,家师乃当世十境绝顶剑仙,圣皇、佛陀皆堪为敌手而已。至于我么……”

白衣吹雪嘴角微扬,那份睥睨之色又自然地流露出来,“寻常九境修士,亦不足惧!”

平淡话语间,尽显大宗门底蕴带来的强大与坦然。

嘶!

刘婉宁瞠目结舌,难以置信:“武道十境大圆满?”

圣皇之名,威震天下,世间谁人不晓?

而从没听说过的逍遥剑派的掌门,竟和圣皇的分庭抗礼?

等等……

刘婉宁脑海里灵光一现。她赶忙询问道:“莫非公子的师尊,便是来无踪,去无影,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无名剑仙前辈?”

“然也!”

白衣吹雪抚掌大笑。

总算没有丢脸啊。

“行了,白衣老弟就别吓唬我这外甥媳了。”

随着一声略带宿醉却依旧清朗的嗓音,张培风打了个哈欠踱步而来。眉宇间带着一丝宿醉的慵懒,眼神却清明依旧。

昨日萧珩不胜酒力溜去洞房,作为新郎官唯一的长辈,自然是要以东道主的身份照顾这些宾客。要让宾客满意,实至如归,当然要拼酒了。

至于战绩。

和这白衣吹雪倒也不分伯仲。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慧觉大禅师并不饮酒,还带走了不知醉为何物的黑齿亲王。据说这两位非常的投缘,甚至是一见如故,竟然聊起了佛法……

“婉宁见过舅舅。”

刘婉宁对着张培风盈盈一福。

这位夫家唯一的长辈的出现,让她顿时有了主心骨。

天命【过河卒】,小卒过河是为武尊。

如此看来,夫君的后手,除了逍遥剑派之外,便是这位舅舅了。

“婉宁不必担忧,安心在家等着便是。萧珩如今,呵呵,纵是大虞天子要动他,也得掂量掂量自己份量到底够不够。这天下间,能动他性命之人……”

张培风的语气十分笃定。他如同陈述一个亘古不变的事实,淡定一笑,“已没有了。甚至,此事过后,陛下见了他也得毕恭毕敬称他一声‘皇兄’!”

刘婉宁终于大松一口气。

舅舅张培风,便是燕王府的定海神针。

连舅舅都这么说了,她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接下来三日时间,刘婉宁都是闭门不出,谢绝见客。甚至连娘家来人,也只略作招待就赶走。

与此同时,圣京御书房,却是另一番景象。

头戴高冠、气息阴冷的妖道国师,从阴影中缓缓渗出身影,悄然立于监国太子李基面前。

监国太子李基,猛地站起身,双目瞬间迸射出两道冰寒刺骨的精光,死死盯着从阴影中走出的妖道。

“此话,当真?”

他的声音压抑,低沉,似乎在强行压制着滔天怒气。

十八年前的耻辱与挫败瞬间翻涌上心头——那个坏他大计、差点掀翻他储位的煞星,消失了十八年后,终于又出现了!

妖道深谙人心鬼蜮。

面对李基那几乎喷薄而出的杀意与试探性的反问,他只是狡猾地低笑:“贫道岂敢欺瞒殿下?只是……殿下若欲雪恨,动作须快啊。萧珩如今乃是武道天罡八境,我大虞陛下最多也只能困他七日,待时间一过,定是要放人的……”

他以退为进,轻轻拨弄着李基心头那根最敏感的弦。

“哼!好一个泰昌帝,如意算盘打得倒是挺美的,这是要拿孤当杀人刀啊。”

李基冷冷一笑。

他何须人也?

监国十八载!

早已在权力场中淬炼得心如铁石,城府深不可测。他瞬间便看穿了景泰帝驱狼吞虎的、借刀杀人的小把戏,冷笑中带着被利用的阴狠

妖道被当场揭穿计谋,并不惊慌。反而心中暗赞太子城府。

他拱火道:“殿下此言差矣!我大虞陛下与您的目标一致,又何分彼此?燕王萧珩,乃共同之敌也!只是如今燕王羽翼已成,有逍遥剑派当靠山,我大虞陛下手上筹码不够,杀不了他。这才派贫道来圣京求殿下呢。”

李基沉默片刻,眼中精光流转,显然是心思电转。

最终,他冷哼一声,拂袖端茶:“孤知道了!至于孤作何选择,何须他人置喙?你且退下吧!”

李基并没有明确答应,但一句“何须他人置喙”,也表明了他的立场。萧珩,他肯定要杀的,至于怎么杀,轮不到他人指手画脚。

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那贫道……告辞。”

妖道眼中眸光一闪,便转身离去,十分干脆,没有任何的留恋。他知道,目的达成了。

等走出圣朝皇宫后,与妖道同行的老太监终于忍不住了,出言问道:“国师大人,此事若办不成……陛下那边可不好交代啊。不如我们在圣京再多呆几日?大不了交出一些利益嘛。”

陛下派他陪同国师出使圣京,他当然要完成陛下的交代,否则哪有脸面回去?

“哈哈哈,你啊,还没看透吗?”

“还请国师大人为老奴解惑。”

“鱼饵已经上钩了。”

妖道意味深长一笑。

可老太监还是不解,追问道:“监国太子不是看穿了咱们借刀杀人的计谋吗?怎么就上钩了?”

“正因为他把此事说开了,也就代表着,他的的确确上钩了。”

妖道很享受这种“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美妙滋味。

他略显陶醉道:“你好好想想,监国太子若没这个心思,直接让我们滚蛋就是,为何还要多此一举?他这是故意说给咱们听的,就是要咱们承他的情。这个天下,借钱好还,唯有人情债最难还啊。”

“人情债?”

老太监还是有些不太明白。

“对!人情债!尤其是对修行者而言,一旦还不了,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心魔,生生世世折磨着你。”

妖道眼中闪过一抹阴毒之色。

监国太子故意点明此事,就是在告诉泰昌帝:你个小子拿老子当刀使唤,以为本太子看不出来吗?不过,本太子就帮你一次!

今日,泰昌帝承了李基的情,那么将来若有一天,这位监国太子要泰昌帝帮忙的话,泰昌帝也只能硬着头皮应下。否则念头不通达,修为倒退,那可就血亏了。

这也是修为越高的人,越注重承诺的原因。

风雷火三劫易渡,心魔一劫难熬,便是这个理。

“行了,走吧。要快些,不然等我们回到大虞,可赶不上这出大戏了。”

妖道翻身上马,策马出城。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