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大殿中的叶恒(1 / 1)

加入書籤

终于,红孩儿坐不住了。

这天,他偷偷离开了自己的‘火云洞’,竭力隐匿气息后,唤来了一朵火红的云。

“这里太无聊了,我还是偷偷去积翠云山芭蕉洞里找我的母亲吧。”红孩儿心想,便踩上云头,悄悄离开白骨山。

然而,刚到云上的红孩儿突然感到身上的白骨项圈微微一震。

下一刻,他的耳边传来了一个让他有些害怕的声音:“红孩儿,来我的白骨道宫。”

“这……”

红孩儿有一种做错事被当场抓住的窘迫感。

不过这次,他索性不再隐藏气息了,直接跳下云头,口中嘟囔着:“这可怪不得我,一个月时间什么也不教我,算什么师父,不怪我。”

虽然嘴上抱怨着,但红孩儿还是不敢不听话,老老实实地往山巅之上的白骨道宫走去。

很快,红孩儿来到了白骨道宫前,然后走了进去。

进入其中后,他立刻看到了盘膝而坐在大殿中的叶恒。

“……师父。”

红孩儿老老实实地喊道。

“磕头、行礼,正式拜师。”

叶恒上下颚骨开合发出声音,那张白骨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红孩儿闻言不敢怠慢,立刻按照叶恒所说跪下磕头叩拜,行了最高的大礼:“红孩儿拜见师父。”

叶恒打量着正在向自己行礼的红孩儿。

红孩儿身着一袭火红肚兜,外披红袍,赤着双脚,下半身未着衣物,露出如同莲藕般白嫩的小腿。他面色红润,皮肤白皙中透着红晕,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个喜庆的大胖娃娃。

然而,叶恒却能洞察更多。红孩儿乃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罗刹女)所生。牛魔王尚且罢了,那铁扇公主却是修罗一族的罗莎圣女。修罗一族,诞生于天地间最污秽之处,生性凶恶。

红孩儿遗传了这一特性,妖性缠身,本性凶残。他曾伤害过众多生灵,甚至吃过不少人,饮过人血。因此,当他听闻吃了唐僧肉便能长生不老时,便化作一个赤条条的男童,吊在树上引诱唐僧师徒前来搭救,趁机兴风作浪,抓走了唐僧。

叶恒此刻以法眼观之,发现红孩儿本性根深蒂固,仍存诸多劣根。

“你既已成为我的徒弟,我自会悉心教导。”叶恒说道。

过去的红孩儿,与叶恒无关。但从今往后,作为叶恒的徒弟,叶恒自然会加以约束管教。红孩儿虽妖性未除,恶念尚存,但在叶恒面前,却表现得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坐着,宛如一个喜庆的大胖娃娃。

不过,叶恒不仅看到了红孩儿的外表,更清楚他的内在。因此,在教导红孩儿时,叶恒会加以约束和管制。

“你虽天生奇异,得天地火精而生,掌握三昧神火,威力不凡。但你自身修为太低,境界不足,不明天命,不思因果,且恶念缠身,一身魔气。”叶恒盘坐在那里,身下是三座白骨蒲团。

红孩儿见状,也有样学样,盘膝坐下,小小的身躯还未能完全覆盖身下的白骨蒲团。他本心性跳脱,又因出身和神通,心中时常躁动不安。但此刻坐在蒲团上,心中的躁意竟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清凉,让他倍感冷静。再加上叶恒的声音奇异,引人入胜,红孩儿也不由自主地认真聆听。

“为师出道以来,修习佛教法门,愿断念除欲。”叶恒缓缓说道,“后来,为师一路修行,明悟了信仰香火之道,仍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因自身独特,又得其他机缘,为师目前掌握五种大道法门,皆可直通大罗。”

不等红孩儿开口,叶恒便继续讲述起来,声音平淡却充满魅力。

“其一,乃魔道修行之路,适合夜叉修罗修行。此法门吸纳天下魔气、阴气、死气以修炼,若修习此道,将会魔气滔天。”叶恒说道。

这一法门,乃是他当初身化邪恶白骨夜叉后,本能所生。

“其二,乃神圣之道,亦为佛门之道。斩去自身欲念,神通自成,自证佛陀。”这一法门,是叶恒那神圣白骨夜叉化作白骨夜叉佛后自主衍生的。

“其三,香火信仰道。集合众生念力,以成就自身无上法门。”这一法门,几乎是叶恒的根本。他借助现实世界的众生念力,成就了一番事业。

“其四,白骨化龙、白骨驭龙之道。此乃异种炼体之法,壮大白骨,神通自生。”这一法门,是叶恒结合祖龙传承,经过改良创造,可传授给他人。他的大徒弟玉龙三太子敖烈,修行的便是这个法门。

“其五,玄门正宗修行法门,为《八九玄功》。”叶恒语气平淡,“《八九玄功》为玄门正法,以力证道,乃某氏正统门《瓦屐玄动》简化而来。此法门注重身躯修炼,强横自身,神通自生,有七十二般变化。天庭的二郎神杨戬、你父牛魔王,以及孙悟空所修行的,皆是此法门。我这法门,也是从你父亲那里得来,如今我已小有掌握,也可作为正法传授给你。”

叶恒将自己一身所学精简总结,提炼出这五大根本法门,让红孩儿自行选择。

“我不要第一个,也不要后三个。”红孩儿听完,立刻说道,“我可不喜欢修罗族,也不想像那猴子和我父那样。”

叶恒点了点头,见红孩儿已有自主选择能力,已排除了两个选项。

“佛门都是些坏秃驴,也不要。”红孩儿转眼又排除了一个选项,只剩下两个。

“那么,你的选择是?”叶恒看向红孩儿。

“我要那白骨化龙、驭龙法门。”红孩儿毫不犹豫地说道。

“师父你号称白骨大圣,这些法门之中,只有这个法门与‘白骨’沾边。如此一来,这法门必定是师父你最为擅长的。”红孩儿在白骨道宫中,身体中的躁意被压制,头脑清明,做出了这样的推算和选择。

红孩儿如今三百多岁,自母胎中便不凡。他的诞生,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血脉,再加上五百年前兜率宫八卦炉倒塌落下的一点三昧真火火精所生。

因此,红孩儿生而不凡,能够控火,甚至在如今还未长大时,便能操控三昧真火。然而,因感火而生,红孩儿体内时常有一股躁意,性子也从未平顺过。

“好,你既选择了此法门,我便传你此法。”叶恒点了点头,眼眶中光芒闪烁,“这白骨御龙法,乃是我以自身尸魔天赋,受祖龙传承,结合诸多洪荒龙族神通创造而来。此法若体内有龙族血脉,修行起来事半功倍;但即便没有,也不妨碍修行。有龙族血脉者,修行此法重在化龙、驭龙;无龙族血脉者……”

叶恒说着,手指一点,一点灵光从他的指骨顶尖上落在红孩儿的天灵盖上,瞬间没入其中。

一股玄奥的信息,已然融入了红孩儿的脑海。

“此功法汇聚了我一身的神通,修炼之初,重点在于观想,可先从‘白骨观’入手,第一步便是观照自身白骨。”

叶恒传完功法后,开始由浅入深地为红孩儿讲解,正式开启了对红孩儿的教导。

东胜神州,大唐王朝疆域辽阔。

长安城内,距离状元方仲永与群臣在朝堂上展开“权力角逐”,已过去了一个多月。

这一个多月里,状元方仲永仿佛人间蒸发,没了消息。

直到这日,朝堂之上,方仲永突然上奏请辞,要辞去官职,游历天下!

此消息一出,朝堂瞬间沸腾,唐皇大惊失色。大唐长安城的朝堂上。

“方爱卿,此事需慎重考虑,为何突然要辞官?”

唐皇李世民惊愕不已,因为方仲永突然提出辞职!

对唐皇而言,方仲永极具实力!

这几年,大唐的变化之快,连他自己都有些看不太明白,但他清楚,这其中大半的变化都与方仲永有关!

尽管此前,袁天罡的一番话让唐皇心中有了些盘算,但他从未有过让方仲永脱离大唐政权的念头。

唐皇的想法是,先让方仲永“晾一晾”。

毕竟,方仲永还十分年轻。

方仲永十五六岁便高中状元,是位少年才俊。

如今,也不过二十一二岁。

换做其他书生,此时或许才刚刚考中秀才——

方仲永遭受文臣百官的肆意攻击,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他年纪尚轻。

而朝堂上的文官,最低也是三十多岁起步。

在他们看来,方仲永仕途还长,不能让他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独霸朝堂。

种种原因交织,才使得这些文官群臣不断在朝堂上“打压”方仲永。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方仲永竟会在朝堂上提出要辞官游历天下!

不仅唐皇震惊,文官群臣也大为震动。

他们显然也没料到方仲永会有此举动。称之为朝堂震动,毫不为过!

“臣已深思熟虑。”

朝堂上,站在中间的方仲永神色平静,缓缓说道:“仲永三岁成名,名动长安,得陛下恩赐,得以在长安求学,至十五岁高中状元。”

“后入朝为官至今,虽有小成,但时常感到自身能力与阅历不足。”

“以至于朝堂上诸位同僚常以‘见识浅薄’来教导……仲永也深感如此。”

“论年龄,仲永不及诸位同僚;论阅历,仲永也未曾出过长安城,自然见识有限。”

“因此,仲永此刻想辞官游历天下,领略我大唐各地的风土人情,增长见识阅历,还望陛下成全!”

方仲永的话语平淡,但语气中透露出坚定,显然已下定决心。

“这……”

唐皇一开始犹豫不决,不愿放走方仲永这个人才。

但很快,他想到了袁天罡的话,想到自己之前已削了方仲永的实权,暂时也不敢重用他了。

如此一想,让方仲永辞官游历天下,似乎也并无不可。

甚至,还能以此安慰自己。

“方爱卿年岁尚小,即便此刻辞官游历,日后也可重新入朝为官,且为时不晚。”

唐皇这样想着,心中释然,面上叹了口气道:“既然方爱卿已下定决心,朕也不好过多干涉。”

“你的请求,朕准了。”“希望方爱卿游历天下后,学识能更上一层楼,日后继续为我大唐效力。”

方仲永点了点头,他今日始终平静如水,显然已彻底做好决定。

当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便传了出去,长安城民间议论纷纷。

不过,毕竟是传闻,人们半信半疑。

直到两日后,此事见报,长安城几十份报纸纷纷报道了状元方仲永辞官一事!浓墨重彩地讲述了状元方仲永的辞官历程!

甚至有报纸开始盘点方仲永为官期间的功绩。

报纸行业由方仲永创立,发展至今,报社的人已摸清门道,知道报纸上写什么内容能吸引读者。

因此,他们现在很会“追逐热点”。

毫无疑问,“状元方仲永”就是一个热点。

他身上发生的事情,都备受民间关注。

像辞官这种大事,一旦上报,报纸便迅速脱销!

只不过这一次,随着各大报纸的脱销,民间百姓,甚至底层学子、工商人士都一片哗然。

“怎么回事?状元竟然辞官了!”

“一个月前,文臣针对,状元郎手中的工业部、商业部都被夺走,现在状元郎更是被迫辞官,文官百官‘功不可没’!”

“唐皇此举太过荒唐,竟默认状元郎离开朝堂!”

“状元郎一走,是文官之幸,朝堂之幸,却是我大唐之不幸!”

“昏庸!”

“文官无能,唐皇昏庸!”

如今,报纸的发展使得民间议论风气愈发开放。

因此,方仲永离开朝堂的消息一出,各种议论如潮水般在民间流传。

但无一例外,都是对方仲永离开朝堂表示惋惜。

同时,民间对朝堂上的百官以及唐皇的不满也日益增多。

“状元郎辞官,是我大唐之大不幸啊!”

大唐长安城,方府内。

方仲永正缓缓收拾行囊。

“唐皇已应允我辞官,趁此机会,正好脱离长安城这个权力的漩涡!”

“而且,我必须加快速度,趁唐皇他们还没反应过来。”

“如今,天下改革之势如烈火烹油,如同积蓄的风雨,随时可能爆发。”

“在这种情况下,我在朝堂中的权力已被夺走,再留在长安城已无济于事,不如趁此机会离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