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有些话妈这个当婆婆的不好说(1 / 1)
冯氏忍了忍想要去拧钟小小的冲动,却也没忍住,抬手往钟小小脑门上戳下去:“你!你要吃有吃,家里又有自己的菜园子,要什么银钱?”
钟小小抬手挡开她的魔爪,道:“怎么不用花钱了?柴米油盐哪个不用银钱买?这点子粮食都不够吃的。
你看东宝南宝的衣服都是补丁叠补丁的,裤子都短了那么多,我要买布给他们做新衣服。”
“买什么布?你家没种麻吗?”冯氏恨恨地道,“你又不用种地。一天天的正事不干,连麻都还没敲出来吗?
你要是勤快点,你三个孩子会没有新衣服穿吗?”
钟小小愣了愣,什么叫麻还没有敲出来?她听不懂啊。
东宝道:“大娘,今年收的麻娘已经在纺线了,可家里种的麻只够用来交税,剩余的不够我们做衣服的。”
钟小小点点头,她对古代的农业经济不是很懂,但交税两字她还是能明白的。
麻布作为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可以当作货币交易的硬通货。
交税也不是光交粮就行,还要交规定数量的麻布。
“大人说话,谁让你插嘴了!”冯氏骂道。
钟小小将两个孩子护在身后,道:“娘不要转移话题,大哥身上背的包袱都是粗棉布的,怎的我给孩子做两身衣服都不行?
我的银钱娘都藏哪儿了?是不是被你和大哥都花了?”
“什么你的银钱?你有银钱你藏得住吗?
你男人不在,婆家又不顶事,有什么事还不得依靠娘家。”冯氏嘴硬,一脸算计的眼珠子乱转,冯大山在身后轻扯了下冯氏的衣服。
真是够无耻的,钟小小心道,果然,莫战北留给她的银钱都被冯氏搜刮走了。
冯氏嘴上不情不愿,还是从壁龛里摸出一个小坛子,扣扣嗖嗖地从里面数出二十文钱。
东宝和南宝不敢相信,娘竟然真的从大娘手里扣出了铜钱。
钟小小接过,挑眉道:“娘,二十文太少了,不够。”
冯氏气得翻白眼,差点又要厥过去,一边摁着人中,一边咬着牙深呼吸。
钟大山帮冯氏顺着背,从自己的褡裢里数出十文钱,递了过来:“没事,大哥这还有,你先拿去用。”
钟小小接过将钱收好。
她这才发现,自己居然和钟大山一般高,应该说她比钟大山还高一点。
钟大山显然也发现了这一点,以前大妹走到哪儿都是低着头,佝偻了背,他还不觉得,现在被钟小小俯视了一下,莫名有种压迫感。
冯氏见儿子给闺女钱,心疼不已,扶着灶台道:“你……快收拾收拾下地去,你爹一大早已经下地去了。”
说完,又指了指外面道:“把院子、鸡笼、猪圈都给扫了扫,臭哄哄的。”
钟大山心下一松,有时他还挺盼着大丫回来的。
因为大丫回来他就不用下地了,家里家务有人干,能干净许多不说,他也少受娘和媳妇儿的夹板气。
钟小小却恍若未闻,自顾自背起罗筐,牵着小妹对东宝南宝道:“咱们走了,和大娘、大山叔说再见。”
冯氏急了,道:“你干嘛?”
她使唤大丫使唤惯了,说的时候都懒得加上主语。
以前大丫回来都会主动帮忙干活,刚才冯氏为了将人从灶间支开才特意提了一句。
哪知钟小小这嘴像是开了光,张口就道:“哥,你别怪我这个小姑子事多,有些话妈这个当婆婆的不好说,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你是不是有点太宠你媳妇儿了?
这一大清早的,人家勤快的媳妇儿早就起了,打扫院子,给公婆做早食,哪有自己在屋子里躲懒的。
你呀,有空也管管你媳妇儿,不能有了媳妇儿忘了娘,瞧把娘气的!”
钟大山看了眼气地捂住胸口的老娘,娘这明明是被你气的好吗?
“不是你等等,”钟大山道,“你不帮家里干活了吗?”
钟小小不好意思地道:“大哥你说的什么话,我怎么能留在家里干活呢?
你看,娘刚才还给我煮了糖水鸡蛋呢,这不年不节的,干了活,娘一定会留我吃午食,我怎么好意思呢?”
冯氏心里怒吼:谁要请你吃午食了?
可喉咙发干,想起儿子方才关照她的话,硬生生把话咽了下去。
钟小小对俩宝道:“咱们走吧。”
两个孩子规规矩矩地站在门口,鞠躬道:“大娘、大山叔再见。”
方才娘教他们了,在大娘家要有礼貌。
冯氏不让他们叫她婆婆,也不让他们叫钟大山舅舅,所以他们只能这么喊人了。
东宝努力压着唇角,倒是南宝认认真真地在鞠躬。
见钟小小真的带了三个孩子要走,冯氏对钟大山道:“你去,把人给我抓回来。”
话音刚落,就听隔壁朱氏在喊相公。
钟大山左右为难。
冯氏见不得儿子这副窝囊样,气道:“你说,大丫是不是知道点什么了?”
“不可能吧,她要是知道了,还能笑得出来?”
冯氏想起大丫方才在门口得意的样子,恨道:“且忍她些天。很快她就会知道,谁才是真正能依傍的。”
冯氏进灶台收拾,钟大山应了一声准备进屋抱儿子,却被小妹钟小惠拦住:“哥,你真不去把大丫抓回来?”
一想到还有一堆家务等着她,钟小惠就浑身不得劲。
“起开,”钟大山不耐烦道,“你怎地起这么晚,屋里不收拾好,小心爹回来削你。”
钟小惠气得咬牙跺了跺脚,转身溜出了院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