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不断扩大的影响(1 / 1)

加入書籤

2018年8月15日23:59,距离沈复首张个人专辑《Intentions》全网上线还有60秒。

SM娱乐服务器机房的警报声像被掐住喉咙的野兽,尖锐地刺破深夜的寂静。

技术组组长金珉奎死死盯着屏幕上几乎垂直飙升的访问量曲线,指节攥得发白,指腹在控制台上按出浅印:“海外线路全切到备用服务器!国内用户优先级调至最高,主节点带宽拉满!”

键盘敲击声骤然密集如骤雨,混着服务器散热扇的嗡鸣在机房里炸开。

他眼角余光扫过亮着的手机屏幕,#沈复solo倒计时#词条已冲破200万讨论量,广场被“死守零点”“数据组待命”的弹幕糊得密不透风,连热搜榜的实时更新线都在微微颤抖。

中国,“沈复骑士团”粉丝群的小红点疯狂跳动。

管理员“复复的麦克风”的头像接连闪烁,三条置顶消息像作战指令般弹出:“打榜组速查VPN稳定性,Melon账号提前登录!”

“控评组备好100条彩虹屁,重点盯紧微博、豆瓣、B站!”

“新粉不懂操作的立刻私戳管理,现在教还来得及——别慌,跟着大部队走!”

两千人的群聊界面瞬间被“收到”刷屏,绿色的消息气泡堆叠成墙,在线人数始终卡在99%,像根绷紧的弦。

沈复盘腿坐在宿舍地毯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壳。

那是周子瑜上周用马克笔涂的小熊,右耳位置被她特意戳了个粉色圆点,边缘还留着她没擦干净的指印——当时她笑说“这样就像戴着耳钉啦”,他伸手去抢,被笔尖蹭到了手背。

聊天框停在半小时前,她发的“别紧张,我设好闹钟了”后面跟着个打哈欠的表情,软乎乎的,像她本人。

墙上电子钟的秒针跳向12的瞬间,手机突然剧烈震动,差点从掌心脱手。

“沈复solo大发!”

“《Intentions》音源粗卡!”

“第一遍听完鸡皮疙瘩掉满地!”

消息像涨潮的海水漫过屏幕。

沈复指尖微颤地点开Melon音乐,缓冲圈转了三秒,黑色封面骤然跳出——银箔压印的月亮图案在暗光里泛着细闪,和他衣柜里那条项链的吊坠分毫不差。

钢琴前奏像冰水滴落在玻璃上,三秒后,他自己的声音漫出来,气声收得极轻,带着录音时没察觉的微颤:“Pictureperfect,youdon'tneednofilter……”

走廊突然爆发出欢呼声,练习生们的尖叫穿透门板,震得窗玻璃嗡嗡响。

沈复下意识捂住听筒,听见周子瑜在那头轻笑,尾音带着点促狭:“第一句就跑调了哦。”

“哪有,”他反驳时耳尖发烫,指尖捏紧了手机壳,“是你耳机音质差。”

“明明是你紧张了,”她的声音裹着笑意,像晒过太阳的棉花,“不过……真的很好听。”

挂了电话,微博#沈复Intentions#已挂上爆字热搜。

广场实时刷新的内容里,粉丝的彩虹屁、乐评人的分析,正和刺眼的评论撞在一起——“歌词里的‘注意我们需要官宣’‘我们都承认了这段感情’,这是把恋爱实锤糊脸上了吧?”

“爱豆就该专注事业,写这种歌对得起粉丝吗?”

沈复的指尖顿在屏幕上,像被烫到。

Kenzie下午说的话突然浮上来:“太私人的东西会引来麻烦,但也最打动人。”

当时他笑着没接话,此刻才真正掂量出这句话的重量,像块浸了水的海绵,压得胸口发闷。

凌晨一点,“沈复骑士团”管理群的消息提示音像永动机般响着。

“大吧怎么说?”管理员“复色胶片”甩进一张截图,是“沈复的小话筒”刚发的脱粉声明:“粉了三年,从练习生到出道,看着他一步步走过来。

本以为solo会是里程碑,没想到满专都是恋爱脑歌词。、

‘注意我们需要官宣’‘我们都承认了这段感情’,明眼人都知道写给谁。祝你糊穿地心。”

发博人是曾经的大站姐,手里握着上千张独家饭拍。

这条声明半小时转发破万,评论区被对家粉丝占了个满:“早就说他谈了,现在实锤了吧?”

“跑粉跑得好,这种爱豆不配拥有粉丝。”

“小话筒疯了?”

“复复的麦克风”气得手抖,点开私聊框——昨天还说“明天一起冲销量”的对话框,现在多了个刺目的红色感叹号。

她深吸一口气,在管理群敲字:“各分群立刻禁言,等大吧声明。另外,把小话筒以前的彩虹屁截图整理好,以防她倒打一耙。”

二级群“复星璀璨”已经乱成一锅粥。

新粉“小复的吉他弦”发的“姐姐们,他真的谈恋爱了吗”刚冒头,就被“别听带节奏”的回复淹没。

但更多灰色的文字在刷屏:“有点失望”“如果真的恋爱,我可能要跑路了”。

群里的“复家老粉0713”盯着屏幕,手指悬在输入框上迟迟没动。

她从沈复在NCT选拔舞台时就开始粉他,剪过一百多个安利视频,上个月还自掏腰包做了地铁应援。

可《Intentions》里那句“你呆在厨房专心致志的烘焙这面包”像根针,猝不及防刺得心口发疼——她清楚记得,周子瑜去年在《认哥》里说过自己闲来无事就会烤面包吃。

“老粉姐说句话啊。”有人@她。

“等官方回应。”她敲下这行字,点开自己的粉丝等级,LV12的图标在黑暗里泛着微光,像枚旧徽章。

退出界面时,看到群成员列表里,又有三个头像暗了下去,像被风吹灭的烛火。

凌晨两点,沈复大吧发布声明:“专注音乐,远离私生活,感谢所有支持沈复的粉丝,我们一起守护他的音乐梦想。”

配图是刺眼的专辑成绩图:Melon破表、iTunes全球12国登顶。

但这条声明很快被“小话筒”的脱粉长文压下去。

对方甩出的去年的模糊照片里,沈复在公司楼下帮一个金发女生开车门,虽然没拍到脸,发色却和当时的周子瑜高度重合。

“实锤了!”对家粉丝开始刷屏,#沈复恋情曝光#词条半小时内窜上热搜第三。

凌晨三点,“K-pop黑料博”后台被投稿塞满。

管理员“吃瓜不吐籽”指尖飞快滑动,把粉丝发来的“沈复与周子瑜同框”合成图扔进回收站,骂了句:“这P图技术差得像用脚画的,换张清晰的。”

他点开另一张投稿——有人把歌词里的“月光”和周子瑜名字的“瑜”拆出来,凑成“月瑜”,配文“藏头诗都不会藏,生怕别人不知道”。

这条微博发出十分钟,转发量破五千。

评论区里,各家黑粉像过年般狂欢:“笑亖,刚红就敢谈恋爱,SM不管管?”

“对比某团回归成绩,这是靠恋爱营销吧?”

“建议直接退圈,别占着资源。”

对家男团粉丝群里,有人正在组织“团建”:“去#沈复Intentions#广场刷‘恋爱脑’,用小号,别带自家tag。”

“脱粉声明已经转发到各大论坛,坐等天亮上热搜。”

“反黑站站长估计睡了,趁现在多发点。”

微博超话“沈复黑料集中营”里,有人扒出三年前的练习室视频,截掉前后语境,只留下他说“想谈恋爱”的片段,配文“果然从练习生时期就不安分”。

还有人翻出周子瑜的机场图,把“帆布鞋沾着沙粒”的歌词和图中鞋底的细沙对比,硬说“沙粒=机场=约会证据”。

凌晨四点,“沈复反黑站”终于启动。站长“复者无敌”顶着黑眼圈爬起来,后台待处理的黑帖已堆到99+。

她打开Excel表格,开始统计黑号:“一级黑:P图造谣,挂反黑站公示;二级黑:带节奏刷黑词,举报加拉黑;三级黑:无锤ky,评论区警告。”

她在反黑群吼了一声:“全体干活!控评组去热搜前排顶成绩图;举报组集中处理P图帖;文案组准备澄清长文,列全歌词‘巧合’!”

群里瞬间活过来:“来了来了!”“控评话术准备好了——‘专注音乐,拒绝造谣’‘成绩说话,数据指路’。”“已经在刷#沈复Intentions破纪录#,争取压过黑词条!”

但黑帖增长速度远超处理速度。

某论坛上,有人伪造沈复粉丝发言:“我们哥哥谈恋爱怎么了?有本事你们哥哥也写出百万销量专辑啊!”故意挑起别家粉丝反感,很快有路人留言:“粉丝这态度太败好感。”

早上六点,“复复的麦克风”盯着电脑屏幕,视线已经模糊。

她的私人号被对家粉丝扒出,私信里塞满辱骂,三年前的自拍被P成表情包。

但她顾不上这些,正在核对销量数据:“Melon实时收听破百万,Genie破表三次,QQ音乐数字专辑半小时破50万……”这些数字本该让她振奋,此刻却只觉得骨头缝里都透着累。

粉丝群里,脱粉言论越来越多。

“每次回归都有绯闻,累了。”

“歌词太明显,根本不把粉丝当回事。”

“大吧还在嘴硬,数据再好又怎样,人心散了。”

她点开和“小话筒”的微博私信,对方已经拉黑了她。

但她记得很清楚,去年冬天,小话筒为了拍沈复下班图,在寒风里站了四个小时,回来发的朋友圈:“只要哥哥好好的,一切都值得。”

“为什么突然就变了?”她对着屏幕喃喃自语,小话筒脱粉声明里的话突然冒出来:“他不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沈复了。”

手机震动,是“复家老粉0713”发来的:“管理组开个会吧,再这样下去,群里要炸了。”

上午九点,管理组十人会议在线上召开。

有人拍桌:“必须锤死小话筒!她手里肯定有私料,现在脱粉就是报复!”

有人叹气:“专注数据吧,成绩好了,黑帖自然沉。”

还有人犹豫:“要不……让大吧问问公司,能不能稍微澄清一下?”

“复复的麦克风”听着争论,突然开口:“我刚才翻了翻专辑里的歌。”

她顿了顿,声音发哑,“《Changes》里有句‘我只想成就最好的自我’,你们还记得吗?第一次直播的时候,他就跟我们说了,要成为世界巨星’。”

群里安静了片刻。“他现在十八岁了,”她继续说,“我们不能要求他永远停留在十五岁。”

这句话像石子投进水里。

有人反驳:“但他是爱豆!爱豆就该和粉丝保持距离!”

也有人附和:“其实……歌词写得真的很好,我听《Intentions》哭了三次。”

争论到最后,“复复的麦克风”拍板:“反黑和打榜照常,恋爱绯闻不回应、不攻击。愿意留下的,一起守护音乐;想走的,祝前程似锦。”

散会后,她在粉丝群发了公告,附上专辑创作背景——《Changes》写于大火后却没有一个行程的低谷期,《Yummy》是看电影后的观后感。

最后加了句:“他从没说过歌词写给谁,所有解读都是我们的想象。”

公告发出后,群里争吵声渐歇。有人说:“原来《Changes》是这个意思,我错怪他了。”也有人默默退群,提示音像落叶般飘在屏幕上。

中午十二点,沈复坐在公司会议室,面前摆着一叠打印好的黑帖。

经纪人李姐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上午三个品牌方来电,没明说,但话里话外希望尽快平息绯闻。”她推过一份声明,“公司决定下午三点发这个,就说‘歌词灵感来自生活点滴,感谢粉丝支持’。”

沈复没看声明,指尖划过那张伪造的“同框照”——女生穿着周子瑜的同款外套,脸却被P成另一个人,拙劣得可笑。

“他们就这么闲?”

“饭圈就这样,”金大湖叹气,“你现在火了,盯着你的人自然多。要不……你跟子瑜暂时别联系了?”

沈复猛地抬头,眼里的光骤然冷下去:“不行。”

会议室门被推开,Kenzie走进来,手里挥着份乐评,语气里带着雀跃:“《音乐银行》给的满分,说《Intentions》是‘2018最有温度的专辑’。”

她把乐评压在黑帖上,油墨香盖过了纸张的霉味,“杂音总会过去,但好音乐不会。”

沈复看着乐评里的“用最私人的笔触,写最共通的心动”,紧绷的下颌线忽然柔和下来,嘴角勾起个浅淡的笑。

下午一点,他发了条INS:“谢谢大家喜欢《Intentions》,每首歌都是心血,希望你们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故事。”

配图是录音室照片,调音台上放着颗草莓糖——周子瑜早上偷偷塞给他的,糖纸皱巴巴的,像被捏过好几回。

这条微博瞬间顶上热搜,#沈复自己的故事#取代了之前的黑词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