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瑞幸咖啡的前世今生(1 / 1)

加入書籤

“看那边是什么?”

迈巴赫内,陈澈看着窗外的胡同,随即冲两位表弟示意对面。

周礼坐在副驾驶,伸着脑袋去看,便看见一排红色灯笼中间的明清大门,前面一杆此时正在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哇咔咔,是南海大门口。

车队继续往前行驶,燕京城的中心便映入眼帘,广阔的天安门广场和高大的天安门城楼,以及无边无际的人民。

周礼看着这一幕久久没说话,后面的周奕也是记事后第一次来燕京,望着宽阔的天空和广场,他不禁道:

“新新哥,能停车吗?”

陈澈道:

“晚上再过来吧,先去酒店。”

周礼回头道:

“懂不懂啊,这里是长安街,哪里是说停就停的地方。”

周奕闻言环臂抱胸撇嘴道:

“不能就不能呗,你吼啥。”

周礼诧异道:

“我吼了吗?”

迈巴赫没过多久便拐进王府井,停在了中环的酒店门廊。

哲虎去停车,陈澈等兄弟两个拿出行李箱后,带他们走进酒店登记。

等几人安顿好从酒店里出来时,已经是下午四点,陈澈见他们要跟着去也没有拒绝,一起乘车直奔中关村。

车内,兄弟俩叽叽喳喳个没完,看着外面的燕京城真像是没见过世面一样,陈澈听的略有嘈杂,不禁道:

“你们安静会,我想想事情。”

周礼两人瞬间住嘴,但还是忍不住楞了两秒后,伸头好奇询问道:

“哥,你要想什么事情啊。”

“别说话。”

陈澈随口怼了一句,见兄弟俩彻底是暂时的安静下来,不由歪头看向窗外的路景心里思忖着瑞幸和新喜的未来。

没认识秦雅南之前,新喜咖啡在陈澈心里更多是偏金融方面一些,例如陈澈也准备到时候上市、套现离开。

因为卖咖啡他不赚钱。

也不是不赚钱,是赚的少。

华夏喝咖啡的人不多,增长速度非常缓慢,然而竞争却异常激烈。

这就像冷饮一样,这两年加盟一个蜜雪冰城大概率赚钱,但以后的利润却越来越少,行业红利期非常短暂。

这也是陈澈不着急搞冷饮的缘故,因为咖啡品牌可以下沉搞冷饮,可冷饮开展咖啡业务,将是难上加难。

爱喝咖啡的人,他可能也爱冷茶。

但喝冷茶的人很少会爱咖啡。

新喜虽然是互联网+企业,但归根到底还是实体经济,是卖咖啡的。

既然是实体,说明成本大。

成本大,说明利润小。

而且这还不是2008年,没办法介入房地产,店面绝大数只能租。

所以陈澈之前的打算,就是在疫情来临之前呢,卖掉新喜或套现大部分。

这是他一开始的想法。

然而如今新喜的投资人是南姐,那他肯定不能这么堂而皇之坑人,所以新喜咖啡的未来,他就得一直握着了。

既然要一直握着,那就需要想办法解决供应商、规章制度和战略布局。

这个事陈澈之前跟南姐商量过,到底是做一个华夏百年品牌呢,还是当一个金融品赴美上市、提桶跑路。

作为一个投资者,秦雅南当然是偏向于赴美上市,但当时南姐因为各种原因,可能是有感情了吧,选择了前者。

那既然是前者,陈澈就不得不改变战略方针,由进攻转变为防守。

由大搞联动营销、针锋相对获取流量密码、全面铺开门店网络,转变为默默蛰伏下来,伺机而动、以静制动。

等瑞幸在美国上市栽一个跟头后,他在国内鸠占鹊巢。

把瑞幸咖啡占为己有!

赴美上市有好处,也有坏处。

在没有蝴蝶效应的情况下,瑞幸明年在美国上市,后年会从美国退市。

原因就是著名的造假事件。

胜者永远有无需解释的权利,后世瑞幸又活过来了,所以有很多人说瑞幸薅美国人的羊毛请国人喝咖啡,国货之光。

这句话有点可笑。

什么叫请国人喝咖啡,那都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拿钱换用户的手段,跟是不是美国资本的钱没有太大关系。

后世老陆又创立的库迪咖啡,为了抢占市场补贴程度比瑞幸还狠,这次不再是美国资本,是圈内人和加盟商的钱,难道这叫华夏人请华夏人喝咖啡吗?

如果历史让国内没有星巴克,让瑞幸成为第一个卖咖啡的。

他傻逼了他才会补贴给用户。

他只会比星巴克还贵。

因为市场背景决定了顾客是需要用抢的方式,低价可以更快获客,这才是开启价格战的根本,而不是说每一家互联网公司都必须和友商打那么一场价格战。

也就是说,无论瑞幸有没有获得美国的投资,它既然想和星巴克抢顾客、开发新的顾客,就必须大搞优惠补贴。

属于正常商业行为。

跟爱不爱国没有任何关系。

另外瑞幸爱国吗?

说起瑞幸造假风波,在陈澈看来可以说是很丢脸的一件事。

一,瑞幸显得急功近利。

二,被美国玩弄股掌之间。

三,让中概股蒙羞。

瑞幸造假,最大的赢家是美国,例如做空瑞幸的机构和IPO中介等。

虽然坑了美国股民不假。

但帮瑞幸上市和做空瑞幸的美国资本赚的盆满钵满,而且还让华夏企业在金融市场丢了大脸,当时正值中美互骂期间,这无疑是丢人丢到了全世界。

这就好像两个村正在干仗,自己村这边有个小屁孩去偷了人家寡妇的裤衩子被逮到了,这怎么看都不值得骄傲。

或许应该骄傲。

但不应该被别人逮到公之于众。

更何况,瑞幸还被人家罚了十几亿人民币,融到的钱还回去一部分。

从有人洗瑞幸,混淆视听说割了美国人韭菜这一点,其实就可以看出来华夏人还是不自信,觉得坑到就是赚。

殊不知美国股民虽然是受害者,但真正赚走大钱的还是美国资本和做空机构,瑞幸的那次风波美国真是名利双收,既得了名声和正义,还坑了大把的钱。

华夏是泱泱大国,所谓去美元化本来就很困难,瑞幸虽然代表不了华夏,但如果华夏的企业都这样,别说是去美元化了,在国际上有没有信誉都是未知的。

毕竟造假啊。

跟诈骗没什么区别。

然而话又说回来,胜利者永远拥有无需解释的权利,陈澈重生前瑞幸不但活过来了,还成了华夏第一咖啡品牌。

虽然没办法在美国上市,但在粉单市场又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股票。

可谓又一次的胜利者。

而在瑞幸的发展里程中,获得和损失最大的是老陆,又捞到了失败又捞到了一些钱,还被别人逼出瑞幸管理层。

多年来的努力差一点付之东流,相比瑞幸后来的成就,算得上自作自受。

不出任何意外的话,这一世就算有了新喜咖啡的出现,瑞幸还是难逃爆雷的命运,因为现在对方已经在造假了。

例如点单机跳单,正常应该是123的顺序,可在瑞幸大部分店里是按137的顺序跳,夸大亏损、夸大盈利。

论迹不论心的说,老陆是真资本家,对方的思维还保持在金融互联网产品上,对于做好一家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目光相对有些短浅、甚至肤浅。

包括库迪和瑞幸开战,主打一个赢了以后再好好收拾自己身上的问题。

为人是出了名的资本赌徒,最擅长搞资本圈的那些手段。

走险路、用歪点、赚快钱,这九个字基本上就是对方的资本逻辑。

对于资本圈来说,自古投机者无外乎于此,老陆还不是最阴险最黑心的,走险路、用歪点也的确能挣快钱。

但就事论事的说,现在陈澈的敌人是这样的,那就有很多对付的办法了。

从神州租车到神州专车,老陆建立了自己的神州系帝国。

但说句实话,可能在咖啡这个领域,老陆都没有陈澈懂的多、喝的多,玩来玩去还是金融,还是资本操盘手角色。

对付被神州系掌控的瑞幸,有了南姐加持的陈澈现在反而不再担心。

敌人缺点太多,优势在我。

当然,人有缺点自然会有优点。

老陆的优点还是特别明显的,在整个华夏商界里都是独一号的存在。

为人胆子大、坚韧、厚黑,能把瑞幸不到两年时间便送去纳斯达克敲钟,能在半年时间内融资20亿人民币。

别管这中间是不是因为造假,是不是因为老陆会忽悠,所谓以成败论英雄,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如果瑞幸咖啡是一家在美国创立、大部分由美国资本控股的企业,那他一定不会爆雷。

瑞幸的确造假了,但全世界比瑞幸还会玩的企业更多,美国数不胜数。

这也是之前说的。

赴美上市,有好处也有坏处。

美国针对华夏企业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个两个,就拿那份指控瑞幸的报告来说,很多都是为了引起恐慌的论证。

在这段时期,你别说去美国上市了,你就算只是去美国发展也要做好被他们针对的准备,这就是华夏的待遇。

站在友商角度,瑞幸暴雷事件,可谓是一件想笑又笑不出来的事情。

美国做空机构就是要针对华夏企业,刚好瑞幸还真的有点不干净,所以整个事件还不到半年便被盖棺定论。

如果这一世新喜咖啡走在前面,同样在美国上市,百分百也会被这么对待,因为星巴克到那时是真的害怕。

让美国资本害怕是什么后果?

已经不需要再多说了。

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新喜虽然不准备去美国上市,但一些准备是必要的,既是为了把瑞幸接回家,也是堂堂正正让华夏品牌在全世界变成最耀眼的仔。

当然,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怎么解决当下的问题,怎么扮演好老二的角色。

根据陈澈安插在瑞幸的内奸汇报,新喜咖啡已经引起神州系的注意。

一旦等新喜获得8亿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的消息公布,不但业内会震惊,可能也会成为瑞幸的二号敌人。

但陈澈预估瑞幸应该不会在今年就对付新喜,反而会帮新喜造势。

因为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老陆此时巴不得有其他咖啡品牌看好华夏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说服美国人掏钱。

而后期瑞幸一旦感受到新喜的危险,将远高过星巴克从而手忙脚乱时,陈澈就可以着手准备做空瑞幸咖啡了。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所以陈澈这几天也要自检一遍。

查一查新喜身上有没有毛病。

从数据上看:

试开业当天新喜三家店交出了1727杯的好成绩,可以说远超预期的200%,原本预测只能卖800杯的。

三家店一天就有1727杯很可怕,相当于每家店卖了575杯,每家店三名员工、工作八小时,抛开备货、休息吃饭的时间,平均3分钟就要做出来一杯。

试营业当天卖的好很正常,陈澈倒是没有怀疑造假,再者他也不需要造假,他又不需要拿数据忽悠投资人。

而可以卖这么好,还是沾了口味、宣传和优惠补贴的光。

口味上卖最好的是云喜拿铁、经典美式和喜C美式这三种口味。

其中云喜拿铁、喜C美式都是陈澈提供的配方,云喜拿铁就是丝绒拿铁、喜C美式就是改良过的橙C美式。

到后面新喜咖啡还会推出丝绒拿铁和橙C美式两种正式款。

这1727杯里,有1281杯都是免费送出去的,注册APP即可首杯免单、并且附赠三张一个月内有效的1.5折券。

宣传上,目前只有三家店,所以还是采用地推的方式获客稳定,而且精美的包装袋和APP、小程序上的转发和好友共同免单,也是最好的裂变方式之一。

咖啡是成瘾性产品,目标客户就是工作白领,所以不怕优惠后全打水漂。

试营业日期选择在周五,是为了更好的宣传,陈澈原本以为周五喝咖啡的不会太多,周天更少,没想到还不错。

而且也因为周五、周六、周日的宣传效应,到周一的时候三家店交出了1010杯的好成绩,231杯都是配送。

等燕京这边试营业半月,津门、沪海、羊城、鹏城、蓉城、杭城等10个城市就可以在15家门店的基础上,再次开辟新的门店,于开学时期试营业,在国庆节期间又是一波。

自敲定了秦雅南投资,供应商也基本谈妥后,新喜咖啡一直在准备开店,只是陈澈让稳扎稳打所以慢了一点。

目前三家店里,卖的最好的是国贸那边的店,陈澈都怀疑是刷单了。

居然占据了总额的45%。

中关村占据33%。

望京占据22%。

其中试营业前三天中关村都垫底,只是后面追了上来变成第二。

如今一周过去以后,中关村这边的态势仍然是上升,昨天卖了316杯。

虽然卖的杯数锐减,但要知道在如今2018年一家咖啡店平均只能卖200杯,就算是火爆也不过是400杯左右。

现在瑞幸对外宣称每家店300杯,到明年变成了每家店400杯,里面有没有水分不用多说,真实情况也就200杯。

毕竟现在还不是后世,很多人还没有喝咖啡的习惯,就算是喝咖啡的人也更多会去文艺咖啡馆或者星巴克里。

新喜把瑞幸当作头号敌人,是知道快饮咖啡能改变华夏咖啡的格局,但瑞幸如今在星巴克面前还只是弟弟。

因为很多华夏人维护星巴克,导致现在瑞幸每天都在挨骂。

就算没做错也要差评。

瑞幸在这方面一直是不耻反勇,该道歉道歉该送免单券也送,因为骂的越狠流量越大,他甚至自请水军混淆视听。

快饮咖啡市场和共享经济一样,都是热度话题很高的行业,尤其是瑞幸从说出“要做华夏星巴克”那天起,身上就从来没有缺过流量,可谓是营销高手。

碰瓷星巴克、威胁星巴克、赶超星巴克、被库迪碰瓷、被库迪打、被星巴克按下去、反击库迪、不理库迪。

这大概就是瑞幸的前世今生了。

还挺命运多舛的。

其实真的说起来,包括新喜咖啡在内吧,他们真正的敌人只有一个。

那就是星巴克。

陈澈没想过把星巴克赶出去,毕竟这玩意也没办法垄断,但不提在全世界,在华夏本土的各行各业本来就应该华夏品牌做第一,这不是一百年前的华夏了。

新喜的历史使命只有一个。

坐稳华夏第一把交椅。

谱写华夏咖啡的纪年,让咖啡不再是西方的代名词,让喝咖啡不再高档,只是华夏人民普普通通的一种饮品,让洋人东西就是宝贝的思想成为过去式。

虽然这条路很远。

但能完成一件是一件。

这么多行业里,如果陈澈真能把其中一个行业做到华夏第一,就已经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

于公,这是好事。

于私,当一手握着成千上万人的就业时,那说话腰板才能硬起来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