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又纳妃了,在昏君的道路上一去不返(1 / 1)

加入書籤

紫宸殿的飞檐在晨雾里若隐若现,

曹敬观音攥紧了藏在袖子里的手,指节发白。

河西使团没有在客栈等待太久,很快就被当今天子召见。

“秀女们平身。”

内侍尖细的嗓音刺破殿内的寂静。

曹敬观音抬头,正撞进明黄色的衮服里,略微有些惊讶。

当今天子年岁不大,端坐在龙椅上,眉峰如刀刻,眼角浮着层淡笑。

像极了城隍庙里的财神爷,既威严又带着点人间烟火气。

“抬起头来。”

小皇帝抬了抬手。

曹敬观音听见身侧的安琉璃轻轻吸了口气,齐心自在的裙角扫过她的小腿,带着湘妃竹特有的清苦香。

上百个秀女的发髻在晨光里流转,像一串被揉碎的琉璃。

“都过来些。”

小皇帝招了招手。

曹敬观音踩着厚重的宫鞋往前挪,

能闻到龙涎香混着沉水香的气息,浓得让人发晕。

她瞥见皇帝案头的奏疏,

最上面一卷的封皮是熟悉的明黄——张淮深的《河西十策》。

“河西选的秀女,倒比长安的还要精神。”小皇帝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停在曹敬观音脸上,“凉州曹家的丫头?”

“回陛下,正是。”

齐心自在上前半步,声音清润如泉,“臣女齐心自在,阿姊观音。”

小皇帝笑了,“齐家的闺女,

记得朕小时候见过你家阿爹随河西使团来宫里觐见先皇。”

他又转向曹敬观音,

“你阿爹当时送来的葡萄酿,至今还有二十坛埋在尚食局的酒窖里。等今年秋天平了党项,开一坛与你共饮。”

曹敬观音耳尖发烫。

她原以为小皇帝问话不过是敷衍,此刻却听出几分真心。

再看身侧的安琉璃,

正歪着头看龙椅上的蟠龙柱,手指悄悄绞着腰间的杂耍绳。

那是她偷偷藏在宫装里的,说是“万一要变戏法哄陛下开心”。

“张淮深在河西三十余年。”

小皇帝突然将话题一转,手指叩了叩案上的奏疏,“修了三条渠,开了八处屯田,来往的商队都非要从凉州走。”

他抬眼看向阶下,“朕原以为边将只会舞刀弄枪,没想到还能治民。”

齐心自在答道:“阿爹常说,张使君在凉州时,总蹲在田埂上和农妇说话,

问'今年麦子够不够吃',比问军粮还仔细。”

小皇帝顿时大笑:“到底是齐家的丫头,实诚!”

他转向身边的内侍,“宣旨。”

内侍捧着明黄的诏书上前,殿外的铜鹤香炉飘出袅袅青烟。

曹敬观音听见自己的心跳声盖过了诵诏声:“……张淮深任河西节度使,掌河西诸州军政……钦此。”

“张卿家!”小皇帝起身,将一串鎏金鱼符抛向阶下。

张淮深跪接时,曹敬观音看见了满头的白发。

她忽然想起,据说张使君曾经屡次向朝廷派出使团请求节度使旌节,却始终都没能如愿。

为了能稳定河西大局,最后只好在河西的文书上自称“河西节度使”。

直到十年前的那场刺杀,张使君才得到了朝廷的几分信任,给了个“河西观察使”的职位。

而如今年近七十,张使君终于得偿所愿,拿到了属于他的节度使旌节。

“臣,叩谢陛下!”

张淮深的嗓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震得殿梁落尘。

“都退下吧。”小皇帝挥了挥手,又似想起什么,“秀女们明日随尚宫局学宫规,半月后选位份。”

他顿了顿,补了句,“曹家的丫头,让尚食局给你留碗热粥。”

众人退出紫宸殿时,安琉璃突然拽住曹敬观音的袖子,凑在她耳边嘀咕:

“陛下方才看张使君的眼神,像小孩子看见糖葫芦似的。”

她腕间的铜铃轻响,“你说,咱们真能在长安找到那条能逃的路么?”

曹敬观音听得出来,安琉璃也多少有几分动摇了。

其实小皇帝今日给她的感觉很奇特。

先不说那副清秀俊逸的外表多么讨人喜欢,跟她们这些秀女讲话时,态度非常温和,让人如沐春风。

很难对小皇帝生出不好的情绪。

而在进入长安的时候她就发现,或许留在后宫才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如果她们真的想逃,之前途径岐国的时候就已经溜走了。

两人都没有在那个时候提出逃跑,也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她们当时对长安和小皇帝都很在意。

现在她们的好奇被满足,曹敬观音反而不想离开了。

齐心自在走在最前头,回头看了她们一眼,嘴角勾起极淡的笑。

曹敬观音明白这笑里的含义。

长安虽不是人们记忆里的模样,却仍然能在这里书写一篇全新的内容。

于是,面对安琉璃的问题,她没有说话。

但这已经是一种回答。

两人的脚步轻快了许多,似乎没有了负担,很快就来到了掖庭宫。

接下来,她们将在这里度过半个月的时间,学习各种宫廷礼仪。

她们不知道的是,相较于以前的那几批秀女,她们才算是走上了正轨。

之前送过来的,几乎都是速成。

而她们更没有想到的是,小皇帝居然也来到了这里。

“参见陛下!”

所有秀女和宫女们纷纷行礼。

小皇帝脸上挂着一丝浅笑,“都平身吧。”

随后,小皇帝让所有人都下去,

唯独留下了曹敬观音、安琉璃、齐心自在三人。

“知道为什么朕会单独与你们交流吗?”小皇帝声音让人如沐春风。

可其中透露出的寒意,却让三女当即跪在了地上。

“朕听张淮深说,曹氏女娘曾经想逃出使团,最后为什么没走呢?”

曹敬观音还没开口,安琉璃就抢先帮她辩解,“陛下,这都是我的主意,你要罚就罚我吧!”

小皇帝没有说话,只是静静注视着曹敬观音。

略微斟酌了一下语言,曹敬观音缓缓启声,“因为臣女一路上见到了大唐的现状,知晓了曹家的不易、河西的不易……

还有陛下的不易。

大唐存亡之际,臣女不愿因自己的私心就毁了张使君和曹家为了河西所做的努力……我也想为大唐做些什么……”

小皇帝似乎对这个答案很满意,“既然如此,那朕需要看到你们的诚意。”

曹敬观音不太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但很快,她就懂了……

【叮!宿主纳妃三名,恭喜您成功获得了三年寿命!】

【恭喜您获得了三年功力!】

【恭喜您获得了驻颜丹三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