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荣归母校(1 / 1)

加入書籤

次日一早,杨为先和往常一般完成晨练。

随后带上杨东三人骑上马,前往太和县县城。

回来三日,忙完村里之事,也该去拜访拜访昔日县学老师、同窗们,以及那位父母官陈兄。

四人坐下的马,都是当地改良的蒙古马,也就比西北之地陕西、关西七卫,以及河北、辽东之地马种略差。

对骑兵来说非常嫌弃,可让杨为先这帮老百姓使用,已经是绰绰有余。

蒙古马在这江淮地区养育改良,作为乘用型马匹,还是非常好用。

能一人一马,除了因杨家现在每年收入几千两银子,能养的起以外。

也得感谢老朱在此地安排老百姓养马,使得乡亲们养马经验丰富,马种数量稍稍有余。

太和县坐落在广袤无垠的平原之上,四周道路平坦而开阔,四骑骏马扬鞭疾驰,一路风驰电掣。

不过短短两个时辰,四人的身影便已经赫然出现在了太和县城门的前方。

有了前些天亳县经验,四人距离县城一二里地,就放慢速度,慢慢骑去。

而且,杨为先也学聪明了,事先准备好了自制布口罩。

这样一来,既能有效地避免被人认出从而被拦下,又能起到防晒和抵挡风沙的作用,一举两得。

快靠近城门口时,四人才摘下口罩,杨东上前悄悄和巡检衙役说了几句话。

巡检衙役看了眼杨为先,确认是本人,悄悄行了个礼,便放行。

四人随即上马,快速进入城中,兵分两路。

杨东拿着拜帖前去县衙,而杨为先三人则先回杨府稍作休息,等那位“陈兄”消息。

来到杨府,杨为先被眼前的大门震住了,眼睛瞪得圆圆,嘴巴张了老大,愣在了那,而杨云、杨猛二人也都好不到哪里去。

朱红大门上镶嵌着金色门钉,两旁有威严的石狮守护着,门上高悬的匾额书写着“杨府”二字。

门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气势恢宏且宏伟壮观。

从东南角的大门往西望去,这三进四合院大约占两三亩地。

看着这大院,杨为先属实没想到,自家会在这县城购买扩建这么大。

自己北京城买的那二进大院,跟眼前这杨府完全没的比。

原本以为老爷子等人几十年来过着清苦的生活,肯定会舍不得花费巨资,既在村里建造宅院,又在县城购置一座大宅子。

现在这一看,这县城宅子大小豪华,不比村里在建的宅子差多少。

更别说身处的位置,周边距离文庙、县衙、县学都不超过二里地,黄金地段啊!

就算放在后世,这位置、面积大小,没个千八百万,连看房的机会都没。

更别说身份上能不能抗住。

怪不得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这该死的时代,太容易让人腐败咯!

“是少爷回来了吗?”

就在杨为先三人愣住遐想时,虚掩着的大门后走出一位四五十岁的老头子,眯着眼睛跑前来。

“原来是老赵啊,你这耳朵挺灵的啊,能知道我来了。”

杨为先认出了此人,笑呵呵打趣着。

“嘿嘿,夫人跟俺说过少爷这几天会来县城,俺这就一直守在门口接少爷。”老赵摸了摸头,傻笑着。

“行。”

杨为先点了点头夸赞下,随后吩咐道:“你让人把这马牵去好好喂喂,等会我还出门。”

“好勒,俺这就去办,少爷你先进屋休息。”

杨为先点了点头,让杨猛二人把马交给老赵看管,随即走进院内休息。

有着刚才在大门被震撼在,此时走进院内,杨为先淡淡看了看周围风景设施,和迎面而来的丫环们打个招呼,便来到后院厅堂坐下休息。

三人喝着茶,闲聊一会,就看到杨东走了进来。

“兴哥儿,帖已送到。

知县大人跟我传了话,今晚要让他坐东。”

“行,你先坐下休息,午饭后去县学走走。”杨为先摆了摆手让其坐下。

随着杨东坐下,杨为先开始问着他们最近收集村里周边,以及县城的一些事。

午饭后,稍作休息,杨为先带着三人前往县学。

刚走到校门口,迎面碰到熟人,就听到其大喊起来:

“快来人啊!”

“快来人啊!”

“快来人啊!”

“为……为先兄回来啦!”

杨为先感觉不对劲,连忙制止道:

“陈兄别喊啊!”

这位陈兄好似没听到杨为先的话,急冲冲地就往校内跑去,拦都拦不住。

看着这人头也不回,一直呼喊,都不搭理自己,杨为先苦笑了下,摇了摇头,继续往前走。

进入县学,走了不到百步,就看见一群人往他这冲了过来。

“原来陈兄没骗人,真是为先兄回来啦!”

“杨兄,汝怎么才来啊!”

“吾等想死汝啦!”

“让吾等看看汝是怎么长的,咋就中了进士。”

“快,快,都走快点。”

众人呼喊着冲了过来,杨为先还未来得及和众人问好,立马就被围了起来。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双眼精光闪烁地盯着他,若非周围人多,恐怕早就按捺不住要上手了。

“汝等别这样看着吾啊!”

“大家都别急,别急!”

“能不能先停一停?”

“吾等进去再聊啦!”

被众人吵得懵懵的杨为先,无奈地抬起手压一压,劝说道。

众人听到杨为先的喊声,先是一愣,随即傻呵呵笑了起来,摸了摸各自的头。

“哈哈哈,是吾等心急了!”

“来来来,杨兄请,吾等跟汝一起去见赵教谕、吴训导。”

“来来,走。”

说着说着,众人就簇拥着杨为先往县学办公室走去。

一路上还是说个不停,问着杨为先怎么考过的进士,有没有啥诀窍啊之类的。

人群中还有人语出惊人,直接问杨为先有没有被榜下捉婿。

定了几个大家闺秀?

可别当太和县的陈世美。

对同窗们的热情,杨为先能回的则回,不能说的则含糊过去,只要不上手,啥都好说,微笑面对。

一行人吵吵闹闹声音,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就连和杨为先最好的几位同窗曾全、刘诚等人也都跑了过来,加入队伍。

来到县学办公室外,没等上前通报赵教谕、吴训导,就看到二人和去年刚来的张训导,以及三位约聘教员,就被吵闹声引了出来。

“哎呀,原来是为先同学回来啦!”

赵教谕看到杨为先身上穿的衣服已不是秀才服饰,一拍脑袋,想起来其身份已改变,连忙行礼:

“哎,老夫糊涂了,拜见杨大人。”

“吾等拜见杨大人!”

“拜见杨大人!”

经赵教谕这一提醒,众人纷纷反应过来杨为先身份已发生变化,虽然他穿着常服而来,但官位品级是在场最高的。

“赵师,吴师,张师......诸位同窗不必多礼!”

“为先今日而来只是一名学生,一名在吾县学寒窗苦读数年的少年。”

“吾等还是按照之前一样和为先相处就可。”

杨为先实在没想到众人会这样,惊了一下,连忙回礼道。

赵教谕连连摆手道:

“不不不,这礼不可废,吾等身为读书人不可忘却。”

“如若没有赵师汝等对吾的帮助,吾何能有今日。”

杨为先板着个脸,嗔怒道,

“赵师不必这般生疏,不然吾可就走了。”

吴训导看赵教谕还要较真,连忙拉了下,劝道:

“老赵啊,这么多学生看着,别杵着了。

为先这回来看吾等,让其这一直站着多不好。”

“吴师说的对,为先这来可是想跟赵师等好好交谈呢!”杨为先连忙跟着赞同道。

赵教谕想了想,知道不好纠结着这身份,人家当事者真心对待自己这小小举人,不能博了面子,随即笑道:

“是老夫迂腐了,那为先和老夫来,吾等好好聊聊。”

“赵教谕,还有吾等呢!”

人群中不知谁大声喊道。

一时没说话的张训导,拍了拍赵教谕:

“老赵,吾有个主意,不如让为先给大家讲一讲课?”

“哎呀,老张你咋才说啊!”

“这主意好,就这样安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