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又出事了?(1 / 1)

加入書籤

天空的鱼白肚刚刚泛起,又慢慢泛红。

金色的阳光如同细线般穿透薄雾,一望无际的田野周围响起一道道打鸣声。

紧接着一道道“一二一”跟着响起,二者相互交织,相互衬托,令人沉醉不已。

“还剩下三里地,给我加速。”

“快快快,急行军。”

田野路中,一行五人背着肿胀鼓起的布包,迈着坚定的步伐奔跑着,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时不时用湿漉漉的衣角擦去眼角的汗水。

其中一位器宇轩昂,英姿挺拔的少年,时不时从队伍后方跑到四人身旁鼓励打气,纠正错误的动作。

三里地,五人急行军冲刺。

半刻钟后缓缓停了下来,而这时队伍中一位少年晃晃悠悠要倒地。

“猛哥、云弟你俩扶住小文,别让他倒了。”杨为先拍了拍喘着气的二人,提醒道。

“好。”

二人应下,随即一人一边架起张文。

看着张文有气无力样子,杨为先轻叹了口气,走一步看一步吧!

随后,拉上杨东提起众人的背包,缓缓往家走去。

“兴哥儿,小文这要是再继续练下去,可能会出事啊!”杨东碰了下身旁之人,轻声道。

杨为先抿了抿嘴,轻笑一下,淡淡回道:

“再说吧!先练练看。”

“可......”

杨为先没有给杨东继续询问的机会,出言打断道:

“就这样吧!

现在苦都吃不了,以后更难。

这段时间你们仨多照顾下他,关注下他的身体变化。”

“好吧!”

对杨东的担忧,杨为先也理解。

本来在颍州待的那三天,就是专门让杨东三人跟自己,和苏岩等人请教、对练武艺,顺便拜访颍州官员。

等回四团村,四人逐一推敲,不断改进之前习武锻炼方法。

可没想到五天前,初五的时候,张文被送了过来,决定以后跟着杨为先学习。

好言相劝,再三叮嘱,张文还是不愿意离开,杨为先没办法只好带着一连训练五天。

五天过去,张文每天都是被练的精疲力尽,杨为先还专门减轻了一半训练计划,可这练的还是不咋地。

坚持是坚持了下来,可命都要没了一半。

与情分上,身为人家姐夫,把人家这样练,杨为先也实在不好受。

但没办法,现在这点苦都吃不了,以后跟着更扛不住。

杨为先摇了摇头,甩去杂念,看了眼身后的张文,关心道:

“小文,听姐夫的,你还是好好的回家跟着岳父学医吧!”

听到前方的声音,张文晕乎乎睁开眼睛,大呼了几口气,回道:

“姐夫,我不回去,我讨厌学医术,我看到医术就头疼。

我以前是很混蛋,可是我以后一定会痛改前非,听你的话,你就带着我吧!

再苦我也抗的住。”

杨为先闻言,回头看了眼张文坚定的眼神,深思片刻,淡淡说道:

“行吧,就继续跟着练吧,真扛不住尽早说。”

“小文明白。”

张文回了句,又有气无力低下了头,靠在杨猛的肩膀上。

看到张文又躺回自己的肩上,杨猛被弄得哭笑不得,没好气地白了一眼,打趣道:

“你看看,你看看,这嘴上倔,这身子挺诚实的嘞!”

“哈哈哈!”

“赶紧赶路回去,晚点还要去村学。”

看着大笑的几人,杨为先开口催促。

言毕,五人加快步伐,赶回村子。

-----------------

五人刚走进杨家大院,就看到老爷子、杨平、杨荣等人坐在院中愁眉不展,杨父和二叔等年轻汉子则在一旁写写画画,交流讨论。

“爷爷,你们这是怎么了?”杨为先大喊起来。

“是兴儿回来啦!”

“练的咋样啊?”

“赶紧先去休息休息,俺们这没啥大事。”

老爷子等人听话门口的声音,抬头看了眼,发现是杨为先,于是简单打了个招呼,以免让他多想。

杨为先打量了下众人的表情,猜测应该不是啥大事。

毕竟按照自己如今的身份,加上自家与人和善相处,按理是不会遇上什么大事的。

“好,那你们先忙,我们几个先去收拾收拾。”

“去吧,你忙你的去。”老爷子看了眼孙子,点了点头,摆了下手挥赶道。

“行。”

说完,杨为先就带着杨东四人离开,走进特制的淋浴间,将早已备好的温水引入,随后开始清洗。

过了半个多时辰,杨为先五人忙完所有事,走回大院的时候,老爷子等人还在。

每个人脸上依旧是愁眉不展,不知道是被啥事困到现在。

看到众人的样子,杨为先开始有点怀疑,感觉事情可能不是自己想的简单,拦住要上前的杨东四人,停下来观察起老爷子的等人。

打量了一会,发现老爷子等人没有往他这边看,依旧陷入思考之中,看样子事情多半不小。

百善孝为先,看着长辈们这般愁容,不关心下,算得上是不孝了,如今都是要当官的人,可不能安上个不孝之名。

家人不让自己操心,可自己不能不当回事。

杨为先看老爷子等人还是没有往自己这边看,只好自己带着杨东四人走上前,关心问道。

“爷爷,你们这是碰上啥事了?

可以说一说,说不准俺们几个小的能帮上点忙。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何况还有我这半个诸葛亮在呢!”

看老爷子等人要拒绝的样子,杨为先连忙补充道:“爷爷,我今天不忙,有事就说说,我闲来也无聊。”

老爷子本来刚准备挥赶孙子的,不让其操心,但听到他这话,也知不好瞒着,皱了下眉头道:

“不是啥大事,就是咱们族里五百亩地,今年小麦收成看样子不咋好。

这过段时间芒种收了麦子,不知地里该种啥增加今年大家的收入。

种棉花吧,去年种的交完税,剩下也卖不出啥钱,还被压着价格。

做棉布呢,现在咱们都够穿了,累死累活弄棉布卖钱,还不如干点芒硝实在。”

“原来是这事啊,我还以为是啥呢,这好办。”听到是地里产收的问题,杨为先好笑了下回应。

这档子事,最近自己都想了好多方案,要不是忙着县学、村学的事给忘记了,早准备实施。

以前是没能力,现在成了进士,在这方圆几个村子说话不比知县差多少。

没等老爷子等人问话,杨为先立马说道:

“棉花该种还是要种,越多越好,天气一冷起来,多少都不够用。

你们放宽心,先休息下,我回屋拿点东西给你们看看。”

“好。”

“好好。”

“兴儿赶紧去,俺们不累,就在这等着你。”老爷子等人听到杨为先有好点子,兴奋了起来。

朝众人点了点头,杨为先急忙走回房间拿出方案书,快步走了过来,直接交到了杨父手里,让其念出。

随即众人围在了一起,耐心听着,杨为先五人则是在一旁警戒,预防有非族人经过此地。

过了一刻多钟,杨父讲了一遍,众人又其重新来一遍,记住关键信息后,方才停下。

一旁观察众人的杨为先,适时走了过来,笑着道:

“种棉花,开厂制棉布,这事,能行吧?”

“兴儿,这开厂制棉布的成本,真有你这算的那么便宜?”

领悟方案书较深的杨父,问出了关键点。

这些年,商业思维提高不少的二叔跟着问道:

“按照兴儿你这计算,咱这必须要把棉布做到松江棉布那般面料光滑、精细,才能赚到钱,可咱们都不会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