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新知县来了(1 / 1)
曹县,县衙。
天刚蒙蒙亮,主簿宅大门缓缓打开,就有二人急匆匆走进去,仿佛有十万火急之事。
主簿宅客厅,主簿刘正在悠然自得品着早茶。
突然看到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典史黄文和巡检王武的身影并映入他的眼帘。
“哎呀,两位这一大早为何这般慌张,是发生何事了?”刘正放下茶杯,疑惑地问道。
黄文眉头紧锁,一脸严肃的说道:
“刘主簿,新知县派人传来消息,说已经到达城外驿馆,让我等安排人打扫和合祀神灵庙宇,备牲醴祭祀用品。
而且必须让县里各大官吏、县学教谕、生员、乡亲父老等,三日后出城迎接。”
刘正刚准备喝完杯中之茶水,听到杨为先要来的消息,急忙放下手中的茶杯,正色道:
“嗯?
他这么快就来了?
此消息可否属实?”
“此消息属实,跟同一起来的还有驿官。
今早城门刚开,新知县的人就把信交到了巡检司手中。”王武接过话茬,严肃的解释道。
“刘主簿,你看该如何?”黄文一脸焦急的问道。
刘正没有回答二人,而是皱着眉头,手指敲着桌面思考,过了半响,淡淡回道:
“这还能如何?
新知县所要求的都合乎规定,就按照知县的要求办。
你们二人这三天好好的看好一下本县,别让一些地痞流氓闹出啥事,撞上知县的枪口上。
还有,王巡检这几日多多辛苦下,让巡检司好好在附近巡逻一番,届时知县大人到来守好安全。
就先这样,你们二人先去忙,我也下去告知其他人等,安排好工作。”
话说完,刘正没等二人回话,端起桌上的茶一饮而尽,准备起身进行工作。
可黄文、王武二人却坐在位置上没有动作,紧紧皱着眉头,忧心忡忡。
“你二人怎么还坐着?该办事办事去啊!”刘正敲了敲桌子,提醒道。
黄文无奈叹着气道:“刘主簿,这新知县怎么会想着来曹县?
他堂堂一个二甲第五名进士,不好好的进翰林院、六部,好端端跑咱们这了。
这曹县穷成这样,有啥好待的?
别来了把咱们都栓这了。”
“是啊,别来了跟吴知县一样,没待几年就跑路了,最后苦了咱们。”
王武也附和着,脸上写满了忧虑。
黄文突然想起了啥,继续问道:“对了,刘主簿你这些天打听新知县的消息如何了?”
刘正看了看二人,略微思考,清了清嗓子,开口道:
“月初布政使司下发消息,我就跟州府里的人打听,但是都说只知道他弱冠之龄考中二甲进士。
还有传遍天下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是他所做,其他事情知之甚少。
咱们这够不到北京城,也只能打听到这些消息。”
“嗯......”
听到的消息和之前获得的没什么区别,黄文沉默了下来。
“这看样子,他也就挂着大明立国以来最年轻的的进士名头。”
“第一位?
这么强?”
王武被惊得张大了嘴巴。
看到其样子,刘正见怪不怪,自己刚得知的时候也都好不到哪里去。
考中进士已是非人,更何况是弱冠之龄,更是凤毛麟角。
自己苦读圣贤书多年,三十多岁才混了个岁贡出身。
干了五六年,如今还是个主簿,油水还捞不着。
苦哈哈待在这曹县,想调走还没人捞一把,这辈子多半就这样了。
想了想感伤起来,叹息道:
“谁能想到他这般年轻,会要来这。
还是吴知县运气好,苦熬了多年,终于被调走了。”
“他是不是得罪了谁啊?
不然怎么会想着来这的?”
王武好像猜到了什么,疑惑地问道。
“对啊,不然就这年纪,要是进了翰林院,几十年后,怎么也得是个部堂。”黄文跟着附和道。
看到二人嘴上把不住门,什么话都敢说,还谈论起了新任上司,刘正拍了拍桌子,打住二人的交谈,正色道:
“关于啥原因就别管了,这不是该讨论的。
人已经到了,后面工作该做还是要做。
如今曹县穷苦潦倒,一天不如一天,有个人来接手,吾等就听命办事。”
“我等明白,多谢刘主簿教诲。”
黄文、王武听懂了刘正话里的意思,来个进士也好。
现在县里问题很多,来个高个顶着,出了啥也不用怕,反正他年轻。
“话不多说了,这之后的事你们再慢慢琢磨,现在该办啥事就去办啥事。
这祭祀、迎接工作不得有半点马虎,我还要去多多看紧一二。
你们二人记得紧盯县内县外治安,别让某人出来挑刺,若坏了规矩,真要人家有身份,谁都救不了。”
“我等明白,这就下去办。”二人应下。
随后,三人简短交谈一二,便纷纷散开,下去安排事情。
...............
四月二十四,天刚亮,曹县城门刚开,就有一队十几人的皂班、马夫等赶着马车、驴车冲了出来。
急冲冲的队伍,带起一片尘土,惊得周边百姓纷纷躲散。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队伍停在了曹县城外的驿馆,众人纷纷下车,整理着装。
皂班班头是一位三十多岁黝黑汉子,领着众人往驿馆内走去,刚进院子,停下后,大声喊道:
“曹县皂班衙役......恭迎曹县县尊杨老爷。”
正在屋内练着字的杨为先,被这一道声音惊起,以为是了啥事,连忙放下笔,快步走出屋。
皂班班头看到走出来人,急忙带头行礼道:“卑职拜见县尊老爷。”
刚走出来,杨为先又被惊了一下,迅速调整心态,回想了下当官宝典上写的流程,便知道是怎么回事。
随即整了下衣着,面带微笑的走上前,问道:“来的可是曹县皂班等人?”
“回县尊,是的。”
杨为先看着站前前方领头的黝黑汉子,询问道:“你可是皂班班头戴三?”
“卑职正是。”戴三再次行礼回道。
“嗯,很好很好,辛苦诸位了。”杨为先向众人微笑着点了点头道。
“谢县尊。”
“现在都去忙自己的事情去,晚点我会找你们。”杨为先说完,便转身走进了屋,继续练字。
看到杨为先离开,众人小声交谈了起来。
“班头,这县尊老爷没想到真跟传言一样,这么年轻。”
“不仅年轻,这身子骨也不像读书人,一看就练过的,太壮实了。”
“这又年轻又结实,跟俺儿子像,可俺儿子就是没县尊老爷这么会读书。”戴三身后一个四五十岁的老衙役,摸着头傻呵呵说着,突然吓的大喊一声:
“哎呦,班头,你踹俺干啥。”
戴三踹完一脚,还想继续踹,可老衙役跑开了,只好指着怒骂道:
“老王,你他娘会不会说话,什么跟你儿子像,就你那傻了吧唧的臭小子能跟县尊老爷比?
你要是再说这胡话,小心老子大嘴巴抽你。”
“是是是,俺以后不敢了,不敢说了。”
被踹一脚,接着被骂一顿,老王衙役也醒了过来,知道自己说错了话,骂人家县尊老爷是自己儿子,这是找死。
“哈哈哈,老王,你这傻了吧唧的要改改,看你家小子多半也是跟你学的。”周围的众人纷纷嘲笑道。
戴三制止住众人的哄笑,挥了挥手道:“好了,好了,都别在这待着了,都散开,别打扰县尊老爷休息。”
“等一下,班头等一下,俺好像想到啥。”人群中,突然有一中年汉子大喊了起来。
“等啥呢,老李,你他娘不会也糊涂了吧,又想说啥?”戴三看向中年汉子,作势要上前踹一脚。
“班头,别踹别踹,俺是真有事,俺是想起在那见过县尊老爷。”老李衙役缩着身子,摆手解释道。
戴三收起脚,瞪一眼凶道:“你他娘还能见过县尊老爷,扯啥呢,赶紧干活去,别在这胡咧咧。”
“等等,等等,俺真想起来了。”
“县尊老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