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巧妙赈灾(1 / 1)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的飞快,一晃之间,杨为先来到曹县已五天。
自两天前,四月二十五接手曹县工作,了解曹县经济、军事、政治情况后,杨为先就陷入了烦恼。
这不亲身经历,是真的很难评价当一位父母官的压力。
要当好一位为百姓着想的官,实在太难太难。
没来曹县之前,杨为先还信心满满,斗志昂扬的准备大干一场。
一展身手拿出穿越者的实力,收服手下,然后带着众人把曹县经济干到大明十强县。
从被吏部分官派任那天,就一直筹备如何发展曹县的方案。
但真来到这里,搞定曹县班子很容易,可面临发展曹县,让百姓富裕就跟一开始想的不一样了。
这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手底下几百号人要吃饭,还要带领二万多百姓发家致富,不是嘴上说说,手下记记就能搞定的。
得知曹县的赋税情况,这日后真要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一丁点都不能浪费。
这幸好上任有刘主簿等人送的一份大礼,不然曹县粮仓、财库还不如一个小地主家存的货物多。
昨天二十六号,这一份大礼进了粮仓之后,杨为先今日一早就立马把刘主簿、黄典史等人组织起来。
一同商议该如何把这份钱粮好好用起来,施粥赈灾安抚民心的同时,还能带动曹县发展。
差不多辰时四刻,也就是八点左右,杨为先、刘主簿、黄典史、王巡检,曹县核心四人组坐在县衙大堂后的会议厅准备开始会议。
四人后面坐着户房司吏武大,工房司吏张风负责记录信息,核算钱粮土地等。
以及周围坐在板凳旁听,等待接受任务的仓、库大使、三班衙役等人。
坐在主桌上的杨为先,看到众人都来齐准备好后,放下摸着曹县正堂大印的手,敲了敲桌子,清了清嗓子,沉稳有力地开口:
“诸位,本县今日召集尔等前来,想必尔等也知道原因。
是有一件关乎曹县未来农业经济建设,如何发展的大事要商量,需要尔等多提提意见,集思广益下。”
王巡检闻言,第一个站了出来,起身拱了拱手行礼:
“县尊,何事您请说,下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定倾囊相助。”
“县尊有何安排,下官认真准备。”刘主簿跟着附和。
“下官谨听县尊吩咐。”黄典史也做出同样的回应。
看到三人做好了准备,杨为先对其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开口:
“如今县城内外有成百上千的百姓,都处在饥寒交迫、食不果腹的生活中,这该如何解决?”
杨为先停顿了下,指了指门口放着的几包粮袋:“
现如今粮仓还有点余粮,但依然非常有限,要是靠着这点粮食来施粥救济,只是杯水车薪。
诸位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点子,利用好这些粮食。
还有对如何增加曹县人口,也提提一些点子。
以上事情,是本县非常困扰,想听听诸位的想法,烦请诸位多多支持提出。”
言罢,杨为先右手拿起笔,对三人投去询问的目光,静静等待。
刘主簿三人听完之后,皱起了眉头,陷入沉思,屏气凝神,聚精会神看着各自桌上记着的赈济粮数量、灾民预估人数、曹县田亩数等数据。
对杨为先提出的问题,三人听到不知多少年了,但之前从未认真对待过,都是听知县的话,亦或者简单提下意见就好。
而且之前的做法,基本上就是朝上面要粮,或者劝借富民多拿出些米麦粟赈济,然后施粥、发粮,发通文布告宣传仁义等。
但此时遇到杨为先,不能和平常一样对待,看他说出的话做出的事,就知道和常人所想不同,不能随意敷衍了事。
想抱着人家的大腿,不好好表现怎么能行。
提出的方法不好,自己的能力不行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表态,尽最大的力去办。
三人也没有让杨为先多等,静下心来深思熟虑一会之后,王巡检先站了出来,提出观点:
“县尊,这曹县发展起来,主要还是这黄河容易决口,经常导致田地被淹,老百姓都不敢种地了。
下官看来,要不就用这粮食当物资,征收一帮壮汉子去修修河道,挖水渠。
只要这河道稳住,有水灌溉,这老百姓自然就都会回到地里种粮食,用不了多久曹县就能发展起来。
还有这让他们干活,也能挑一些体力好的,也能招进巡检司。
这用好起来,就是一举两得,不不不,应该是一举三得,这倒是曹县安全也能强上许多。”
杨为先听到回复,没有做出回答,而是简单记下,然后抬头看着三人。
黄典史看到其目光,清了清嗓子,表示自己想回答,接着微笑的说出想法:
“王巡检你这法子是不错,可有个问题不能忽略。
修河道县里的人口是够,可这物资钱粮是个大问题,靠县仓库的钱粮是修不了多长。”
停顿了下,指了指众人面前纸上的信息,继续发表意见:
“依我看,这河道的事情不急于一时,巡检司招人也不急。
如今县里发展不起来,就是田亩太少,产的粮低,所以老百姓都吃不饱饭。
还有曹县占着一州之地,这周边是还有数万亩良田都未曾开发,一直闲在那。
让我说,不如用这县仓库里的粮钱鼓励百姓开荒,把县里周边这些年荒废的良田都耕种起来。
这过几日就是麦收,趁着这时间能开荒多少,就开荒多少,到时赶上夏种,今年这新田地也能收一季粮。
届时不管这新地收成如何,百姓怎么也能多收些粮。
这再等到明年,新地也变良田,收成大大提高,百姓富足,收上的秋税也能让仓库装的满满当当。
如此循环下去,田亩变多,粮变多,人口就会变多,县里也就能富裕起来,成为这周边数一数二的大县。”
黄典史说完,没等众人回答,迅速起身,拱手行礼:
“届时县尊功绩名列前茅,定会官运亨通,青云直上也!”
不讲武德,太不讲武德。
刘主簿、王巡检还有周围户工房司吏武大、张风、县仓、库大使等人,看到黄典史这工作之余还不忘上司马屁,内心暗骂着,嗤之以鼻。
心里看不起,可身体却不受控制,跟着急忙起身回应:
“预祝县尊功绩名列前茅,定会官运亨通,青云直上也!”
“尔......尔等这......这是干嘛,都坐好坐好。”看到众人这随机应变,拍马屁的能力,杨为先苦笑了下,摆了摆手回应:
“本县日后高升,也需诸位多多支持,都坐吧,还是先好好讨论工作。”
“谢县尊。”
等众人落座后,杨为先看向王巡检、黄典史二人,微笑点了点头:
“你们二人意见,都非常好,本县很喜欢。
王巡检的修河道方案,目前不适合实施,等县里富裕起来再说。
但巡检司招人一事,可考虑,先暂定。”
看到王巡检激动的想表示下,杨为先抬手打断阻止:
“黄典史用钱粮鼓励百姓开荒,这个方案现在可以执行,但有些细节,需要商议。
刘主簿,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意见?
还有诸位对这开荒的地,该如何划分,是属民田,还是民田?”
说完,杨为先就看向刘主簿,露出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