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搞定一里(1 / 1)

加入書籤

“县尊,这今日与您一番交谈,老夫深感曹县文化教育与邻县相比,较之落后。

对后代子孙来说,如若不能读书,就不能明理,不能启智,不能医患。”

郑福停顿了下,端起酒杯敬道,

“经这些年老夫族人辛苦耕种,郑村每家每户也存下一些余粮。

但老夫深知不能着眼于当前耕地吃饱穿暖,更应该放眼日后。

曹县如今有县尊在,老夫愿意向县衙捐出麦粟豆共二百石,以供县尊发展教育。

让我曹县人人读书识字,家家朗朗读书声。

一点微薄之力,请县尊收下。”

说完,仰头一饮而尽。

“好,曹县有郑老相助,定能人才辈出,名震中原。”

杨为先满脸笑意,举起茶杯大喊一声:“干。”

“县尊,老夫胡庄捐出麦粟豆八十石,一点绵薄之力,请县尊收下。”

“县尊,老夫刘庄捐六十百石.........”

“县尊,老夫孙庄捐六十百石.........”

.........

“县尊,老夫曹李甲捐三十石.........”

众人看到郑福表态后,杨为先眉开眼笑,连称呼都变了,还握起他的手感谢,内心的小心思渐起。

纷纷争先恐后跟着大喊起来,不愿丢了面子,有能力的就多出,没能力的少出表示歉意。

“好啊,太好了,有诸位长辈的支持,吾曹县名震中原指日可待。”

杨为先起身,向郑福这边的老者走来,一一握手:

“感谢胡老,感谢刘老,本县代全县百姓感谢大家。”

“我等老夫小小心意,应该的应该的。”

“县尊才是最辛苦......”

一张桌子两边景象相差甚大,一边笑呵呵,一边个个拉着苦瓜脸。

坐在王导这边的南隅里其他六位甲长,纷纷目光向他投去,询问该怎么办。

王威、王远也是有些焦急等待老爷子回答,王巡检也有些怕这族里错过和上司的合作。

就这样煎熬等待了一会儿,王导皱起的眉头缓缓舒展开,端起面前的酒杯,恭敬道:

“县尊如此志存高远,心系曹县,老夫深感佩服。

与县尊一番交谈,深感其诚,余心甚慰。

曹县有县尊在治,实乃百姓之福祉,来日可期,必将蒸蒸日上矣!

快哉,快哉!”

猛得一口干下,没等他人反应过来,拿起酒壶一边倒,一边说:

“吾族世居曹邑,数百年矣,后因兵乱,吾族外迁。

自吾祖父于三十余年前,率家族还徙曹邑。

吾族历岁勤勉,励精图治,安守本业,遂得微积家资。

今闻县尊欲振吾乡,老夫心潮澎湃,愿率吾族献绵薄之力。

向县衙捐麦粟豆五百石,以襄助县尊振兴曹县民生教化之宏图。”

说完,又一口干下,尽显豪迈霸气。

“好,王老豪迈之气,本县甚是钦佩。

汝之家族,亦皆贤良方正,令人叹服不已。”

杨为先抚掌大笑,连忙往回走来,端起酒壶:

“诸公之风范,端庄凝重,犹如松柏之姿,凛然于霜雪之间,真乃当世之楷模。

诸公高义,捐资输粟,以纾县难,此情此节,诚可钦仰。

吾观诸公之风范,皆乃乡邦之望,品德之模。

诸公之慷慨,不独为一时之利,实为邑里之福,百姓之幸。

吾代表邑人,向诸公致以崇高之敬意,感谢诸公之厚意深恩。

愿吾县因诸公之义举,而愈加昌盛,百姓因诸公之善行,而安居乐业。”

满脸笑意,慷慨激昂发表一番之后,停了下来直接猛干一杯酒。

“好。”

“好。”

“好。”

众人被杨为先言论说的心花怒放,不顾酒令直接大喝,太给人面子了,纷纷抚掌称赞。

站在身旁的王导连忙拱手恭贺道:

“县尊过谦矣,吾辈老朽,皆因大人之气节高迈,爱民如子,心怀黎庶,言辞恳挚,情深义重,诚乃邑中之父母官也。

是以,虽吾辈年迈力衰,才疏学浅,然亦愿竭尽驽钝,以襄大人之政,共谋邑里之福祉。”

“然也,然也。”众人纷纷附和。

“好,曹县有诸公相助,未来可期。”

杨为先笑颜逐开,拿起酒壶就准备给众人满上。

“不不不,县尊万万不可这般。”

“然也,县尊这折煞我等老夫......”

“王威,站着干什么,还不快去倒酒。”王导急忙怒喝身旁不懂事的儿子。

当事人王威听到后,连忙傻呵呵想拿起桌上另一壶酒,却被打断:

“王粮长且慢,这酒本县来倒,今日能与诸老交谈,本县荣幸之至,甚是欢喜。

这酒,就让本县来倒,以表达本县之情意。”

说完,杨为先伸手示意,让其放下,而自己则继续一一给每个人满上。

王导、郑福等老者,深深被其态度气质所感染,无不动容,有人甚至眼角都流出泪水。

人活一世,脸面是尊严,树活千年,树皮是根基。

众人都是活了大半辈子的,天天不是跟泥巴地打交道,就是跟小官小吏打交道,何来受过这种有脸面子的事。

就算王家和郑家,也很难让一县之长放下这么低的身段对待,而且还一天接二连三的这样。

这人活着,不就是为争那一口气?

此时面前之人,如此有才华,有背景,还是最年轻的进士,这多么光辉耀眼。

可依然放低姿态对自己,这何能不让让人倍有面子,感动。

要是年轻一些,说不定就纳头便拜。

但现在只能忍着内心的激动,颤抖的接着杨为先倒的酒,说着感谢的话。

“县尊屈尊降贵,亲为贱民斟酌,实乃我等老夫之荣幸”

“县尊亲自为我等老夫斟酒,此恩此德,何以为报?”

“县尊之礼遇,令人动容,吾等老朽何德何能,敢劳大人如此。”

.........

听着众人满是敬意与感激话语,杨为先微笑颔首,缓缓给其满上。

待倒完酒,走回位置,杨为先举起酒杯:

“诸公不必客气,吾与尔等同为邑人,共谋福祉,此亦吾之分内之事也”

“县尊仁义......”

“我等老夫愿为县尊之政绩添砖加瓦,为曹县之繁荣贡献力量。”

“好。”

“干。”

一杯酒下肚,话闸子便缓缓展开。

王导、郑福等人,以长辈的身份关心起杨为先,问其来曹县吃的好不好,住的舒不舒服。

不好的话,就给其安排个厨娘、丫环帮忙。

不是送金银珠宝,就是送美人,差点就把杨为先给腐化了。

此时不能来者不拒,谁让家里太多了。

闲聊饮酒一会,杨为先便扯开话题。

“本县对这建学施教,有一些想法,想让诸公帮忙指点一番。”

“县尊过谦,老夫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王导急忙微笑回应,郑福等人跟着点头赞同。

“那本县就从这拼音字母表,开始说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