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巡视贾鲁河(1 / 1)

加入書籤

一场酒下来,宾主尽欢,聊的不亦乐乎。

杨为先分享了对曹县农业、教育发展的一些规划,也适时的给王家、郑家、以及整个南隅里一些利益。

这让王导、郑福等人再次动容,愿意做出交换,后续帮其做一些事。

一直喝了一个多时辰,约未时三刻方才结束。

原本杨为先是准备下午去隔壁其他里巡查的,但此时喝了酒,则不方便忙公务,只好偷懒摸鱼。

拉着王导、郑福等人,一同去南隅里西边黄泛区走走。

一路走走停停,时不时看到道路两旁田野收麦的百姓,杨为先都让其帮忙介绍下。

约莫半个多时辰,方才到达目的地。

站在此地,往前一眼望去,这黄泛区的田地一片荒芜,泥泞水洼与杂草丛生,让人看着凄凉。

但这其间点缀着几朵顽强的荷花,还有那人工挖出的水渠,展现出这片荒野一点点生机。

这样一片荒野,在南隅里周边就占据着数万亩。

若沿着此地往北到黄河,往南到徐州,可能就是数十万亩,甚至是百万亩。

若放在后世,这里无疑会成为发展绿色、有机渔业的绝佳之地。

同时又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不仅是种植优质水稻的理想选择,也是浇灌小麦、培育丰收良田的上佳之所。

可在此时,它只能就这样被废弃,失去生机。

再往远方看去,隔壁的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睢州考城县景象亦是如此,也是有着一片一片的荒凉。

黄河宁,天下平,不无道理。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不仅是地理位置的重要,也与其一望无际的肥沃良田有关。

往前推进几百年,宋唐隋汉时,曹县就是个农商业重镇,兵家必争之地。

司马迁曾说过,曹州乃天下之中。

也有人说过此处是宇宙中心。

无怪乎,宁睡曹县一张床,不买松江一套房。

看到这,杨为先为此地百姓感到可惜,错过发展机会,不然也能称一句“曹爷”。

“县尊,这片黄河冲洗泛滥区,据老夫所记,得有百余年没人耕种过。”

王导率先开口,脸上写满了无奈,

“每隔几年这黄河就决口,不是在河南,就是在咱山东,吓得乡亲们都不敢在这种地。”

“县尊,王里长说的都是真的,这黄泛区可是块难啃的骨头。”郑福跟着附和道。

“王老,郑老,您们说的本县都明白。

但越是难啃的骨头,啃下来才越有滋味。”

杨为先微笑着回应,目光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黄泛区未来的繁荣。

一行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黄泛区的边缘,往前再走几步就是考城县。

眼前是一片荒凉的景象,枯黄的芦苇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苦难。

“这地方,要是能种上庄稼,那该多好啊。”

刘甲长贵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无奈,种地的一把好手,却被此地弄得束手无策。

杨为先看到众人有些失落的样子,轻声安慰道:

“郑甲长、刘甲长......这上午本县说的政策和方法,诸位可都试试,本县绝不食言。”

“嗯?”

王导装作不知道样子,面露疑惑,

“县尊上午说了何事,是否能让老夫听听?”

“没有不可说,那就本县再简短说次。”

杨为先笑了笑,缓缓再次和众人讲了一遍。

待听完之后,王导想了想开口回道:

“县尊,您说的这法子,干是可以干的。

我等老夫相信县尊,可就怕这黄河不给乡亲们机会。”

“是啊县尊,这黄河可是不讲道理的。”

“老夫以为,不如先开垦好这周边的良田先,这片黄泛区先这样放着。”

“是啊,郑甲长这主意不错。”

“赞同.........”

众人看着眼前这片滩涂沼泽,内心还是犹豫不想开荒,劝解着杨为先。

听着众人的话,杨为先没有回答,默默的往前走着。

没有亲眼看到这黄泛区的严重性,想当然的治理是简单,可忽略了时代性。

此时的大明没有工程机械,要想治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耗费钱粮巨大。

虽然可以用自己的官威强硬逼着众人干,可最后也不一定能得到好的结果。

治黄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那治这黄河淤泥之地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搞定。

不想个互相有利的政策,很难让人用心去干。

就这样一步一步走着,杨为先慢慢思考着,时不时抬头看向旁边的荒野。

“黄河,善淤、善决、善徙。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不是我等人力可以改变,但我等黄河两岸百姓又不能等其施舍。

既然不控不了它,就利用好它。”

杨为先转身面向荒野,大喊一声“张风,拿地图来。”

“啊?是是。”

听到命令的张风惊了下,连忙从包中拿出一张大纸,快步跑了过来。

然后又叫来一名工房典吏,帮忙展开举起。

杨为先快速对着曹县地域图,以及自身所处位置,旁边河流、村庄情况分析起来。

王导、郑福等人被他这突如其来的行为惊了下,反应过来后连忙跑前来观看。

一行人就这样盯着地图,云里雾里等着杨为先。

待他看了约莫一刻钟后,不知从哪拿出一根树枝,直接指在曹县南部边界望鲁里。

此处是贾鲁河、黄河分河、淤黄河交汇处,在后世也就是明清黄河故道与曹县相交之地。

“诸公,沿此地往西北走至白茅,这一块就是曹县边界区域,也是年年被黄河冲刷之地。

这样一块滩涂沼泽之地,粗算约有数十万亩之多。

光南隅里周边地区就有数万亩,占地甚是广大。

如若加以改善利用,定是一块肥沃良田。

本县刚才重新思索一番,有一些新的想法。

此地还是按照刚才所说政策方法,但需要加以完善。”

说完,停顿了下,还没等众人提问,杨猛就递来了一只笔头是黑的细圆柱体。

杨为先接上后,直接对着图上曹县这块黄河冲刷地,画了一个椭圆型。

“诸公,在这块地区建一蓄水湖,长一百里,宽二里,而岸边建隔提,外在建节制闸,挖连通沟。

引黄蓄洪,防洪排涝,灌溉农田。

涝时开闸放水排洪,旱时闭闸蓄水。

此既能缓解曹县河患,又能发展曹县农业,百姓用水,可为良策。

这蓄水湖提外三里可修整规划成一片片小水池养鱼虾,或是种上水稻等农作物。

蓄水湖不够用,再往外扩大,慢慢缩小与农田距离。

若黄河治理好,不再发生洪灾,可缩小面积,改成水田或荷塘种莲藕养渔。

诸公觉得此新策如何?”

一口气把心中想法说出,接过杨猛递来的水喝了一口,转身环顾众人。

“回县尊,此策是不错,可耗费物资甚大,恐怕......”

王导老谋深算,直接说出了关键问题。

郑福想了想,也跟着说道:

“是啊县尊,王里长所说不错,老夫懂的不多,但对这挖河一事还是有些经验。”

如若要挖这蓄水湖,光靠老夫周边里甲可不够,乡亲们这些年徭役也不少,都有些......”

“县尊,这些年乡亲们徭役苦啊!”

“我等老夫请县尊大恩大德,暂缓此策。”

“请县尊暂缓......”

“请......”

众人听到郑福说到徭役,也都害怕起来,急忙行礼恳求,打消杨为先的念头。

“诸公不必如此,本县会着重考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