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家里来人(1 / 1)

加入書籤

“县尊,这不是属下没信心,是您老人家太相信曹县了。”吴威强挤出笑容,摸了下头,

“不是属下打击县尊,这黄河两岸,除了那省府和运河通航之地外,一年商税超三千两的都少之甚少。”

刘主簿皱着眉点头附和:“是啊县尊,吴大使所说不假,五千两是个大坎。”

右手边坐着的黄典史,看别人都说了,不好自己不说,然后笑了笑说出内心的想法:

“县尊,让下官说,给他们吃饱,发一两斤粮都算多,没必要发三斤。”

“黄典史,你这出的什么馊主意。”王巡检闻言,有点气,拍了下桌子大声喊道,“你这是想让县尊被百姓戳脊梁吗?”

黄典史看到其行为有些不乐意,大喊了回去:“我说老王你急什么,县尊都还没说话呢!”

“哼,县尊能同意你这馊主意?别以为谁猜不出你那点小心思。”王巡检咧着嘴嘲笑着,“还有,工作的时候称职务,别套近乎。”

“你......你你什么意思,我能有啥心思,别张嘴就胡咧咧。”黄典史有些气急败坏,大力拍了下桌子,“我出这主意不就是想省点粮,帮县尊排忧解难嘛!”

“帮忙?解难?”王巡检似笑非笑,“我看你就是心疼,怕年底装不满裤腰带吧?”

“你......你你......”

“够了,都给本县停下。”杨为先大力拍了下桌子,怒喝一声,打断气急败坏的黄典史。

接着瞪了眼二人,然后对着众人正色道:

“工作以外的事都少说一点,任何事都不如公事大。

平时你们怎么做,本县不想管,但涉及到公事的时候,都给本县打起十二分精神。

若谁敢懈怠,别怪本县不讲情面。”

“是,下官......属下明白。”众人抱拳齐声回应。

杨为先接着说道:“本县一直和你们强调,凡事都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要只顾着眼前。

不要在意一时的得失,要看日后能得到什么。

赵王河所处位置极佳,上接黄河通开封、洛阳、关中等地,下接济宁、张秋连运河。

可以说是鲁西、豫东两地最为重要的一条河运航道,甚至可当成是连通鲁豫两地的命脉。

曹县深处其中,其位置可以说是中心地带,就如那双河口,若是发展起来,比张秋码头也差不多少。

若同时围绕此河引渠灌溉,蓄水泄洪,开荒种田,就不仅是商业能发展起来,农业产值也定是节节攀升。

但现如今整条河道,就曹县地段出现淤泥堵塞影响运输,这是必须要重视的。

上面要操心的事太多,顾不上我们,可我们不能干看着不作为。

曹县上万百姓日后过的如何,能不能吃饱穿暖住上新房,可都指望着我们。

只要本县在曹县的一天,这赵王河无论如何都是要修好。

不然若没了它,曹县想升为州、升为府,还不知道要何时才行。”

说完,杨为先停顿了下,喝了一口茶,缓了缓接着说道:“

清河道就按照方案二,五千人负责,码头也先修那三处,具体花费人力、物力、时间,张风你和武大再好好合计下。

你们二人接下来首要工作就是制定出最好的方案,必须保证好质量,福利待遇。

届时河道修缮好,本县记你们二人一大功,那身官袍少不了你们。”

“属下......属下,谢县尊,我等定会全心全意,用十二分精神干好。”二人一同站了出来,行礼齐声回应。

“嗯。”

杨为先点了点头,挥手让二人回位,随后说道:

“赵王河一事,干好少不了大家的努力,每个人的功绩都跑不掉。

本县决定成立赵王河水利专案小组,本县任组长,副组长是刘文,张风、武大。

诸位还有没有意见?

有意见的尽早提出。”

众人看到其不容置疑的目光,纷纷摇头:“没有......没有。”

“等......等下。”刘主簿想了想,还是咬着牙出声打断。

“嗯?”

众人被他突如其来的声音吸引过去,纷纷转头盯着他。

杨为先皱了下眉头,然后微微笑了下:“刘主簿这是有什么想法不成?”

“县尊,下官不敢有什么想法。”刘主簿擦了下额头,起身拱手道,“是下官发现有些筹钱粮的法子,我等都忽略了。”

“哦?”杨为先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那这说说是何法子。”

“是。”

刘主簿拱手点了点头:“我等这考虑用县衙的赋税、乡绅募捐来筹集,有些太过局限。

下官觉得还有两个方法可以用,第一个,不如用商税做保证,向曹县的商贾借贷一笔钱粮。

第二个法子,就是和兖州府商量下,拨款些钱粮支持下曹县。

毕竟这若是曹县赵王河修通,是对大家都有利的,下官认为这周围府州县官员、乡绅商贾不会不明白。

这之前县尊没来,想办这事有些困难。

但现在县尊来了,下官觉得他们不会不明白,怎么也要支持下。”

“哎呀,刘主簿你这怎么才说。”王巡检拍了下手感慨道,“县尊,刘主簿说的有道理,您要是出马,这两个方法能筹集不少钱粮。”

“嗯,县尊,下官我也觉得这个法子好。”黄典史傻笑了下,跟着拍起马屁,“县尊这么厉害,没有人不被折服。”

“你们啊!”杨为先笑了下,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

“这两个方法不错,本县知道了。

曹县的刘主簿你来负责,剩下的本县来。

此事就这样定下。

张风、武大,本县给你们十天时间,月初之时,本县要看到一份详细周全的方案。”

“是,下官......属下谨遵钧命。”刘主簿等人一同起身行礼,“县尊英明。”

看着面前众人恭恭敬敬的样子,杨为先淡淡一笑。

经过多日的整改与整治,众人的态度有了显著改善,不再像以往那样表里不一。

等众人回到位置后,他翻开手里下一份文件:“这如今麦收也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收夏税,种秋粮。

有些事,本县提前和你们讲讲,你们都记记。”

“是。”众人点头回应。

“这如今全县的百姓过的都苦,对这收税一事,本县希望多注意些,控制好力度。

你们的苦,本县也知,还是之前那句话,眼光放长远些,不要只盯着小老百姓。”

杨为先敲了敲桌子,咳嗽了下,“他们富裕起来,就会有更多人进城逛逛,也会吸引不少商贾前来,这到时该有的都会有。”

“是,下官......属下明白,等会就去和下面的人说。”刘主簿等人点头回应。

“那今天这会就到这,该忙去忙吧。”

随后,众人便一一散去。

临近下班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冲进县衙。

“县......县尊老爷,二......二老太爷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