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济宁之行(1 / 1)

加入書籤

六月初十,一早,杨为先和二叔等人便启程回曹县。

这一趟府行,非常圆满。

不仅赢得了领导赏识,还和府里最大的豪强混了脸熟。

原本以为见这位鲁王朱肇煇,会弄出啥事,没想到人家和后世史书的评价一样,雍容文雅、克谨克慎,礼贤敬士,称得上一位仁义贤明藩王。

看来这鲁王封号能传到明亡,他功不可没,没有他老爹那么荒唐。

但他见杨为先,也不是单纯见面闲聊,而是看上了香皂这个好洗浴用品。

可能是家大业大,女人多,也可能是身份高,接触的人都是上层人士,想要些好的香皂使用、售卖。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这么客客气气,露出笑脸,不摆架子,多少也不能博了人家一位藩王面子。

多一个朋友,总比比多一个敌人好。

不过也不能免费的送出这个份额,多少也要从那弄来些好处。

越容易得到的,越不被珍惜,越让人家觉得是你理所当然要给的。

讨价还价还是要有的,杨为先不怕博了他面子。

一个无权势弱的藩王,对朝堂的事影响可不大,自己跟着永乐大帝混饭吃,还有着一位首辅师傅,也没什么好怕的。

各取所需,利益交换,很公平,谁也挑不出理来。

所以,用从明年麦收之后开始,每年拿出至少一万块上品和特品的香皂份额,换来他挑几匹好马,临清、张秋、济宁等地挑几间铺子仓库卖。

宝马配英雄,杨为先可是有着驰骋天下,封侯拜相的目标,怎么也得找些好马。

市面上不好买,但这藩王手里肯定不少,弄来几匹回去培养改良,这日后也能给手下配些好马。

铺子仓库暂时自家用不到,但可以租出去,实在不行几年后转手卖了也能赚一笔。

出来几天,从府里要来了五千石粮食,还和一位藩王结交,混了个脸熟,此行不亏。

可以说是赚大发了,超出了预期。

-----------------

一行人满心欢喜的往西走,走了一个多时辰来到济宁州城便停了下来。

有着之前赵兰提到济宁州史知州和潘同知二人,介绍了下关于二人的情况,杨为先考虑了下,还是要去拜见下好。

首先这赵王河下游经过郓城、巨野、嘉祥三县都是属于人家的治下,明年要修,多少也要和人家知会下,日后发展起来,对大家都有帮助。

然后二人的名头在这鲁西南地界,那可是相当当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做了不少利民之事。

史知州,名诚祖,字信中,洪武年授汶上县知县,推行治政廉洁公平,宽缓简约,使县里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永乐七年,考核天下郡县官吏,政绩第一,永乐大帝升其为济宁知州,兼管汶上县。

这样的公正廉洁好官,多年以后,明史上应该是有记下。

潘同知,字惟献,名叔正,永乐元年中举人,永乐九年升为济宁州同知,干的最大一件事,就是上书朝廷疏浚会通河,批准后,协助工部尚书宋礼、工部侍郎张信,史知州等人治理会通河,便利漕运。

当了解到二人一番情况,杨为先还是有些仰慕,这般为百姓做事的好官不多见,如今相距这么近,还是要去认识认识。

交个朋友,留个印象,二人保持这样的信念干下去,来日说不定能对自己有所帮助。

进了城后,杨为先便让人去送了拜帖。

没过多久,就收到回信,史知州当晚就设了宴,要与他好好认识认识。

地点没有选在别处,而是直接在知州宅子里举办。

这一看就是用心对待了,邀请人在家做客,给足了面子,诚意十足。

此次酒宴没有外人,史知州叫来了潘同知,还有济宁州判官郑梦陵。

四人聚在一起,老年、中年、青年都凑齐了,年纪最大的史诚祖五十多岁,潘叔正二人三四十岁样子。

以四人的实力这要是动动脚,整个兖州府都要颤一颤。

喝了一杯开场酒后,史诚祖摸着胡须笑着说道:“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杨知县年纪轻轻,竟然如此有才华。

这不仅文章做的好,处理地方公务竟然如此了得,最近曹县可是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大人过谦了。”杨为先抱拳谦辞,“下官只是做了些微不足道之事,如何跟三位大人相比。

诸位大人把济宁州可是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运河漕运处理甚好,声名远播。”

停顿了下,举起一杯酒,“下官上任前,可是在京听到不少赞美诸位大人的话语。

这今日一见,荣幸之至,下官敬诸位大人一杯。”

说完,他仰口喝下,接着又续上两杯干下。

“好。”

“好。”

“痛快。”

史诚祖三人满脸笑意,看着杨为先这般豪爽,彬彬有礼,说的话又好听,甚是喜欢。

随后,又各自喝了几杯,吃了几口菜,氛围活跃后,三人对他的称呼也都变了,亲切了些。

“为先,年前汝所写那份论黄淮水系变迁史,想必应该是缺少一些内容,不是完整版的吧。”

潘叔正这话一说,史诚祖和郑梦陵目光纷纷看向杨为先,笑眯眯盯着。

“是啊,汝这一份策论,老夫可甚是喜爱,这今日一见,汝帮忙满足下老夫之心愿,讲一讲这更详细的内容。”

“为先老弟,为兄也想学习学习,这不如分享分享?”

对三人这般样子,来之前杨为先多少有预料到,疏浚运河工程,也才完成不到两年时间,三人都是其中关键人物,对河道一事经验丰富,感兴趣也正常。

“那为先就恭敬不如从命,献丑了,有不足之处,还请多多包涵,指点一二。”

抱拳客气之后,他端起茶抿了抿嘴,便开始说起这些年对黄河、淮河、京杭大运河治理想法。

三人都是看过之前交给朝廷的那份策论,需要补充分享重点围绕黄河决口的原因来剖析。

决口就是沙多堵塞,那自然就是清理河道。

说着说着,他直接现场用筷子、米粒、茶水进行演示束水攻沙。

“以河治河,以水攻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