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论治河(1 / 1)

加入書籤

“好啊,好啊,太好了。”

“有这筑堤束水,以水攻沙之法,黄河必能得以稳定,河运必能兴盛也。”

“哈哈,吾之黄河两岸定能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民安物阜。”

史诚祖三人听到杨为先说出治理黄淮的关键方法,紧皱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摸着胡须大笑。

看着三人喜悦停不下来,杨为先笑着面对,夹着几口菜,喝了口茶缓一缓。

“嗯......”史诚祖笑着笑着突然想到什么,又皱起了眉头,“为先,汝这如此治河良策,为何汝不在那策论上写上。

这等方法如若献给皇上知道,汝之功绩可不低。”

“对啊,汝此方法想必是准备很久,这今日和吾等说......”

三人目光看着杨为先,他笑了笑,一脸无奈摊着手:“三位大人不知,为先是有苦难言,没得办法。”

“嗯?”

“为何?”

“怎么说?”

“唉!”杨为先摇了摇头叹息,“为先刚才说的这些方法,大人们能理解,这是大人们曾负责疏浚运河工程。

了解黄河水道情况,知其河决泛滥伤害之重。

可他人却不一定懂得河运一事,看到此法只会以为是异想天开,不会采用。

原本那策论里,是有相关一些信息,但后来为先明白之后,便删减了这方面。

准备实地考察,结合情况,实践运用,再制理成册上交朝堂。”

“这.........”

听完他的解释,三人都皱着眉头沉默了下来,都理解他说的意思,也明白有些事不是说出来就能办,身不由己。

“三位大人不必愁容。”杨为先笑了笑安慰,“这现在为先也把此法说了出来,大人们也得知,日后说不定也有机会用的上。”

“可......”史诚祖瞪着眼睛,“可此法此时不用,待河决再用,这不是在害百姓?”

“大人,此法若用,不下于重新修缮河道工程,为先以为......”

“等等,大人,下官有一言。”潘叔正伸手打断,“大人,此法不如先制理成册留存,同时告知宋部堂和金部堂,二人知道后,对此法肯定也是看重。

届时有二位部堂支持,再加以吾等建言,再有着为先和阁老们疏通下,皇上定能支持为先这束水攻沙之法。”

“没错没错。”郑梦陵连忙点头赞同,“潘大人这策略甚好,部堂们对河运一事可甚是看重。

两年前河决开封,虽说已修缮稳定,但对此还有些担忧,不得不防。”

“嗯......”史诚祖思索了下,转头看向一旁默默听着的杨为先,“为先觉得如何?”

杨为先闻言,点了点头:“大人,为先觉得可以,有几位部堂支持,想必朝中大臣也都会相信,皇上也能更好的支持。”

“那此法,就麻烦汝制理成册,做好准备。”史诚祖拍了拍其肩膀,“老夫三人就联名跟部堂告知,派人实地考察黄河。”

“是大人,为先明白。”

“来来来,今日和为先学习到不少知识,该庆祝庆祝,同干一杯。”

有所收获的四人,又开始推杯换盏,谈天论地。

这刚好说到河运一事,四人则各自分享着对此见解,更多的是和杨为先进行意见交换,看一看他脑中还有哪些好点子。

说着说着,就讲到这修河堤、筑水坝是怎么做的,工程多么浩大,耗费人力物力,对百姓的好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默默听着三人给自己的见解,杨为先眉头越来越紧皱,紧紧盯着桌上一盘菜出了神。

“大人,为先想问下这河运工程,都会采用是哪些材料。”

“嗯?”史诚祖转头看向他,“这要看是如何修缮,是临时工程,还是长期工程。

潘同知,汝和为先讲一讲。”

“是。”他点了点头,放下手中的筷子,“这修河,如果是河决时,临时修缮堵上,则用的是土包,大石块,竹草等乡村常见物材。

若是长期修整建筑,则需要夯土、石块加以稳固,重要关口用糯米砂浆配上青砖、条石防止渗水损坏,冲垮。”

“原来如此。”杨为先点了点头,“那想必多数河堤都是用沙土等堆成,河水冲击时间一长,就容易垮倒吧?”

“是,汝说的没错。”潘叔正点头赞同。

史诚祖摸着胡须,略有深意笑了笑:“为先,是有什么想法吗?”

“没什么,吾只是想了解下,好明年修缮赵王河。”杨为先摆手笑了笑,敷衍过去。

“哈哈,届时有困难可以找老夫等人。”

“来,接着饮。”

“...............”

-----------------

说是没什么,其实只是杨为先没有想好该怎么回复。

这亲自从修河官员口中,了解到河道工程用的材料,得以明白为何这河堤水坝容易冲垮。

河水快、猛、多是最重要,但不能忽视这拦河的堤。

以这农业时代的工程技术,能用糯米砂浆和青砖、条石制成的河堤护栏、闸口,基本都是黄淮河、运河沿途重点府州县地段才会这样。

可单单一条黄河,出了关中后黄泛区绵延数千里之长,只是有一段段的河堤稳固,这能保护了几时。

黄河因泥沙含量过高而堵塞河道,使得开封、阳武、仪封等频发决口之地,尽管屡次修缮却难以根治。

而后世之所以能够成功治理这些地区,并非仅仅依靠清理泥沙、疏通河道的举措,那工业化建设的钢筋混泥土河堤,也功不可没。

当从史诚祖三人那了解到修河重要信息后,杨为先就思考了很多。

这既然现在不能实施清理河沙的工程降低河患,那就从其他方面来减低河决的几率。

加固河堤,提高其强度、抗老化、防渗透。

要做到这一方面,自然就少不了工业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物——水泥。

也是穿越者必须要弄出来的一项科技产品。

当时酒宴上,杨为先就是想到了此物,但是不好直接说出来。

因为自己都不一定能制作出来,只是知道其大概原理和配方,能不能成功要实验后,才能确定。

这要是说出来,惹人笑。

更重要的是其重要性,水泥对冷兵器时代可是个好宝贝。

不能随意透露给太多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