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曹县新年工作会议(1 / 1)

加入書籤

回到曹县的杨为先,没有休息几天,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给刘筱婉三女安排好工作,让三女提前做好准备后,他自己也要赶紧把堆积了近一个月的处理下。

随着冬雪过去,很快就会迎来农忙时节。

这个时候,是农作物生长关键时期,要实时关注雨水洪涝、干旱蝗虫等灾害。

只要有出现灾害的苗头,就得组织人员做好防治工作。

三月初一,一大早。

县衙大堂后的会议厅,杨为先高坐上座,下方依次坐着刘主簿、黄典史、王巡检、周教谕等曹县班子成员。

会议的主题,便是汇报去年,还有年后两个月各部门工作情况,以及永乐十七年工作计划。

自从杨为先上任后,就跟手下班子成员定了规矩。

逢初一、十五,曹县县衙或说是州衙要开大会,所有官吏都要到场参加,汇报近期工作情况。

一四七十,这四个月份首日,也就是初一,要对下个季度、下半年作出工作规划,或是对上半年、一整年作出工作总结。

除非有特殊情况,不可无故缺席。

通过这样的会议、工作规划总结,可以让大家互相看到对方工作表现,也方便杨为先对众人的评价。

干的好不好,大家都看的见。

谁要是有怠政懒政,不仅受到同僚的白眼、批评,这年底的“奖金”相应了就会少。

若是一直不改,在杨为先那的印象太差,这未来会不会拉其一把,也就说不准了。

其实这些做法,就是后世的绩效考核。

不管别的官员对下属如何要求,为了培养人生中第一批手下班子,杨为先还是很重视的。

会议一开始,则是驿仓库等属官汇报,这些部门机构工作相对没有那么复杂,汇报也稍快。

半个多时辰后,则是轮到了巡检司。

王巡检站起身行礼,看着手中的纸张念道:“按照去年计划,巡检司全体官兵重新考核,剔除老幼病残,招募新兵,现共一百六十人,全部符合要求。

其中一百人驻安陵镇,六十人驻县城。

全体官兵两日一练,练时包两餐,一整年共用一百石米,二百石麦,四百二十八石粟米。

薪俸,共两百两白银,三百六十石米,五百四十石麦,九百石粟米。

因今年需要协助赵王河疏通,耗费钱粮计划增加一成,具体如下.........”

汇报完信息后,王巡检抬起头,抱拳向众人道,“请州尊指示,请诸位同僚点评!”

刘主簿等人闻言,没有说话,微笑回应了下后,目光都投向了杨为先。

“嗯......”杨为先笑了笑,“诸位有什么意见,都可踊跃提出。”

“下官未有意见,请州尊指示!”

“请州尊指示!”

“请州尊指示!”

“.........”

众人都知道巡检司是杨为先非常看重的部门,也都不敢说什么,意见一致的等他安排。

“行,那本州有点想法,诸位看下。”杨为先清了清嗓子继续道,“现如今曹县发展非常快,而州衙来日也要建立,

吾地所处位置重要,巡检司任务会越来越重,本州以为今年巡检司还要再增加些人数。

先以三百人为准,王巡检你会议后做下规划,等下月十五会议上再定。”

“是,下官遵命。”王巡检点头应下。

“嗯,那接下来周教谕汇报下曹县教育情况。”

“是。”周教谕收到命令起身行礼后,念道,“县学生员廪膳生二十名、增广生三十名,附学生三十六名。

曹县二十八里,五十六所社学,以及官办书院,已全部建成。

共计钱粮.........”

一刻钟后,周教谕汇报完去年工作情况,杨为先满意点了点头道:“周教谕,汝县学全体师生辛苦了。”

“谢州尊夸奖,这是下官我等该做的。”

“嗯,有汝等在,本州就放心曹县教育了。

这上月县试,书院人数情况说下。”

周教谕点了点头,继续道:“和往年一样,县试通过五十人,已全部进入书院深造,目前书院已有学生一百二十八人.........”

“好,非常好,周教谕安排下,改日本州去见见吾等曹县精英学子们。

还有几个月时间,吾等一同努力,让吾曹县在兖州府院试取得更好的名次。”

“是,下官定安排好,有州尊带领,吾曹县学子定能长风破浪.........”

杨为先微笑点了点头,挥手让周教谕下去后,便让六房开始汇报工作情况。

按照顺序,户吏工兵邢礼依次走出。

先是武大走了出来:“至永乐十六年腊月初一,曹县二十八里,户三千八十六,口二万四千三百六十五。

其中二里共一百九十八户,八百零六人为新迁而来。

有开荒政策实施,去年一整年民田共增加一万八千八百六十六亩,官田八百九十六亩。

现民田则为十三万七千八百四十二亩,官田一万六千二百六十二亩。

因开荒地免税一年,则赋税不算新增田亩。

秋粮夏税未有改变,和永乐十五年一样,共计一万七千二百四十四石,绢一百三十二匹。

存留粮,一万三千六百六十六石。

各项税银有所增长,共计二千一百八十六两,详细如下.........”

户房管理的工作很多,地方上的土地、人口、财政、赋税全负责,所以众人汇报工作,就属武大讲的最久。

一连讲了近半个时辰,方才停了下来。

接下来其他各房、三班衙役汇报,就比较快,一个多时辰便结束了。

整场会议下来,从辰时开到未时,刚好也来到了饭点。

这上午的工作汇报、计划讲完了,下午自然则是后续重要工作的开展。

有着上午会议了解的信息,对新的一年工作开展,杨为先充满了干劲。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曹县农业、商业发展还是不错的。

人口、土地、商税,是十几年来增长最多的一次。

相应的三班六房、巡检司,整个曹县需要养活的吏、役,也快要有三百号人。

算上那些临时招募,私下聘请,差不多五百来号人。

要养活的百姓和官吏衙役是多了不少,但按照现如今发展趋势,这些都不是难题。

以曹县地理资源优势,开荒耕种出三百万亩良田,不是难事。

但这前提要有足够的人口耕作,没有足够的人力,迟早还是会变成荒田。

所以若是想快速发展起来,人口是关键。

不然那江南地区,为何自隋唐之后,会成为天下最繁华富饶之地。

无非是得益于地区稳定,战争较少,人口持续增加,远超如此中原大地。

对此时的曹县来说,人口增加,也只有让百姓多生多育这个办法。

靠从其他地区迁移百姓补充人口,也只能解一时之需。

安稳发展起来,耕作三百万亩良田,则可以养活至少五十万人。

但这,至少要二三十年才可能实现。

可这样,也要在没有其他事情干扰的情况下才行。

对于杨为先来说,是不可能花几十年时间留在曹县治理,毕竟还有更宏大的目标等着他。

所以,在他的计划中,在曹县任期的三五年时间里,目标人口突破三万。

民田超过十八万亩,官田超过二万亩。

人均耕地超过六亩。

这样在满足日常生活的同时,能抽出多余的时间做工。

工商皆本,与农并重。

三者相辅相成,一同推进,社会生产力才能更好的发展。

这些年,杨为先让家里经营的几项实业生意,都是从农业发展中衍生出来的。

现在主政一方,自然要大力推动,推而广之。

有着自家资源支持,曹县税银未来目标是要超过五千两,成为中原地区数一数二的经济中心。

眼见为实,用事实说话,日后有这样的政绩,才能突显杨为先治国安邦能力强。

那永乐大帝爷孙仨,若是不重视他,都无脸见老朱。

很快,午后休息一会,未时便开始了下午的会议。

而这场会议,参加人数则少了很多,主要成员是杨为先、刘主簿、黄典史、王巡检四位曹县核心班子成员。

以及一旁负责记录、汇报的戴三等衙役头头,户房武大、工房张风。

会议的主题和上午有了变化,商议的是清理赵王河这项工作。

一开场,杨为先说了几句话后,张风便站了起来向众人行礼,随后开始汇报工作计划:

“经实地考察赵王河,重新制定疏通河道计划如下,

堵塞长度三十六里经分点分区域治理,六十天内完工,需要三千挖泥工配两千搬运工。

修缮安陵镇、金堤口、双河口三处码头,五百人,三十天可完工。

其中一千挖泥工,由定陶负责组织,并提供伙食、工资,经核对,已准备好。

我县所负责二千挖泥工和两千搬运工,按一人一天两斤量,以及每日三斤粮为工资,共需八千石。

码头修缮工,已征调徭役五百人,只提高伙食,共需两百石。

另设奖励机制,拿出一千石以提高工作效率。

总计需九千二百石。

由府里提供五千石,加上我县筹备,目前已有一万五千石。

具体核算、奖励机制、材料耗费,诸位老爷可看这张方案书。”

说完,张风快步走到杨为先等人面前,把方案书一一递了过去。

众人接过后,静静看了起来,方案书详细写了清理赵王河各位置、码头修缮人员调配,以及时间和钱粮、材料耗费。

杨为先大概扫了几眼,核算了下,没什么问题后,抬头看着众人:“诸位有没有什么疑问?”

“回州尊,下官无.........”刘主簿三人抬头,异口同声回应。

“嗯,好。”杨为先点了点头,皱了下眉然后说道,“就按照这个方案执行,开工时间待定。

张风、武大、戴三......你们先下去做好准备,本州还要讨论下。”

“是。”张风五人行礼应下,便离开了会议室。

这之后的会议内容,非常重要,他们知道不是可以随便听的。

待五人离开后,杨为先非常严肃看着三人:“据本州了解,最近有不少人对赵王河上的码头货物装卸非常感兴趣。

不知你们三人是否可知道?”

刘主簿、黄典史、王巡检三人闻言,瞬间想明白了他的意思,一同点了点头:“回州尊,下官知道,不知州尊有何安排?”

“嗯......是有些计划。”杨为先微微点了点头,“这行业干活的基本上都是力壮汉子,而且平时多会聚集一起。

若是少数则好,要是人数一多,有心思不纯之人在,怕会有不好的事发生。

赵王河在曹州地区所分布码头不少,若是让民间随意组织一批工人,这日后衙门也不好管理。

所以本州想把其整合起来,统一管理。

成立一家商社,吾称为公司,专门负责招募工人搬运货物。

这公司,由多人出资建立,按干股分利。

民间占七成,剩下三成归县衙和州衙。

但衙门出资只负责监督和分利,不负责管理。

一切经营管理事务,招募专人负责。

大概是这样的计划,具体的情况,再商议。

你们若是没什么意见,待会就让人和县里的乡绅们说一声。

待后天,让他们来人商量商量。”

刘主簿三人听完杨为先的想法后,就知道他想干什么了,三双眼睛看着他,脸上渐渐出现了笑容。

看来自家领导,是看上了这码头上的生意了,还愿意带着大家一起吃肉喝汤,这挺好。

刘主簿想了想,随意问了句:“州尊,这定陶参与吗?”

“河主流不经过他们那,你说要不要参与?”杨为先淡淡笑了笑,“这日后工人来源主要还是本地乡亲们,就近工作才方便。

吾曹州水运能不能发展好,这码头搬运也是重中之重。

若是搬运效率高,存储安全,要成为中原地区一大货物集散地,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相应曹州才能脱颖而出,对吾等的帮助政绩也就少不了。

所以这块生意,不能太杂乱,具体划分要好好商议商议,你们都做些准备。”

这都能跟着一起吃饱肚子,三人也都没有什么意见,纷纷点头赞同。

“是,州尊。”

“下官谨遵州尊安排。”

“我等马上就去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