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1 / 1)
看着杨为先那侃侃而谈的样子,永乐大帝是止不住笑着,眼中一直闪烁着赞赏的光芒。
“朕,真觉得把你下放地方上担任知州,是有些大材小用。
不如,回来给朕当户部郎中如何?”
杨为先闻言,没有犹豫,直接开口道:“皇上,请恕臣拒绝。”
听到被人拒绝,永乐大帝没有丝毫怒气,抚须大笑道:“看来朕没看错,你杨为先不愧是你杨为先,是和常人不一样啊,很好很好。”
杨为先淡淡看着永乐大帝道:“一个人不管学识多么丰富,没有亲身实践,始终都只是理论,纸上谈兵只会害人害己。
身为父母官,不以身作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民间疾苦,又何来为百姓谋福,为皇上分忧。”
“好,好,说的很好。”
永乐大帝不停的点头称赞,“这样的话,朕听过不知凡几,但最属你说的最中听,最合朕心意。
为先啊,你的志向很远大,朕很欣赏,也决定支持你。
这在北方之地打造一个农工商业中心,没有问题,前期投资五万两,朕全出了。
你做好准备,朕明日就下旨升你为顺天府府尹,好好干,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啊?”杨为先以为自己听错了,连忙问道,“顺天府府尹?”
“怎么?你是不满意这正三品官?”
“不是,不是。”
杨为先连忙摆手,“皇上,臣不是不满意升官,是臣要打造的农工商业中心,准备放在曹州,带动鲁豫冀等地发展。”
“在那打造不是打造,朕已经决定了,就放在顺天府,你当好你的府尹,谁要是敢欺负你,朕给你撑腰。”
看到自家大帝强硬态度,杨为先一脸委屈:“皇上,臣知道你想迁都顺天府,可要发展此地,也不是这么做的。”
永乐大帝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语气加重问道:“那你告诉朕,又该如何发展?”
“这......”
“嗯?不知道?”
“这倒没有。”
杨为先淡定摇了摇头,“是臣还没有专门考察了解过顺天府情况,具体的发展规划,臣还想好。
因地制宜,这是非常重要的。
臣选择曹州,不仅是看重其周边农业、人口优势。
最主要还是看着其地理位置,地处北方中心地带,被黄河、运河环抱,水陆交通便利。
南北商贾通过黄河、运河来到此地,取货之后又可通过水路卖到天下各地。
反观顺天府,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商业优势就没那么明显。”
听完他的分析,永乐大帝脸色倒是平静不少,淡淡笑道:“曹州的地理优势,朕清楚,不然也不会同意你去。
可你现在知道朕要迁都顺天府,难道就不能给朕分忧,帮朕把顺天府发展起来吗?”
看到自家大帝求帮忙,杨为先很是为难,一时不知该如何办了。
完全和设想的不一样,这是要打乱自己的计划啊!
看他纠结的样子,时时不回话,永乐大帝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你小子不能被这难倒吧?
有什么是不能和朕说的?”
看都到这份上了,杨为先只好咬了咬牙回道:“皇上,据目前来看,臣觉得顺天府还不能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
不管是从人口、农业、商业、军事等各方面来看,还是有些欠缺。
臣的建议是,先把农业搞起来,大力建设水利工程,修路搭桥。
等时机成熟,自然而然各行各业都会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
那个时候,顺天府也能有更好的资源,支撑起工商业发展。”
永乐大帝嗯了一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小子不错,实事求是。
朕也不难为你了,说回生意一事。
若朕出资五万两,你准备给朕分多少股?”
这突然的反转,让杨为先愣了下,连忙思索下回道:“皇上,臣是准备把这家公司的股权分为两种,一种可以行使管理权,一种只能享受分红权。
您出五万两,占七千股,享有对应的管理权和分红权。
臣出一万两,享有三千股管理权,两千六百股分红权。
这剩余四百股分红权,臣是想把其中三百股,拿来奖励给那些负责研究配方的技术人员,一百股的分红,奖励给那些工作表现好的工人。
对于这样的分配,皇上您看是否可以?”
“哈哈哈!”
永乐大帝看他小心翼翼的样子,忍不住的大笑,“这一年能赚百万两银子的生意,朕投资五万两,你说送就送朕七成,你小子倒是挺大方的啊!
你小子挺会做生意,这股本分两种,朕没意见。
但你说分给技术人员,这还不是你自己搞出来的,若说谁最懂,也是你小子最懂研究。
给那些工作突出之人一些奖励,朕也没意见,朕没那么吝啬。
好了,朕也不占你便宜,朕出资五万两,占七千股,享有分红权就好。
你小子也不用出钱,生意管理都归你安排的人说的算,享有两千五百股分红权就好。
你少拿的那一百股分红权,就奖励给那些工作突出之人。”
“谢皇上恩赏,但臣有异议。”
“怎么,这还不满意?”
“不是。”
杨为先摇了摇头,“皇上相信臣,愿意把管理之事交给臣,但做生意就得讲究人情分离,还是划分清楚好。
届时合约上,需要写清楚臣只是代皇上行使管理权。”
“你小子啊!”
永乐大帝没好气笑了笑,“你再有本事,朕难道还管不了你!
你想写合约上就写,朕说了让你管理,你就大胆管理。
朕只有一个要求,明年必须要把生意做大,朕要分到至少五十万两。
若是完不成,朕拿你是问。”
“臣定不辱使命。”
“有信心是好事,可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永乐大帝拍了拍他的肩膀后,转身向御案走去。
“这白莲教起义一事,你也立了功,现在又为曹州、山东定下复兴规划,你说说朕该如何赏你呢?”
听到这,杨为先没有犹豫,直接上前回道:“皇上,若要赏臣,臣斗胆请皇上允许臣派人出海探索。”
“只要这赏赐?”
“是,还请皇上允许臣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
“你小子啊!”
永乐大帝没好气的笑了笑,“朕就不懂了,你为何要执着出海探索,还是要往那无边东海。
难道你不知大明海东边,只有大小琉球、倭国?
这再往东则是一望无际的海域,又能有何好探索的?
也许你那位科学老师,对那无边东海有大陆也只是猜想呢!
听朕的,你还年轻,就不要想这些虚无缥缈之事。
脚踏实地做好你该做的,朕不会亏待你。”
对于他的劝导,杨正不为所动,坚定的回道。
“皇上,臣相信科圣张大家的浑天说,也相信老师的推测,我等身处的大陆是圆的。
从大明海一直往东,会有一片广袤无垠的陆地。
再一直走,一定能再回到大明。
从汉到如今千年,都未有人证明此猜想,可臣想证明。
臣想让大明的旗帜,遍布远方。”
“你小子怎么就这么犟呢!”
“臣这不是犟,是相信科学,相信天地万物皆有可能。”
说着,杨为先从怀里拿出了一张绢布,“臣这里有一份图,献给皇上。”
永乐大帝嗯了一声,挥了挥手道:“打开,让朕看看你又准备什么好宝物。”
随着杨为先缓缓打开绢布,绢布上图形轮廓一一显现。
仔细看,上面标注着几十个国家名称。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中间一块区域,有细分标注着省、都司、宣慰司的大明。
看到这样一副以大明为中心的世界舆图,永乐大帝瞬间就被吸引住了,脚上不听使唤的缓缓走向舆图。
“杨为先,你这副舆图,从何而来?
为何与《大明混一图》,还有郑和带回的舆图不一样?
这西域以西,昆仑奴生活的昆仑州以北,称西洋?
嗯......西洋也不无不可。
呃,这昆仑奴生活的疆域,竟然这般大?
怎这西洋之地疆域,也看着比朕的大明还大?
倒是这拜占庭和奥斯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看来是不死不休啊!
咦,这西洋中部,为何分成如此多小国?
这小国看着,怎和周分封八百诸侯国相似?
有意思有意思!
若是真的,这舆图倒是有趣......”
此时,永乐大帝一会瞅瞅这,一会摸摸这,就跟好奇宝宝似得,一点都没有被这舆图惊到的样子。
看他如此好奇,杨为先也没打扰,静静地耐心等他看完问完,才笑着回应他。
“皇上,臣这份舆图,是臣根据科学老师当年所留的游历图,及口口相传的天文地理知识,重新绘制并修改而成的。
当年老师离去之时,告诉过臣,那份游历图是代代相传,一个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而现在,传到臣这里,臣想继续完成这任务,不想辜负师恩。
老师一直告诉臣,天下之大,不敢想象,要多出去走走看看,不要做井底之蛙。
有很多事物,人一直都没发现过。
有很多新的大陆,人也从未踏足过。
也许在那些新的大陆之上,会有数之不尽的黄金白银,会有更高产的粮种,会有广袤无垠的良田。
也许只要我等大胆迈出那一步,我大明国力就能再上一台阶,我大明百姓就能吃上饱饭,皇上就能打造千年以来最强大的永乐盛世!”
听着他这长篇大论,永乐大帝没好气的伸手打断:“好了好了,你小子别说了,尽跟人家学谄媚的话。
你既然这般执着出海探索,朕也不会不解人意。
但有一点朕提前告诉你,朕可以同意你派人出海探索,可朕不会下旨让朝廷支持你,你可明白?”
“臣明白,明白。”
杨为先兴奋的连连点头,“这花费钱粮,臣会自行想办法解决,臣就是省吃俭用,也会凑齐一支完善的船队。”
“你小子啊!”
永乐大帝嗔了他一眼,“好好办好你的事,朕不会亏待你。
回去安排好的你人员,准备好你的钱粮,届时等朕消息找郑和,他会给你安排好。”
“谢皇上,谢皇上!”
“行了行了,你小子要谢,就给朕好好办事。”
永乐大帝没好气挥了挥袖袍,转身向门外走去,“这时候不早了,陪朕吃顿饭。
太孙既然来了,也别走了,一起吧!”
“呃?”
听到自家大帝说太孙二字,杨为先瞬间愣了,连忙转身看去。
好家伙,这不知道什么时候,大明最强太孙朱瞻基站在了门口柱子后面。
此时,朱瞻基看自己被发现,也有些尴尬,笑了笑走上前。
“臣见过皇上,皇上圣躬安。”
“朕安,跟朕一起去吃饭。”
“谢皇上。”
朱瞻基站起身子侧在一旁,朝杨为先笑了笑,示意不用行礼。
看到这样,杨为先乐笑了,这刚才谈天阔论多半是被人偷听去,也不知是好还是坏。
想来这未来的宣德帝,应该不会坑自己吧!
虽说是第三回见面,可看人家这和善的脸面,也看着不坏,是个明君的样子。
“杨为先,你一直看本王看啥?”
朱瞻基拍了下愣着的杨为先,“走啊,别站着了,皇上说赏宴。”
“哦,好好,太孙殿下请!”
“请,你我赶紧的,有些问题本王不懂,等会你可要给本王解答一二。”
杨为先嗯了一声,随后跟着朱瞻基走向一旁摆宴的大殿。
来到地方,没多久,陆陆续续来了几位大臣。
不用说,能参加这等晚宴的,也就只有杨荣、金幼孜、夏原吉、吕震、成山候王通这等文武高官。
不得不说,这一国之君,又还是当今世界最为强大国家的君王,那安排的晚宴就是好。
虽说奇珍八味这些好东西没有,可人家御厨也把那常见的菜做出花来了。
那色香味俱全,比杨为先加了味精的菜都好吃。
这场晚宴举办原因,虽没明说,但众人都知道是谁让永乐大帝高兴才赏下的。
所以哪怕杨为先官职低,坐在后面,也少不了众人的照顾。
就连恩师杨荣,都没躲过众人的追捧。
师徒二人这般能力,太让人嫉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