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谁会不想进部啊!(1 / 1)
不得不说的是,永乐大帝真不比老朱差多少,虎父无犬子。
别的不说,就单看对手下这帮文武官员的掌控,整个大明,就他父子俩能震慑群臣。
就算是以后嘉靖等人,那也是差点意思。
这能执掌大权的帝王,想要做些事,还真没几个大臣敢对着干,不然你就试试十族够不够砍。
更何况再加上朝中不少重臣支持,也就更不会有什么会反对。
此时,就如杨荣跟杨为先说的那样,为了给了他铺设了一条宽广的道路,永乐大帝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以白莲教起义一事,治山东三司纵盗之罪,直接就把山东布政使储埏、张海,按察使刘本等人全部贬去交趾。
这一下子,就把山东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都指挥使司,腾出了大大小小十几个空缺官位。
然后这为了照顾杨为先,就直接擢升老熟人兼上司兖州府知府赵兰为山东右布政使。
这直接就是从府一把手,跳到省二把手。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赵兰在努力下,用不了多久就直接进部了。
而这能进部的人,远远不止他一位。
此时,杨东看着手中兵部签发的任命书,那是激动的不得了,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公子,我这不是做梦吧?这真就当上巡检了?”
“不相信的话,你可以抽自己一巴掌试试。”
话刚说完,就看到不得了的一幕。
“啪!啪!”
“你小子真抽啊!”
杨为先看着杨东连抽自己两巴掌,人都呆了。
杨东傻笑摸着头,“看来这是真的,我这以后也是有官身在了。
哈哈,以后小猛、小云见我,也得行礼。”
看他这傻样,杨为先没好气的吐槽道:“看把你能的,当个巡检就高兴成这样,这要是给你当个千户、指挥使,你还不得上天。”
“不敢不敢,我这以后还得靠公子你提携提携,哪天混个狮虎袍穿穿呢!”
“你啊!”杨为先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握当下,安住本心,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杨东懵懂着点了下头:“我这头一回当官,日后这官场上的事,还请公子多多教导。”
杨为先嗯了一声,一脸严肃看着他:“以咱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现在你入了官场,日后这工作上要注意,要要记住自己与他人的职务。
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不该拿的不拿,不该怕的不要怕。”
“是,谢州尊教诲。”
“嗯......咱们出来这么久,也该收拾收拾回去,大展拳脚。”
-----------------
来京时快马加鞭,火急火燎,这回去的时候就轻松不少。
临走前,还与翰林院董璘、陈询等同年好友聚了聚,加深加深关系,大家互相扶持进部。
回曹州途中,经过的州县若是同年好友治下,自然也是要停下见上一面,交流交流心得。
这一路游玩,也算的上是实地考察,倒也不怕他人弹劾。
近一千五百里,走个十多天也不算慢了,
四月初三,曹州北城门口。
此时,提前收到消息的刘主簿、黄典史、王巡检、定陶县知县李远等曹州班子成员,以及大大小小乡贤士绅聚集在一起,遥望着远方。
不多时,随着阵阵马蹄声传来,尘雾飞起,一道十余骑出现在了众人视线。
“是州尊,是州尊回来了。”
“走走走,我等上去迎接。”
......
众人话不多说,纷纷快步向前小跑过去。
伴随着一声“吁吁吁......”,十余骑慢慢停了下来。
“下官见过州尊。”
“欢迎州尊回来,州尊一路辛苦了。”
看着众人脸上洋溢的笑容,杨为先也跟着笑了起来:“看来大家也都得到了消息,在这恭喜大家,可喜可贺。”
“还得谢州尊提携,下官感激不尽。”
“谢州尊给下官机会,下官没齿难忘。”
“谢州尊提拔,下官万分感谢。”
见状,杨为先伸手打断:“这都是你们自己的努力,才得到皇上的看重,要记住皇上的恩德。”
“是也是也,我等谢皇上恩德。”
“谢皇上隆恩。”
“谢皇上看重。”
众人得到提醒,连忙转身向北方行礼。
杨为先对众人满意点了点头,然后走向一旁的乡贤士绅们:“感谢诸位乡亲父老前来迎接,本州刚回来,有些事要处理下,就不陪着诸位,还望海涵。”
“不敢不敢,州尊您且忙公务,我等老夫自行离去。”
“是也是也,我等老夫能见到州尊已欣喜不已,也不多待了。”
“州尊您且忙,我等老夫先走一步。”
“州尊留步,告辞。”
“告辞......”
目送这些乡贤士绅离去后,杨为先带着刘主簿、黄典史等人,慢慢走向曹州城东双河口码头。
他一边走着,一边语重心长地说道:“之前本州说过,只要大家用心脚踏实地为百姓做些实事,就会有相应的收获。
如今你们当中受益的人,本州希望你们能继续保持初心,好好干下去,未来会有进部的一天。
这次没有受益的,也希望你们不要气馁,继续保持下去,本州这回是带着重大任务回来,来日再一同进部。”
刘主簿、黄典史等人闻言,连忙行礼致谢。
“是,下官谨记州尊教诲。”
“州尊教诲,下官铭记于心......”
转身看了眼众人后,杨为先继续边走边说道:“刘正,黄文,本州后续要忙起来,日后是没有太多时间看曹县,你们二人一定要用心治理好,当好知县和主簿职位。
王武,你去到滕县守御千户所,要好好听王主事和陆老的安排,同时要带好跟你一起去的巡检司兄弟,尽好你这位总旗的职责。
周锡,你这几日好好和李远交流,尽早熟悉定陶县事务,日后曹州城发展起来,定陶是受益最大的。
李远,你是大家当中去的最远的,上任胶州知州后,好好干,若是有何困难可书信回来,本州会看看有那些可合作帮助的地方,还有记住配合好卫都指挥使防备倭寇。
这回本州从京回来,是准备下一盘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