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投降献城(1 / 1)
同时间,刘皮亮以听从林剑行的部署,率兵前来攻城。
刘皮亮有了前车之鉴,自然不可能傻傻乎乎的用嗓子,直接将信绑在箭上,一箭直直插向城头。
知府官小心翼翼,颤颤巍巍的将剑拔出,看着上面的信件。
【城内的知府官听着,我们是革命军,你们已被我们包围了,如果负于顽抗,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那名知府官顿时被吓的连战都战不稳,险些一头栽倒在地上,连忙命人将自己扶着回府休息。
城内守军士卒看着如此多的人来攻城,再加上看自己家知府已经被吓晕过去,已经有不少产生投降心里。
毕竟面对这种毫无胜算的情况下,要是能活着,他们肯定是选择保名的。
任何人在人,在活着和死亡之间,都会选择活着,这就是人性,至少九成九的人都是这样。
隔天,此时知府,坐在自己府上的椅子上。
却感觉平日里坐着非常舒服的椅子,今日却一点也不舒服,如坐针毡,毫无疑问是因为革命军的攻城让他寝室不安。
他甚至都不敢睡觉了,害怕一觉醒来,自己被五花大绑送到那些革命军面前,毕竟城内已经有很大一部分有了怯战心里,主张投降,保住小命。
他也不敢保证,会不会有人为了保住小命,戴罪立功,升职进步而拿他的人头当投名状。
虽然只过了一夜,但那名知府却是明显的憔悴,痩消,虚弱了不少。
甚至人都显的苍老许多,毕竟他也怕死,怕失去自己荣华富贵。
“如今城内的这群刁民知道了,邵武县分田地,知道革命军来了,个个兴奋不已,若是将他们都应召来参战,估计直接就打开城门了,而且城内的官兵不到300,还得抽出一部分应付城内的骚乱。”
“哎,你说该怎么办呀。”
知府满面愁容,问着平日里服侍他的一名下人。
“大人吾有一计,现在投降,好歹还能有条命,看在投降之攻功的份上,怎么说也能给我们留下一点产业。”
那名下人劝谏道,他也是希望投降的。
“唉,罢了,时也命也,开城门吧。”
知府下了命令,选择放弃抵抗,留得一条小命。
陆陆续续,周围这几座大山上的土匪,有的投降,有的死战,被全歼,收土匪军有1500余,南方的战事,顺序告一段落。
而北方的光泽,也与南方几乎差不多,军队在看管各地,完成土地革命以后,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传思想,革命军在邵武武获得了百姓的强烈支持,百姓也陆续报名参军,形势一片大好。
约过一两天,冯远将报名参军人数整理好,便来拉着蒋和找到顾青。
“报告元首我军在各地征召,目前各地的士卒已在邵武府集合,共计新征召的士卒,约5500人,另外我军已完成整编,新来的土匪军整编为独立团。”
蒋和禀告道。
“另外我军目前可战兵力依旧为现在的6000人,新军至少要等到一月之后才能有战斗力,我军目前的兵力,已经编为了一个师,按照元首吩咐。”
冯远也随即禀告的。
“那这样吧,林剑行为旅长,管理土匪军改编的独立团,张日,王宏,刘皮亮,的三团,和四团,八团,麾下总兵力4000人。”
“我为师长,听说这次有个叫林云的连长,第一个打下了东乡县,顺便就提拔为九团长吧。”
顾青自然也是运筹帷幄,军中事情,他是了如指掌,这件事冯远虽然有心所隐瞒,但却并瞒不过顾青。
PS:可能有读者觉得太乱了,给大家重新捋一下,冯远一团长,蒋和二团长,张日三团长,王宏四团长,许文五团长,盛庸七团长,刘皮亮八团长,李云九团长,每个团长麾下900人,独立团为1500人
“好,联系所有部队,迅速回来整编。”
顾青直接下令。
此时岭南知府,身为管理岭南一地的贾生,正在喝茶,得知消息顿时将陶瓷酒杯摔在地下。
“一群废物,能让一支连正规军都算不上的乞丐,平民组成的军队,打到我们这岭南之地,看来我需亲自出山,汇报朝廷,我等原地待。”
贾生怒骂道。
半个月后。
宫里的太监来了岭南服,贾生恭敬的跪下。
虽然他也不想给一个人阉人下跪,但是没办法,人家是来宣读圣旨的,不跪就等于抗旨不尊,他九族可得感谢他了。
他平日里虽然狂妄自大,但如今却是只得恭敬的跪下听旨。
“命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近闻逆贼顾青,横行乡里,屠毒百姓,咱心甚忧,特命福州布政使,即刻率所部兵马,前往剿除,以安民心,福州布政司,可酌情自调兵力,以资协助,待咱与朝臣共商大计后,再行遣派大军,彻底平叛,以绝后患,钦此!”
那名太监高高在上,俯视着贾生,平日里他只是宫中的一名小太监,自然是低声下气。
有幸得了这份美差,能享受他人跪拜,他自然是无比高兴,自傲,他一字一句宣读圣旨道。
“臣接旨。”
贾生领旨谢恩。
又是十余天过后,终于等来了朝廷的圣旨,只有简单的十个字。
遣军两万五,平定坐山虎。
此时顾青处。
“诸位,如今我们的根据地,已经扩展到了邵武府,接下来我们的目标,要着重于东方,福州府,据线人传报,福州那边已经有动作了,我们这一次需,要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以达到连胜连捷之势,各位有什么看法吗?”
顾青看着一干将领开口问道。
“元首,我认为可以截断后路,这里除了山多,想必十分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我认为,可以打探一下他们的后勤粮草,给他一把火全烧了。”
冯远提议道。
“你的建议确实有可取之处,火烧粮草,可以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场战斗的胜利,不过敌方的后勤,是整个福州的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