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军混意志(1 / 1)

加入書籤

另外敌军的进攻路线,我们已经摸清,福州北上途经闽清,水口,九龙山,随后抵达延平府,南平,直至顺昌,与我军交于江勒,敌人的先头部队只有6500人,此战要打出我们革命军的气势和精神。”

顾青点了点头,很是赞同冯远的看法。

随后冯远便前往他的作战室,和他麾下眼中营长,连长商议。

“这次任务非常艰巨,我们面对的可是一群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敌人,他们可能会比我们想象中的更难对付,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全力以赴。”

“虽然敌人实力强大,但我们也绝不能轻敌,只要大家按照元首的战略部署,我相信一定能给予敌人沉重的打击。”

冯远鼓舞着麾下所有人的士气。

言罢,冯远便赶赴前线。

半天后。

一名团长急匆匆赶了过来。

“报!旅长,五公里外发现敌军,请求指示。”

那名团长立了个军礼问道。

“传我的命令,炮兵连向前推进500步后,轰两炮就向万安方向撤退,将敌人引入包围圈。”

冯远直接吩咐道。

而此时的两万五千朝庭兵马,郑在赶来的路上,他们此行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来剿匪。

他们只见两道红光,只听一声轰隆巨响,顿时数十人被炸的死无全尸,还未见到人,就已去黄泉。

朝庭兵马的那名将军大急,他可不想还没开打,士气就先乱了,不然军心四散,逃的逃,未战先败,他到时候会朝廷,叶完全不好交差。

“不要乱,不要乱,全军给我追,歼灭贼寇。”

李文忠连忙大喊,稳住了士气军心。

此时顾青和冯远等人站在远处山崖,看着那黑压压的人马。

“元首,敌军大部分已进入万安了,请指示。”

冯远禀告道。

“展开两个营,争取将敌军歼灭,顶不住就向百丈山撤退,在百丈山进行大决战。”

顾青直接吩咐道。

“第八团第九团,向前顶住推进。”

冯远也紧跟着下令道。

而此时李文忠,见火炮已经消失,敌军逃窜,以为胜局以定,丝毫不把顾青等人放在眼里。

“不过是一群土匪军,全军压上去,注意火铳,骑兵侧翼迂回,抓到匪首者,赏百斤。”

李文忠冷笑不已,直接打算一口气将顾青等人全歼。

此时七团长处,眼见朝廷人马冲上来,嘴角挂起一丝弧度,他早已在此埋伏多时。

“火枪手准备,开火!”

七团长大喊道。

“虎蹲炮准备,开炮!”

另一边埋伏的八团长,也发号施令,让自己的炮兵团开炮。

顿时枪声夹杂着火炮声,打在明君身上,让他们疼得哭爹喊娘,要不是看后面还有监督人员,而且主将还在,不然他们怕是头直接跑路了。

“全军列阵,步兵向前压上去,弓箭手准备。”

李文忠久经沙场,很是老辣,冷静无比,沉思一会,便想到对策,稳扎稳打,并没有手足无措,导致军心大乱。

顿时弓箭手站在最前面,拉弓射箭,顿时万箭齐发,让不少顾青麾下将士惨死。

“营长对面人数太多了,快没炮弹了。”

一名连长急匆匆上来禀告道。

“嗯,差不多了,向百丈山撤退。”

八营长打断暗原计划实行。

“营长,后面的敌人一直咬着我们不放。”

那名连长又是开口说道。

“应当是敌军的增援部队赶到了。”

七营长开口说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七营长,你先带队伍走,这次敌方全是精锐部队,与我们前几次遇到的不同,他们会一直咬着我们不放,我来垫后,我们营可是被元首亲自称赞过的钢铁八营。”

八营长开口道,他知道,他此举必死无疑,但他还是要尽可能的舍弃自己,保住他人,保护住革命的有声力量。

他心中已经有了必死的决心,还不忘给自己脸上贴块金,一脸憨笑,好让七营长放心。

“可是……”

七营长还想在说什么,但八营长却打断了他的话,让他只能把话咽到肚子里。

“别可是了,你们七营几次带头冲锋,黄山带出来的兄弟,都快打光了,你们先走。”

八营长坚决道,声音不容置疑。

“好,活着回来。”

七营长拍了拍八营长得肩膀,留下来最后一句话,便走了。

很快七营的残军撤出,但八营的局势仿佛更加危险,此刻他们已经被朝廷两万多人马锁包围。

“走不掉,咱们就不走了,血战到底,我们是元首亲自赞誉的钢铁八营,钢铁八营进攻!”

随后八营长带着身边仅剩的100多人发起冲锋,他心中不甘,痛苦至极,他看着曾经和他并肩作战的战友,一个一个的倒了下去。

他们硬生生在敌军两万多人的包围下坚持了十多分钟,最后整个八营,只剩下了他一人,此刻他已筋疲力尽,毫无力气反抗。

他的子弹早已打完,只能靠着枪上的刺刀,和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杀的最后刺刀卷刃了,他浑身浴血,仍旧死战不退。

“我随死,但我的意志,会继续追随元首,新大明万岁,顾元首万岁,钢铁八营进攻!”

随后他被附近几名敌军刺穿,不甘的闭上双眼。

不远处的朝廷军队将领,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不已。

“此真乃强军,全军上下没有一个软骨头,没想到一只土匪军,也竟有如此军魂,究竟是怎样的意志,在支撑着他。”

李文忠见此情景,不由赞叹到,不由被八团长的精神所敬佩和折服,试问他也培养不出来这样一只,钢铁般意志的军队。

过了半个时辰。

“将军此次我军杀敌1200余,斩杀敌军将领一名,我军阵亡5000余人,伤3000余人,还有2万余可战。”

一名士卒在李文忠的吩咐下,清点完人数,便来拱手禀告道。

饶恕那名李文忠打过无数血仗,但听了这个伤亡数字,也是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这支部队,恐怕是敌军的精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