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京兆府大实验(1 / 1)
长孙无忌被贬的消息传遍长安后,整个朝堂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那些原本跟着长孙无忌的官员,纷纷改变立场,开始支持程岩的改革。
”看来,墙头草还是很多的。“李明月看着那些前来拜访的官员,忍不住摇头。
”这很正常。“程岩笑了,”政治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那我们接受他们的投靠吗?“
”当然接受。“程岩点头,”不过,要让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诚意。“
正说着,王玄策走了进来。
”侯爷,京兆尹求见。“
京兆尹相当于现在的市长,管理着包括长安城在内的整个京兆府
“请他进来。”程岩整理了一下衣服。
京兆尹李道宗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面容严肃,但眼中带着一丝紧张。他一进门就深深行礼:“下官李道宗,拜见蓝田侯。”
“李大人客气了,请坐。”程岩亲自为他倒茶,“李大人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李道宗接过茶杯,犹豫了一下才开口:“侯爷,听说陛下要让您在整个京兆府进行选举实验?”
“确有此事。”程岩点头,“怎么,李大人有什么想法?”
“下官……下官想全力配合侯爷的实验。”李道宗的话说得很小心,“只是不知道侯爷需要下官做些什么?”
程岩心中暗笑,这个李道宗显然是看风使舵的高手。长孙无忌倒台后,立刻就跑来表忠心。
“李大人的诚意我领了。”程岩放下茶杯,“不过,我需要看到实际行动。”
“侯爷请吩咐!”
程岩走到地图前,指着京兆府的几个县:“我准备在这五个县同时进行实验,需要京兆府提供全面配合。”
李道宗看了看地图,倒吸一口冷气。这五个县加起来有近十万人口,规模比蓝田的实验大了十倍不止。
“侯爷,这么大的规模……会不会有风险?”
“风险?”程岩冷笑,“李大人是担心实验失败,还是担心实验成功?”
李道宗被问得一愣:“下官当然希望实验成功。”
“那就好。”程岩转身看着他,“我给李大人三天时间,把这五个县的基本情况摸清楚。每个县有多少村庄,多少人口,现任官员的情况,都要详细统计。”
“是,下官这就去办。”李道宗起身告辞。
等他走后,李明月忍不住笑了:“你看他那紧张的样子,好像怕你吃了他似的。”
“他确实应该紧张。”程岩在椅子上坐下,“京兆府这些年问题不少,贪污腐败屡见不鲜。如果我们的实验成功,第一个要换的就是他。”
“那你为什么还要用他?”
“因为现在还需要他。”程岩解释道,“我们要在五个县同时进行实验,没有京兆府的配合根本不可能。等实验结束,再收拾他也不迟。”
正说着,张德匆匆跑了进来:“侯爷,大事不好了!”
程岩眉头一皱:“出什么事了?”
“刚才有消息传来,说陛下准备征讨高句丽,已经开始征兵了!”
程岩心中一动,历史上李世民确实多次征讨高句丽,看来这次是真的要开始了。
“这是好事啊,你怎么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张德急道:“侯爷,如果开战了,朝廷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军事上,我们的改革实验怎么办?”
“谁说改革实验要停止了?”程岩站起身,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李明月也有些不解:“程岩,你什么意思?”
程岩走到地图前,手指在高句丽的位置点了点:“如果我没猜错,陛下征讨高句丽最大的问题不是军事,而是后勤。”
“后勤?”
“对,后勤。”程岩转身看着众人,“高句丽距离长安千里之遥,大军出征需要大量的粮草、武器、马匹。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各地征收。”
张德恍然大悟:“侯爷的意思是,我们可以通过支持征战来证明新制度的优越性?”
“聪明!”程岩赞许地点头,“如果我们实验的那些县能够高效地完成征收任务,甚至超额完成,陛下会怎么想?”
“陛下会认为新制度确实有效!”李明月也明白了程岩的想法。
“不仅如此。”程岩的声音越来越兴奋,“我还要亲自参与这次征战,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能力!”
张德吃了一惊:“侯爷,您要上战场?”
“为什么不能?”程岩反问,“我又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而且,只有在战场上立功,才能真正获得军方的认可。”
李明月有些担心:“可是战场凶险……”
程岩握住她的手:“明月,你不是一直说要做一番大事业吗?现在机会来了。我去前线打仗,你在后方推进改革,我们夫妻同心,一定能成功!”
李明月看着程岩坚定的眼神,最终点了点头:“好,我支持你。不过,你一定要小心。”
“放心,我不会有事的。”程岩转向张德等人,“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工作重点要调整。第一,加快京兆府五县的选举实验;第二,全力支持征战的后勤准备;第三,我要开始学习军事知识,为上战场做准备。”
***
三天后,李道宗带着厚厚的一摞文件来到蓝田学堂。
“侯爷,您要的资料都在这里了。”李道宗小心翼翼地把文件放在桌上。
程岩翻开文件,仔细查看。李道宗的效率确实不错,每个县的情况都统计得很详细。
“李大人辛苦了。”程岩合上文件,“现在我们开始第二步,选择实验村庄。”
“侯爷准备怎么选?”
程岩拿起毛笔,在地图上画了几个圈:“每个县选择三个村庄,一个富裕村,一个普通村,一个贫困村。这样能够全面检验新制度的效果。”
李道宗看着地图,心中暗自佩服。程岩考虑问题确实周全,不愧是能让皇帝看重的人。
“另外,”程岩继续说道,“我要求每个实验村庄都要建立完整的档案,包括人口、土地、收入等基本信息。选举结束后,要定期跟踪新村长的工作效果。”
“是,下官这就去安排。”
“等等。”程岩叫住他,“还有一件事。听说朝廷要征讨高句丽,需要征收大量物资?”
李道宗点头:“确实如此。兵部已经下了文书,要求京兆府提供粮草十万石,战马三千匹,还有大量的武器装备。”
“时间呢?”
“三个月内必须完成。”李道宗苦着脸,“侯爷,这个任务太重了。按照以往的经验,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程岩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李大人,如果我说能在两个月内完成,你信吗?”
“两个月?”李道宗瞪大了眼睛,“侯爷,这不可能啊!”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程岩站起身,“我们的实验村庄,不仅要选出好的村长,还要证明新制度在动员能力上的优越性。”
李道宗半信半疑地看着程岩,不知道他哪来的信心。
***
一个月后,京兆府五县十五个村庄的选举全部结束。和蓝田的实验一样,每次选举都井然有序,选出的村长也都深得民心。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新村长上任后,工作效率出奇地高。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以往三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
“侯爷,太神奇了!”李道宗兴奋地向程岩汇报,“那些新村长简直像变了个人似的,干劲十足!”
“这有什么神奇的?”程岩笑道,“他们是村民选出来的,当然要对村民负责。如果干不好,下次选举就会被淘汰。”
“可是以前的村长也怕被撤职啊。”
“怕被撤职和怕被村民抛弃,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心态。”程岩解释道,“以前的村长只需要讨好上级,现在的村长必须讨好村民。你说哪种更有动力?”
李道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这时,王玄策匆匆走了进来:“侯爷,陛下召您入宫,说有军务要商议。”
程岩心中一动,知道李世民可能要谈征讨高句丽的事情了。
***
御书房里,李世民正在和几个将军商议军事。看到程岩进来,他摆手让其他人退下。
“程岩,朕听说你在京兆府的实验很成功?”
“托陛下洪福,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果。”程岩谦虚地回答。
李世民走到地图前,指着高句丽的位置:“朕准备亲征高句丽,你有什么看法?”
程岩心中激动,但表面依然平静:“陛下圣明,高句丽屡次犯边,确实应该征讨。”
“朕担心的不是能否打赢,而是后勤供应。”李世民皱着眉头,“大军出征,每日消耗粮草无数,运输又极为困难。”
“陛下,臣有一个建议。”程岩上前一步,“不如让臣负责此次征战的后勤保障?”
李世民有些意外:“你?”
“是的,陛下。”程岩的声音很坚定,“臣在京兆府的实验证明,新的制度能够大大提高行政效率。如果把这套制度用在后勤保障上,一定能够事半功倍。”
李世民沉思了一会儿:“你有把握吗?”
“臣敢立军令状!”程岩跪下道,“如果臣不能按时按量完成后勤保障任务,愿意承担一切后果!”
李世民看着跪在地上的程岩,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个妹夫不仅有改革的理想,还有承担责任的勇气。
“好!朕给你这个机会。”李世民扶起程岩,“不过,朕还有一个要求。”
“陛下请说。”
“朕要你随军出征,亲自指挥后勤工作。”李世民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朕想看看,你在战场上的表现如何。”
程岩心中狂喜,这正是他想要的!
“臣遵旨!”
从御书房出来,程岩的心情无比激动。征讨高句丽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自己证明能力的绝佳机会。如果能在这次征战中立功,自己的政治地位将会大大提升。
回到蓝田学堂,李明月正在和张德等人讨论实验的后续工作。
“怎么样?”李明月看到程岩进来,立刻问道。
“陛下同意了!”程岩兴奋地说,“不仅让我负责后勤保障,还要我随军出征!”
张德等人都激动地围了过来。
“侯爷,这是天大的好事啊!”张德兴奋地说,“如果您能在战场上立功,回来后地位就完全不同了!”
“不过,”裴行俭有些担心,“战场凶险,侯爷一定要小心。”
程岩点点头:“放心,我不会逞匹夫之勇。我的任务是后勤保障,不是冲锋陷阵。”
李明月走到程岩身边:“你什么时候出发?”
“大概一个月后。”程岩握住她的手,“明月,这段时间你要辛苦了,京兆府的实验还需要继续跟进。”
“我知道。”李明月点头,“你放心去吧,后方的事情交给我。”
程岩看着眼前这些支持自己的人,心中涌起一阵暖流。有了这些人的支持,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一个月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程岩把京兆府的实验工作安排妥当后,开始全力准备随军出征的事宜。
“侯爷,这是您要的军中各级将领的详细资料。”王玄策抱着一摞厚厚的册子走了进来。
程岩接过册子,仔细翻阅。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深知在古代军队中,人际关系往往比能力更重要。想要在军中立足,必须先了解各个将领的背景和性格。
“李靖、李世勣、薛万彻……”程岩一边看一边记,“这些都是名将,应该不难相处。关键是那些中层将领,他们才是决定后勤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李明月在一旁整理着程岩的行装:“你这次带的东西可真够多的,光书就装了三箱子。”
“兵书、史书、地理志,这些都是必需品。”程岩头也不抬地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虽然不用冲锋陷阵,但也要对战场情况了如指掌。”
张德从外面走了进来:“侯爷,京兆府征收的物资已经全部到位了。粮草十二万石,比朝廷要求的还多两万石;战马三千五百匹,也超额完成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