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斥候又不是刺客(1 / 1)

加入書籤

查尔森引以为傲的控制力,在这一刻,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他缓缓地垂下手臂,那份策划埋伏的激情已经荡然无存,他意识到,自己再无选择。

……

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小镇守军离开奎克镇,投奔到自己的麾下,维利接受了这个魔幻的现实。

他感受着那些小镇守军们,用一种混杂着敬畏、好奇与解脱的目光看着自己。

维利的心中,前所未有地充满了力量感。

他不再是那个需要躲在阴影里,靠着隐忍和算计才能苟活的次子。

现在,他是名正言顺的“维利少爷”,是奎克镇守军拥戴的领袖。

然而,这份魔幻的现实感还未在他的心中扎根,就被一道清冷而理性的声音打破。

“维利先生。”

温妮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瞬间将维利从飘飘然的思绪中拉回了地面。

“我们现在拥有了兵力上的优势,但这并不代表胜利。”

她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帐篷前,目光越过欢欣鼓舞的士兵,径直投向远处那座矗立在山丘之上的、灰黑色的城堡轮廓——奎克堡。

“查尔森龟缩在城堡里,他还有最后的卫队,以及坚固的高墙。”

温妮的眼神冷静得像一汪深潭。

“真正的战斗,现在才刚刚开始。”

她的话语如同精准的校准器,瞬间修正了维利因初尝胜果而产生的些许自满。

他顺着温妮的目光望去,奎克堡的城墙在夕阳的余晖下,投下巨大的阴影,像一头沉默的巨兽,盘踞在那里,散发着冰冷而顽固的气息。

“温妮小姐说的是。”维利立刻收敛了心神,恭敬地回应道。

“我这就命令士兵们安营扎寨,准备……”

他的话还没说完,温妮便直接下达了她的第一个命令。

“不只是安营扎寨。”

“你的任务,是立刻组织奎克镇的工匠,开始建造攻城器械。”

“我们需要云梯,大量的云梯,以及至少两台能够砸开城门的攻城槌。”

维利微微一愣。

他本以为会是围城,是长期的对峙,没想到这位温妮小姐的节奏如此之快,目的如此明确。

温妮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语气没有丝毫波动地解释道:“我带来的这五百名士兵是野战精锐,但他们并非攻城部队,我们没有携带任何重型装备。”

“而奎克镇,是你最熟悉的地方,也是我们目前唯一的后勤基地。”

“攻下奎克堡的城堡高墙,这是我们唯一的终点,在此之前的一切行动,都必须为此服务。”

她的每一句话都直指核心,不带半点多余的情感,纯粹是基于军事目标的理性判断。

维利心中一凛,他意识到,眼前这位年轻的女士,其思维的清晰和战略的果决,远超他的想象。

这已经不是一场家族内斗,而是一场由专业人士主导的、真正的战争。

“我明白了!”维利重重地点头,“我马上去办!”

就在维利准备转身离开,去调动奎克镇的资源时,一道突兀的、仿佛从空气中渗透出来的声音,在帐篷的阴影角落里响了起来。

“恐怕,光有器械还不够。”

这声音沙哑而滑腻,带着一丝玩世不恭的腔调。

维利猛地一惊,循声望去,只见帐篷的支撑杆旁,不知何时多了一个瘦削的人影。

那人仿佛一直就站在那里,与阴影融为一体,若不是他主动开口,根本无人能够察觉。

是赛斯。

维利认出了这个之前在奎克堡里出现过的、效忠于那位长风子爵的神秘男人。

温妮的反应却平静得多,她只是侧过头,淡淡地瞥了赛斯一眼,仿佛对他的神出鬼没早已习以为常。

“什么事。”她有些疑惑地问道。

赛斯从阴影里走了几步,身形在跳跃的火光下显得有些扭曲。

他咧嘴一笑,露出白森森的牙齿,语气油滑地说道:“根据我们刚刚探查到的情报,城堡高墙上,查尔森布置了至少一百二十名他最忠心的卫兵,都是些见过血的老兵油子。”

“城堡内部,还有大约五十人的机动部队,由他的卫兵队长亲自指挥。”

“最关键的是,”赛斯拖长了语调,像是在享受这种掌控信息的快感,“我们的‘大领主’查尔森先生,并没有因为奎克镇的守军背叛而崩溃。”

“恰恰相反,他现在就像一头被逼到绝路的疯狗,已经下达了死命令,准备依托城堡,和我们血战到底。”

赛斯摊了摊手,总结道:“也就是说,他打算用一百七十多条死士的命,来换取我们数倍的伤亡。”

周遭的空气瞬间变得沉重起来。

一百七十名决心死战的守军,依托坚固的城堡,这绝对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即使用云梯和攻城槌强攻,也必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温妮秀眉微蹙,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她带来的五百精兵是兄长交给她的宝贵力量,是未来开拓基业的种子,她绝不希望在这里蒙受过大的损失。

突然,她想到了什么。

温生的目光锐利地射向赛斯。

“既然你们能把里面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甚至知道查尔森的打算。”

“那为什么,”她的话锋一转,带着一丝不解和质问,“你们不能直接把他给杀了?”

“你们有那么多能力诡异的暗影斥候在奎克堡里盯着他,取他性命,应该比我们攻破城门要容易得多吧?”

这确实是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只要查尔森一死,剩下的守军群龙无首,士气必然崩溃,奎克堡将不攻自破。

然而,听到这个问题,赛斯却露出了一个无奈又古怪的笑容。

他耸了耸肩,摊开手,那副油嘴滑舌的样子收敛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罕见的郑重。

“温妮小姐,您得明白一个道理。”

“我们是斥候,不是刺客。”

赛斯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行业内部的规则感。

“斥候工会有一纸铁一般的契约约束着所有注册的暗影行者,我们的职责是窥探情报、侦查敌情、传递消息,我们可以是雇主的眼睛和耳朵,但绝不能成为直接夺走敌人性命的匕首。”

“这是规矩,破坏规矩的斥候,会成为所有注册登记的斥候的公敌,那下场可比死还难受。”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更何况,我们效忠的子爵大人,也从未下达过‘杀死查尔森’这样的命令。”

赛斯向前一步,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那双在阴影中闪烁的眼睛紧紧盯着温妮。

“所以,温妮小姐……”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这或许是您的兄长,那位子爵大人,特意留给您的考验。”

“考验?”温妮的瞳孔微微一缩。

“是啊,”赛斯轻笑一声,直起身子,恢复了那副懒散的模样,“用您自己的方式,用您手中的士兵,去堂堂正正地攻下一座城堡,赢得一场属于您自己的胜利。这可比一次简单的暗杀,有价值多了,不是吗?”

说完,他的身形仿佛被风吹动的影子,悄无声息地向后退去,几步之间,便再次融入了帐篷角落的黑暗之中,彻底消失不见。

只留下那句“留给您的考验”,在温妮的耳边,在她的心里,反复回响。

帐篷里,只剩下温妮和维利两人。

维利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刚才那番对话中蕴含的信息量,让他感到一阵心惊。

原来,在这场看似是他和查尔森的兄弟之争背后,还站着长风子爵对亲眷的考验。

而这位温妮小姐,也并非只是一个单纯的援助者。

温妮沉默不语。

她缓缓走到帐篷门口,晚风吹起她亚麻色的长发,她白皙的脸庞在火光下明暗不定。

兄长的考验……

她瞬间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李昂给她的,不仅仅是五百精兵,更是一个机会。

一个让她真正从一个家族庇护下的骑士,蜕变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指挥官的机会。

一场攻城战,考验的是战术布置、后勤调度、人心掌控、临场决断……所有作为一名领导者必备的素质。

如果依赖暗杀这种“捷径”取胜,那她温妮·康斯坦丁,就永远只是李昂·康斯坦丁的妹妹,一个需要被兄长用特殊手段“照顾”才能完成任务的附庸。

她所赢得的,也绝不会是真正的尊重和权威。

兄长是在逼着她成长,用一场真刀真枪的战斗,来为她未来的道路奠基。

想通了这一切,温妮眼中的最后一丝迷茫也随之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冷静。

她胸中燃起了一股烈火,不是愤怒,也不是焦躁,而是一种被寄予厚望后,决心要做出回应的昂扬斗志。

“维利先生。”她回过头,声音已经恢复了平静,但其中蕴含的力量却比之前更加厚重。

“建造攻城器械的事情,一天都不能耽搁,需要什么,人手、物资,你都可以全权调动。”

“是!”维利立刻应道。

“另外,”温妮的目光扫向那些已经开始安营扎寨的奎克镇守军,“从现在开始,将奎克堡围起来。”

“我不需要你们发动强攻,但必须做出攻击的姿态。”

“每天分批次地进行骚扰和试探,让城墙上的敌人得不到片刻的休息,消耗他们的精力和箭矢。”

“把压力给足,让他们在恐惧和疲惫中,等待我们总攻的到来。”

维利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明白了温妮的意图。

这是典型的围城战术,用最小的代价,最大限度地消耗敌人。

“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安排!”维利领命而去,脚步充满了干劲。

接下来的几天,奎克堡外的局势完全按照温妮的计划在发展。

温妮带来的五百名精锐步兵,如同磐石一般驻扎在奎克镇外,他们纪律严明,营地整洁,每天都在进行着有条不紊的操练,那股肃杀之气,远远地就能让城堡上的守军感到心悸。

而维利则带着他那支新收编的奎克镇守军,成为了攻城的主角。

他们将整个奎克堡围得水泄不通,每天从早到晚,都会从不同的方向发动试探性的攻击。

有时是几十名弓箭手在远处抛射一阵箭雨,有时是百来名士兵扛着简易的木盾,呐喊着冲到城下,在抛下几具象征性的假人后又迅速退回。

这些攻势虽然并不致命,却像恼人的苍蝇一样,让城堡里的查尔森守军时刻紧绷着神经,不敢有丝毫松懈。

温妮则坐镇中军大帐,冷静地观察着一切。

她每天都会听取维利关于骚扰战况的汇报,并从赛斯那里,获取城堡内守军的最新动态。

她了解到,第一批合格的登城云梯和攻城槌,最快也需要三到四天才能制作完成。

这个速度在温妮看来,还是太慢了。

她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等待上,夜长梦多,谁也无法保证山地领的其他地方会不会有什么异动。

思虑再三,温妮提笔写了一封信。

她叫来一名骑兵,将信件交给他,命令他用最快的速度送往长风领,交给自己的兄长李昂。

信中的内容很简单,她说明了目前的战况,并请求兄长能否从长风领调拨一批现成的登城云梯过来,以缩短攻城准备的时间。

在她看来,这只是一个常规的物资调配请求。

然而,温妮万万没有想到,她派出的信使,前脚刚刚离开营地,当天深夜,异变就发生了。

负责外围警戒的哨兵,突然发回了紧急警报。

一支规模不小的车队,正打着火把,从通往长风领的官道上,浩浩荡荡地向着奎克镇驶来。

营地瞬间紧张起来,士兵们迅速穿上盔甲,握紧了武器。

温妮在士兵们的护送下,第一时间登上了营地旁的瞭望塔。

借着月光和火光,她看到那支车队由数十辆巨大的四轮马车组成,车上盖着厚厚的油布,看不清装载着什么,但从那深陷的车辙和马匹吃力的模样来看,车上的货物必定沉重无比。

而在车队前后护送的,是上百名身穿长风领制式皮甲的士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