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不完全信任(1 / 1)
老朱最近也很愁,虽然选了朱允熥为皇太孙。
他的儿子们,小报告不断。
尤其是秦王、晋王,几乎没有停止过给朱元璋上奏疏。
主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办法把朱允熥给绊倒了。
他们对于皇位的野心,朱元璋昭然若揭,完全都洞悉。
只是,朱元璋装作不知,恩威并施,给搪塞了过去。
既然矛盾本来就有,而且不好调和,朱元璋最终把心一横,大胆一点,借着这次漠北的北元骚扰边疆之事,让他们自行协商解决。
如果朱允熥能震慑住这些藩王,基本上大明就稳住了。
朱元璋这也是一箭双雕,虽然任命了朱允熥为皇太孙,但是朱允熥小时候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
如今,突然冒尖,里面会不会有什么猫腻,比如背后是不是有高人指点,他是不是真的有实力。
只要这一次他去了边疆,一切就都能试探出来。
对于自己的几个儿子,朱元璋很有信心,自己的这些儿子们,没有一个省油灯。
如果儿子们把朱允熥弄住了,那说明,自己百年之后,朱允熥还是镇不住这些人,储君之位,还需要斟酌。
反之,如果朱允熥能镇住他们,那自己百年之后也就可以安心了,说明朱允熥是一位雄主。
虽然不能和自己相比,但是他的能力得到实践的检验,能力方面毋庸置疑。
而且,边疆正是老二和老三的地盘。
即便是老二老三有点什么问题,自己还有老四。
其实,朱元璋很清楚,自己的儿子里,只有朱棣才最像自己。
其他的儿子大多都是子不类父,包括他引以为傲的朱标,也是经常忤逆自己。
如果老二、老三的实力大减,朱允熥不堪重用,将来皇位还能传给朱棣。
燕王朱棣,其实也一直是朱元璋心中的完美人选。
朱允熥这次的阵容也是十分豪华,一水的淮西子弟兵。
全都是骄兵悍将,这些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灯。
让他们与老二、老三纠缠,通过战争的洗礼,朱允熥一定会得到锻炼。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朱允熥能够担当大任。
朱元璋不会,也不能把皇位交给一个软弱无能之辈。
实在不济还有朱允炆这个备胎,至少朱允炆在朝廷之中的名声不错,得到了很多朝臣的认可。
朱元璋很清楚,自己的底牌很多,无论哪一张牌,对于老朱来说都是信手拈来,根本就不是个事。
想到了这些,朱元璋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是一步大棋,最终的操盘手必须是自己。
无论哪一方胜利,最终的胜利者都只能是他朱元璋。
这一步棋,完全是按照老朱的思路来设计,从开头到最后,完完全全的掌控在老朱的手里。
朱元璋的嘴角不觉间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不觉间,老朱的双手开始颤抖起来,内心也开始慢慢活络起来。
从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的心里就没有痛快过。
即便是朱允熥,也只能是备胎,是朱元璋不得已的暂时人选而已。
论最佳人选,老朱的心中只有朱标,那才是他最得意的太子。
其他的都只能是浮云而已。
“二虎...”
朱元璋突然冲门外喊了起来。
“皇爷,您叫二虎?”
魏宸轩急忙走了进来,来到朱元璋面前,小声的询问。
“嗯,叫他过来。”朱元璋抓起了桌子上的玉扳指,慢慢地把玩着,心情开始慢慢舒展开来。
“是,皇爷,您稍等。”魏宸轩急忙答应下来,转身出去了。
片刻之后,二虎来到乾清宫。
“陛下,您叫我?”二虎急忙躬身施礼。
“咱计划十天后,令皇太孙朱允熥领兵出征北元。”
“这次出征,咱给他配备了极高规格的队伍,除了凉国公蓝玉不在京,其他的咱都给了他!”
“你也随军,知道怎么做吗?”
朱元璋的眉头一挑,瞬间冷峻下来。
“卑职...卑职明白,协助皇太孙击败北元,同时...”
“说下去...”朱元璋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里的玉扳指,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同时监控军中的一切,一旦有任何异动,报告给陛下!”
二虎小心翼翼地说着,他明白这个皇帝的一举一动。
伺候了朱元璋这么久,对于朱元璋的心思,二虎还是了解一些的。
朱元璋谁也不信,即便是他的皇太孙,他也不完全相信。
当然也包括他二虎,朱元璋正是用多种手段,把控着朝局。
洪武大帝的威名,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他是有一整套方案支撑,包括锦衣卫等手段,控制着整个朝局。
在洪武大帝一朝,没有任何人敢有异动,最多就是心里想一想而已。
甚至很多人连想都不敢想。
这完全都是老朱的杰出作为所带来的效果。
在老朱一朝,他对朝局的掌控,超过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皇帝。
老朱对于大臣们都怀疑,甚至包括那个帮他打下天下的刘伯温。
此时此刻,朱元璋又把心思放在了儿子和孙子那里。
“嗯,注意监视一切情况,有一点风吹草动,随时报告与咱!”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看着面前服侍他多年的二虎,眼神慢慢舒缓下来。
“你准备准备,多带些人,分散到军中。一定要做到军中哪怕是飞进一只鸟儿,都不能逃过你的这双眼睛。”
“咱要知道军中的一切!”
朱元璋说着,眼睛往天花板看去,双眸之中闪现出一丝杀气。
“是,陛下,卑职遵旨。”二虎急忙躬身答应下来。
“你下去吧,咱相信你。”朱元璋摆了摆手。
“是,陛下,卑职告退!”二虎答应着,缓缓退了出去。
“魏宸轩...”
“皇爷,老奴在。”魏宸轩急忙走了进来。
“立即点兵,集齐15万大军,10天后就出征北元,你去传咱的旨意。”老朱的双眸之中,突然闪现出一丝光来,这束光是那样的亮,完全不像是一个接近7旬的老者!
对于权力的把控,朱元璋几乎到了极致。
只要是对皇权有那么一丝威胁,老朱都要把他扼杀在摇篮之中。
皇宫之中,权力至高无上!
他能稳坐在这紫禁城之中,就是靠的无上至尊的权力。
全天下,没有任何一丝是朱元璋无法把控的,这一点,老朱是有绝对的自信。
“是,皇爷,老奴这就去办。”魏宸轩说着,急忙跪安,转身出去了。
这些都安排完毕,老朱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老朱仰躺在龙椅上,开始闭目养神。
......
朱允熥回到府邸之后,很快就沉沉睡去。
最近以来,朱允熥太累了,从去云南以来,朱允熥没有睡过几个好觉。
第二天一早,朱允熥就睡醒了。
这一觉,朱允熥睡得太痛快了。
此时,经过云南一战,中运通越发成熟。
他终于明白,战事一开,就不是简单的战争,而是牵扯到方方面面。
包括权力,还包括自己的班底等等。
自己此去边疆,必须妥善处理,北元的这次战事,既是自己的挑战,同时也是自己的机会。
有淮西那帮悍将陪着自己,打赢北元完全不是问题。
只是要怎么赢,要怎么打,这是他需要思考的问题。
像往常一样,朱允熥还是先去向皇爷爷请安,这是他每日的必修课。
他必须做一个孝顺的孙儿,礼节方面,必须到位。
现在大明的主宰还是自己的便宜爷爷,自己要想顺利继位,只有两个途径。
第一便是爷爷驾崩后,朝臣们拥戴自己继位。
第二便是,必须有一帮淮西的勋贵们支持自己,没有支持者,即便是爷爷下旨,自己的皇位有可能还是不保!
这也是这次朱允熥向朱元璋提出让冯胜等人相随的重要原因。
他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自己的班底。
毕竟按照历史的发展,爷爷的日子不多了,再有个五六年,爷爷就该驾崩了。
到那时再准备,黄瓜菜都凉了,一个空架子大明帝国交给自己,又有多少忠心于自己的人呢?
而且朝臣们,更欣赏自己的便宜哥哥朱允炆,认为他颇得孔孟之道,彬彬有礼。
自己在朝中的根基太浅,但是自己的优势比便宜哥哥更加明显。
他朱允熥是常遇春的外孙,是常升的外甥。
那些淮西勋贵们,肯定都不会认可朱允炆,他们肯定是会忠心于自己的。
这也是朱允熥的底气!
只要有这帮子淮西勋贵辅佐,朱允炆永远都只能被自己踩在脚下。
不仅仅是他,还有那个心怀叵测的燕王朱棣,他也只能乖乖地待在燕王府。
朱允熥算算时间,舅老爷蓝玉应该快回来了,最多再有多半年,舅老爷蓝玉应该就能返回京师。
朱允炆这个斯文的儒生,做他的好哥哥还是可以的,想觊觎皇位,一定会让他死得很难看。
朱允熥的内心不停地涌动着,各种思想充斥着自己的内心。
三日后,朱允熥再次来到乾清宫内,给爷爷请安。
“孙儿,朱允熥参见爷爷。”
“起来吧,允熥,来坐吧。”
朱允熥急忙叩谢,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
“准备得怎么样了,咱看你这两日红光满面,不错!”朱元璋很是高兴地说着,手里还玩弄着他的玉扳指。
“一切都是爷爷操心,这两日孙儿休息得很好。”朱允熥微微抬头,看向朱元璋,眼神之中满是欣赏和崇敬。
朱元璋很是高兴,这个孙儿很懂事。
“咱有个事儿要说。”
朱允熥的心里咯噔一下,再有几天,就要出征北元了。
爷爷能有什么事呢?
“爷爷,您说。”
“有朝臣向咱谏言,说你是大明储君,不可随意出征,咱打算令朱允炆出征,你怎么看?”
朱元璋说着,神情犀利,观察着朱允熥。
朱允熥心里瞬间就是一怔,这个最关键的时刻,换那个便宜哥哥出征是什么意思?
这肯定是爷爷对自己的试探,他明明知道,这些淮西勋贵们更欣赏的是自己,更愿意跟随自己。
换成朱允炆之后,别说自己的愿不愿意,那些个淮西勋贵们,肯定不同意!
如果自己说同意,这么大的事儿,自己也做不了主啊,肯定最终拍板的还是爷爷!
如果说不同意,是不是会引起爷爷的猜疑。
要知道朱元璋的疑心很重,稍有不慎,便会猜疑到自己。
突然,朱允熥脑海之中灵光一现,抬起了头:“爷爷,孙儿认为不妥。”
“哦,怎么不妥了,你质疑咱的决定?”
“孙儿不敢,只是爷爷刚刚下旨说让孙儿领兵出征北元,岂能朝令夕改?”
“至于说孙儿的安全,这个爷爷放心,孙儿有舅舅等人护卫,一定不会出现任何的差池。”
“孙儿刚刚从云南的战场上回来,积累了一些经验,虽然不能保证一定能铲除北元势力,但是把北元赶到漠北深处,孙儿还是有信心的。”
朱允熥说得有理有据,丝毫没有怯意,神情很是自然。
朱元璋的心里暗自点了点头。
朱允熥说得没错,让朱允炆去,肯定什么事儿都办不了。
让他去还不如直接令晋王和秦王去办,都比他强!
实在不济,让冯胜或者傅友德去也就够了。
至于说安全问题,15万大军难道还保护不了大明的皇太孙?
如果真的是这样,大明的军队是干什么吃的?
“好,果然是咱大明的好圣孙!”
“咱只是试试你有没有胆量,果然不错!”
“此去漠北,不比云南,肯定凶险万分,咱一定叮嘱冯胜他们,保护好你。”
“最主要的是你自己,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切记不可如之前那样冒险了。”
“咱大明还没有到需要皇太孙冒险的时刻!”
“你只需要震慑住诸将即可!”
朱元璋的神情开始慢慢缓和起来。
今天他很满意,他总算是可以放心了。
把这支军队交给朱允熥,应该不会有问题。
因为朱允熥的眼睛里有光,他不惧怕北元!
只有不惧怕,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是,爷爷,你放心,孙儿一定全力以赴,这一次会想法消灭北元的残余势力。”
“孙儿此次出征北元,一定替大明争光,为爷爷争光。”
朱允熥的神情更为坚定,斗志昂扬,这一次一定要干出彩来。
“嗯,说得对,咱相信你这一次一定会打败北元的。”
“你是咱的嫡孙,你的母亲是常遇春的闺女,常遇春可是大明的第一战神。”
“咱希望你能再创辉煌!”
朱元璋往前走了两步,来到朱允熥面前,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信心满满。
此时,朱元璋明白,这一战关系重大,既跟朱允熥有关系,同时还跟大明的未来有关系。
这一仗打胜了,大明将会彻底震慑漠北的北元,几年内,甚至是几十年内,北元都不敢造次。
而如果打败了,那么后果将会非常严重,首先会严重影响大明的国力,让漠北的北元直接有了挑战大明的勇气和想法。
其次,朱元璋肯定要重新考虑自己的接班人了。
接班人必须慎重选择,最好的朱标已经没了,老朱不得不全力以赴,选出一个他心目中最好的大明储君。
这个储君的位置,虽然暂时让朱允熥担任了,可如果他表现不好,朱元璋随时能换了他。
此时,朱元璋是拿着大明的15万将士来赌!
并不是说朱允熥需要多么高明的战斗能力,最主要的是看朱允熥的驭下能力。
大明的江山,最终交到朱允熥手里,他必须能掌控住才行。
这一次正好考验他一番。
此次交谈还是比较愉快的,暂时没有出现表面的猜疑。
不管朱元璋的心里怎么猜忌,但是面上始终都没有带出来。
“是,爷爷,孙儿领旨!请爷爷放心。”朱允熥拱手向朱元璋保证着。
朱元璋很是高兴,拉着朱允熥坐了下来。
这一幕,真的是祖孙情深,演绎得非常精彩。
朱元璋和朱允熥都是好演员,而且都是无师自通的那种,两人全都是人精。
两人相谈甚欢,不觉间就已经快半个时辰。
朱元璋有些倦了,摆了摆手,朱允熥急忙告退。
10天后,
校军场。
朱元璋和朱允熥、冯胜、傅友德,常升等人全都到齐了。
“出来吧。”
突然朱元璋冷哼了一声。
在不远处来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众人一看,原来此人正是二虎。
“爷爷,这是...”
朱允熥非常不解地看了一眼二虎,又看向朱元璋。
“孙儿,你毕竟沙场经验不丰富,且年幼,咱给你派一个干将。二虎跟随咱多年,经验丰富,很是能干,让他跟你一起上阵!”
“遇到不决之事,可以找二虎商量,咱等着你的好消息。”
朱元璋说着,眼神突然飘忽了一下,旋即又恢复了常态。
即便是如此,也没有逃过朱允熥眼角的余光。
朱允熥瞬间就明白了,爷爷是不信任自己。
其实,爷爷信任过谁呢?
除了懿文太子之外,还有谁能取得朱元璋绝对的信任?
即便是懿文太子,朱元璋就绝对信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