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老朱是千古一帝?(1 / 1)

加入書籤

“陛下,俺以为你给的是个密信,没有想到是个图纸,怪不得你会给兵器制造局来看这个图纸呢?俺老傅真的看不懂啊。”傅友德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急忙掩饰了一下。

“国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的优势不在这里,朕令你监督打造的5000把AK07和10万发子弹都齐全了吗?”

“禀告陛下,都已经打造完毕,这次只是奉陛下的旨意抬过来一箱,让陛下检验。”

“好,做得非常好,你且回去养伤,同时令手下严加看管,兵器制造局,从今天开始必须严密监视,这些AK07和子弹,立即封锁起来,直接装箱,不准任何人靠近,更不允许任何人拆开查看,否则格杀勿论。”

朱允熥的神情突然严肃了起来,他明白,这批武器,可是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

虽然自己手中现在有不少兵力,但是真正忠心自己的人,其实是寥寥无几。

这也是朱允熥目前最为担心的事儿,他明白,此时的一切都很难,但只有坚持下来,才会赢得属于自己的荣耀,荡平天下之后,才会是属于自己真正的盛世。

这也是朱允熥最近以来沉思很久的事儿。

“是,陛下,您放心,老臣一定亲自领人监督这件事儿。”傅友德急忙拱手答应下来。

突然,傅友德的嘴角很是难看,原来拉扯到了烫伤的伤口了。

不过,很快傅友德就恢复了正常,此时此刻,傅友德就像是一个斗士一般,瞬间就信心满满了起来。

“你先把这些东西悄悄送回去,记得朕跟你说的话,朕还有事儿要安排。”朱允熥说着,在小镇子以及侍卫们的护卫下,离开了御花园,直奔乾清宫而去。

乾清宫内,朱允熥稍息了片刻之后,很快就有了主意。

解铃还须系铃人,如今的局面,不能光靠自己单打独斗,想要彻底稳住局面还是需要刘三吾这个鬼才。

没有他的帮忙,自己这一波操作就不好玩溜,很有可能就直接给玩砸了。

“立即宣刘三吾来乾清宫。”朱允熥突然抓起了水杯,猛地灌了几口之后,缓缓放下水杯,看着小镇子,抬起了头。

“是,陛下,奴婢遵旨。”小镇子急忙答应着,转身离开了。

乾清宫内,此时只剩下朱允熥一人。

看着偌大的乾清宫,朱允熥陷入了沉思。

乾清宫,朱允熥端坐在龙椅上。

“臣刘三吾,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一进乾清宫,刘三吾急忙跪下,向朱允熥行礼。

“快平身,刘先生,你可是朕的孔明啊,如今的局面,勤王之师迟迟不去,朕该如何是好?”

朱允熥招了招手,示意刘三吾起身。

“谢陛下,微臣认为......”

“刘先生,坐下说话。”朱允熥说着,指了指旁边的凳子,语气很是温和。

“老臣叩谢陛下。”刘三吾受宠若惊,急忙坐了下来。

“说一说你的看法,朕不能和这些勤王之师一直纠缠下去,朕更不希望黎明百姓,因为朕而受苦。”朱允熥说着,泪水在眼珠里打着转。

最近以来朱允熥思考了很多,必须得到百姓的全力支持,否则百姓被逼无奈,很有可能就直接就崩盘了。

这当然不是朱允熥愿意看到的,所以此时就要提前准备,把这一切都准备就绪,才有可能稳住局面。

“陛下,微臣认为还是劝说太上皇写一个禅位诏书,然后昭告天下,最好是能让太上皇在朝堂上禅让,而且让太上皇颁发圣旨,分别发给藩王们。

等这些藩王们收到了圣旨之后,他们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到了那时......”

“到了那时,如果有人还执迷不悟,朕就举大军,直接灭了他!”朱允熥急忙接了过来。

“陛下英明,正是如此,如果能得到太上皇的支持,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刘三吾看着朱允熥,震惊不已。

他没有想到陛下竟然这么聪明,年纪不大,但是一点就破,这种智慧,这种能力,将来一定是一个大有作为的皇帝。

“既然如此,朕想委托刘先生全权处理此事,务必要把这件事儿办得通透,漂亮,朕本来就是皇太孙,大明的储君,如今继位也是合乎情理,请刘先生好生劝说,如果爷爷能帮助朕走出如今的困境,朕会感激不尽。”

朱允熥说着,姿态缓缓放低,但是威严仍在,而且一双眼睛让人生畏。

“陛下,老臣全力以赴,一定想法完成。”刘三吾答应了下来。

其实,此时刘三吾的心里也是十分懊悔,最终把自己给玩进去了,本来说好的计谋,最终还是让自己承担了所有。

这个最为坚决也是不好做的事儿,还是交给了自己。

不过他也能理解,毕竟朱允熥刚刚上位,指望那些个骄兵悍将,过去与太上皇一说,肯定是完不成任务的。

那些人,都是粗人,说不了俏皮话,奉承的话,更是一句都不会。

即便是把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半天也憋不出一个好主意来。

这一点,刘三吾很是清楚,所以此时,他就直接答应了下来。

不管如何,此时先完成这个任务再说。

朱允熥点了点头,笑呵呵地看着刘三吾,“这件事儿,只有交给刘爱卿,朕才心安,你见到爷爷之后好生劝说,爷爷脾气不太好,说话可是要委婉一些。”

“是,陛下,老臣知道了。”刘三吾叫苦不迭,可是面对这种情况,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不管多难,他都要坚持住,坚持到最后的一刻。

“你放心,朕不会亏待你的,你帮朕解了围,朕当然会感激你,以后有你的好处。”朱允熥看着刘三吾的脸上多少有点为难的神色,急忙安慰了起来。

“陛下说笑了,这是微臣应该做的。”被朱允熥这么一说,刘三吾顿时就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其实,刘三吾也明白,此时的朱允熥正是用人之际,自己能入得了朱允熥的法眼,那可是祖上烧高香了。

因为这是一个极大的机会,一旦抓住时机,很有可能直接一步登天。

自己暂时是总领朝政,如果做得好了,要不了多久,这个‘暂时’两个字,很快就会被去掉,而变成真正的总领朝政。

而只有到了那时,他才会是朱允熥最为信赖的人。

“退下吧,朕等你的好消息。”朱允熥说着,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此时,朱允熥明白,一切都是刚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会越来越好,不久的将来大明的局面必然会改变,而且会大变。

对于未来,朱允熥很有信心,他坚信,这一关自己一定能挺过去。

如今的局面,其实是对朱允熥越来越有利,秦王、晋王都已经被打怕了,暂时来看,根本不会对朱允熥构成太大的威胁。

唯一的威胁,则是藩王们一起造反,集中攻打京师。

但,此时此刻,朱允熥已经设计,并且生产出来神器,AK07,有了AK07的加持,朱允熥的胜算会增加许多。

这是朱允熥的机会,只要把握住了,以后还是前途无量。

而且,朱允熥已经想到了应对之策,只要处理得当,很有可能会直接在这一战之中直接站稳脚跟。

从此以后,大明的京师,甚至是整个大明帝国,都会在朱允熥的手中。

想到了这里,朱允熥自信满满。

不过,朱允熥还是感觉缺少点什么。

好像是光有AK07,威力还是要差一点,如果再设计出来一个类似手榴弹的东西,那效果绝对是翻倍。

想到了这里,朱允熥急忙找来了纸笔,开始画了起来。

他要画出一个手榴弹,只要有这个加持,击败秦王、晋王等人,平定天下,胜算更大。

而且,朱允熥想要的不仅仅是大明帝国目前的疆域和版图,他想的是打造一个大大的帝国。

只有把帝国给打得足够大了,才能称得上幅员辽阔。

朱允熥早就盼望着那一天呢。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奋战,不断地修改,朱允熥最终画出了手榴弹的草图,而且详细说明了里面的一些构造。

此时,朱允熥明白,不仅仅是要在气势上占据上风,而且要在武器上完全领先他们。

武器是根本,没有武器,就谈不上真正的胜利。

所以,此时朱允熥要先做到武器上碾压对手,在武器上,朱允熥要做到绝对的第一。

“宣颖国公,朕有事叫他。”朱允熥冲着门外喊了一声。

小镇子急忙走了进来,小声地提醒,“陛下,颖国公此时手上负伤,是不是......”

“没事,不影响他做事,让他进来就行了。”朱允熥没有一丝犹豫,直接拿定了主意。

此时,朱允熥明白,必须全力以赴,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是,陛下,奴婢遵旨。”小镇子答应着,急忙转身下去了。

不大一会儿,颖国公傅友德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陛下,您叫老臣。”

“坐吧,颖国公。”朱允熥指了指旁边的凳子,面色平静而沉稳。

“谢陛下。”傅友德有点紧张,缓缓坐了下来。

“这是朕最新研制的武器,让他们尝尝朕的厉害,没有武器,怎么打仗,怎么能打胜仗?”朱允熥说着,突然从怀中拿出了一封信来。

“陛下,您又设计了一款新的......武器?”傅友德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还是他认识的朱允熥,还是他的女婿吗?

这简直也太厉害了吧,隔三岔五的,就来个所谓的新武器。

上次的那个武器就非常厉害,还没有适应过来,又来了新武器。

简直是匪夷所思,不敢相信。

“对,这个武器也是非常厉害,一旦利用好了,那效果绝对是爆炸性的,将来打仗,一定是神器,甚至是比AK07还要厉害。”朱允熥信心满满,一边说着,一边把装在信封里的图纸,直接递给了傅友德。

“是,陛下,老臣恭喜陛下,有这么厉害的武器,打那些藩王,肯定会更加轻松。”傅友德说着,缓缓上前,从朱允熥手中接过来了信件,很是激动。

眼神之中全是敬佩之情,他没有想到眼前的陛下,完全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这样下去,大明帝国一定会越来越强,自己打了一辈子仗,跟随老朱一起,从来都没见过这些新鲜的玩意。

自己只是摸了一下就被烫伤,如果打到敌人的身上,那还不是一枪一个。

“这个是自然的,你回去之后告诉傅忠,以后这件事儿就交给你们爷俩,你先带他,以后朕准备让他全面负责这个兵器的制造,只是一定要注意保密,除了你们爷俩,其他的任何人都不要让他们知道。

目前知道朕的新式武器的人寥寥无几,上次与朕一起试验的侍卫,朕全都看管了起来,只有足够保密,才有可能做成此事。”

朱允熥嘿嘿一笑,突然提起了傅忠,眼神之中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傅忠的妹妹傅采莲现在是朱允熥的正宫娘娘,那么傅忠也就是朱允熥的大舅哥。

这些活儿,朱允熥交给别人也不放心啊,只有交给最信得过的才行。

傅友德一愣,没有想到朱允熥竟然提到了傅忠,直接让他惊掉了下巴。

陛下这是决定重用自己傅家了,傅家的门楣,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高。

但,傅友德希望不是靠裙带关系,而是靠战场上的厮杀,靠战功得来这一切。

所以,此时傅友德脸上的笑容瞬间凝滞,表现得略显呆滞。

“怎么了,颖国公?”朱允熥看出了端倪,急忙追问。

“陛下,老臣怕犬子不能胜任,有负陛下隆恩。”傅友德急忙谦逊起来。

朱允熥心中暗笑,他明白,傅友德这是心中高兴,只是不好意思说出口。

这也在情理之中,朱允熥此时信得过的人也不太多,除了蓝玉、他的舅舅常升,那就剩下老丈人傅友德和他的大舅哥傅忠了。

至少是在他刚继位的这段时间里,必须重用这几人,让他们替自己打出一片天下来,稳定住目前的局面。

“颖国公,朕既然提出来了,当然是信任你,也信任朕的大舅哥,他的能力,朕还是清楚的。

朕既然坐了这天下,不用自己人,难道要用外人吗?

朕坐稳这江山,如果不用最亲的人,难道要把这江山交给外人来治理吗?”

朱允熥佯装生气,但是语气之中满是期待。

傅友德听完,当即泪流满面。

此时,傅友德老泪纵横,他没有想到朱允熥继位之后,不但要重用自己,而且还要重用他的儿子傅忠。

此时的大明帝国,除了朱允熥之外,他们傅家成了名副其实的权贵。

“陛下......您对老臣,简直是天高地厚之恩,老臣感激不已......老臣没有别的能耐,只有全面完成您交代的任务,同时交代好犬子,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傅友德跪了下来,态度坦诚。

朱允熥用眼角的余光看去,只见傅友德确实是发自肺腑的感激,很是高兴,自己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目前的情形来看,效果已经是越来越好。

大明帝国有救了,自己的未来也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此时,朱允熥明白,必须多弄一些新式武器,同时要让各方保持均衡。

“国丈,快起来,朕是发自肺腑地想拥你,所以不必有任何的心理压力。”朱允熥说着,上前把傅友德搀扶起来。

这一刻,朱允熥的压力很大,他明白,自己的任务很是艰巨。

面对着当前的复杂局面,自己必须从容应对,才能让未来的局势变得更加明朗、清晰。

“是,陛下,老臣知道了。”傅友德起身后,很是激动,站得笔直。

这一刻,傅友德心中感慨万千,他明白,属于他的荣耀的时光,马上就要到来。

即便是自己此时已经年迈,但是未来的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甚至,之前常遇春、徐达等人的荣光,他很有可能重新来一遍。

这才是他的最终目的,整个傅家,可能要在青史留名。

一个崭新的大明帝国,齿轮已经开始开启。

“你下去吧,立即令兵器制造局开始制造,速度要快,朕给他们三天时间,一定要赶制出来一个样品来,朕要亲自试验。”朱允熥叮嘱着,拍了拍傅友德的肩膀,然后从怀里掏出了一枚金牌,“你拿着这个,所需的一切钱粮和材料,在京师内随意调动。”

“陛下,这......这可使不得。”傅友德瞬间惶恐,他明白金牌的重要性,这可不是一般的东西,而是代表着大明帝国的权力。

陛下此时等于把大明京师的调度之权,直接给了自己。

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所有的努力,都已经在此时开花结果。

这个全新的大明帝国,如同冉冉升起的太阳,正在朝着越来越好的路上前进着。

“颖国公,你做事,朕放心,回去告诉傅忠,让他好好干,朕看好他,相信他一定会干出一番事业来,以后干好了,他就是真的常遇春。”朱允熥看着对自己感激万分的傅友德,继续安抚了起来。

傅友德瞬间觉得人生值得,此时此刻,所有的努力全都太值得了。

“是,陛下,老臣替犬子谢谢陛下,请陛下放心。”傅友德抹了一把眼角的泪痕,此时也是感触颇深。

他明白,成败往往只是在一瞬间。

本来在洪武朝,他被朱元璋各种猜忌,各种打击,没有想到一把年纪了,却是能在朱允熥这里发光发热。

更令他兴奋的是,不仅仅是他得到重用,他的儿子傅忠还跟着一起沾了光。

这真的是皇恩浩荡,他必须好好干啊,而且要教育好儿子也要好好干。

此时,他们只有全力以赴,干出个人样来,才能对得起朱允熥的一片良苦用心。

“下去吧,朕等着你们的好消息。”朱允熥说着,把手中的金牌,交给了傅友德,眼神之中充满了肯定。

这一刻,朱允熥明白,自己一定会成功的。

从第一把AK047制造出来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明白了,大明帝国的兵器制造师们都是人才。

自己只是给了他们一些图纸,以及一些最基本的制造方法,没有想到,他们竟然克服了万难,最终还是制造了出来,这都让朱允熥震惊到了。

虽然打造的枪支比较粗糙,但是已经不影响使用了。

这就已经足够了,有了这些AK07,打赢秦王、晋王等人完全不在话下。

不过,朱允熥的志向不仅仅如此,他还有更为深远的想法,让藩王们臣服,只是走出第一步。

朱允熥并不是一定要平定这些藩王们,如果他们愿意与自己和平相处,为大明帝国效力,他们都会是大明帝国的大将军。

只是,不知道这些藩王们,也就是自己的叔叔们,心里都是怎么想的。

此时此刻,一个绝佳的想法在朱允熥的脑海里诞生了,他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把一切的关系都好好调和,然后从新打造一个全新的大明帝国。

只是大明帝国将会走向何方,还得等他先稳定住局面再说。

朱允熥看着自己手上的玉扳指,把玩了几下之后,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朱允熥走向华盖殿,他要去看看他的爷爷,当今大明帝国的太上皇。

此时,朱允熥明白,自己必须与爷爷朱元璋搞好关系,这是振兴大明帝国的第一步。

不觉间,朱允熥的步伐开始加快......

华盖殿。

朱元璋心情确实不好,本来好好的大明帝国的皇帝,突然之间,变为了太上皇。

这事儿,搁谁身上,也不会痛快了。

“太上皇,刘三吾求见。”耿炳文急忙走了过来,向朱元璋禀告。

“你叫咱什么?”朱元璋把眼睛一瞪。

“太上皇......”耿炳文正说着,突然闭上了嘴,他明白太上皇朱元璋此时心情不爽。

“耿炳文,咱打下的大明帝国的江山,咱怎么就成了太上皇?

朱允熥能登基即位,这个刘三吾肯定是居功至伟,如今他又来了,这是干嘛,要羞辱咱吗?”老朱的胡子撅起来老高,很是郁闷。

“太上皇...小心隔墙有耳,如今大明的京师,是陛下在掌控......”尽管知道朱元璋很是生气,可耿炳文明白,该说的还是要说。

“放肆!咱说话还要考虑隔墙有耳,大明都是咱的,咱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老朱挺直了脊梁,看着耿炳文,瞬间沉下了脸。

“太上皇,末将知道错了,还请您暂时委屈一下,我们在这里还是要比秦王、晋王的营帐要舒服一些......”耿炳文还是据理力争,希望老朱能够听得进去。

“咱的话,是不是不管用了,你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咱在老二老三的营帐里怎么样,跟他朱允熥有什么关系?”老朱仍然怒气未消。

“太上皇,刘三吾说是奉旨前来,求见太上皇。”徐辉祖急匆匆地跑了过来,跪倒在地。

“太上皇,还是见一见吧。”耿炳文好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继续劝说。

耿炳文很清楚,此时此刻,还是要低头一些微妙,一旦被朱允熥抓住了把柄,即便是太上皇,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不仅仅是耿炳文,徐辉祖也是一样的看法,所以两人此时都很紧张。

其实,朱元璋又何尝不知道这些,他很清楚,已经今非昔比,往日那滔天的权势,如今已经荡然无存,全都转给了朱允熥。

可能,这就是命,老朱沉思了片刻,又看着面前跪着的耿炳文和徐辉祖两人,也慢慢醒悟了过来。

“你们起来吧,朕知道了,朕宣他前来觐见就是了。”朱元璋苦笑一声,还是答应了下来。

尽管朱元璋100个不愿意,可是面对现实,他还是看得很清楚。

“是,太上皇。”两人缓缓起身,转身下去了。

此时,两人还是很高兴的,他们明白,太上皇最终还是识时务的。

这就已经够了,毕竟这么多年以来,太上皇把持朝政,已经养成了习惯,突然之间,他肯定是不太适应。

但,这不能成为太上皇刁难人家刘三吾的理由。

“微臣刘三吾,参见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进入华盖殿之后,刘三吾急忙跪倒在地,向朱元璋磕头。

刘三吾作为朱元璋一朝的老臣,对于这些套路非常熟悉。

此时此刻,看着面前的朱元璋,他当然还是得先跪拜了。

即便是朱元璋成为了太上皇,也还是君,而他刘三吾,无论怎么说都是臣,这一点关系上面不会改,也不会变。

老朱坐在椅子上,看着下面跪着的刘三吾,心里极不痛快。

如今的这个局面,也正是白塔所赐,所以此时,老朱当然不会高兴。

洪武大帝倒是想高兴一点,可是根本就找不到高兴的理由啊。

面前的事情让他苦恼不已,郁闷透顶,没有一件事儿是顺心如意的。

“起来吧。”

朱元璋随意地摆了摆手,尽管还是十分不情愿,可已经发生的事情,他也无法改变。

这就是事实,当然也是现实。

面对现实的情况,他也只能认命,人与命是根本抗衡不了的。

即便是此时朱允熥愿意把皇位还给他,他手下的蓝玉等人肯定也不愿意,他此时再想皇位,也不过是自讨没趣了。

“谢太上皇。”

刘三吾落落大方的致谢之后,缓缓站了起来。

用眼角的余光看去,刘三吾瞬间就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因为面前的朱元璋面色阴沉,从表情上来看,根本就不待见自己。

而眼神中的杀气,已经让刘三吾明白了,太上皇朱元璋此时不甘心,于是,刘三吾准备好好与太上皇朱允熥说一番。

“刘三吾,你见朕有什么事?”老朱漫不经心地端起一个茶杯,然后心不在焉地抿了一口。

刘三吾明白,这杯茶水,好像是不合老朱的胃口,口感各方面应该是都差点意思。

“太上皇,能不能......”刘三吾说着,表现出了极其为难的样子,然后看向朱元璋身边的耿炳文、徐辉祖等人。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瞬间明白了,刘三吾肯定是有什么特别重要的话要对自己说。

当然,这些话,肯定是绝密级别的,即便是耿炳文、徐辉祖等人也不方便在现场。

“你们都出去吧,朕与刘爱卿叙叙旧。”老朱微微一笑,冲着冲着耿炳文等人使了个眼色。

耿炳文、徐辉祖等人瞬间就明白了,急忙识趣地告退之后,转身下去了。

此时,华盖殿的正殿内,只剩下朱元璋和刘三吾,两人。

“刘爱卿,现在可以说了。”朱元璋嘿嘿一笑,摆了摆手。

此时朱元璋笑得很是勉强,可是挤出来的笑容,根本就笑不出来。

老朱都气死了,此时哪里有什么心情去笑。

“太上皇,微臣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和您说。”

刘三吾神情严肃,此时已经上头。

看着刘三吾的神情,老朱明白,事情肯定是非常紧急。

于是老朱收敛笑容,声音提高了一些,“说吧,刘爱卿。”

“太上皇,陛下继位之时,您不在京师内,所以没有禅位的诏书,臣等希望太上皇能够拟一份禅位的诏书,昭告天下......”

刘三吾的话还没有说完,老朱瞬间就上头了,这还蹬鼻子上脸了。

太不像话了,刚才说的话还能听进去几句,如今这句虎狼之词,是真的半句都听不进去。

“什么意思,陛下继位还要咱下达禅位诏书,这是你的意思,还是陛下的意思,让他过来找咱。”

老朱当即就来了暴脾气,直接不愿意了。

老朱心想,朱允熥这是得寸进尺,得陇望蜀,得了皇位,那就偷摸享受得了,还要到处炫耀,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只是一瞬间,老朱的火气立即就腾地升起,直接蹿到了顶梁上。

此时,老朱真的非常生气,恨不得立即就直接给朱允熥来几个大嘴巴子。

刘三吾闻听此言,瞬间明白了,太上皇此时还在生气。

他明白,必须给太上皇解释一下,让他明白。

此时掌权的已经不是他朱元璋了,而是已经变成了朱允熥。

朱允熥是大明帝国的皇帝,而他朱元璋只是太上皇。

“太上皇,陛下有了难处,您是他的爷爷,难道有爷爷不帮孙儿的?”

“他还知道咱是他的爷爷?孙儿夺了爷爷的皇位又算得了什么?”

“太上皇,您说的这个事儿已经变成了现实,不会再有任何的改变。”

“咱的大好河山,怎么能随意交给他呢?”

“太上皇,您想一下,目前还有比陛下更适合做皇帝的人吗?

他身边的蓝玉、傅友德,冯胜、常升等人都是全力支持陛下,如果太上皇此时想换皇帝,岂不是弃置珠玉而取瓦砾?

难道把皇位传给晋王、秦王或者燕王吗?”

此时的刘三吾是口若悬河,直接开始了苦口婆心的劝说。

刘三吾很清楚,朱元璋只是嘴巴硬,其实他啥都懂,对于这些思路他比谁都清楚。

一句话,捅到了老朱的心窝子里去了。

老朱明白,之所以决定把皇位传给朱允熥,不就是看朱允熥是朱标的儿子嘛。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老朱在儿子里随意选一个,那还不是很轻松的事儿,还非要在孙子中选一个嘛,那肯定是画蛇添足。

所以这一番话,让老朱心头一怔,没错,之所以册立朱允熥为皇太孙,主要看的就是朱标。

而朱允熥更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直接登上皇位,这更加证明了自己的眼光,更证明了朱允熥自身的能力。

而且,朝臣,确实是支持朱允熥,这就已经够了,而且自己在老二、老三那里的待遇,想想就觉得恐惧,老二和老三,哪一个都没有安好心眼。

与他们比起来,还是朱允熥更实在一些。

想到了这里,其实老朱的心里已经有点动摇,他明白,面前的一切来之不易,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否则一定会吃亏。

但是洪武大帝怎么能随意认输,认错或者是服软呢?

只见朱元璋冷哼了一声,“刘爱卿,你是说咱这么多年的皇帝都做得不合格?”

“太上皇,微臣没有这个意思,永远也不会有这个想法,您做得很好,只是微臣愚钝,不知道该如何劝导太上皇。”

“既然不知道,那还劝谏什么?”老朱瞬间来了暴脾气,把眼珠子一瞪,“那你回去向陛下复命吧,就说咱龙体欠安。”

“太上皇可还记得唐玄宗李隆基?在李隆基晚年,昏聩无比,嘴硬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称帝,尊李隆基为太上皇,可他还幻想着再干20年,处处与李亨作对,而且幻想着再次登基,结果呢?

跟随着李隆基身边的那帮子老臣,都被李亨以雷霆手段给调离,直到高力士离开李隆基之后,不久李隆基就因为郁闷不得志而离世。

如今的陛下,年轻有为,想做一个明君,而也想做一个孝顺的皇帝,难道太上皇不想给陛下这个机会?”

刘三吾抬起了头,看着朱元璋,直接全说了出来。

本来刘三吾还想着浅浅的说,可是发现老朱有点油盐不进之后他明白了,必须以史为镜,才能让老朱明白过来。

这一番话,如同当头一棒,直接打在了朱元璋的头上。

一瞬间,朱元璋就明白了过来。

原来,自己的孙儿还是非常仁慈的,不但给自己安排得妥当,而且该有的尊重,一样都没有落下。

自己一手创建的大明帝国,不能看着没落了。

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可就后悔都来不及了。

而且老朱都实地考察过多次,自己的儿子之中适合做皇帝的,可能也就只有朱棣了。

孙子目前来看,只有朱允熥一人,其他的确实是有点烂泥扶不上墙的感觉。

如今,孙儿朱允熥虽然是通过政变上台,但从目前来看,确实也是干得不错,而且这才一天多的时间,孙儿已经过来看自己两次了,孝顺这一块,他还是做得非常不错的。

这样的孙儿,自己也确实不能再多说什么。

而且,自己与孙儿斗下去,倒霉的肯定还是大明的百姓,而最终落到实处的则是自己一定会非常倒霉,肯定会被孙儿以铁血手腕清算。

刘三吾确实分析得很有道理,而且通过李隆基的事件来点拨自己,也算是为自己考虑。

这样的孙儿也算是大明的明君了,也罢,为了大明,为了百姓的幸福,他一定要做点什么,目前来看,自己没得选,只能选择支持朱允熥。

“刘爱卿,咱知道了,你去转告陛下,咱同意了,明日咱就亲自为陛下举行禅位仪式,咱亲自书写禅位诏书,将皇位传给他。”

“太上皇英明。”刘三吾缓缓抬头,眼神中噙满泪水,这是激动和感激的泪水。

朱允熥交给他的任务,马上就要完成了,目前来看,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只剩下最后的一点细枝末节了。

只需要再加点东西,很快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只要陛下和你们这些朝臣满意,咱做什么都行。”老朱无奈的点了点头,然后一阵的苦笑。

“太上皇,陛下还有一事相求。”刘三吾急忙借坡下驴,决定继续劝说。

“刘爱卿,你说吧。”老朱明白,大头都已经出去了,不在乎一些细小的事情了。

禅位诏书都要写了,还有什么是不能做的。

“陛下想请太上皇发圣旨给藩王们,劝说他们立即返回封地,现在和之前发生的一切,陛下保证既往不咎,以后他们都还是陛下的叔叔。”

“这个好说,应该的,陛下考虑得周到,咱准了。”

“还有一事。”刘三吾继续说着,看向了老朱。

“刘爱卿,你这是有多少事儿啊,咱都是太上皇了,还能为大明做多少事?

而且,你看咱都一把年纪了,还能发光发热?”老朱不禁开始自嘲,眼神竟然也开始黯淡起来。

“当然,太上皇开局一个碗,打下了大明帝国这万里江山,绝对不是说说而已。

太上皇的实力,有目共睹,只要是大明的百姓和大臣都非常清楚。

不用微臣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老朱暗淡的眼神,突然明亮了起来,“咱还有你说的这么好?”

“这个当然,陛下刚才谈及太上皇,还说太上皇是古往今来的明君,是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老朱瞬间被搞懵了,他活了这么多年,还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千古一帝’这个词。

这个词非常霸气,而且很是新鲜。

“慢着,让朕理一理。”老朱喃喃说着,陷入了沉思,他要好好拼一拼这个所谓的‘千古一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