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乡间风雷(1 / 1)

加入書籤

王准和杨铭也吓了一跳,纷纷从歌姬的温柔乡中挣脱出来,紧张地看向吴先。

吴先喘着粗气,急促地汇报道:“是……是那个刘钰!他又带着昨天的那几个官吏来了!还是去中街!这次……这次还敲锣打鼓的!说什么……说什么新军制昨天没来得及给大家宣讲清楚,今天又派人来了!”

“岂有此理!”吴旭听到这里,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

他猛地抬手,将案几上的一个酒杯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这个刘钰,真是活腻歪了!给脸不要脸!老子昨天饶了他一次,他还敢再来送死!”吴旭咬牙切齿地骂道,眼中凶光毕露。

他猛地转过头,看向同样一脸怒容的王准和杨铭,沉声说道:“两位贤弟,看来,这次是他们主动找上门来了!咱们也不能再忍了!现在,咱们就各自回去,集合手下的青壮!今天,咱们就在这源泉镇的中街,给朝廷的这些官老爷们,一个永世难忘的下马威!让他们知道知道,在这荥阳的地界,到底是谁说了算!”

王准和杨铭闻言,精神也为之一振!

“好!吴兄说得对!咱们不能再这么憋屈下去了!”王准一拍大腿,恶狠狠地说道。

“没错!今天就让他们瞧瞧咱们荥阳豪强的厉害!”杨铭也摩拳擦掌,一脸的兴奋。

三人一拍即合,匆匆离开了吴府,分头去召集人手。

源泉镇的中街,此刻正上演着一出前所未有的大戏。

刘琛和张可孤带来的人手,分成了两拨。

一拨人手持铜锣,“哐!哐!哐!”地敲得震天响,另一拨人则抬着巨大的木板,上面用醒目的墨迹写着朝廷的诏书,正往镇中心最显眼的墙壁上张贴。

这番动静,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原本在街边闲逛、或是在店铺门口打盹的村民们,全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喧嚣吸引了过来。

人越聚越多,很快便将张贴诏书的官吏围了个水泄不通。

议论声、询问声、质疑声,此起彼伏,汇成了一股嘈杂的声浪。

“嘿,这不是昨天县衙里来的官爷们吗?怎么今天又来了?”一个挎着菜篮的大婶探着头,好奇地问道。

“谁知道呢?昨天不是被吴旭给赶跑了吗?我还以为他们不敢来了呢。”旁边一个卖炊饼的小贩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表情。

“别胡说!”一个粗壮的汉子瞪了小贩一眼,瓮声瓮气地说道,“昨天我就想听听朝廷的新军制是咋回事,结果让吴旭那小子一搅和,啥也没听成!今天可得听明白了!”

人群中,一个瘦高的年轻人,显然比旁人知道得多一些,正唾沫横飞地给身边的人科普:“我昨天听了一耳朵!好像是说,咱们这一片儿,六户人家编成一组,只要有一家出人去当兵,剩下那五家,就得帮着他家出赋税!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真的假的?”众人闻言,纷纷投来惊异的目光。

“还有呢!”年轻人见自己成了焦点,说得更加起劲了,“我听说,朝廷给当兵的待遇,那可是顶天的!昨天,孙家庄那个在虎贲军当差的孙小虎,你们知道吧?他在孟津渡口跟叛军打仗,腿受了伤,朝廷一次就赏了他……听说……是五金!”

“五金?!”这个数字,如同一道闪电,劈中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吹牛吧你!五金?!那得是多少钱啊!我这辈子都没见过一整块金子!”卖炊饼的小贩第一个表示不信,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就是!一条腿换五金?朝廷啥时候这么大方了?”

质疑声中,一个声音尖锐地反驳道:“不对!我听我那在县衙当差的表舅说,不是五金,是十金!整整十金!”

这个数字,更是让现场的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

那个说十金的人,挤开人群,冲到了正在张贴诏书的一名官吏面前,急切地问道:“官爷!官爷!您给大伙儿说说!孙小猴子,啊不,孙小虎那个赏赐,是不是十金?您给他们说说,到底是不是十金?!”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在了那名官吏身上。

那官吏约莫三十来岁,面容黝黑,神情严肃。

他停下手中的活计,缓缓转过身,面对着一张张充满渴望和质疑的脸,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伸出了右手,张开了五个手指头。

“看!看见没!”那个说五金的汉子,顿时得意起来,仿佛自己中了头彩一般,大声嚷嚷道,“我就说吧!是五金!我说的对吧!五金啊!天老爷,五金也够咱们普通人家吃喝好几年的了!这可真不少呀!”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羡慕和惊叹,周围的村民们也纷纷点头,觉得五金这个数字,虽然惊人,但还在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

然而,那名官吏却在此时,缓缓地摇了摇头。他面无表情,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五十金。”

一瞬间,整个中街仿佛被施了定身法,所有的嘈杂和议论,都在这一刻戛然而止。

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呆呆地看着那名官吏,仿佛在看一个怪物。

“五……五十金?”足足过了好几息,才有人结结巴巴地吐出这几个字,声音都在颤抖。

“真的假的?官爷,您……您可不敢跟咱们小老百姓打诳语呀!”

“是啊!五十金,那都能在洛阳城里买一座大宅子了!怎么可能?!”

面对着汹涌而来的质疑,那名官吏依旧面不改色,他朗声说道:“千真万确!这是陛下亲下的恩旨,由尚书台和兵部共同核验发放,岂能有假?你们若是不信,大可以去孙家庄问问,那个受赏的虎贲军士,名叫孙小虎!他昨天已经回了孙家庄养伤!刘县令已经派人去招呼附近的村民了,估计孙小虎一会儿就会被他族人抬过来,到时候,你们可以当面问他!”

“天呢!”

“我的老天爷啊!五十金!真的是五十金啊!”

官吏这番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中街的村民中彻底引爆!

人群瞬间沸腾了!

那是一种混杂着震惊、狂喜、贪婪和不敢置信的复杂情绪!

五十金,这个数字对他们来说,已经超出了想象的极限,那代表着一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代表着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情绪激动之际,诏书也已经张贴完毕。

“快!快找个认字的过来念念!”

“李秀才!李秀才!你快过来!给大伙儿念念这上面写的啥!”

一个戴着瓜皮帽、留着山羊胡的老秀才,被众人七手八脚地推到了墙边。

他扶了扶眼镜,清了清嗓子,一字一句地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固国本,强军备战,特颁新军制……凡大魏子民,以六户为一组,择其一户之丁壮入伍,余者五户,共担其赋……凡入伍者,衣食军饷,皆由国库供给……凡军士,服役至二十五岁即可退伍还乡,另有田亩赏赐……凡在军中,立有战功者,擢升为军官,赏钱帛田宅;若不幸战死沙场,其家眷由朝廷抚恤终身……”

老秀才念完,周围的村民们又是一阵骚动。

“没错!跟那位官爷说的一样!”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当兵不但不花钱,朝廷还管饭给钱!”

“是啊!干几年就能退伍,还给分地!这可比给地主家当长工强多了!”

但也有心细的人,立刻发现了问题。

“官爷!这诏书上,怎么没说伤残了赏赐五十金的事儿啊?”一个精明的汉子高声问道。

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是啊,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

那名官吏闻言,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大家放心!诏书上写的,乃是常例!而五十金的赏赐,乃是特例!前几日在孟津渡口平定斛斯椿叛乱,陛下说那算不得什么大的战争,所以才只赏了五十金!陛下有旨,日后若是与外敌开战,保家卫国,立下大功,那赏赐,只会比这更多!百金、千金,封妻荫子,都不是没有可能!”

“哗——!”

官吏这番话,再次给这群已经被震惊得有些麻木的村民们,打了一剂猛烈的强心针!

如果说五十金已经让他们疯狂,那么“百金、千金、封妻荫子”这几个词,更是让他们彻底失去了理智!

就在村民们的情绪被煽动到顶点,一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报名参军之际,一个阴冷而沙哑的声音,如同腊月的寒风,猛地从人群外围传来:

“你们都别听这些狗官吏在这儿胡咧咧!他们是花言巧语,骗你们去给朝廷卖命的!”

这声音充满了不屑与威胁,瞬间将现场火热的气氛浇了个透心凉。

众人闻声,纷纷惊愕地转过头去。只见人群自动向两边分开,让出了一条通道。

一个身材中等,面容精悍,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的汉子,正抱着双臂,一脸狞笑地走了过来。

他身后,还跟着二十多个手持兵刃的彪形大汉,一个个凶神恶煞,煞气腾腾。

“是……是吴老三!”人群中,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失声叫道。

这个名字,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所有村民的脸上都露出了恐惧的神色,下意识地又往后退了几步,生怕被殃及池鱼。

吴老三,吴旭手下最得力的打手,也是最心狠手辣的一个!

去年,前礼部侍郎宋谦的族人就是被这个吴老三,带着人冲进宋家庄,二话不说,当场就砍死了好几个人!

那血流成河的场面,至今还让许多源泉镇的百姓心有余悸。

吴老三根本不理会周围百姓的反应,他径直走到那两名官吏面前,用一种看死人的眼光打量着他们,冷笑道:“你们两个狗东西,怎么又来了?没记性是吧?胆子不小啊,还还敢来我们源泉镇撒野!”

那两名官吏,刚才还口若悬河,威风八面,此刻看到吴老三和他身后那些明晃晃的环首刀和长槊,顿时吓得脸色惨白,两腿发软,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他们只是普通的文职吏员,哪里见过这等阵仗?

尤其是那些长槊,那可是军队才有的制式兵器!

这吴家,竟然私藏兵器,还敢公然拿出来!

原来,吴旭昨日连夜派人,将自己豢养在乡下庄园里的这支私人武装调了过来。

这吴老三,便是这支武装的头领。

像这样的团伙,吴旭手下足足有五个,全是他这些年招揽的亡命之徒和落魄马仔,专门用来处理一些见不得光的脏活。

吴老三见两个官吏被自己吓住,脸上的狞笑更盛了。

他上前一步,几乎贴到了其中一个官吏的脸上,阴恻恻地说道:“狗官,昨日听我家主说,你们来我们源泉镇妖言惑众,蛊惑人心。本以为你们会夹着尾巴滚回荥阳去,没想到今日还敢再来!看来,不给你们点颜色看看,你们是不知道这源泉镇,到底是谁家的地方!”

说罢,他便要伸手去抓那官吏的衣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清朗而威严的声音,从人群后方传来。

“你这泼皮!这是朝廷新下的诏书,代表着天子之威!你敢当众辱骂朝廷命官,公然抗旨,该当何罪?!”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张可孤和刘琛正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

其实,他们早就注意到了吴老三带人前来,张可孤第一时间便派了一名机灵的手下,悄悄溜出人群,去向独孤信报信。

而他自己,则带着刘琛,准备先稳住局面。

刘珏看着吴老三那二十多个手持凶器的手下,心中早已是怕得要死,两条腿都在打颤。

但当他看到身旁的张可孤,昂首挺胸,满脸自信,毫无惧色地迎了上去时,一股莫名的勇气也从心底升起。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