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神弓惊世(1 / 1)

加入書籤

“好!好啊!”元修听到这个消息,精神为之一振,脸上的焦灼一扫而空。他接过手稿,快速浏览了一遍,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传朕的嘉奖令给刘珏!就说他做的很好,不负朕望!命他再接再厉,尽快将新军制,推广到荥阳全县的每一个乡镇!”

“臣,遵旨!”李休篆喜不自胜。

接着,独孤信也呈上了自己的手稿。

“陛下,这是臣根据您昨日的构想,连夜编撰的《大魏皇家军事学院章程草案》,请陛下御览。”

元修接过那厚厚的一卷竹简,打开细细看了起来。独孤信不愧是将门出身,心思缜密。草案中,从学员的选拔标准、日常的训练科目,到严格的军规军纪、以及毕业后的授衔分配,都做了详尽而周密的规划,几乎完美地还原了元修的设想。

“不错!”元修看得连连点头,“信之费心了。就先按照这份草案执行,若是在实际推行中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再行增补修改。”

“是!”独孤信心中大定。

最后,是曹磊。他也将自己的手稿奉上,瓮声瓮气地报告道:“陛下,臣也把自己分管的那一摊,做了些规划。另外,臣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在洛阳城北,选定了一处废弃的军营作为军校校址。那里地方够大,设施也还算齐全,稍加修缮便可使用。只是……不知陛下打算何时,将那些新兵和军官,召集起来进行培训?”

曹磊话音刚落,独孤信便接口道:“陛下,臣以为,兵贵神速,事不宜迟!既然校址已定,章程已出,不若明日,便正式开办军校,召集第一批学员入学!”

元修闻言,却笑着摆了摆手。

“不急,不急。”他看了一眼独孤信,眼中闪过一丝促狭的笑意,“你弟弟独孤义,不日还要大婚呢。总得等他把喜事办完了,我们再开学也不迟嘛。”

“呃……”独孤信一愣,随即老脸一红。

李休篆和曹磊也是先一愣,然后反应过来,顿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信之,你看你,光顾着军国大事,把自家兄弟的终身幸福都给忘了!”曹磊拍着独孤信的肩膀,笑得前仰后合。

李休篆也抚着胡须,莞尔道:“是啊,陛下不提,我们还真忘了这茬。估计此刻,源泉镇的赵老五,正眼巴巴地盼着我们信国公府的提亲队伍呢!”

书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轻松愉快起来。元修看着他们,心中也感到一阵温暖。这种君臣一心、亦师亦友的氛围,正是他一直所追求的。

就在这时——

“报——!”

一声急促而响亮的禀报声,从门外传来。

杨恺的身影,如同一阵风般冲到了门口,他甚至来不及平复急促的呼吸,便单膝跪地,激动地禀报道:

“启禀陛下!匠作监丞周谦,求见!”

“唰!”

元修的身子,如同被弹簧弹起一般,猛地从坐榻上站了起来!他眼中爆发出无比璀璨的光芒,声音都有些颤抖:

“他在哪儿?!”

“回陛下!人……人就在门外候着!”杨恺答道。

“快!快传他进来!”元修几乎是吼了出来。

李休篆三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和陛下的剧烈反应所感染,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好奇与期待的严肃表情。他们齐齐转身,将目光投向了书房的门口。

在杨恺的引领下,周谦快步走了进来。

他依旧是那身匠作官服,但整个人却仿佛年轻了十岁!他满面红光,双眼亮得惊人,脸上洋溢着一种技术宅攻克了世界级难题后,那种发自内心的、无法抑制的狂喜!

他的手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两张用布包裹着的长条形物体。

一进门,周谦便将手中的东西轻轻放在地上,然后对着元修,行了一个激动到无以复加的大礼,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不已:

“陛……陛下!成了!成了啊!”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几乎是泣不成声地喊道:“草民……草民真的做成了!今早,草民亲手试了十几次,都没有断!一次都没有断啊!!”

“好!好!快快平身!”元修大步上前,亲手将他扶了起来。他的目光,已经死死地锁在了地上那两个被布包裹的物体上。

他蹲下身,亲手揭开了包裹的布匹。

刹那间,两张造型奇特、线条流畅优美、充满了力与美的弓,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正是反曲弓!

而且,这两张弓,比昨日那把缴获的,做工更加精良!弓臂上的牛角片打磨得光滑如镜,弓背的牛筋层叠得均匀有力,弓把处缠绕着防滑的丝线,整个弓身呈现出一种蓄势待发的完美弧度,仿佛一只蛰伏的猛兽,随时准备爆发出致命的一击!

元修拿起其中一张,入手微沉,质感极佳。

他深吸一口气,双脚开立,腰部发力,双臂猛然张开,将弓弦向后拉动!

“嗡——”

弓身发出一声低沉而悦耳的嗡鸣,被缓缓拉开。元修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股强大而充满韧性的磅礴力道,从弓臂传递到他的手臂上!

他没有放箭,只是虚拉了一下,感受了一下弓的力道和回弹,然后缓缓将弓弦送回。

“好!好弓!很好!”

元修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他能感觉到,这把弓的威力,绝对远超大魏现役的任何一种弓箭!

他猛地转过身,将弓递给了身旁的独孤信,声音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兴奋:

“信之!”

“臣在!”

“传朕旨意!召集在京所有校尉及以上将官,立刻到皇宫西苑的演武场集合!朕,要让他们亲眼见识一下,我大魏真正的神兵利器!”

独孤信手看着那张造型奇特的弓,只觉得掌心发烫。

他对着元修郑重地一抱拳,领了命令,转身便大步流星地离开了书房,那匆忙的背影中,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激动与好奇。

一个时辰后,皇宫西苑的小型演武场上,已是人头攒动,将星云集。

这里是禁军将校平日里操练武艺的地方,此刻,除了正在当值的杨恺,几乎所有在京的核心将领都已到齐。

独孤义、贺拔威、乞伏浑……一个个都是在孟津渡口和荥阳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悍将。

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猜测着陛下这突如其来的召集,究竟所为何事。

演武场上阳光和煦,将士们身上坚实的肌肉轮廓被勾勒得清晰分明,但气氛却充满了疑惑。

“兄长!”独孤义第一个凑到了刚安排好一切的独孤信身边,急切地问道,“到底出了何事?这么大的阵仗,难道又要出兵了吗?”

他的手已经下意识地摸向了腰间的刀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只要独孤信一点头,他立刻就能披甲上马,奔赴沙场。

站在一旁的贺拔威闻言,却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上下打量了一下独孤信,只见他一身常服,神情虽然严肃,但眉宇间并无半点军情紧急的紧张之色。

贺拔威用胳膊肘轻轻抵了抵独孤义,挤眉弄眼地调侃道:“义之,你看你急的!主公连铠甲都没穿,肯定不是什么紧急军情。”

他顿了顿,故意拉长了声音,用一种夸张的语气猜测道:“依我看啊,陛下这是体恤你劳苦功高,特意召集咱们弟兄们,商量着一起去荥阳,给你接亲呐!”

“噗——哈哈哈!”

贺拔威话音刚落,周围的乞伏浑等人再也忍不住,顿时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没错没错!贺拔将军言之有理啊!”

“义之将军,这可是天大的面子!陛下亲自给你操办婚事!”

“到时候咱们弟兄们都去给你抬轿子,保准是全天下最威风的迎亲队伍!”

独孤义的脸“唰”的一下,从脖子根红到了耳尖,就像是被煮熟的大虾。

他本来是能言善辩之人,被众人这么一通善意的调笑,更是窘迫得说不出话来,只能狠狠地瞪了始作俑者贺拔威一眼,惹得大家笑得更加大声了。

整个演武场上,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就在这时,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传来。

众人笑声一滞,纷纷循声望去,只见元修在李休篆、曹磊和一位面生的匠人的陪同下,正朝着这边走来。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被吸引了过去。

但吸引他们的,并不仅仅是皇帝的到来,更是元修手中那件奇特的物事。

元修一边走,一边用手轻轻地摩挲着一张弓。

他的动作是如此的专注和爱惜,仿佛那不是一张弓,而是一件稀世的珍宝。

独孤义的眼力最好,他一眼就看清了那张弓的模样,心中顿时充满了巨大的疑惑。

那张弓……好生奇怪!

它的造型极其独特,与他们平日里惯用的长梢弓截然不同。

弓身呈现出一种惊心动魄的弧度,尤其是中间部分,向内弯曲得极为厉害,仿佛随时都会折断。

而整个弓身,比正常的长梢弓短了几乎一半,看起来小巧玲珑,甚至有些……秀气。

这……这是什么?

不只是独孤义,在场的所有将领,都是识货的行家。

他们看到那张弓的瞬间,心中都泛起了同样的嘀咕。

“陛下手里拿的是什么?”一个校尉低声问身旁的同伴。

“不知道啊……看着像弓,可哪有这么短的弓?”

“就是啊,这造型也太怪了。难道……陛下召集咱们来,就是为了这把弓?”

“不能吧?这么小的弓箭,能射什么?射麻雀吗?”

“嘘!小声点!陛下过来了,一会不就知道为什么了。”

窃窃私语声中,元修已经走到了众人面前。

“参见陛下!”

以独孤信为首的众将官齐刷刷地单膝跪地,声震四野。

“众卿平身。”元修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他目光扫过众人,将他们脸上疑惑、好奇的神情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

他没有多言,只是当着所有人的面,再次将手中的短弓虚空拉了一下。

“嗡——”

一声比之前更加清晰、更加沉闷有力的嗡鸣声响起,仿佛一头猛虎在低声咆哮。

那看似纤细的弓身,在元修的力量下展现出惊人的韧性!

众将的瞳孔猛地一缩!

光是听这声音,他们就知道,这把弓的力道,绝对非同小可!

元修做完这个动作,便领着众人,径直来到了演武场尽头的靶场。

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

确实是因为这把弓,才召集了大家。

可是,心中的疑惑却更深了。

他们都是沙场宿将,深知弓箭的道理。

弓臂越长,蓄力行程就越长,射程自然也就越远。

这把弓如此之短,就算力道再大,射程也必然大打折扣。

陛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元修站定后,对着独孤信吩咐道:“信之,去,准备好箭靶。”

“是!”独孤信立刻命人将一个用厚牛皮包裹的重型箭靶,立在了远处。

等靶子立好,元修目测了一下距离,然后对着身旁的腾靖吩咐道:“去,给朕取一支重箭来!”

“轰!”

人群中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呼!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疯子似的眼神看着元修。

疯了!绝对是疯了!

就这么一把还没胳膊长的小弓,竟然要用足以洞穿铁甲的重箭?!

这不就等于让一个三岁孩童去舞动一百斤的大锤吗?

别说射出去了,恐怕一拉弦,弓身就会当场炸裂成碎片!

“陛下,这……这万万不可啊!”

“是啊陛下,此弓……恐承受不住重箭之力!”

几个性急的将领已经忍不住要出声劝阻。

可元修却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

腾靖虽然心中也充满了疑虑,但还是忠实地执行了命令,很快便捧着一支箭杆粗壮、箭头沉重的重箭走了过来。

就在这时,站在一旁的匠人周谦,激动地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巧的、由玉石打磨而成的物件,递给了元修。

正是扳指!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