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元代青花(1 / 1)

加入書籤

鉴宝大会现场人头攒动,喧嚣声此起彼伏,仿若一场盛大的文化狂欢。我端坐在“瓷器鉴赏专家”的展位之前,四周摆满了形形色色的瓷器藏品,已然顺利为十多位收藏者完成了鉴定,他们皆带着信服的神情满意离去。

就在我趁着间隙,轻抿一口茶水,稍作休憩之时,一个身着花哨唐装的男人,迈着夸张且招摇的步伐,双手如托举稀世珍宝般,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元青花梅瓶,大摇大摆地来到我的展位前。他的头发精心梳理,油光水滑得能映出人影,脸上洋溢着一种近乎自负的志得意满,那眼神中透露出的对手中宝贝不容置疑的自信,活脱脱就是典型“国宝帮”成员的模样。

“专家,您可一定得给我好好掌掌眼呐!我这可是如假包换的正宗元青花梅瓶,为了它,我那可是砸了大把的银子,历经无数周折才收入囊中,绝对是宝贝中的宝贝,价值连城!”他一边咋咋呼呼地说着,一边将梅瓶轻轻搁在桌上,还不忘用手在瓶身上轻轻摩挲,那神情,仿佛在向我展示自家最引以为傲、宠溺至极的孩子。

我微微蹙起眉头,目光瞬间如炬,紧紧锁住眼前这个梅瓶。从外观乍看,其造型倒是透着几分古朴之韵,青花发色也看似浓郁深沉,乍一看颇有些元青花的影子。然而,凭借着这段时间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对瓷器的敏锐直觉,我总感觉其中隐隐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不自然。我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心境瞬间沉静下来,随后缓缓伸出手,动作轻柔却又带着几分凝重,轻轻触摸瓶身。

当指尖触碰到梅瓶的刹那,佩兰古玉那神奇的力量如往常般汹涌涌起,然而,这一次涌入脑海的画面却与以往大相径庭。不再是那些清晰如昨、栩栩如生的历史场景,而是一些模糊不清、杂乱无章的碎片画面,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肆意搅乱的拼图,完全无法拼凑出完整且真实的历史轨迹。这突如其来的异样,让我心中已然有了几分笃定的判断。

但鉴宝之事,容不得丝毫马虎。为了做到万无一失,我强忍着内心的疑惑,又从多个角度对梅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无论是胎质的质地纹理,还是纹饰的线条勾勒,亦或是绘画风格的笔触神韵,诸多方面都存在着难以忽视的疑点。我缓缓抬起头,目光平和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看向眼前这位“国宝帮”大哥,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委婉而又不失专业:“这位先生,经过我全面且细致的观察与判断,您这件元青花梅瓶,从诸多关键特征来看,与真正的元代青花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出入。首先,元代青花瓷的胎土淘炼极为精细,胎质细腻紧密,而您这件的胎质略显粗糙疏松;其次,纹饰的绘画笔触虽看似流畅,却隐隐透着一股生硬之感,全然没有元代青花那种浑然天成、灵动飘逸的神韵;还有这青花发色,也与元代青花的典型特征有所偏差……”

我的话还未说完,他就像被点燃的炮仗一般,猛地瞪大了双眼,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与愤怒,声嘶力竭地大声打断我:“你说什么?你这简直是一派胡言!绝不可能!我这梅瓶可是经过好几位权威专家鉴定过的,一致认定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怎么到了你这儿就成假的了?我看你根本就是个徒有虚名、滥竽充数的骗子,压根儿就不懂什么元青花!你这是在故意诋毁我的宝贝!”他的脸瞬间涨得通红,犹如熟透的番茄,情绪激动到了极点,仿佛我刚刚的话亵渎了他心中最神圣不可侵犯的信仰。

周围的人群原本就被这边的动静吸引,此刻听到如此激烈的争吵,更是如潮水般纷纷围涌过来,将我们团团围住。众人好奇的目光在我、梅瓶以及眼前这个愤怒的男人之间来回穿梭,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面对他毫无缘由的质疑与近乎无理取闹的指责,我强压下内心的无奈与愤懑,依旧保持着冷静,耐心地解释道:“先生,文物鉴定绝非儿戏,是一门严谨且科学的学问,不能仅仅凭借某一位或几位专家的片面之词就轻易下结论。我刚刚所说的每一个判断依据,都是基于深厚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您这件梅瓶大概率是现代仿品。当然,如果您还是对此心存疑虑,不妨多找几位业内公认的权威专家再做进一步的鉴定,这样也能让您更加放心。”

“哼!少在这儿假惺惺地装好人。我看你就是赤裸裸地嫉妒我有这么一件绝世宝贝,所以才故意颠倒黑白,说它是假的。今天你必须给我一个能让我信服的说法,否则,我跟你没完!”他不仅不接受我的解释,反而更加不依不饶起来,双手叉腰,双脚分开,摆出一副要跟我拼个鱼死网破的架势,那模样,仿佛我已然成了他不共戴天的仇人。

周围的人群越聚越多,将我们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好奇地看着这场闹剧,交头接耳地议论着。那男人见我久久不说话,以为我理亏,更是气焰嚣张,指着我的鼻子骂道:“你个毛头小子,年纪轻轻能懂什么?肯定是这主办方请的托儿,专门来骗我们这些花了200块门票钱来鉴宝的人!今天你要是不给我说出个子午卯酉来,我就把你这摊位砸了!”

我心中暗自冷笑,面上却依旧保持镇定,微微一笑,眼神坚定地直视着他,缓缓开口说道:“既然你非要一个说法,那我就告诉你。你这瓶子是2014年5月3日生产出来的,产地是豫州尚铭市,生产者叫赵德柱,他原本是个做陶瓷工艺品的匠人,后来为了谋取暴利,开始仿制各类古代瓷器,你这个元青花梅瓶就是他的‘杰作’之一。”

此言一出,周围的人群顿时一片哗然。那男人先是一愣,脸上的嚣张瞬间凝固,随即恼羞成怒,大声吼道:“你……你胡说!你这是信口雌黄,随便编造来污蔑我的宝贝!我根本就没听说过什么赵德柱,你肯定是在瞎编乱造!”

我不慌不忙,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快速搜索了一番,然后将手机递到他面前,上面正是赵德柱因仿制文物被捕的新闻报道,里面还提到了他仿制元青花瓷器的一些细节。“你自己看看,是不是这个人?新闻报道清清楚楚,你若不信,大可以去查证。”

男人看着手机上的报道,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但他依旧嘴硬道:“这……这说不定是你故意伪造的新闻,就是为了陷害我!我告诉你,今天这事没完!”

就在这时,人群中挤出一位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老者,他身着传统的中式长袍,手中拿着一根精致的拐杖,目光如炬地看着那个男人手中的梅瓶。老者缓缓开口道:“年轻人,你莫要再狡辩了。这位小友的判断没错,我从事文物鉴定行业数十年,这元青花的门道还是略知一二。你这梅瓶,无论是胎质、青花用料还是绘画工艺,都与真正的元代青花相差甚远。刚刚这位小友能说出具体的生产信息,想必也是有真才实学,绝非信口胡诌。”

男人听了老者的话,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心中虽有不甘,但在众人的注视下,也不敢再放肆。他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咬牙切齿地说道:“算你狠!今天这事我记住了!”说罢,他抱起梅瓶,拨开人群,灰溜溜地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