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北元政权(1 / 1)
我正满心困惑,犹如置身于一团迷雾之中,茫然无措之时,老祖突然打破沉默,缓缓提示道:“既然他王修齐所修建的皆是帝王级别的大墓,那么范围便大大缩小了。要知道,能被他看中用于建造陵墓的风水之地,必定是绝佳中的绝佳。你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王朝存续时间长远的,并且陵墓至今尚未遭受破坏的地方。以你在探墓寻穴方面的精湛本事,这或许并非不可逾越的难题。”
我听闻此言,心中先是一愣,紧接着一股疑惑涌上心头,不假思索地反问道:“既然此事看似如此简单,那为何底蕴深厚的天师门却始终未能找寻到这些陵墓的踪迹呢?”
老祖闻言,只是微微一笑,那笑容神秘莫测,眼神中仿佛藏着无尽深意,却并未立刻作答。过了片刻,他才淡淡地开口说道:“他们天师门虽贵为天生的道家元祖,在降魔除妖方面或许有着超凡的能力,但论及看风水之术,恐怕未必有我们相门这般精湛独到。”
听到老祖这一番话,我心中顿时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确,天师门在道法修行上的威名如雷贯耳,在诸多领域都展现出非凡的造诣。然而,相门在风水堪舆之术上,历经无数先辈的钻研与传承,早已形成了一套独特且深厚的底蕴,这是相门独有的优势。想到这里,我原本有些低落的信心,不禁为之一振。
可紧接着,新的忧虑又涌上心头。虽说知道了大致的寻找方向,但历史上符合王朝存续长远且陵墓未遭破坏这一条件的王朝不在少数,若要逐一排查,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老祖,话虽如此,可历史悠久且未遭破坏的帝王陵墓数量众多,犹如繁星点点,该从何处着手开始排查呢?总不能毫无头绪地盲目寻找,那样只会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我满脸忧虑,眉头紧锁,焦急地说道。
老祖微微沉吟,那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历史的重重迷雾,缓缓说道:“你可先从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精心梳理出几个存续时间漫长、国力强盛的王朝。随后,结合详尽的地理志、方志等资料,仔细筛选出其中风水绝佳之地所建造的陵墓。同时,切不可忽视那些流传在民间的神秘传说,往往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里,却隐藏着意想不到的关键线索。”
我默默点头,将老祖的每一句话都如珍宝般铭刻在心。当下的局势可谓十万火急,欧阳髦的催促声就像一道道夺命追魂咒,每分每秒都紧紧揪着我的心,容不得有丝毫的耽搁与懈怠。
我心急如焚,马不停蹄地赶回团队,将从老祖那儿获取的消息,毫无保留且极为详尽地告知众人。大家听闻之后,脸上皆是神色凝重,每个人都深深明白,时间紧迫得如同沙漏中飞速流逝的细沙,任务更是艰巨得如同横亘在眼前的巍峨高山。二话不说,众人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资料收集与分析工作中,那股专注与急切,仿佛要将每一本古籍、每一份资料都看穿看透。
考虑到王修齐乃是宋末元初时期的人物,这一关键信息,瞬间让搜寻范围缩小了许多。我们将探寻的重点,紧紧聚焦在宋末元初这个风云变幻的历史时间段相关的各类历史资料之上。既然已知他修过完颜蒲鲜万奴的墓,那么极有可能,他也为元代帝王修过陵墓。
袁芷珊轻轻蹙起秀眉,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她缓缓摇了摇头,轻声却坚定地否认了我的观点:“元代不过短短98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过如白驹过隙,短暂一瞬罢了,实在不符合老祖所提及的朝代久远这一关键特点。即便王修齐的确身处宋末元初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可单凭这一点,也未必就能断定他会为元朝帝王修建陵墓。”
王大少听闻此言,微微一怔,随即双眉紧紧皱起,眼中露出一丝急切,立刻不假思索地反驳道:“话可不能这么说。诚然,元朝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国祚仅有九十八年,然而,元政权可并非随着元朝的覆灭就彻底烟消云散了。事实上,元政权一直顽强存续,直至清代初年,才被皇太极以雷霆之势彻底灭掉。如此算来,从政权实际存在的角度考量,这个时间跨度不可谓不漫长。说不定,王修齐还真为元代帝王修过墓呢。”
众人听了两人这一番针锋相对的争论,不禁面面相觑,而后纷纷陷入了沉思。我心中暗自思量,王大少的这番言论,细细想来,确实有几分道理。尽管元朝作为一个统一王朝的时间相对较短,但其政权存在的时间跨度却极为可观,这其中,或许真的暗藏着我们苦苦追寻的线索。
王大少见众人神色有所缓和,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而且啊,宋末元初那会,局势乱成一锅粥,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王修齐能给完颜蒲鲜万奴修墓,说明他在风水堪舆和陵墓修建这一块,那可是相当有本事,名气肯定不小。元朝的统治者对风水那是深信不疑,觉得好风水能保国运昌盛,他们能放过王修齐这样的人才?指定得把他找来给帝王修墓啊。”
袁芷珊却依旧一脸严肃,冷静地说道:“即便如你所说,有这样的可能性,但我们也绝不能仅凭推测,就贸然认定王修齐为元代帝王修过墓。我们还需要更多确凿无疑的证据,才能最终确定接下来的探寻方向。否则,一旦走错方向,不仅会浪费宝贵的时间,还可能让我们错失找到三宝的最佳时机。”
我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芷珊说得对,我们不能盲目下结论。但大少的观点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思路。大家继续深入挖掘资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务必仔仔细细查阅每一本古籍、每一份文献,看看能否找到更有力的证据,来证明王修齐与元代帝王陵墓之间的联系。”
于是,众人再次全身心地投入到浩如烟海的资料堆中,每个人都全神贯注,眼神紧紧盯着每一页纸张,仿佛要将上面的每一个字都看穿看透。随着查阅工作的不断深入,终于,我们发现了一些细微却至关重要的蛛丝马迹。在一份历经岁月侵蚀、已然残破不堪的元代宫廷密档残卷中,有一段模糊不清的记载,提到了一位来自南方的风水大师,曾深度参与过皇室陵墓的选址工作。虽然密档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位神秘的风水大师就是王修齐,但从时间、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都与我们之前的推测高度相符。
“看来我们的方向没错,这个南方风水大师很可能就是王修齐!”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声音微微有些颤抖地说道。众人听后,眼中也都瞬间燃起了希望的火花,仿佛在黑暗中摸索许久的行者,终于看到了一丝黎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