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心绪不宁(1 / 1)

加入書籤

“徐小郡王,这么巧?你们又在一起?”

周砥的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但那审视的目光却带着一股天生的压迫感。

徐子诚感受到这股压力,却依旧保持着温润的君子风度,拱手行礼:“臣见过太子殿下。”

周砥没有搭理对方,目光重新落回到沈燕宜身上,“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这个问题,让沈燕宜的心猛地一沉。

她依旧背对着他,声音发紧:“家母与长公主殿下相约,来此地游玩。”

她刻意强调了“家母”与“长公主”,就是想告诉他,这是两家人的聚会,与他无关,让他不要多事。

可周砥又怎会听不出她话中的疏离和警告。

他非但没有退却,反而心底那股被庄怀砚点燃的笃定和占有欲烧得更旺了。

原来,这就是她昨夜仓皇逃离,今日又对自己避如蛇蝎的原因。

沈家和长公主府,这是在相看。

一抹浓重的醋意夹杂着怒火,在他心底翻涌。

他迈步上前,刻意走到了沈燕宜的面前,逼得她不得不抬眼看他。

“原来如此。”

他嘴上说着,目光却紧紧锁着她,不放过她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孤还当是什么事。恰好,孤这园子里的葡萄都熟透了,之前送给你和那陈家小姐的葡萄可还喜欢?不如今日孤再派人摘一些下来,送到沈府上去。”

听着周砥的询问,她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拉开了与他之间的距离。

她想要在他面前保持冷静,和说出口中隐着的意思颤抖,还是出卖了她,“咳……不必了,多谢殿下好意。”

“何必客气。”

周砥却像是完全没有察觉到她的抗拒,反而又向前逼近一步,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你我之间,都这么熟了。”

“这么熟了”五个字,被他刻意加重,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根针,狠狠刺在沈燕宜最敏感的神经上。

她的脸颊“轰”的一下烧了起来,不知是羞的还是气的。

昨夜那些纠缠的画面不受控制地冲进脑海,让她恨不得立刻找个地缝钻进去。

一旁的徐子诚再迟钝,此刻也察觉到了两人之间那股非同寻常的微妙氛围。

太子殿下看沈姑娘的眼神,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占有欲,而沈姑娘的反应,也绝非寻常的惊慌,更像是……被戳中心事的恼羞成怒。

他眼底敛过一瞬失落,但很识趣地拱了拱手,主动开口:“殿下与沈姑娘想必有话要说,臣就先到远处等候。”

这正是周砥想要的结果,可沈燕宜却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瞬间炸了毛。

她不能再和周砥单独待在一起,一分一秒都不能!

“不必了!”

她抢在周砥开口前,急急地对徐子诚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央求,“长公主和母亲还在等着我们,我们快些回去吧!”

说完,她甚至不敢再看周砥一眼,几乎是落荒而逃般,转身就走,步履匆匆,仿佛身后有猛兽在追赶。

徐子诚一愣,看着她仓惶的背影,又看了一眼站在原地,面色沉沉的太子,最终还是选择跟了上去。

周砥站在原地,看着她毫不留恋离去的背影,眼底的墨色越发浓重。

她就这么怕自己?

宁愿拉着一个外人当挡箭牌,也要从自己身边逃开?

好,很好。

他眼底闪过一丝冷冽的暗芒,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你越是想逃,孤就越要让你无路可逃。

……

沈燕宜一路疾行,直到彻底看不见那片葡萄园,才稍稍松了口气,脚步也慢了下来。

“沈姑娘。”

徐子诚跟在她身后,声音温和地开口,“你……没事吧?”

“我没事。”

沈燕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努力挤出一个笑容,“让徐公子见笑了。”

她知道自己的反应太过失态,可她控制不住。

两人回到百花庭院时,蒋秋娘和云倾长公主正相谈甚欢。

可当沈燕宜的目光落在她们面前的石桌上时,她的心,再一次沉到了谷底。

只见那张宽大的石桌上,赫然放着一个硕大的竹筐,筐里装满了刚刚采摘下来的葡萄。

每一串都饱满圆润,紫得发亮,上面还带着清晨的露水,新鲜得仿佛能掐出水来。

不用想也知道这是谁送来的。

他这是打定了注意,非要和自己说上话来……

这怎么行,他万一要是拿着昨夜的事情做要挟,逼自己和他成婚。

他会吗?

他……不像是那种人吧……

思索间,沈燕宜刚一转身,脚步就再一次僵住了。

不远处的亭廊下,周砥正与两名中年男子相谈甚欢。

其中一人,是她的父亲,当朝一品大员沈纪之。

而另一人,正是长公主的夫君,手握兵权的大将军,徐子诚和徐淼淼的父亲,徐城。

阳光透过亭廊的雕花窗格,斑驳地洒在他们身上。

周砥负手而立,姿态从容,言笑晏晏,即使是与朝中重臣,上位之风也俨然流露。

似乎是察觉到了她的目光,周砥缓缓转过头来,视线精准地与她对上。

他故作讶异地挑了挑眉,仿佛才刚刚看到她一般,随即迈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

“这么巧,没想到今日还能和沈姑娘在此处偶遇。”

周砥的声音温和有礼,姿态从容不迫,仿佛他真的只是在此地“偶遇”。

可这话落在沈燕宜的耳中,却无异于最尖锐的讽刺。

偶遇?

他分明是算准了时间,掐准了地点,在这里等着她自投罗网!

周砥只是看了她一眼,便又笑着与两位重臣寒暄起来,言谈之间,尽显储君风范,那份从容与气度,让一旁的徐城都暗暗点头。

沈燕宜被迫站在一旁,进退两难。

她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走,是失了礼数,拂了父亲和长辈的面子。

留,万一他要是突然来了什么不妙的心思,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暗示一些不好的事情……

光是想想这些,沈燕宜顿时就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灰暗,仿佛找不到了尽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