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当志愿者(1 / 1)

加入書籤

发布会结束,人群如潮水般退去。

朱晓路和林薇随着人流挤出县疾控中心的大门,室外清冽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雨后泥土和草木的气息,将会议室里沉闷的消毒水味冲淡了不少。

两人都没说话,沉默地沿着湿漉漉的鹅卵石街道往五彩民宿的方向走。引擎声、人声、远处河水的呜咽,重新构成了小镇的背景音,只是这背景音里,少了前几日那种绷紧的、令人不安的弦音。

回到五彩民宿,推开那扇熟悉的、挂着竹编灯笼的院门,暖意和食物的香气温柔地包裹上来。

院角的葡萄架在雨后显得格外青翠欲滴,檐下的风铃被微风拂过,发出几声清越的脆响。堂屋的八仙桌上,摊开着一份还散发着新鲜油墨味的省报。

朱晓路的脚步顿住了。报纸的头版下方,一个不算醒目却足够分量的位置,正是他那篇《病羊之殇:猪链球菌跨物种传播的警示与溯源困境》。

铅字印在雪白的新闻纸上,比他电脑屏幕上滚动的光标更具沉甸甸的质感。

他走过去,手指无意识地拂过那些熟悉的标题和小标题,目光落在自己描写高家村那只羊痛苦抽搐、口吐白沫的段落,落在王前进塞给高少达那几张浸着体温的钞票的细节上。那些亲眼目睹的惨状、压在心底的愤怒和无力感,此刻被冰冷的印刷体固定下来,传播开去。心口那块被撬开缝隙的石头,似乎又往下沉了沉,带着一种迟滞的钝痛。

“哟,朱大记者的深度雄文见报了?”林薇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点她特有的、略带夸张的腔调,却也少了往日那种针锋相对的尖锐。

她凑过来,目光扫过报纸,“行啊,这位置,这分量。省报头版,够可以了。”

她拿出手机,打开软件,指着上面一个更显眼的标题和配图,“瞧瞧我这个,‘雾散时分见温情!五彩小镇青年深夜包饺子,暖胃更暖心!’点击量都破百万了,评论区爆了。”

朱晓路抬眼看去。那屏幕上正是张楚楚在灯下灵巧捏饺子的侧影,鬓边的木槿花沾着一点面粉,显得格外温婉;李乔专注擀皮的侧脸线条清晰;汤阳、李炎笨拙却认真的模样也被捕捉下来。配图还有一张是保温桶被抬到隔离点铁栅栏门外的场景,穿着防护服的保安只露出一双眼睛,隔着警戒线接过东西。

林薇这次罕见地没用她标志性的惊悚标题和煽动性语言,平实的叙述下,反而透出一种质朴的力量。

“怎么样?”林薇扬了扬下巴,语气里带着点小小的得意,但眼神深处,似乎又有些别的东西在闪动,“跟你那沉甸甸的真相比,我这‘温情牌’也不算太差吧?老百姓爱看这个。”

朱晓路放下省报,难得地没有反驳,反而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疲惫但真实的浅笑,语气半是调侃半是认真:“官方通报一出,信息透明了,你这‘大嘴’,是不是觉得没多少独家猛料可挖,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他指了指报纸上南教授清晰展示的基因图谱照片,“喏,科学证据都摆桌面上了,恐慌的土壤也就没了。”

林薇微微一怔,随即那双大眼睛里掠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她没像往常那样立刻伶牙俐齿地反击回去,反而沉默了瞬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相机的皮质背带。她抬眼望向院墙外,目光似乎穿透了白墙青瓦,投向镇子东头那个被警戒线环绕的区域。

“独家猛料?”她轻轻哼了一声,声音却低了下去,少了些锋芒,多了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是少了点刺激肾上腺素的东西。”

她顿了顿,镜片后的目光变得有些悠远,“不过,朱晓路,你知道吗?这次拍那饺子,看着评论区里那些‘辛苦了’、‘好人一生平安’、‘泪目了’……感觉……不太一样。”

她似乎在努力寻找合适的词,最终只是耸了耸肩,脸上那份刻意维持的“大嘴”式张扬淡去不少,露出一丝近乎坦然的底色:“以前总想着抢,想着爆,想着把天捅个窟窿才够响。现在嘛……”

她晃了晃手里的报纸,上面是那些年轻人在灯光下忙碌的身影,“报道这些,好像……也挺有意义?至少,让人看到点光,不是只有黑和怕。”

朱晓路有些意外地看着她。浓雾散去后的阳光穿过葡萄架,斑驳地落在她沾了点泥点的冲锋衣肩头和微乱的栗色短发上。

这一刻,他仿佛第一次在这个追逐流量的自媒体人身上,看到了一点属于新闻人最初的本色——记录真实,传递力量,哪怕这力量来自最平凡的温情。

“所以,”林薇话锋一转,眼中重新燃起那种熟悉的、捕捉目标的亮光,但这次似乎多了一份沉静的决心,“我想进去看看。”

她抬手指向隔离点的方向,“看看里面真正在拼命的人。张主任,那些护士,还有那些病人。我的镜头,不能只对着饺子。”

她看向刚从后院走进来的李乔,语气带上了一丝罕见的请求意味,“李乔,帮帮忙?跟你妈说说?让我进去拍点素材?保证不乱来,就记录!”

李乔刚把三轮车推进院子,手上还沾着车把上的泥灰。他闻言停下动作,眉头习惯性地蹙起,眼神锐利地看向林薇。经历了巷子里那场搏斗和摩托骑手惊惶的供词,他对这个曾经只想博眼球的“大嘴”观感复杂,但此刻她眼中那份不同于往日的认真,让他没有立刻拒绝。

他摇了摇头,语气却不容商量:“林薇姐,这事不行。隔离点有严格的防护和管理规定,不是拍视频的地方。我妈?她更不可能同意。里面是战场,容不得半点闪失,镜头进去,干扰治疗、增加风险,还可能泄露病人隐私。绝对不行。”

林薇脸上期待的光瞬间黯淡下去,涌上一股被浇灭的懊恼和习惯性的不服气。

她张了张嘴,那句“我是记者我有权……”几乎要脱口而出,但对上李乔那双沉静却异常坚定的眼睛,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巷口那两点猩红尾灯带来的冰冷恐惧和眼前年轻人不容置疑的原则感交织在一起,堵住了她所有试图争辩的话。

她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栗色的发丝被弄得有些乱。目光在院子里无意识地扫视,掠过那几张曾经包饺子的桌子,掠过朱晓路手边那份沉甸甸的省报,最后又落回李乔沾着泥灰却站得笔直的身上。

一股说不清是赌气还是豁出去的情绪猛地冲了上来。

“不让拍是吧?”林薇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点破罐子破摔的意味,也带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未完全意识到的冲动,“那我报名当志愿者总行吧?!”

话一出口,她自己都愣了一下,似乎被这个脱口而出的念头惊住了。

但随即,那股倔强劲儿又顶了上来,她挺直脊背,迎着李乔和朱晓路同样有些错愕的目光,语气斩钉截铁,“你们不是都报了吗?汤阳、李炎、楚楚……还有你!志愿者公告我看见了!需要人手!我去帮忙!送饭、打扫、搬东西,总行吧?这总不违规了吧?”

她越说越快,像是要说服别人,更像是要说服自己那颗还在为“独家”隐隐作痛的心:“我的镜头可以先收起来!但我的眼睛还在!我的手也能干活!你们五彩镇不是讲‘有力出力’吗?”

院子里的空气静了一瞬。葡萄架上残留的水珠滴落在青石板上,发出“嗒”的一声轻响,格外清晰。

李乔脸上的错愕慢慢化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审视。

他打量着林薇——她身上那件与环境格格不入却沾了泥点的冲锋衣,她紧抿着透露出倔强的嘴唇,她眼中那份混合着不甘、冲动和一丝连她自己都未察觉的、想要做点什么的微光。这个提议,莽撞、突然,却奇异地并非全无可能。

志愿者的工作繁重、枯燥,甚至充满风险,但也恰恰是离那无声战场最近的地方之一。

他紧绷的下颌线终于缓和了一丝,缓缓点了点头,声音沉稳:“志愿者报名点在镇政府临时办公室。有严格的筛选和基础防护培训。”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着林薇,“林薇姐,想清楚了?这不是拍视频,是真要进去,穿上防护服,面对可能的病原体,干最累最不起眼的活儿。没有镜头,只有责任。”

林薇被他看得心头一紧,那句“有责任”像块石头投入心湖。隔离区那冰冷的铁栅栏门、防护服下疲惫的眼睛、还有高家村那只羊抽搐吐沫的景象,这些画面瞬间压过了对流量点击的惯性渴望。

她深吸一口气,清晨微凉的空气带着泥土和消毒水的余味涌入肺腑。

“啰嗦!”她别开脸,掩饰般地挥了下手,声音却没了刚才那股虚张声势的冲劲,反而透出一种破釜沉舟后的平静,甚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别扭,“不就是填个表吗?地址给我!我林薇说话算话!”

她下意识地想去摸胸口的“大嘴”logo,指尖却触到了冰凉的相机金属机身。

李乔没再多言,掏出手机,快速点了几下,将一个地址定位发到了林薇的手机上。

“现在过去应该还有人。”他收起手机,目光扫过林薇,又落在朱晓路身上,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朱哥,这边后续的溯源调查,王站长那边如果有新情况……”

朱晓路会意地点点头,那份沉甸甸的省报还压在手下,铅字的重量提醒着他病羊背后未解的链条。

他看着林薇低头查看手机地址,栗色的发顶在阳光下显得毛茸茸的。

这个曾经只追逐流量爆点的“大嘴”,此刻走向镇政府的方向,背影竟透出一种笨拙而真实的孤勇。她的相机还挂在身上,镜头盖紧闭着,像一只暂时蛰伏的眼睛。

李乔转身走向后院,去准备下午的志愿工作。

朱晓路重新拿起那份省报,指尖拂过“王前进”三个字。他抬眼望向院外,小镇的轮廓在稀薄的雾气中逐渐清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