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撒网!捕鱼!(1 / 1)
这时候的人们没什么娱乐活动。
再加上熬夜点灯费蜡,第二天还要上工,所以都睡的特别早。
等到第二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几人便已经乘坐马车,前往了红乡林场。
苟大哲因为媳妇刚生了孩子,还要在家里伺候月子。
昨晚商量出来的计划自然也急不来。
索性就约好了一个月后。
几人再来这边汇合。
“徐哥,林场那边得渔民我已经嘱咐过了,估摸着现在已经开始准备了。”
“到时候咱上游炸鱼,下游撒网,阵仗肯定老大了。”
“不少屯里的婶子们也会来凑热闹。”
别看现在已经入春了。
但却不是打鱼的好时候。
一般这个时间段,都是屯里的婶子们来河边捡臭鱼,或是去冰面上砍鱼。
毕竟还没到上山的时候,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这样干还能多一口吃的。
当然,林场对于这样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有人会真的为了几条鱼较劲。
而像徐青源这般大规模捕鱼的,也多是在秋天。
当然也不是说开春的鱼不能吃,像是后世东北的开春鱼。
鲫花,鳊花,鳌花,岛子鱼,三道鳞,嘎牙子……
无论是铁锅炖,还是油炸,烧烤。
都能把人香的舌头掉下来。
当然年代不同。
后世家家户户的条件自然不能和现在比。
这年头人们的收入都不高,家里做饭,炒菜能放的调料也不多。
江鱼自身带着一股腥臭味,对于不会处理的普通人来说,确实有些费劲。
再加上这时候对鱼类的冷鲜储存还没后世那么方便。
也就导致这边的人们都没有吃开江鱼的习惯。
一直等到八零年代末期,可以制冷的电冰柜普及后。
冬季的冰鱼,还有东北这边的开江鱼,才会逐渐走上人们的餐桌。
此刻,听孙涛不断说着有关今天的捕鱼计划。
徐青源意识也开始了神游。
前世他倒是参加过不少开江鱼的捕捞活动。
不过那都是要等到他从炼油厂被迫下岗之后。
那会他的身体已经变的很差。
年轻时的高强度工作,早已让他积劳成疾。
根本不敢下水,只能站在岸边,看着那些小伙子们嬉笑着下水捞鱼。
没想到重生回来后,像是这样捕捞开江鱼的场面,自己也能参与进去!
“那有啥,都来,都来,咱热热闹闹的多好?”
徐青源点头回应。
他倒是不在乎那些个漏网的鱼被人捡走。
像是这种活动,人多才热闹。
很快。
众人便来到了河边。
正如孙涛所言,因为昨天分了猪肉。
整个红乡林场的工人全都热情高涨,大清早就过来帮忙了。
要知道,按照他们这个小林场的生产标准。
虽说相比于农民的工资要高。
但一年到头。
能吃上肉的人家也是屈指可数。
野猪肉味道很膻,口感也不如家猪肉。
但吃进肚子里,那也是实打实,能让人提力气的油水。
见徐青源他们过来,几乎所有的人都跑过来说起了感谢的话。
男人们一个个伸手递烟,都是自己用散酒,外加鹿香调好料的旱烟。
这种加了料的旱烟抽起来味道很好。
一看就是提前准备好了的。
至于屯里的妇人们。
则都带着手套。
就连林场的干部们也都过来了。
看到这么多人过来帮忙,说实话,徐青源也有些诧异。
同时在心里也不由的感慨了一句,还是这个年代的人们朴实啊!
简单握了握手,认识了一下后。
几个干部就开始指挥人下网捕鱼。
目睹着不少人上船拖网后,徐青源也开始暗暗期待起来。
自从回到这个年代后,他不是上山打猎,就是去县城和市里参观。
即便是抓鱼,也是在山里的小溪旁,用土办法抓的。
而且。
红乡林场这边。
他即便在后世也很少来。
自然也对捕鱼的整个过程知之甚少。
毕竟,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进步,自然捕鱼的方法也在进步。
红乡林场这边江河很大,比第三林场那边的嫩河大多了。
因为这几年的集体经济。
那些靠水吃水的渔家日子并没有好过多少,依旧还是木头小船。
几个干部不断安排着林场的捕鱼能手率先上船摇橹撒网。
当然他们也没忘了今天捕鱼的目的。
最大的那个抛网。
自然也是留给徐青源。
毕竟孙涛之前就叮嘱过他们,说人家字迹也想撒一网玩玩。
这年头的抛网和后世的抛网大差不差,底部有着铅或锡制成的压重坠子。
像是这样的抛网,在这个年代,可是十分好用的。
没有人挖河底的沙子。
生态环境也没有遭到破坏。
整条河水可谓清澈见底。
而且因为都是本地人。
渔民们也冰没有选择结冰的河面。
而是直接将捕捞地点,定在了整条河的下游部分。
那边的河水因为流速问题,冻结在上边的冰层早已经化开。
在冰层下闷了一冬天的鱼,此时正需要冒头呼吸空气,连带着寻找食物。
徐青源和傻弟弟在一个老渔民师傅的陪同下登上了船。
老式的木船体积不大。
顶多也就能塞下五六个人。
看着木船的老旧样式,还有四周平静的河面。
徐青源突然有了了一种“独钓寒江雪”的既视感。
实在是这景色形容不出,只能切身感受。
“小兄弟,现在水流不急,你们千万要坐稳,别乱动。”
在后边摇橹的老师傅善意提醒。
等将船划到一个芦苇荡附近,老师傅仔细观察了一下。
而后手指着距离他们最近的那片水域。
“这就可以了,有芦苇荡,估摸着下边藏着不少鱼捏!”
徐青源闻言兴奋的拿起渔网。
抡圆了胳膊准备抛撒。
然而余光却瞥见旁边傻弟弟……
那种好似看别的小孩子吃辣条,自己什么都没有的眼神时。
他又突然被逗笑了,开口宽慰道。
“别着急,下一网让你试试,不过这撒网可不是简单事。”
“你待会看看我是咋撒的哈,也算是给你涨涨经验了。”
徐青源前世去过不少次南方。
也跟着那边的渔民兄弟学习过撒网的方式,自然不在话下。
旁边老师傅看着徐青源的动作也暗自点了点头。
“小兄弟,我看你这手法娴熟,不像是第一次,之前是不是学过撒网?”
“哎,这几年不让捕鱼,年轻人也是都奔着当工人去的。”
“基本上会这个手艺的人不多了。”
“这要是换我年轻那会,屯里孩子们哪个不上山下河……”
听着老师傅的喋喋不休,徐青源也是认同的点头。
集体经济的出现虽说符合当时国内国情。
但也扼杀了太多珍贵的东西。
不过还是那句话。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
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事!
作为莫名其妙的重生者,他也只是个普通人。
根本就没资格评论那些家国大事。
“老师傅,我这点经验在你这种老渔民面前,还不是班门弄斧吗?”
“那啥,你经验足,待会帮我看着点,需要收网就提醒我哈!”
徐青源冲着老师傅说罢。
随后又扭头冲傻弟弟和孙涛道。
“你俩看着点,多学,等会就帮着我捡鱼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