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奋斗目标!(1 / 1)
观察了一下酒桌上几人的情况。
徐青源思虑再三。
最终还是借着酒劲,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因为酒厂需要建在这边,需要主事人的支持,他也没避着生产队长。
毕竟现在才七七年,距离改开还有好几年呢。
这时候搞私营经济,那就是投机倒把,被抓到是要枪毙的。
不过夹皮屯这边人来的少。
没人来查,管理和销售都会简单很多,产量上也能做手脚。
之后,趁着这股子酒劲,炕上的几个老爷们开始聊起了正事。
孙涛作为林场干部,本身又是高中毕业。
对于政策的理解程度远超所有人。
而且在这边建酒厂。
也是一件利大于弊的好事。
最起码能让屯里人吃上饱饭。
“徐哥,建厂这个事情倒是简单,就是酿酒用的粮食难搞。”
这时候的生产队,粮食都是统一上交公社。
因为气候问题。
东北这地方的粮食一年还只能一产。
这也就导致,酿酒用的原材料粮食,成了难搞的紧俏货。
“另外就是,进出没有一条方便得路。”
“咱想把粮食运进来,把酒卖出去,就得先整出一条平坦得土路来。”
红乡林场下边的几个生产队。
之所以过的那么贫苦。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一条方便往来的道路。
所谓,要想富,先修路也不是没有道理。
“酒水销售我可以帮着找门路。”
“不管是公社,还是县里的机关单位,都缺少纯粮食酒。”
“我直接以林场干部的身份去问一问就行。”
此刻,听着孙涛头头是道的分析,徐青源是越来越喜欢这小子了。
要说起来。
孙涛之前还是从城里来的知青呢。
在别的知青都返程的情况下,他却留下来帮忙建设红乡林场。
足以说明,这小子的志向是跟徐青源一样的。
都是想让东北这片土地勃勃生机。
虽说知青下乡是为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但这玩意其实还有另外几层意思,接受贫下中农教育只是其中一点。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
知青下乡。
还有缓解城市压力,促进农村发展,推动社会公平与均衡发展的意思。
毕竟,要是真论起下地干活的话,三个知青恐怕都抵不上农村一个壮劳力。
扯远了……
“那啥,孙老弟,你提起军区,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情。”
之前一直在旁边听着,始终插不上话的苟大哲,此时端着酒杯说道。
“苟哥,咱不着急,啥事你说,我看你喝的有点多。”
孙涛笑着回应。
徐青源哥俩因为身体素质好,喝的那点酒压根就不叫事。
而孙涛因为家里有个酿酒的老爷子。
从小就是酒坛子里泡出来的。
这点酒自然也喝不醉。
只有苟大哲,从小到大从没有喝过啥好酒,基本全是红薯烧。
再加上媳妇今天还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小,高兴之余,难免有些贪杯。
此时说话吐字很是含糊,甚至都有点磕巴。
苟大哲闻言笑笑。
拍了拍脑门思索片刻后直接说道。
“那啥,我有个从小穿开裆裤的兄弟,前几年参军了。”
“之前他回来过一次,跟我喝酒,说军区那边现在就缺好酒。”
“他还让我跟附近的酒厂联系一下,只要酒好,他们就用粮食换。”
“咱这酒也不差,要不要去问问看?”
徐青源听的眼睛都发亮了。
怪不得前世网络上一直有人说“有些人发家靠的就是那几年时间”。
特殊时期,政策变化,时代红利,个人能力还有积累缺一不可。
这苟大哲真就是老天爷追着把饭喂到他嘴里!
本来这小子是来凑热闹的。
在徐青源心中。
是准备把对方培养成南北往来的倒客。
毕竟自己对他媳妇和孩子有着救命之恩。
对方一定会死心塌地。
只要他稍加引导,不让对方走上歪路,那这小子今后绝对不简单。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此刻却是提供了关键思路。
这年头虽说不讲究先军政策。
但具体的物资和材料供给,还是会先紧着军队。
再加上东北这边还时刻遭受着老毛子那边的威胁。
所以这边的军区不仅有钱,还有大量的粮食,为的就是应对突发情况。
若是能和军区的人搭上关系。
他们现在发愁的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那可是顶级的人脉关系!
包括军区的介绍信,可比林场的介绍信好使多了!
而且销路也不是问题,光一个军区几十万人的体量,多少白酒都能吃的下!
话题至此,酒桌上的众人顿时全都憧憬起了未来。
一边闲聊。
一边喝酒吃菜。
或许是心里高兴。
也或许是没吃过这么好的饭菜。
苟大哲和夹皮屯的生产队长吃的那叫一个香。
等到酒席吃完的时候。
徐青源还特意给苟大哲带了很多煮好的猪肉,用来给他媳妇补身体。
将其送走后,徐青源随后又将孙涛给拉了出去。
有过后世的经历和见识。
他自然也清楚七七年到七八年的政策。
等过了今年,上边就会逐渐取消集体责任制,搞分包到户。
虽只有少数的几个试点,可也是国家鼓励私人发展经济的一个讯号。
只可惜,那时候的人们胆小,生怕被当成投机倒把。
谁也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一直等到八几年。
看到南方那边有人靠着买卖发财后,东北这边的人们这才反应过来。
当然徐青源的想法也很简单。
就是想让孙涛去争取一下。
看能不能把分包到户这个政策落在夹皮屯,乃至整个辽广县。
这件事对于孙涛来说或许是一个难题。
但对徐青源来说却是可以尝试。
自打重生后。
他可是帮了不少人的忙,积累了不少人脉,全都是领导层……
此刻,听着徐青源明显有些超前的话语,孙涛内心则越发感到震惊。
对眼前这个男人的敬佩也越发纯粹。
“那啥,徐哥,你跟我说的信息量有点大,你让我消化消化。”
“哥,我现在感觉你一点也不像是山里人,更像是国家部门的领导。”
“老牛逼了!”
孙涛眼里的崇拜毫不掩饰。
当然徐青源之所以跟他说这些,也是有着自己的考量。
除了育苗基地和酒厂之外,他还有准备搞别的项目,摊子倒是有些大了!
若是他自己的话。
压根就有些忙不过来。
身边确实需要一个像孙涛这样的人。
“哈哈,我牛逼啥啊?都是过来人的经验。”
“你是红乡林场的领导,带领乡亲们过好日子也是你的使命。”
“而且我还听过一句话!”
“没有目标,就做不成任何事情,目标渺小,就做不成任何大事。”
此言一出。
孙涛立即鼓手叫好。
“好,这话说的好啊!哎呀妈!太好了!”
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论调,在心里又将徐青源给拔了一个高度。
此时,随着两人的交谈,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地处大山脚下的夹皮屯。
这个点已经是没了半点光亮。
生产队长腾出了个房间,供三人休息。
因为第二天还要去河里捞鱼,借着酒劲,三人又闲聊了一阵。
都说男人不能扎堆,尤其是上了岁数的男人,指不定就冒出个“点子王”。
不少稀奇古怪的超前点子被几人轮番提出。
随后又论证可行性。
只是孙涛没想到的是。
等到日后功成名就的时候,他所仰仗的致富经,全都是今晚提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