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赐教(1 / 1)

加入書籤

“扶桑虽称‘小国’,但是观其军港森严,战舰林立,工事完备,军容整肃,更兼陛下雄才大略,不拘一格招揽天下英才,此等气象,岂可妄自菲薄?可见陛下锐意图强之心,早已付诸行动矣。”

他巧妙地肯定了郑宝豹的现有成绩和野心。

“至于良策...”司靳山话锋微顿,目光扫过殿内众人。

“恕我直言,扶桑国欲在这个大争之世破局,其根本在‘利’,而其立身之基,则在‘器’。”

“利字何解?”

郑宝豹身体微微前倾,显然被吸引了。

郑宝豹其实和司靳山有着一些交流。只不过那时候司靳山虽然小有名望,但是远不如现在。

后来虽然确实是听到了司靳山一番行为,不过,他也没有觉得是什么,无非是世家门阀的抬举罢了...

如今,寥寥几句,确实是勾引到了郑宝豹了。

之前郑宝豹还是有着一些顾虑,这个司靳山会不会藏私,所以,故意这么问...

如今看来,这个司靳山没有半点藏私。

非但没有藏私,似乎是直戳了他们扶桑国现在的核心...的

“国与国之争,核心在利。人口、土地、矿藏、海贸、赋税,皆为利之所在。”司靳山看着他们感兴趣,就开始侃侃而谈。。

“扶桑地狭民寡,若循常法,恐难与大夏国强权抗衡。然沧海辽阔,正是扶桑大利!当以举国之力,打造一支冠绝天下的无敌海军!以舰船之利,控扼海上咽喉要道,凡商船过境,必抽其重税,垄断东海南海之利。其利之巨,足以支撑帝国!”

这番话让扶桑群臣呼吸都急促了几分。垄断海利,这是他们几代人的梦想!

在扶桑国的朝堂之中,有着几股势力,其中一股势力就是原扶桑国那些幕府家族的人的。

他们这些人是帮助了郑宝豹拿下扶桑国的重中之重...

“至于‘器’字何解?”司靳山看向郑宝豹。

“利器方能成事。仅凭现有战舰,尚不足慑服四海。老朽在大夏时,便听闻了其实西国都已经是进入了一个十分先进的武器。特别是看到了之前那些战舰配备了各种优良的武器。而且,上皇陛下,是和那些个西方的关系非常好,咱们就可以引他们之利器,壮我海军威望...”

郑宝豹和不少武将都惊呼出声,眼神变得炽热无比。

他还是对于司靳山十分佩服,他确实是这么想,不过,和西方这一次的问题。

很难。

郑宝豹对着司靳山苦笑了一声,随后就对着司靳山说道:“司靳山大人,你说的这个事情,我们其实是也已经是知道了...只不过,难啊...我们虽然是配备了一些外国的先进的战舰...但是,这个并不简单...”

司靳山听到了郑宝豹的话之后,笑了笑,随后说道“然此等利国之器,非朝夕可成。而且其实购买的话肯定是的并非长久之计...我们可以让西方的人给我们支持...”

郑宝豹听到了司靳山的话之后,点了点头:“司靳山大人,你可能是有所不知...我们其实是知道...我们也在做...但是,人家能够卖高价,但是为什么要给我们支持呢...难啊...其实这一路,你也看到了...”

郑宝豹的苦笑和“难”字,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凝固了宴会上刚刚因司靳山描绘蓝图而沸腾的热烈气氛。

歌舞似乎仍在继续,但在座的朝臣们,包括郑山河和眼神阴鸷的郑岳,无不屏息凝神,等待着司靳山的下文。

因为司靳山这会脸上始终挂着一抹云淡风轻的笑容。

此时此刻司靳山面对郑宝豹的叹息,非但没有露出难色,沉吟了片刻之后,脸上的谦卑笑容反而更深了几分,眼底闪烁着一丝洞察人心的光芒。

“上皇陛下所言极是,”他再次躬身,声音依旧平稳清晰。

“求利难于登天,更遑论求‘器’。利器乃国家命脉,西方诸强对此视若禁脔,纵是高价,也难买其核心。单凭金银,确实难以撬动他们的宝库。”

这番话说得殿内众人,尤其是那些经历过与西方打交道碰壁的郑宝豹这一方将领,无不深有同感地点头。

司靳山显然并非不知其中艰难,这让他们心中那点可能被糊弄的感觉消散了不少。

郑宝豹见状也是继续产生出了好奇的表情。

原因无他。

郑宝豹之前觉得司靳山看似说了一大堆非常有道理的话,但是你去细细品味,这个话,似乎和大家说的并没有区别。

“故此!”司靳山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而富有深意。

“我们不能只看到他们手中的‘器’,更要让他们看到我们手中的‘利’。并非金银之利,而是足以打动其心的、他们非求不可的‘实利’!”

“实利?”郑宝豹眉头一挑,身体前倾的幅度更大了,“先生指的是?”这个切入点显然确实是让他感兴趣...

司靳山侃侃而谈:“陛下,西方那些国家,虽然工艺技艺冠绝!但是其器物需矿产驱动。战舰、火器、钢铁机械,无不需要海量矿山所出。扶桑国虽偏居一隅,臣昔日在大夏翻阅秘档,记得扶桑海域及岛屿之中,铜、银、硫磺储量极其可观,更兼某些极需特殊矿藏亦有线...此等资源,在大夏眼中或属寻常,在全力追逐工业之盛的西方强国眼中,却是如同血脉之盐!”

此言一出,紫宸殿内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郑宝豹眼中精光暴射!

他对于扶桑国来说,就是一个外国人。

在原扶桑幕府手中夺来,虽然得了地盘,但对这岛上具体有何宝藏,了解远不如土生土长的地头蛇。司靳山这个外人,却如数家珍!

而那些个扶桑国幕府家族的那些人,看着司靳山的表情复杂了起来。

其实这些个东西,也是因为扶桑国作为大夏国的下番小国的时候,一些人来扶桑国游历,并且著书,才所得...

这个书籍并不是他获得的,而是秦乾之前,看着司靳山药过来,偷偷派人给他了。

给他关于不少扶桑国这边秘闻的书册...

“先生之意是...以我扶桑之矿山开采权,换取西方持续提供更精良之舰炮及制造之术?”郑宝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连对司靳山的称呼都又亲昵了几分。

这会那些原住民,在这边的幕府家族,直接就不高兴了的...

直接就对着司靳山说道:“司靳山大人,这个岂不是卖国之策,而且有着杀鸡取卵之嫌啊...”

“正是此意!”司靳山抚须微笑,尽显高人风范。

那些个幕府家族的人,有些不可置信的对着司靳山说道:“大人,你承认,这个是卖国,和杀鸡取卵之嫌?”

“司靳山冲着他们说过,诸位,此事也不要少安毋躁,听我细细说来...”

“此事细分成两端:其一,由扶桑朝廷出面,与西方大国订立密约,准许其特定商团在限定区域内勘探、开采特定矿产。开采所得,可以按比例分成,或以极优惠之价折抵军备购买之费。此为长线之策,旨在建立深度捆绑,使其难以轻易舍我而去。”

“其二呢?”郑宝豹急问。

“其二,”司靳山声音压低少许,目光扫过几位扶桑本土出身、根植于地方的大臣,“明路慢,暗路可先行。上皇陛下可遣心腹之人,私下接触西方那些,急于建立功业或唯利是图的军官、工匠,甚至是被排挤出核心圈子的技术人员。”

“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此利不止重金,更包括允许其在扶桑购置产业、安家落户,甚至给予一定特权地位。这些个体虽难带来国之重器,却能带来当前急需的关键图纸、核心零件的少量样品、乃至成熟工匠的实操技艺!此乃‘千金买马骨’,聚沙成塔,为将来真正掌握‘器’之本打下基础!”

“看似是卖国,其实,我没有猜测的话,贵国和大夏国的情况一般无二,就算是知道我们脚下有着各种珍贵的矿产,但是我们只能看着他们...根本没有办法,看似是卖国,实则是,他们要开采势必要拿出技术...只要有了技术...才能将这一切盘活...”

“否则,我们,就是跟着人家说的那样,宛若一个坐在金山上乞丐又有异?”

听到了这么说之后,全场皆惊。

“以矿易器,明暗并行!”郑宝豹喃喃重复着司靳山的话,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面前的玉案,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司靳山的提议不仅指明了方向,更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路径!这比空谈海军如何强大有用得多!

而且,司靳山同时也提出了他们痛点,他们现在就算是知道他们矿脉,矿产,以他们现在的力量想要去开采,无疑是痴人说梦...

若是用这个办法来引得西方人的支持,那才是一个真正的好办法。

说着,郑宝豹看向了郑岳的表情,变得精彩了起来。

父皇!”就在这时,一直冷眼旁观的郑岳终于忍不住出声。

他看着父亲眼中对司靳山毫不掩饰的欣赏,以及郑山河那副努力维持得意实则暗喜的样子,心中妒火与危机感交织燃烧。

“司先生之计虽妙,但是,矿产乃国家根基,交予外人开采,形同引狼入室!再者,那些洋人狡诈如狐,只恐其得了开采权后,反过来扼我咽喉,届时我扶桑岂非受制于人?无异于与虎谋皮啊!”他言辞恳切,极力表现出忧国忧民之态。

郑山河一直竖着耳朵听着司靳山献计,心中早已是乐开了花,暗赞老师手段高明。

之前他知道司靳山要改变策略,他没想到直接献出了良策

此刻见郑岳又来搅局,立刻按捺不住跳了出来,指着郑岳大声道:“郑岳!你又在这里危言耸听!放屁!什么引狼入室?父皇和司靳山先生都是雄才大略,眼光岂是你能比的?你这分明是嫉妒老师立下大功!是害怕我郑山河得了老师辅佐,将来压过你一头!你个小人,在码头给我泼脏水不成,现在又想来搅黄扶桑的大计吗?我看你就是心怀叵测,巴不得扶桑永远受穷挨打!”

“你!又是一口一个老师?这个老师谁承认了啊?”郑岳被郑山河当众点破心思,气得脸色铁青,刚要怒斥。

“够了!”郑宝豹猛地一拍案几,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他威严的目光扫过两个儿子,最后冷冷落在郑岳身上:“郑岳!司先生所言,字字珠玑,切中我扶桑要害!眼光格局,岂是你这小儿可以妄加揣测?”

他毫不留情地训斥,“矿山埋于地下,不挖出来只是顽石!若能换来我扶桑强盛,何惧之有?至于洋人...哼,只要我扶桑自身强大起来,又有何惧?”

说着,郑宝豹又看向了郑山河随后说道:“司靳山大人乃是大才,又怎么屈尊能够给你担当老师呢?而且,你之前拜师的情况,司靳山大人跟着我说过了,那是情急之下你所做的决定,我不会怪罪你!但是,你也别当真...懂吗?他不是你的老师...”

郑宝豹此话一出,各大五十大板。

郑山河悻悻的没有说啥,只是点头说知道了。

郑岳面色并不好看,因为看似是各打五十大板,对于他而言,就算是对于他的惩罚了。

郑岳张了张嘴,在郑宝豹冰冷的目光下,终究没敢再开口,只是袖中的拳头死死攥紧。

郑宝豹训斥完郑岳和郑山河之后,转向司靳山时,脸上又堆起了笑容:“司先生此策,解我心头大惑!精妙绝伦!”他举杯,“此乃国士之策!来,朕敬先生一杯!后续细节,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