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这些人还真是老套(1 / 1)

加入書籤

密信送出当夜,长安城内六处府邸同时点起了灯火。

兵部尚书韦崇府中,书房内坐着五个人。

韦崇手中握着那封密信,他知道,杜荣被贬只是开始。

太子这一刀,看似只削了一个中书副令,实则是在告诉所有人——你们,都在我的刀下。

“诸位都看到了。”韦崇将信放在桌上。

“太子这是要把我们一个个清洗出朝堂。”

礼部尚书李广端着茶杯,手微微发抖:“杜荣今日被贬,明日就可能是我们任何一个。”

“我在礼部二十三年,从未见过如此霸道的储君。”

宗正寺左监使李辅冷笑一声:“他现在是翅膀硬了,连皇上的面子都不给了。”

“设天策府,这是要把外事权都抓在手里。”

“调杜荣出京,这是要断我们在中书的眼线。”

“下一步,恐怕就要动兵部了。”

韦崇脸色一变:“他敢!”

“他有什么不敢的?”李辅哼了一声。

“别忘了,现在东宫有杨洪留下的班底,太子又得了摄政之权。”

“若再让他这么下去,不出三月,朝堂上就没我们说话的地方了。”

坐在角落里的一个中年人忽然开口,此人是御史台的监察御史卢笙:“要想扳倒太子,只有一条路。”

众人齐齐看向他。

卢笙缓缓道:“篡位。”

这两个字一出,书房内顿时安静下来。

篡位之事,在皇家是最大的忌讳。

一旦被扣上这个罪名,哪怕是太子,也难逃一死。

韦崇皱着眉:“此事太过冒险,若是失败......”

“失败?”卢笙冷笑了一声。

“现在不动手,等着被太子一个个请出去吗?”

“杜荣的下场你们都看到了,今日能贬他出京,明日就能把我们全部赶出长安。”

李广放下茶杯:“可是篡位之事,需要证据。”

卢笙咬着牙:“证据?只要我们想有,就会有。”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打开后露出几样东西。

一个黄金打造的印信,还有一张写着不知道是什么的黄纸。

“这些东西,只要埋在太子府中,再让人发现,就是铁证。”

韦崇倒吸一口凉气:“你疯了?这是要诬陷储君!”

“诬陷?”卢笙站起身。

“韦大人,你以为太子会给我们活路吗?”

“他今日能贬杜荣,明日就能贬你我。”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

李辅缓缓点头:“卢大人说得对,太子现在羽翼渐丰,若不趁早除掉,将来必成大患。”

“况且,陛下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若太子真的坐稳了位子,我们这些人......”

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白。

太子一旦登基,第一件事就是清洗朝堂。

到时候,他们这些反对过太子的人,一个都跑不了。

韦崇半晌没有吭声,终于在众人第三次看向他的时候,咬牙道:“此事......如何进行?”

卢笙得意一笑:“我已经安排好了。”

“宗正寺有个外事吏员,名叫赵全,此人贪财好.色,最是好控制。”

“只要给他足够的银子,让他将这些东西埋进太子府的偏院,再由我们的人发现,上报廷尉。”

“到时候人赃俱获,太子就是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

李广担忧道:“可万一被发现......”

“不会的。”卢笙信心十足的摆了一下手。

“我已经打听过了,太子府的偏院平日无人看守,只有一些下人偶尔进出。”

“而且,我们不用告诉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只当是要暗地里给太子什么好处罢了,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

你们想想,有多少人,想要孝敬上面都是这样偷偷摸摸的?”

韦崇想了一会:“此事重大,需要好好计划一下。”

“诸位回去后,各自准备,三日后,我们再议。”

众人纷纷点头,各自散去。

......

而此时,旧馆中。

杨洪正在灯下看书,忽然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进来。”

一个黑衣人推门而入,单膝跪地:“先生,有消息了。”

杨洪放下书卷:“说。”

“今夜韦崇府上聚了五人,密谈到三更。”

“我们的人虽然进不去书房,但看到卢笙离开时,袖中藏着什么东西,这还是手下人细心才发现的。”

杨洪眼睛微眯:“卢笙......御史台的监察御史。”

“此人心思阴毒,最擅长罗.织罪名。”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来,他们终于忍不住了。”

“先生,要不要现在就告诉太子?”

“不。”杨洪一摇头。

“现在告诉他,反而打草惊蛇。”

“你继续盯着,特别是宗正寺那边。”

“若我所料不错,他们会利用宗正寺的人手,对太子府下手。”

黑衣人领命而去。

杨洪重新坐下,冷笑了一身,对于多少知道里面的门道之人,自然明白这些人憋着什么坏。

篡位?诬陷?

这些人还真是老套。

不过也好,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将这些毒瘤一网打尽。

他提笔写了一封信,只有四个字:“静观其变。”

然后叫来另一个心腹:“送去东宫,交给太子。”

“记住,要亲手交到太子手中,不可假手他人。”

......

东宫中,刘据收到杨洪的信,看着那四个字,一直念叨着。

“静观其变......”

他知道,杨洪这是在提醒他,有人要对他下手了。

而且手段必定不是一般的。

但杨洪让他静观其变,说明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刘据将信纸烧掉,对身边的心腹道:“最近几日,加强东宫的守卫。”

“特别是偏院那边,虽然平日无人居住,但也不可疏忽。”

心腹领命而去。

刘据独自坐在书房中,心中暗想:

看来,这是要开始了,大家准备各凭本事。

......

三日后的深夜。

宗正寺外事吏员赵全,怀揣着一个布包,悄悄来到太子府外。

他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便直接进去了。

按照卢笙的指示,他要将东西埋在偏院的一棵老槐树下。

那里平日无人打扫,最是隐蔽。

赵全摸黑来到偏院,找到那棵老槐树,开始挖坑。

就在他刚把布包埋下一半时,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