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城里人的想法咱们不懂(1 / 1)

加入書籤

“臣领旨。”杨洪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他知道,皇帝绝对是哭穷的,但是不这样也试不出自己的深浅。

而主动接下这事,也是杨洪昨晚想到的。

现在宫里都乱了,自己还是离的远一点好。

倒不是说怕死,而是站的太近怕‘看不清’。

离开皇宫后院,杨洪先去了东宫。

“殿下。”

“先生来了。”刘据看到他,笑着招了招手。

“听说你又要出去了?有什么差事不成?”

“是的,这次去并州。”杨洪把情况说了一遍。

“臣走后,殿下千万要小心。”

“黑龙会虽然暂时没动静了,但有一就有二,平日里多小心。”

“先生放心,有羽林卫在,我不会有事的。”刘据说道。

“倒是先生,一路要多加小心。”

“臣会的。”

辞别太子,杨洪正要离开,却被人叫住了。

“杨大人请留步。”

是平阳公主的贴身宫女。

“公主有请。”

“有什么事吗?”

“这个奴婢不知道,只是公主说请先生去一趟。”

杨洪见问不出什么,只能跟着宫女来到了平阳公主府。

“参见公主。”

“免礼。”平阳公主示意他坐下。

“听说你要去并州?”

“是的。”

平阳公主皱起眉头:“并州靠近边境,那里可不太平。”

“匈奴虽然这几年老实了些,但小规模的骚扰还是有的。”

“你这次去,可要多加小心。”

“多谢公主关心。”

杨洪心中一暖,没想到公主居然关心起自己这个外臣来了。

“还有。”平阳公主又道。

“并州的情况比较复杂,当地有不少豪强,他们可不会老老实实的配合你。”

“臣明白。”

平阳公主点点头:“既然你心里有数就好。”

“这个给你。”

她递过来一块玉佩。

“如果遇到麻烦,可以拿这个去找并州刺史韩安国。”

“他是我父皇的旧部,我小时候他对我挺好的,看在这块玉佩的份上,会帮你的。”

杨洪接过玉佩,赶忙贴身收好。

“多谢公主。”

第二天,杨洪带着户部派来的几个官员,还有二十名护卫,踏上了去并州的路。

随行的还有十几车粮食和种子。

这些都是皇帝特批的。

一路向北,越走越荒凉。

到了并州地界,看到的是大片大片荒田。

有些地里还有枯黄的庄稼秆子,根本没有人打理了。

“大人,前面就是并州城了。”一个官员指着远处说道。

杨洪点点头,心里却在想着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农作物减产,在古代确实是个大问题。

没有化肥,没有农药,全靠天吃饭。

但他是现代人,多少知道一些科学种田的方法。

希望能派上用场吧。

进了并州城,杨洪先去拜见了刺史韩安国。

“下官韩安国,拜见钦差大人。”

韩安国五十多岁,一见面就中规中矩的行了一礼。

“韩刺史不必多礼。”杨洪拿出平阳公主的玉佩。

“公主让我带个好。”

看到玉佩,韩安国脸色一变,态度更是恭敬了许多。

“原来大人是公主的人。”

“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

“本官想先了解一下情况。”杨洪说道。

“这农作物减产,到底是怎么回事?”

韩安国叹了口气:“说来也怪。”

“今年开春的时候,一切都很正常。”

“农民们按时播种,雨水也充足。”

“可到了夏天,庄稼就是长不好。”

“有的地方甚至直接枯死了。”

“有查过原因吗?”

“查了,但查不出来。”韩安国摇摇头。

“不是旱灾,不是涝灾,也不是虫灾。”

“就是莫名其妙地长不好。”

杨洪心中有了些想法。

“这样,明天带我去田里看看。”

“好,那今天你们就好好休息,明天我带你们去看看。”

安顿好之后,杨洪让人把带来的种子都检查了一遍。

这些种子都是从京城带来的良种。

如果他猜得没错,并州的问题可能出在土地上。

第二天一早,韩安国带着杨洪来到城外的农田。

正值秋收时节,但田里的庄稼稀稀拉拉的,看着就让人心酸。

“大人,就是这样。”韩安国指着田地说着。

“你看,这些庄稼都是矮的不行的,这能有什么产量?”

杨洪走进田里,蹲下身子,抓起一把土仔细看了看。

土质很硬,而且发白。

他又走到另一块地里,情况差不多。

“这地种了多少年了?”杨洪问道。

“少说也有几十年了吧。”旁边一个老农回答。

“祖祖辈辈都在这种地。”

“一直种同样的作物?”

“是啊,一直种粟米。”

杨洪心中有数了。

这是典型的土地贫瘠,连作障碍。

一块地连续种同样的作物,土壤中的某些营养元素就会被消耗掉。

而且还会积累病菌和毒素,还是专门针对这种作物的。

“老人家,你们有没有试过种别的?”

“种别的?”老农愣了一下。

“种什么?我们祖祖辈辈都是种粟米的。”

杨洪笑了笑:“如果我说,换种别的作物,收成会更好呢?”

老农和周围的农民都一脸怀疑的样子。

“大人,您是读书人,可能不懂种地。”

“我们这地方,就适合种粟米。”

杨洪也不争辩,而是对韩安国说:“韩刺史,能不能找几块荒地给我?”

“我想做个试验。”

“这个......”韩安国有些犹豫了。

“放心,如果失败了,损失算我的。”

“如果成功了,对整个并州都有好处。”

韩安国想了想,点头道:“好,城西有几块荒地,大人随便用。”

说干就干,杨洪开始了他的农业试验。

他先让人把荒地开垦出来,然后分成几块。

第一块地,他种上了从京城带来的豆子。

豆科植物有固氮作用,能够改良土壤。

第二块地,他打算采用了轮作的方式。

先种豆子,收获后再种粟米。

第三块地,他让人挖了些河泥来,混进土里。

河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能够增加土壤肥力。

第四块地,他尝试了深耕。

把土翻得深一些,让下层的土壤也能接触空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