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谁杀了她的信仰(1 / 1)

加入書籤

“擒下!”

陈大怒喝。

老巫睁眼,眼中竟无惊慌。

她猛地张口,吐出一团黑雾,雾中隐约有虫影翻飞!

“是蛊雾,退!”

陈大一声怒吼,两名亲卫立刻掷出火雷,火光炸裂,黑雾被震散一角。

杨洪冲入庙中,衣袍挥开雾障,直逼老巫。

“活捉!”

老巫猛地后退,右手一翻,袖中滑出一枚骨针,正欲刺向喉间。

“斩指!”

“噗”

陈大一刀削断她右手两指,鲜血飞溅,老巫凄厉惨叫。

“舌!”

杨洪已至她面前,匕首一挑,钝刃卡住她下巴。

“咬舌自尽?你没机会了。”

他冷笑一声,反手将她按倒在地,捏断其下颌关节,彻底封喉。

老巫疯狂挣扎。

“带走!”

“封口,断筋,禁蛊,送.入东宫地牢。”

“我要她活着。”

“我要她记住谁杀了她的信仰。”

子时三刻。

蛊母被缚,连夜押入东宫密司。

杨洪亲自押解,入城途中设三处哨卡换马,避开所有宗正府旧部,御史台眼线。

而在上林苑外,他留下了一具替身尸体,伪装蛊母已死,放火焚庙。

这一招是声东击西,为的是让江充误以为蛊母已灭,从而放松警惕。

而这一夜,江充果然动了。

他在收到神农祠起火的密报后,沉默许久。

“她死了?”

亲信低声道:“庙中尸骨已焦,指纹吻合,巫泥残余亦属真。”

江充闭上眼,长出了一口气。

“那就该我动手了。”

辰时,江充再度上奏,弹劾东宫私改宗谱,焚毁蛊案证据,暗杀巫母。

并附三封密函。

一封指太子密令太常寺焚谱。

一封指杨洪亲率私兵围庙。

一封伪造的蛊母遗言,声称太子以蛊术养子。

此三奏一出,满朝震动。

可江充万万没想到

就在他密奏递至宫门之前,东宫已将活着的蛊母请入了皇帝的密殿。

未时三刻。

未央宫清音殿。

皇帝刘彻独坐殿中。

太子刘据跪于殿下,身后立着杨洪,手中捧着一枚囚笼。

囚笼之中,蛊母面容扭曲,十指血污,口不能言。

杨洪低声道:“此人,名唤乌婆,本为南蛮巫女,十年前被江充自巴郡带回,供于龙首观中。”

“其口中咒语,皆出南疆巫宗,非中土之法。”

“其十指之蛊,曾用于三十六巫种之灌养。”

“其身后之供资,三年内由封商行转账入内东库,共计银八万两。”

“此人,便是蛊祸之源。”

皇帝眼神微动,一言不发。

杨洪上前,献出三份证书,分别是:

银坊出银凭证。

宗谱密册。

巫种灌养记录。

皇帝静静翻阅,神色无悲无喜。

许久,他道:

“蛊母,确实罪不可赦。”

“江充……竟敢养蛊于朕之私府。”

“是我……太信他了。”

太子低头不语。

杨洪却在此时,缓缓跪下:

“陛下,江充之罪,不止蛊母。”

“蛊母之上,是巫种。巫种之上,是宗谱。宗谱之上,是血脉。而血脉之上,便是……”

“储君之位。”

皇帝未作言语。

杨洪低下头:“臣斗胆,请陛下”

“废江充,清宗正,正储君之名。”

殿中寂静如死。

皇帝闭目良久,终于缓缓开口:

“此事……朕自思之。”

“蛊母,交宗祠处置。”

“江充,命其解职,在家听审。”

“宗正府,暂由太常寺代领。”

“太子之名,毋庸再议。”

话音落地,太子身形微震。

杨洪伏地,久久不起。

这一战,他们赢了,但只是赢了一局,不是赢了朝堂。

更不是赢了皇帝。

杨洪从清音殿中退下时,脚下的青砖仿佛比来时更冷了几分。

他没有直接走出宫门,而是在那片金瓦深宫的回廊下站了很久。

风从殿宇之间穿过,吹起他衣角,吹得他双手发麻。

但他没有抬头,也没有动。

他在等殿后传来哪怕一声召唤,一句回音。

可什么都没有。

皇帝没有叫他,太子也没有追上来。

他就像一块石头,被扔在了宫墙之外,没人管他是沉是浮。

他低头,望着自己手上那枚已经被汗水濡.湿的袖角,手指一寸寸地握紧。

他知道,这不是失败,但也不是胜利。

他做了这么多,太子也做了这么多,皇帝却只说了四个字:

“朕自思之。”

这是什么意思?

是未定。是不表态。是你们做得再狠,我也不说对,也不说错。

他可以在你揭了三十六巫种时沉默,在你焚了四卷旧谱时不语,在你擒了蛊母时点头,却在你请他一句“正储君之名”时,突然收住了手。

杨洪闭上眼,脑海里回荡的,是刚才皇帝那极轻的一声:

“太子之名,毋庸再议。”

“毋庸再议。”

这四个字,才是杀人的刀。

不是支持,不是否定,而是放着你自己去担。

你若成了,是你应得;你若败了,是你活该。

他突然笑了笑,笑得有点冷,也有点荒。

他回过身,朝东宫方向走去。

每一步都走得极慢。

走出宫门时,天色已经彻底沉了下去,长安的夜色罩住了宫墙,把整个城都包裹得密不透风。

他没有回东宫主殿,而是转去了东宫侧院,那是他临时安置卷宗与秘案的地方。

推门进去,灯火未熄,陈大正在桌前抄录银案账册。

他一进门,陈大立刻站起:“大人……”

“坐。”

杨洪抬手,走到桌前,拉开椅子坐下:

“江充的人呢?”

陈大犹豫了一下:“刚刚有人从他府里出来,去了西市。”

“送的是茶叶铺的暗线?”

“不是。”陈大摇头。

“是他身边的老仆,姓廖。带了个布囊,还换了三次马车。”

杨洪没说话,指尖在桌面轻轻敲着,一下,一下。

他突然想起在清音殿时,皇帝低头翻阅那三份证书时的手势。

指节微曲,拇指按页。

那是他读奏章时的习惯。

可那一刻,他的手停了一瞬。

不是在巫种名录,不是在银票账册,而是在那张写着“内东库”三个字的折页上。

杨洪眼神微顿,低声道:“他要动皇帝的手。”

陈大呼吸一紧。

“他不是想翻案,他是要拉皇帝下水。”杨洪喃喃自语。

“他知道我们上奏了蛊母的供词,也知道我们已经查到银票入东库。”

“所以他要抢先一步,把证据送到皇帝手里。”

“变我们是毁证,而他是护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