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秋雅结婚(1 / 1)
春满楼大厅之内,因为朴义的质疑,场面一度有些失控,毕竟朴义提出的观点,对于这些江陵读书人还是非常新颖的。
因为这些江陵书生身为读书人,向来都是看重文彩的,即使不认识对方——这也是林弘毅折服于秦亦那首《水调歌头》的原因。
正因为这点,这些江陵书生对秦亦以及《水调歌头》除了欣赏和敬佩之外,再无他想,所以也从来没有人想过或者质疑过,这首旷世之作并非秦亦亲手所写,而是他抄袭的——不得不说,朴义的提议彻底震惊了江陵文坛,所以春满楼大厅里顿时轰乱一片,大家都在探讨输出着自己的观点。
唯独秦亦这边还算安静。
只不过,薛可凝知道这都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安静罢了,她在期待着秦亦的爆发——这并不是因为薛可凝喜欢看热闹,完全是她觉得,朴义就是在诋毁秦亦,他应该得到应有的教训!
这时,或许有些江陵书生早就看朴义不怎么顺眼了,尤其是朴义说的这话,看似在质疑秦亦,实际上还是在质疑他们江陵书生!
毕竟,江陵第一才子林弘毅是因为听了秦亦的一首词才闭关的,结果朴义却看不起秦亦,说秦亦的诗词都是抄的——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朴义觉得他的诗才在秦亦之上,所以他才瞧不上秦亦——这就等同于瞧不上林弘毅,瞧不上以林弘毅为首的江陵读书人!
那不就是瞧不起他们吗?
所以,其中一个有些胖的江陵书生冷笑一声,问道:“好,朴公子说秦公子的诗词是抄袭的,那我想问你,秦公子的诗词是抄袭谁的?”
“是啊,秦公子抄袭谁的?”
胖书生话音一落,身后的读书人立马附和。
说到底,他们跟朴义最多是面和心不和,现在看到有人跳出来质疑朴义,他们也不会放过机会。
朴义则张口就来,冷笑一声道:“呵呵,虽然我不清楚他到底抄袭谁的,但是我能确定,他就是抄袭别人的!”
“而且他抄袭的诗词,数量有限,想必已经全部都用完了,所以自从去年中秋诗会之后,就再也没有听到他写过一首诗词,大家说对不对?”
“倘若他手上还有其他诗词,以他的性格,又怎么会如此安静,到现在都没有再写过一首诗呢?”
“……”
此话一出,同样引来朴义身旁几人的支持。
“对啊,秦亦要真会写的话,怎么会不写了?”
“中秋诗会之后,京都还有众多大小诗会,却没有再听他写过一首!”
“可能不是他没写,而是他抄袭的诗词已经全部抄完了,他只能自己写,可是他自己写的诗词根本不堪入目,所以没有流传出来!”
“说的在理,说的在理啊!一定是这样的!”
“……”
赞成朴义的几个人并非江陵读书人,而是跟朴义一同来江陵的遂州才子,他们跟朴义来自相同的地方,自然要团结对外,帮着朴义说话了。
所以,他们顺着朴义的话,直接把秦亦给损的体无完肤,只不过他们以及朴义刚才说的话更像是无端泼脏水了,根本没有证据。
而本来还在等着秦亦出手的薛可凝,此时听到朴义等人的话,脸都被气的发白了,嘴唇也让她咬红了,好像秦亦被侮辱,比她被侮辱都难受!
可是看向秦亦,却发现他依旧一副老神在在没有出手欲望的模样,薛可凝最后也冷静下来:人家正主都不着急,自己急什么呢?
“朴公子,秦公子之才,不是你我几人张口说几句就否认的,能写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种旷世佳作,谁愿意送给别人呢?”
这时,有江陵书生开口说道,其实他也不是替秦亦说话,主要是朴义诋毁秦亦的背后,实际上也是在暗讽林弘毅乃至他们江陵书生不行。
所以他这话马上得到了其他有同样想法的江陵书生的支持,纷纷仗义执言起来。
“是啊,公子所言有理!”
“敢问天下读书人,有几个敢如此抄袭?”
“更何况还是抄袭这种旷世之作?”
“反正不管你们信不信,我是不信秦公子会抄袭的,而且就连林公子都那么敬重秦公子,我等又怎能对秦公子不敬呢!”
“就是就是!”
“……”
说完,一群江陵书生都看向朴义,眼神中自然带着鄙夷和不屑,他们刚才这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其实就是把林弘毅拉出来——林弘毅是江陵第一才子,就连他都认可秦公子的才学,他们这些从遂州小地方来的人,怎么敢的呢?
结果这话一出,朴义身后那些遂州书生们却听不下去了,一个个开口替朴义帮腔起来。
“非也非也!”
“敢问诸位,倘若有那么一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旷世之作摆在你们面前时,你们是抄还是不抄呢?”
“对,你们是抄还是不抄?”
“……”
都说最了解你的,永远是你的同行——这话一点都不假,所以在遂州书生们问出这句话后,在场所有的江陵书生都安静下来。
扪心自问,当有一首旷世之作摆在面前,只要他们抄了,就能名扬天下的时候,这种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谁舍得错过?
虽然他们满嘴的仁义道德,满嘴的恭谦礼让,可是他们心里都清楚,这些有大半是装出来的。
若是真有这种机会摆在眼前,有几人能忍住?
可是,忍不住归忍不住,关键的是,现在没有这种好机会摆在他们面前,所以该发挥他们“君子”之风的时候,还是要发挥的。
于是乎,有人跳出来指着刚才说话的遂州书生冷笑连连,然后数落起来。
“这就是你们遂州读书人的格局?”
“呵呵,简直滑天下之大稽!为了一首诗词,难不成就连道义都不要了?”
“不管你们做不做得出来,反正我做不出来!”
“是啊,哪怕抄袭一首诗词能够名扬千古,可是良心能过得去吗?”
“纵使名扬天下,可却会被人戳脊梁骨,尤其是自己心里那关都过不去,哪个读书人会这么做?那就枉为读书人了!”
“就是就是!”
“……”
此刻,江陵书生瞬间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对遂州书生一顿口诛笔伐,遂州书生们也意识到刚才说话说的太急、破绽百出,此刻也脸颊发红,一句话都说不上来。
而朴义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轻笑道:“诸位莫要怪罪,他们肯定是说顺了嘴——不过大家既然都是读书人,所以要说谁最了解你们,那还是我们这些读书人互相了解的。”
“所以明人不说暗话,倘若真有这种机会,能够把持住自己的人,不过廖廖——当然了,在下也相信在坐诸位都能把持的住,毕竟江陵读书人的风骨在下早有耳闻,可是——”
“……”
如果说刚才那些遂州书生的话让人上火,那朴义说的这些话,无疑让人感觉舒服,起码他把江陵书生的风骨给抬高了不少,所以这些江陵书生一个个仰头挺胸,满脸傲娇。
而听到朴义那句“可是”之后,江陵书生们一个个都竖起耳朵来,都非常好奇,朴义这次又要拿什么说事。
朴义看到全场安静,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的朝自己看来后,他嘴角一扬,这才开口道:“可是这秦亦也不是江陵人,他并不一定有江陵读书人的风骨,在面对旷世之作的时候,他会把持的住吗?”
“……”
一席话结束,全场依旧安静。
那些江陵书生也都面面相觑,其实他们仔细思考朴义这话,虽然他把他们这些江陵书生抬的很高,可是他们心里却清楚,无论是谁面对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都不可能忍住——他们之所以能忍住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没碰到罢了。
所以,说秦亦把持不住,其实也正常。
不过,还是有人提出异议道:“朴公子,纵然你说的有些道理,可我却有一事不明不知当不当讲!”
“兄台但说无妨!”
朴义笑呵呵道。
“朴公子一直在说秦公子抄袭,可是那么多旷世之作,到底是抄袭谁的呢?”
“……”
这话一出,春满楼大厅里再次嘈杂一片,所有人也都好奇这点——毕竟若是有人能写出这么好的诗词来,早就自己发了,又怎么可能让别人抄呢?
朴义听完根本不慌,娓娓道来:“这个嘛,他具体抄袭谁的诗词,我并不清楚,但我清楚的是他不可能写出那么好的诗词来!至于原因嘛…”
“……”
朴义知道自己这么说不能让人信服,所以他故意顿了一下,跟卖关子一样,在场的一众书生立马被他吊起胃口来。
“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紧接着,朴义才开口说道:“首先,大家想必都知道朴义非常年轻,甚至比你我都年轻——”
朴义是遂州青年才俊,但是也有二十出头,更别说在场的众位书生了,最年轻的也有十八九,而秦亦也才十八而已,所以朴义说的没错,秦亦要比在场众人都要年轻。
看到众人点头,朴义继续说道:“大家觉得这么年轻的人有阅历写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么富有深度的中秋词吗?”
“……”
这时,朴义又笑道:“时间过去那么久了,或许有些兄台已经忘了那首《水调歌头》所写为何,这里在下不妨再读一遍,与诸位好好探讨一番!”
说着,朴义跨步走了出来,而人群则非常自觉的为他让出了一块空地,仿佛在看他表演一般。
接下来,朴义便在这块空地中来回踱步,随即便摇头晃脑的诵吟起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朴义毕竟号称是遂州第一才子,他也参加过大大小小的诗会,自然深谙吟诵一道,所以吟诵诗词的水平还是有的,再加上,他吟诵的可不是普通诗词,而是能够流芳千古的水调歌头,所以这就使得他刚才的吟诵非常成功。
起码现场的读书人,无论是江陵本地的,还是跟随朴义一起来江陵的,都听得如痴如醉——其实这也可以理解。
这首《水调歌头》从去年中秋节出来后,就被读书人所传颂,以这首词的质量而言,其实都不需要经过任何评比,就成了所有读书人心里的千古第一中秋词,毋庸置疑。
而每个读书人心里或多或少都会羡慕,都会幻想这首词是他们写的,更会幻想着,当初若是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吟诵这首《水调歌头》,然后接受全场膜拜的话,该有多好。
而私下里,他们也指不定吟诵过多遍,每次吟诵的时候也都能深陷这首词的意境之中,毕竟这首词写得实在是太好了!
现在,朴义却获得了这么好的机会,当着那么多江陵书生的面把《水调歌头》吟诵出来,而且看他陶醉的模样,如果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首词就是他写的呢!
所以,现场的读书人在陶醉之余,都有点鄙视朴义的做法。
而朴义读完之后,薛可凝立马去看秦亦,想看看秦亦该有多愤怒——毕竟这词是他写的,结果她倒没有看出秦亦多愤怒来,反倒觉得,秦亦现在有种哭笑不得的表情。
“你不生气吗?”
“生气。”
秦亦点了点头,认真脸说道。
“生气那你为什么还笑?”
薛可凝看着秦亦压不住的嘴角,好奇问道。
“我笑是因为…”
秦亦看向朴义的方向,突然想到了一句非常熟悉的话,然后笑着说道:“人家秋雅结婚,你搁这又唱又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