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咱去则天门迎他(1 / 1)

加入書籤

“皇爷!”

正思索着,谷大用拿来个木制飞梭。

“这是镇江府连夜送来的,说是……说是个叫‘飞梭’的物件,能将纺织效率提高两倍呢!”

朱元璋闻言一惊,追问道。

“是谁造的?”

谷大用道。

“回陛下,据送件的驿丞说,是个穿粗布衣服的少年,在张村待了几日,走时留给了织坊一张图纸……”

朱元璋立马就猜到了是朱小宝。

这臭小子!

都这时候了,还惦记着国事!

朱元璋又急又气。

“赶紧去查!”

话音未落,只见蒋瓛又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

“皇爷,太孙殿下回来了!刚在洪武门外劝走了叩阙的学生。”

朱元璋猛地瞪大眼。

“快宣!去谨身…算了……咱去则天门迎他!”

蒋瓛忙领命而去。

皇城外,朱小宝望着斑驳的紫禁城。

工部早想翻新,可朱元璋总说国库紧张,要先顾着百姓。

他在镇江府九天,见百姓日子有了起色,却也深知大明财政依旧拮据。

正想着,蒋瓛和曹泰匆匆赶来。

“太孙殿下!”

远远传来蒋瓛与曹泰的齐声呼喊。

朱小宝目光淡淡扫过蒋瓛,仅这平静一瞥,便让蒋瓛瞬间拘谨起来,低声道。

“卑职……有罪。”

朱小宝并未回应,他清楚蒋瓛不过是夹缝求生,凡事听令行事。

此时曹泰连忙上前。

“太孙殿下,皇爷宣您入宫。”

朱小宝点头应道。

“带路吧。”

不论老爷子此刻心情如何,这一关总是要面对的。

走到则天门,朱小宝见朱元璋披着大氅背对着自己,身影似乎又苍老了些。

“皇爷爷。”

他轻唤一声,朱元璋身子微颤,语气带着别扭。

“还知道回来?”

顿了顿,又低声念叨。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朱小宝听出这话里的憋屈,老爷子一辈子要强,此刻却透着软弱。

见朱元璋咳嗽,朱小宝急忙上前。

“爷爷,您……还好吧?”

老朱却骂道。

“能好得了吗?孙行千里爷担忧!”

看到朱小宝穿着带补丁的棉袄,更是心疼。

“就特娘的不能让咱省点心?”

朱小宝垂下脑袋,活像个闯了祸的孩子。

两人默契地没提唐赛儿的事。

“去谨身殿!”

朱元璋沉声说完,便转身朝大殿走去。

朱小宝点了点头,乖巧的跟在朱元璋身后。

老朱忽然转头问道。

“怎的?出去一趟回来,都不知道扶咱了?”

朱小宝一听这话,就知道老爷子气消了,赶紧上前去扶。

老爷子叹气道。

“咱上辈子准是欠了你的!”

“这几天在外面没受欺负吧?”

朱元璋语气里满是关切。

朱小宝鼻尖泛酸,连忙道。

“孙儿一切都好,爷爷这几日在宫里身子怎样?我听人说您都好些天没理朝政了。”

老爷子佯装生气。

“咱这把年纪还能顾得了两头?都怪你这个不孝孙!”

朱小宝忙低头认错。

“孙儿知错了!”

老爷子也不敢多责备。

“说吧,怎么又回来了。”

朱小宝说。

“这里是我的家,有爷爷在……只是孙儿性子倔,好面子,怕被您看轻……”

朱元璋笑骂道。

“臭小子!现在知道这里是你的家了?一个女子再亲能有爷爷亲?”

他话说得谨慎,生怕触了朱小宝的心思。

朱小宝听着,心里五味杂陈,只默默扶着朱元璋往殿里走。

宫墙内寒风依旧,祖孙俩的身影却在夕阳下渐渐暖了起来。

朱元璋望着朱小宝,到底没再狠下心继续责备。

毕竟是亲孙子,又是自己亲自调教的,哪能真舍得说重话。

他对朱小宝的疼爱总是藏得深,朱小宝对他又何尝不是如此。

进了谨身殿,朱小宝忙给朱元璋斟了杯热茶,好让他顺顺气。

“你那封信咱瞧过了,”朱元璋语气平淡,“刚看完。”

朱小宝轻轻应了声,追问。

“怎么不早些看?”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

“都快被你气炸了!哪有心思看!”

说着,他指尖轻点朱小宝额头道。

“你怕不是老天派来磨人的吧?要让咱操心到何时?”

朱小宝叹口气。

“爷爷,我以为自己已经强大到了能应付所有的事,本想瞒着爷爷把事情办妥,可没想到……”

他顿了顿,接着又道。

“唐赛儿在宫里是我安排的,白莲教的事是她告知的,邹普胜也是借她的手除掉的。”

因为不愿让老爷子伤心,他刻意绕开了关键,始终没提朱棣。

“白莲教被清剿后,邹普胜想借唐赛儿入宫行刺,她挡了几拳受了重伤,才有了东宫养伤的事。”

“后来我带何广义去土地庙围杀邹普胜,本以为万无一失,可到底还是露了马脚,后面的事也就渐渐失控了。”

听着朱小宝复述前因后果,朱元璋也叹了口气。

“你这脾气跟咱简直是从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一样的犟。”

“但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是人就有软肋和不足。”

“当时咱也是被怒气冲昏了头,不仅把你东宫里的侍从全调走了,还把你和赵家闺女的婚期往后压了。”

“说起来,咱跟你的处事方法一样,只是咱是天子,没人管得住,也听不进旁人的话,事情便就这么僵着。”

“真没想到,咱一个帝王也会这么意气用事,你不肯服软,咱就不要面子了?咱能服软吗?”

朱小宝本来以为九天没见着面,该有点生分了,没想到压根没有,俩人都小心翼翼地珍惜着这难得的时光。

朱元璋喝了口茶,又道。

“你这混小子说走就走,知道咱有多揪心吗?万一你跟着你爹走了……这不是要咱的命?”

“说实在的,咱这把年纪了,还能撑多久?江山迟早要到你的手上。”

“那么多奏疏,现在咱稍微批些就头疼,让朱允炆来批,你瞧瞧他都写了些啥?满篇都是书呆子气!”

“河南遭雪灾,他竟建议都指挥使把所有军兵派去给百姓白建房,也不想想驻军多要紧,全调出去防务岂不是要垮台?”

“湖广遭寒潮,他下令京城限期织五万匹棉布送中宫再转运,合着湖广百姓的命是命,京城子民的命就不是命?”

“好在你捣鼓出那飞梭救了急,不然京城百姓知道要为这事苛责劳役,还不得戳着咱脊梁骨骂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