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1 / 1)

加入書籤

朱棣苦笑道。

“那火炮咋弄回来?”

他转向亲兵。

“你去给画师讲讲那改良后的虎蹲炮长啥样。”

“张玉,你将这玩意儿拿去火器监。”

接着,朱棣又对那亲兵道。

“你干脆去火器监盯着,督促他们赶紧搞出来!”

“是!”

正说着,门外有人通报。

“纪纲求见。”

朱棣摆了摆手。

“你们都先下去吧,让纪纲进来。”

没多久,一个三十来岁的壮汉迈着大步走进了正厅,正是纪纲。

他见姚广孝、张玉等人往外走,赶紧侧身行礼,可这帮人压根没搭理他。

纪纲攥紧拳头。

等着吧,迟早有一天我要踩在你们头上!

他进去后,对着朱棣躬身行礼。

“卑职隐鳞密卫指挥佥事纪纲,参见殿下。”

朱棣点头道。

“听闻秦指挥病了,可有好些了?”

这隐鳞密卫是朱棣今年刚搞的情报机构,全名叫北平都司隐鳞指挥使司,民间才叫隐鳞密卫。

指挥使秦松最近染了风寒,所以暂由纪纲管事。

纪纲赶紧回话。

“回王爷,秦指挥还得歇两天。”

朱棣盯着他。

“你清楚你跟秦指挥差在哪不?”

“他懂得先给结果再邀功,你呀,就是太急功近利了。”

原来纪纲抓了个锦衣卫小头目,却没审出啥有用的,朱棣正等着结果呢。

纪纲吓得立马跪地。

“卑职惶恐!”

“查出名堂再来见我。”

朱棣挥了挥手。

“是。”

纪纲灰溜溜地退了出去,刚到门口就对属下吼道。

“回去接着审!撬不开嘴就把牙给我拔了!”

正发火呢,有下属来报。

“大人,城门口有个叫纪晚星的,说是您妹妹,没户籍被拦了。”

纪纲一愣,赶紧道。

“带我去看看!”

到了城门,纪纲一眼就认出妹妹纪晚星,可看到旁边的张霞,顿时警惕起来。

“这位是?”

纪晚星小脸一红,把路上的遭遇简单说了说,一口一个夸张霞。

纪纲这才冲张霞拱手道。

“多谢阁下照顾舍妹。”

张霞淡淡道。

“不必客气。”

东倭被一锅端了!

这消息跟长了翅膀似的,眨眼就传遍了世界各地,连远在欧洲的荷兰、佛朗机都炸开了锅,老百姓吓得直哆嗦。

周边的爪哇、暹罗、真腊这些国家更别提了。

他们多少都跟倭奴做过生意,眼下听说一个六百多万人的国家,几个月就从地球上蒸发了,那恐慌劲儿,简直没法形容!

倭寇刚被灭,二十多个国家就联合起来谴责大明太霸道,还纷纷递国书,威胁说要断绝贸易。

他们嚷嚷着让大明给个说法,还想联合抵制这种血腥强权,甚至有胆肥的放话要断交,不让大明船进他们港口。

顿时,大明成了众矢之的,全世界的唾沫星子都快淹过来了。

六月里,蓝玉把倭奴岛的烂摊子扔给蓝破虏,自己带着冯胜、傅友德等人往回赶。

船上,蓝玉老望着海面发呆,冯胜和傅友德这俩淮西老将急得抓耳挠腮,几次想开口,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们早料到事情不简单,可没想到会闹这么大。

几十个岛国拿断交当筹码,逼着大明审判蓝玉这群战犯。

这消息几天前就传到船上了。

蓝玉坐在甲板上,海风卷着咸腥味扑过来,黑夜里月亮挂得正圆,星星密得像撒了把碎钻。

风把他头发吹得乱糟糟,半年多没睡过囫囵觉,这会儿瞧着格外疲惫,鬓角都白了好些。

他今年五十了,不再是年轻小伙。

这辈子当将军,从西北捕鱼儿海打到东南倭奴岛,真应了那句“一生转战三千里”。

凭着一身本事挡过百万敌军,大明能开疆拓土,他这柄利剑功不可没。

可如今仗打赢了,前路却雾蒙蒙的。

回应天会挨啥处分?

谁也说不准。

冯胜实在憋不住了,一拍大腿。

“蓝大哥!回去谁敢哔哔,老子立马辞官!”

傅友德也红着眼。

“谁要是敢指着你鼻子骂,我傅友德拼了老命也得弄死他!”

“咱在前线打仗,弟兄们死一个都剜心似的疼,谁他妈乐意杀人?\"

蓝玉抬了抬眼皮,淡淡道。

“咱愁了吗?都老实点,别添乱,咱信咱外甥孙。”

“可那些伪君子……”

傅友德还想说,却被蓝玉打断了。

“咱睡会儿。”

没多久,他就靠着船板打起了呼噜。

夜里海上凉,冯胜和傅友德轻手轻脚给他盖了毛毯,躲进船舱喝酒。

两人越喝越愁,眼眶都红了。

当年岳飞战功赫赫,不还是被十二道金牌叫回风波亭赐死?

战场赢了又咋样,在政治面前说不定啥都不是。

他们越想越怕,仿佛已经看见蓝玉的结局了。

谨身殿里,奏报一封接一封飞进来。

兵部的战报看得朱小宝心头发颤。

倭寇全灭!

东海岸缴获的财宝折算成白银,足足有四百六十多万两!

打了九个月的灭国之战,终于在洪武二十八年六月底画上句号!

朱小宝铺开大明混一图,让郑和挂在墙上,拿起朱笔的手激动得直抖。

他一笔一划用红笔涂满了倭奴岛,旁边轻轻写了个明字。

从今天起,这块地就是大明的了!

自打唐朝以来,不算元朝,国家版图一直在缩水,如今他总算迈出了扩张的第一步!

怎能不激动?

更让他心头敞亮的是,那根扎了多年的刺,被蓝玉拔掉了!

“郑和!你看见没?咱大明版图又大了!”

“有了这岛,东海岸的防御能强上十倍!”

朱小宝声音都带了哭腔。

郑和从没见过朱小宝这般模样。

在他的印象中,自家爷便是天塌下来,脸上也绝不会有半分动容。

他赶紧陪笑道。

“太孙殿下,奴婢这是见证历史了!”

朱小宝放声大笑道。

“可不是嘛!你确确实实是见证历史了!”

郑和又道。

“太孙殿下可比古代那些帝王厉害多了!那些人做不到的事,您全都做到了!”

朱小宝摆摆手。

“别瞎比,我就做了点该做的,比好多伟大帝王差远了。”

他走到案前,灌了口茶水压惊。

“让礼部琢磨给蓝玉封王,想个封号报上来!”

“再让内阁跟五军都督府把东征将士的封赏名单拟出来!”

要知道,大明活着的异姓王还没一个呢,蓝玉这是要开先例了。

郑和刚应声要走,朱小宝又道。

“等等,我去东宫跟老爷子商量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