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母子离心(1 / 1)
施云呈看着面前骨瘦如柴的孟月,瞳孔倏然一缩。
这些年来,孟月一直避免被他看见自己真实的样子。
可现在……
她控制不住。
她都已经主动献身了,施云呈却拒绝她,让她如何能忍受。
她甚至还能闻到,男人身上其他女人的香味。
施云呈沉默片刻,他知道此刻孟月什么都听不进去,终是转身拉开门:“你好生休息。”
孟月的身体一僵。
她不敢置信施云呈就这么离开了。
放在以往,他总是要哄着自己的。
孟月将面前的茶盏“咣当”砸了满地,外间守着的绿珠吓得一激灵,却见自家少夫人衣不蔽体地站在屋里。
“少夫人……”绿珠焦急地道:“你怎么把衣服脱了,当心受寒。”
“沈明玉。”孟月充耳未闻,咬牙挤出这三个字,仿佛要嚼碎那人的骨头。
“我竟然比不过个乡野村妇!”
“少夫人,你怨恨那个小贱人,也不能折了自己的身子。”绿珠重新找了件衣服,要替她披上。
孟月一把挥开,眼里泛着浓烈的恨意:“你说我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把她彻底除掉?”
利用疫事,这件事怕是行不通了。
要是其他的,万一留下把柄,只怕苏氏就提发挥,休了她。
所以她必须想个万无一失的方法,除掉沈明玉。
然而她还没想出法子,自己先病倒了。
消息很快传到施云呈的耳朵里。
昨夜两人才起了争执,可想起孟月是因为救自己,身子才落下这等病症,终究是心头一软。
他踏入清和院,玄色锦袍下摆沾着泥,显是连夜从城外赶回。
府医刚收起银针,床幔里传来孟月气若游丝的抽泣。
“夫君……”
这声虚弱的呼唤让施云呈眉头微蹙,问府医:“如何?”
“少夫人是悲恸过度。”府医有些汗颜,这少夫人的身体不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只是最近更加严重,他实在不知如何应对,只能道:“此症最忌忧思。”
施云呈闻言,眸色一沉。
又想起昨晚的事情……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子嗣。
“我知道了。”
施云呈说完,起身去了松鹤堂。
苏氏正在用燕窝粥,忽听外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看到施云呈来,心中一喜,让嬷嬷多盛了碗招呼他。
“她病了。”施云呈没有却看也没看那粥,直直盯着苏氏,“咳了血。”
苏氏眯起眼睛:“所以?”
“所以,母亲可否高抬贵手?”
苏氏盯着儿子冷峻的神情,忽然笑了:“我的儿,你这是怨为娘了?”
“儿子不敢。”施云呈下颌绷紧。
“不敢。”苏氏嗤笑,忽然压低声音,“你对孟氏倒是真心真意,但你别以为我不知道,这成婚以来,你砰都未曾碰她!若是你不愿意要她,做什么娶了她,又耽误子嗣!”
话刚落音,施云呈霍然起身,将碗“啪”地甩在地上,溅起的汤汁沾湿了他的袖口,惊得门外伺候的婆子们齐齐一颤。
“母亲,儿子今日来是想告诉你,以后不要再用子嗣为难月儿,等疫事结束,儿子会分府而居。”
说完,他直接离开,头也不回。
苏氏先是一愣,随后反应过来,气得手里的银箸“啪嗒”甩了出去:“好得很,如今为了个上不得台面的东西,连孝道都不顾了!”
余嬷嬷劝道:“听说少夫人又病倒了,少爷心急。”
“不过是装病要挟!”苏氏却懒得再听这些话,盯着儿子背影冷笑:转头对嬷嬷道:“去把沈姨娘叫来。”
……
沈明玉进来时,满地碎瓷还未收拾,只听见苏氏骂施云呈的声音。
她提着裙摆跪在地上问安。
“安?我怕是死了才能安!”
苏氏这会儿是在气头上,看见沈明玉就来气,“人家都知道病得呕血争宠,你倒好,红光满面!”
“妾身愚钝。”沈明玉知道自己是被迁怒了,不敢反驳,重重磕头,“但凭老夫人教诲。”
这逆来顺受的模样更激怒了苏氏。
“看来我真的要叫你舅舅将你领回去,你才知道悔!”
沈明玉的呼吸一乱,忙道:“妾身知错了,妾身今晚一定想办法。”
“想办法,你想什么办法?”
沈明玉咬唇道:“妾身听闻近日少爷公务劳累,回去熬点补身子的粥,给少爷送去,必定能接近少爷。”
苏氏冷哼一声,眼角皱纹里藏着刻薄:“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点心思,我告诉你,你要是再敢敷衍了事,我有的是法子。”
沈明玉身子一颤,指甲陷入掌心。
“滚出去吧,看见你就烦。”苏氏挥了挥手,像赶苍蝇似的。
“是。”沈明玉艰难地站起身,强撑着行礼退下,跨出门槛时,听见身后苏氏对嬷嬷说:“到底是小门小户出来的,连走路都没个样子,我到底能指望她办成什么事。”
沈明玉的脚步一顿,慢慢走回自己偏僻的小院,路上遇见几个洒扫的婆子,见她连礼都不行,反倒交头接耳地窃笑。
“我就知道少夫人一病了,她就得被折腾。”
“真是蠢的,我要是她,就牢牢抓住少爷了。”
“那也要看少爷看不看她。”
“……”
沈明玉权当没有听见,回到小院,换了身干净衣裳,往厨房去。
“沈姨娘要亲自下厨?”厨房的婆子斜眼看她,语气里满是轻蔑,“少夫人说了,少爷的膳食要按她的单子来。”
沈明玉抿了抿唇,从袖中取出一个小荷包递过去:“我就用边角小灶,不会耽误正事。这点心意,妈妈拿去吃茶。”
那婆子掂了掂荷包分量,这才不情不愿地让出位置。
沈明玉挽起袖子,亲自洗切食材。
汤在小火上慢慢煨着,香气渐渐弥漫开来。
沈明玉守在灶前,不时搅动一下,生怕糊了底。
汤炖好了,她小心地盛在青瓷盅里,又用棉布包好保温。
天色已晚,府里点起了灯笼。
她捧着汤盅,穿过一道道回廊,心跳越来越快。